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那个随笔 , 已经成功将runlmbench 移植到了Android , 并成功的运行。

今天就写一下将runlmbench 获取的那些性能值传给上层 App 进行人机交互。

一开始 , 我是想直接将runlmbench 的源代码添加到jni 直接给上层App 使用 , 但是发现有些很重要的函数不能使用 , 比如 signal 函数。

然后 , 移植源代码的方式行不通 , 我就想选择利用exec的方法 去运行runmbench 的命令 ,但是,昨天那个随笔就是发现了这个方法的不足 。

它只能返回0 ~ 255 的值 , 而内存的测试那一块速度是不止 255MB/S 的 , 而且 , 通过Linux 提供的缓冲区的功能 , 大文件的读写速度

也有可能超过300MB/s , 所以, 这个方法也不是很行。后来 , 我想通过进程间通信的方法 , 但是发现做起来很麻烦,修改的runmbench

源代码太多 , 效率不高 , 最后 , 选择一个指定的文件 , 让runlmben获取的数据写到那个文件 , 每次覆盖的写 ,然后我的上层jni 代码

用system 函数去执行runlmben 的命令 , 然后去读那个指定文件的数据 ,这样 , 就成功的将文件系统层的命令获取的数据传到上层App ,

这里面做了很多投机取巧的部分 , 但是这是我目前所能找到的最高效最简洁的方法。而且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些文件权限问题 , 下面就讲一下

我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第一步 , 修改runlmbench 源代码 , 让它将数据写到某个特定的文件中 , 我指定的文件是 /data/local/bw_file.txt

我是针对bw_file_rd  命令进行的一个修改:有下面几个改动:

  1. 在 lib_timing.c 文件中:

  把函数bandwidth 函数改为有返回值:

 double bandwidth(uint64 bytes, uint64 times, int verbose) 

  返回double 型,当然这里还要在头文件中进行修改。

  在最后面 , 将速度返回出来:  

     return mb/secs ; 

  

  2. 在bw_file_rd.c 文件中 , 在main函数最后 ,加上这几句代码:

     speed = bandwidth(count, get_n() * parallel, );

     printf("speed : %lf\n" , speed) ;

     fd = open(save_file , O_RDWR | O_TRUNC | O_CREAT , ) ;
if (fd == -)
{
perror("oepn failed") ;
} val = write(fd , (char *)&speed , sizeof(double)) ; close(fd) ;

  speed 是一个double 型, char *save_file = "/data/local/bw_file.txt" ;

  

  最后 ,重新编译把命令写到文件系统内。

  第二步 , 添加开机启动shell 命令 , 因为是在上层要去调用文件系统层的命令 , 所以,我们要在开机启动的时候做两个事情,创建两个文件,给这两个文件进行加权限

  参考http://blog.csdn.net/dashon2011/article/details/18663743

  其实我是用了以前剑锋在Android 编译环境下添加的开机启动脚本里面加了一些东西

  首先 , 添加开机启动文件: myandroid/device/fsl/imx6/etc/init.rc

  在这个文件内 , 加了这么一段话: 这句话大概在712行

  

 # zengjf -- add for ublox
# Prepare u-blox RIL repository
service uril-repo /system/bin/uril-repo.sh
class main
user root
group radio
oneshot

 

  然后 , 找到文件/system/bin/uril-repo.sh

  在适当的位置加上一句话:

  

 #change by chen - -- -

 touch /data/file.tmp
chmod /data/file.tmp
touch /data/local/bw_file.txt
chmod /data/local/bw_file.txt
dd if=/dev/zero of=/data/file.tmp bs= count=

  创建两个文件 , 并对bw_file.txt 进行0赋值。

  重做文件系统 ,开机 ,就有那两个文件以及runlmbench 的一系列的命令。

 

  下面是第三步 , 在jni层写代码

  代码不多 , 也就几句话:

 #include "bw_surface.h"

 #define BUFF_LEN 512

 double bw_surface(char *argv1 , char *argv2)
{
int fd, readlen ;
double buffer ;
int retval ; char command[BUFF_LEN] = "bw_file_rd";
char *willrd_file = "/data/local/bw_file.txt";
char *tmp_file = "/data/file.tmp"; strcat(command, " ");
strcat(command, argv1);
strcat(command, " ");
strcat(command, argv2);
strcat(command, " ");
strcat(command, tmp_file); retval = system(command) ;
if (retval == -)
{
return - ;
} fd = open(willrd_file , O_RDWR);
if (fd == -)
{
return - ;
} readlen = read(fd , (char *)&buffer , sizeof(double)) ;
if (readlen < )
{
close(fd) ;
return - ;
} close(fd) ; return buffer ;
}

返回值为一个double ,为emmc 每秒的带宽 , 其实这也有系统缓冲区的作用 , 这只能是测一个大概的值。

  

  

05-08 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