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笔记摘录自---极客时间 李运华 《从0开始学架构》。
1、微服务和SOA比较
因为两者互相联系、互相区别。首先要区分出来。流行观点有:a、微服务是SOA的一种实现形式;b、微服务是SOA去掉ESB,就是一种轻量级的SOA;c、两者是看起来相似实质上有本质不同的架构模式。
前面博客里面,王磊的笔记有记录,他的观点是a。但本文作者理解是:SOA是基于解决企业的不同系统如何集成提出来的架构模式,是一种重模式,解决的是已有系统的集成,也确实是重量级的,强调的是兼容;微服务是基于互联网发展,在快速交付、基于web的敏捷环境下发展起来,粒度更小,交付更快,基于HTTP模式来通信,强调的是去耦和快速交付。
2、微服务拆分原则
微服务常见的焦油坑(业务陷阱)
- 服务划分过细,服务间关系复杂
- 服务数量太多,团队工作效率急速降低
- 调用链太长,性能低下
- 调用链太长,问题难定位
- 没有自动化支撑,难以快速交付
- 没有服务治理,服务数量多了后管理混乱
概括起来就是:
·微服务拆分过细,过分强调 small” .
·微服务基础设施不健全,忽略了automated ” .
·微服务并不轻量级,规模大了后,lightweight 不再适应.
其实说穿了,就是微服务数量太多,带来的复杂度问题。所以要根据技术团队成员数量和能力来划分微服务,而不是机械地划分得越多越好。作者提出“三个火枪手”原则,一个小组3个人。拆分的方法原则有:
a)根据业务逻辑划分(最常见:各管一件事)
b)根据扩展性划分(需求变动可能大的和比较稳定的分开)
c)根据可靠性、可用性要求来分(核心业务、非核心业务,参见异地多活设计要求)
d)根据性能要求拆分(把瓶颈拆出来)
一般大的项目和团队,要根据上述原则综合评估来划分。
3、微服务基础设施
显然,微服务顺应敏捷理念在互联网领域野蛮生长是有原因的。快速交付的背后是Devops等,支撑的不只是理念,还有一系列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搭建优先级:
1. 服务发现、服务路由、服务容错:这是最基本的微服务基础设施.
2.接口框架、API网关:主要是为了提高开发效率,接口框架是提升内部服务的开发效率,API
网关是为了提升与外部服务对接的效率.
3. 自动化部署、自动化测试、配置中心:主要是为了提升测试和运维效率.
4. 服务监控、服务跟踪、服务安全: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运维效率.
以上 3 和 4 两类基础设施,重要性会随着微服务节点数量增加而越来越重要,但在微服务节 点数量较少的时候,可用人工的方式支撑,虽然效率不高,但也基本能够顶住。
现在一般都使用SpringCloud全家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