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听见杨老师说邹欣老师这个名字总觉得很熟悉,后来看见博客上老师的头像恍然大悟,原来机缘巧合已经在微博上关注邹老师许久,一直觉得邹老师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兴趣一定十分广泛,看了老师的书确实能感觉到邹老师是个很独特的作者。
这本书与以往的软件工程书籍相比确实不同。《构建之法》首先让我明白了软件工程到底是什么,也让我第一次觉得要对自己做出来的东西负责,让我的想法突然从一个学生变成了一个知道对自己东西负责的人(此处不敢说自己是工程师)。作者前面的篇幅一直在强调团队合作,我虽然一直觉得合作很重要,但是总是觉得与别人合作完成一件事情有难度。幸运的是作者用一个跳舞的小例子讲述了两人合作应该掌握的技巧,以及用些风趣的分类描述了不同合作模式,浅显易懂。当然最有效的功能型团队一个主要的前提是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每个成员都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再加上一点团队的交流技巧才会获得整体的成功。关于敏捷,可能是我孤陋寡闻没听过,也可能是忘记了,但是这确实是我第一次仔细研究一下敏捷流程。我总结的敏捷开发就是一切以客户为中心,尽可能快的交付软件,尽快交付的原因应该是把最开始的软件功能拆分,也要不断满足用户的新要求,再逐步完成个个小功能,不断完善最开始发布的软件。现在互联网行业竞争如此之大,一个敏捷开发确实是明智之选。后面的需求分析,及软件设计、测试、维护等还要慢慢研究。
由于我看的内容有限,总结起来就是这本书在大家开始写代码、做软件之前告诉大家一些技巧、原则,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要强调合作,重视安全,注重维护。
下面是我对于这门软件工程课程的认识以及期待:
首先老师第一节课的一句话超级触动我,大致的意思就是:老师我不厉害,你们遇到我,因为你们也就那样。我的室友都是东师本校的同学,大家都说杨老师是很厉害的人,但是我们作为这里的学生确实不是那么优秀的起点。从前也觉得自己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才做事情不认真,但是老师教的PSP方法貌似真的可以让自己效率提高。对于这门课的期待当然最希望的就是期末有个好成绩,但是老师说每节课的作业决定自己的成绩,所以还是要自己多努力吧。还有就是希望结课的时候能搞清楚软件开发的完整流程,能独立的做出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