更为详细的RIP博客解析:
距离向量算法的简介:
10.1 引言
10.2 动态选路
要点
10.3 Unix选路守护程序
10.4 RIP:选路信息协议 用于路由器之间的通信
10.4.1 RIP报文格式
10.4.3 度量
10.4.2 正常运行
10.4.4 问题
包括RIP在内的V-D算法路径刷新协议,都有一个严重的缺陷,即“慢收敛”(slow convergence)问题,又叫“计数到无穷”(count to infinity)。如果出现环路,直到路径长度达到16,也就是说要经过7番来回(至少30×7秒),路径回路才能被解除,这就是所谓的慢收敛问题。
主要的解决方法有水平分割(split horizon)法和带触发更新的毒性逆转 (Posion Reverse with Triggered updates) 法。水平分割法的原理是:当网关从某个网络接口发送RIP路径刷新报文时,其中不能包含从该接口获得的路径信息。毒性逆转法的原理是:某路径崩溃后,最早广播此路径的网关将原路径继续保存在若干刷新报文中,但是指明路径为无限长。为了加强毒性逆转的效果,最好同时使用触发更新技术:一旦检测到路径崩溃,立即广播路径刷新报文,而不必等待下一个广播周期。
10.5 RIP 版本2
10.6 OSPF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附:RIP的缺点
RIP的缺点:
1.仅以跳数作为度量值,常常不能计算出最优路径。
2.度量值以16跳为上限,不适合于大的网络。
3.安全性差,接受来自任何设备的路由更新,容易受到恶意的RIP欺骗。(单指RIPv1,RIPv2有密码验证机制)
4.不支持VLSM。(RIP采用子网掩码恢复机制,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5.收敛慢,RIP采用周期性的更新而不是触发更新。(如抑制计时器也增加了收敛时间)
6.带宽消耗大。RIP需要大量的信息交换:一方面,每个更新报文就每一条路由都包含一个条目,更新报文的大
小相当于一个路由表(其条目数与网间网络数成正比),而且其中的许多条目都是与当前路径刷新无关的;另一
方面,所有网络都参与定期交换信息,要交换的信息量极大。
10.7 BGP 边界网关协议
10.8 CIDR 无类型域间选路
目的:改变路由表项
(1)分成静态路由(三种) 和 动态路由
(2)动态路由:路由守护程序 将 选路策略 添加到 路由表项。
* 路由守护程序 运行 动态选路协议(用于路由器之间交流),动态选路协议 反馈信息(度量)到 路由守护程序。
(3)动态选路协议:内部 IGP,外部 EGP,外部 BGP(取代 EGP),新 CIDR。
(4)内部IGP:最主要的 RIP,老的被淘汰的 HELLO,新的 OSPF(取代 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