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7岁女孩和同学一起在商场时,遭到一52岁男子用肘部袭击胸部,同行男生见义勇为,控制住袭胸男子时,致其受伤,随后同学遭到拘留。而这名袭胸男子甚至还在商场另外一个位置袭胸了另一位女子,简直无法无天。
关于这位男同学,我们相信正义会迟到,但他永远不会缺席,我们就慢慢等待结果吧。
近期大家讨论较为火热的方向,那就是见义勇为了,都在对该不该见义勇为这件事诉说着他们的观点,觉得不该的人,他们觉得见义勇为可能会拖累他们,损失他们的财产,浪费他们的精力,所以,见义勇为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必要。
而对于有些人觉得见义勇为是很有必要的,当正义迟到的时候,我们就正义的化身,帮助他人是很快乐的,更何况是见义勇为,那救的可能会是一条生命,所以见义勇为很有必要。
其实不管是哪一方,他们所持有的观点都是没有错误的,而女伴被袭胸,见义勇为的男同学,也是没有错的,关于见义勇为,我觉得他们永远没有错,为了保护他们,带着一腔热血,站在他们面前,保护他们免受 侵害,这样的人有错吗?他们是英雄。
但,见义勇为虽然是一项美德,但是,社会不能要求普通人都具备这种高尚的美德。
见义勇为,需要一个人具备相当的能力和胆识。如果缺乏这种能力,只能做旁观者,否则可能会帮倒忙。道德是一方面,是否拥有实现它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想要见义勇为,不仅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更得有足够的能力。
法律上看问题懂得区分实体上的规定和实务问题。将实体规定应用于现实涉及到认识论问题。对道德问题的分析也是这样。
见义勇为是美德行为。但是,认定你行为是否是“见义勇为”,不仅仅是你个人,还有他人。你认为是见义勇为,别人并不一定会这样认为,而这也是见义勇为的风险,也是人们害怕见义勇为的原因。
见义勇为是制止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的行为,但是,就是有经验的警察一时都很难判断“谁是施害方,谁是受害者”,何况你呢?如果判断错了,你做的可能就不是见义勇为,可能是二次伤害。
所以见义勇为也要讲究限度,不然可能会导致防卫过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见义勇为的最大问题可能还是理性有限。人会出现判断错误,例如扶老人而被冤枉的,老人并不是想冤枉谁,但是他判断错了。
见义勇为的另一个问题是证据。你制止的是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但是,施害人可能是一个无赖或坏人,他很可能不会承认在进行不法侵害,这样如果你没证据的话,那就很难证明你做的是见义勇为了。
真实世界的见义勇为有风险,有成本,但网上说则没有。所以,就会出现“说得多,做得少”的情况;而文章开篇的男同学的见义勇为,也被监控摄像头完整的记录了下来,现在也只是暂时的,虽然正义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