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开始讲述cardano前,我先说说自己在coinmarketcap前20系列的“学习方法”。
最初,我把前20做了一个简单表格,不做任何功课的基础上,记录自己对它们的简要认识。
然后,我开始逐个了解它们。
我是每次准备日更时,才开始选择今天研究哪个项目。如何选择即将要了解的项目呢?看心情,大致规律是,看着哪个名字眼熟但项目功能又陌生,就先了解哪个。
定了当天项目后,就开始Google项目名称关键词。打开多篇文章,快速扫读。扫读的过程中,我会把重要的信息点顺手摘录。
大致上扫读十几篇就差不离能了解该项目了。即便你想读很多篇,也不太现实;很多项目的中文版的优质解读文章,数量有限;扫读十几篇后就会显著发现,更多文章都是互相摘录,和之前的文章相似度极高。我侧重于偏功能、技术实现类的文章。
扫读完毕,简单梳理下头脑中形成的初步印象,然后开始文字整理&输出,用来形成自己对该项目的认识。
2、
Charles Hoskinson 这名字太耳熟了。毕竟2017年7月12日那场音频直播,我听过N遍。他最初是比特币的布道者,把很多比特币送了出去,后来和BM创建比特股项目,还邀请笑来参与投资;比特股项目上和BM闹掰后,就去和V神做了ETH项目。看来后面离开ETH,在2015年开始了Cardano,似乎可以进一步挖一下ETH在2015年那个时期的开发进展与市场共识。
这里要提一嘴,coinmarketcap 前20中还有1个项目的创始人,是Ripple曾经的合伙人。一个有意思、可以仔细琢磨的细节。
3、
从项目定位来说:技术改良派,比特币和以太坊补丁,和其它几大公链争当“区块链3.0”。
改良派这个说法,倒是概括的非常准。
但以上标签,不知是项目方驱动,还是社区自发形成的认识……直白讲,“补丁”这个标签,从营销角度,很失败。不过从持币和交易数据上来说,主要支持者在日本,国人持币较少。故而中文内容在这方面不太考究也能理解。
至于为什么日本支持者众多,可能与负责Cardano的生态布局的EMURG总部在日本有关。
4、
Charles Hoskinson 作为区块链行业非常早期的前辈,为什么会做这样的一个项目,有着怎样的出发点呢?
Google一下cardano这个关键词,首页仅有一篇中文的文章《第三代加密币 Cardano(ADA) 要做什么?》翻译油管上的视频IOHK | Cardano whiteboard; overview with Charles Hoskinson给出了这个答案。
首先,我们看看Charles对于区块链的三代是如何划分的,以及每一代解决了什么难题: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已经意识到区块链技术发展的一大脉络,就是突破性能,实现大规模商用。Charles在区块链核心问题上,是如何理解的呢?
当然,上面3个专有名词无需记忆,知道意思就行了。且从优先级上来说,这三个要素,越靠前越重要。用我自己的语言,解释下这3个名词吧:
可规模化性(Scalability):突破性能,实现大规模商用。
可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连接各区块链网络,打破孤岛,实现“互联”。——这方面mixin白皮书讲的很好,还有一个视频。
可持续发展性(Sustainability):特指经济模型,解决钱烧完了从哪儿来钱这个问题。——这方面我倒是对PRESSone的设计和做法充满期待。
后2个特性,我比较少见人提起。目前,绝大部分项目共同的大魔王,就是可规模化性(Scalability)了。且看Charles Hoskinson又是如何拆解这个问题的。
TPS这个概念大家都不陌生。毕竟国人很熟悉的EOS,让TPS这个指标万众瞩目。但我看了下面这段后,非常意外的是:这不是MIXIN基于aBFT共识的DAG系统所具备的TPS无限的特性吗,怎么POS机制也有这个效果??
第二个因素,网络带宽,特别强调一下它不是你家的带宽,而是指Cardano 网络的带宽。不过再看技术实现,单从下面几句话,我完全云里雾中。或许直接去看一遍油管的白板展示,能帮助理解。
第三个因素,数据量特指链上数据的存储总量。要记得,区块链技术号称不可篡改的数据库技术,所以理论上链上数据量是只增不减的。我在初步了解上个项目时,看到数据修建的做法还触发了“鄙视链”……
5、
初步了解Cardano 后,我产生的印象是:这个项目想要解决所有的问题,且解决的办法打个比方接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虽说Charles Hoskinson 确实挺强,但项目定位这个事情……
当然,我并非基于投资目的研究ADA,而是基于研究区块链项目解决了什么问题。
不妨问一句:Cardano 在智能合约这块的进展如何?具体实现与思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