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显示系统中全部Android平台: android list targets . 显示系统中全部AVD(模拟器): android list avd . 创建AVD(模拟器): android create avd --name 名称 --target 平台编号 . 启动模拟器: emulator -avd 名称 -sdcard ~/名称.img (-skin 1280x800) . 删除AVD(模拟器): android delete avd --name 名称 . 创建SDCard: mksdcard 1024M ~/名称.img . AVD(模拟器)所在位置: Linux(~/.android/avd) Windows(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ndroid\avd) . 启动DDMS: ddms . 显示当前运行的全部模拟器: adb devices . 对某一模拟器执行命令: abd -s 模拟器编号 命令 . 安装应用程序: adb install -r 应用程序.apk . 获取模拟器中的文件: adb pull <remote> <local> . 向模拟器中写文件: adb push <local> <remote> . 进入模拟器的shell模式: adb shell . 启动SDK,文档,实例下载管理器: android . 缷载apk包: adb shell cd data/app rm apk包 exit adb uninstall apk包的主包名 adb install -r apk包 . 查看adb命令帮助信息: adb help . 在命令行中查看LOG信息: adb logcat -s 标签名 . adb shell后面跟的命令主要来自: 源码\system\core\toolbox目录和源码\frameworks\base\cmds目录。 . 删除系统应用: adb remount (重新挂载系统分区,使系统分区重新可写)。 adb shell cd system/app rm *.apk . 获取管理员权限: adb root . 启动Activity: adb shell am start -n 包名/包名+类名(-n 类名,-a action,-d date,-m MIME-TYPE,-c category,-e 扩展数据,等)。 、发布端口: 你可以设置任意的端口号,做为主机向模拟器或设备的请求端口。如:
adb forward tcp: tcp: 、复制文件: 你可向一个设备或从一个设备中复制文件,
复制一个文件或目录到设备或模拟器上:
adb push <source> <destination></destination></source>
如:adb push test.txt /tmp/test.txt
从设备或模拟器上复制一个文件或目录:
adb pull <source> <destination></destination></source>
如:adb pull /addroid/lib/libwebcore.so . 、搜索模拟器/设备的实例: 取得当前运行的模拟器/设备的实例的列表及每个实例的状态:
adb devices 、查看bug报告:
adb bugreport
、记录无线通讯日志: 一般来说,无线通讯的日志非常多,在运行时没必要去记录,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命令,设置记录:
adb shell
logcat -b radio 、获取设备的ID和序列号: adb get-product
adb get-serialno 、访问数据库SQLite3 adb shell
sqlite3 busybox BusyBox 是标准 Linux 工具的一个单个可执行实现。BusyBox 包含了一些简单的工具,例如 cat 和 echo,还包含了一些更大、更复杂的工具,例如 grep、find、mount 以及 telnet。有些人将 BusyBox 称为 Linux 工具里的瑞士军刀.简单的说BusyBox就好像是个大工具箱,它集成压缩了 Linux 的许多工具和命令。 、 BusyBox 的诞生
BusyBox 最初是由 Bruce Perens 在 年为 Debian GNU/Linux 安装盘编写的。其目标是在一张软盘上创建一个可引导的 GNU/Linux 系统,这可以用作安装盘和急救盘。
、busybox的用法
可以这样用busybox
#busybox ls
他的功能就相当运行ls命令
最常用的用法是建立指向busybox的链接,不同的链接名完成不同的功能.
#ln -s busybox ls
#ln -s busybox rm
#ln -s busybox mkdir
然后分别运行这三个链接:
#./ls
#./rm
#./mkdir
就可以分别完成了ls rm 和mkdir命令的功能.虽然他们都指向同一个可执行程序busybox,但是只要链接名不同,完成的功能就不同,很多linux网站都提供busybox的源代码下载。
、配置busybox
busybox的配置程序和linux内核菜单配置方式简直一模一样.熟悉用make menuconfig方式配置linux内核的朋友很容易上手.
#cp busybox-1.00.tar.gz /babylinux
#cd /babylinux
#tar xvfz busybox-1.00.tar.gz
#cd busybox-1.00
#make menuconfig
下面是需要编译进busybox的功能选项。
General Configuration应该选的选项
Show verbose applet usage messages
Runtime SUID/SGID configuration via /etc/busybox.conf
Build Options
Build BusyBox as a static binary (no shared libs)
这个选项是一定要选择的,这样才能把busybox编译成静态链接的可执行文件,运行时才独立于其他函数库.否则必需要其他库文件才能运行,在单一个linux内核不能使它正常工作.
Installation Options
Don't use /usr
这个选项也一定要选,否则make install 后busybox将安装在原系统的/usr下,这将覆盖掉系统原有的命令.选择这个选项后,make install后会在busybox目录下生成一个叫_install的目录,里面有busybox和指向它的链接.
其它选项都是一些linux基本命令选项,自己需要哪些命令就编译进去,一般用默认的就可以了,配置好后退出并保存。
、编译并安装busybox
#make
#make install
编译好后在busybox目录下生成子目录_install,里面的内容:
drwxr-xr-x root root 11月 : bin
rwxrwxrwx root root 11月 : linuxrc -> bin/busybox
drwxr-xr-x root root 11月 : sbin
其中可执行文件busybox在bin目录下,其他的都是指向他的符号链接. Android系统在超级终端下必会的命令大全(二) 一、安装和登录命令
reboot
.作用
reboot命令的作用是重新启动计算机,它的使用权限是系统管理者。
.格式
reboot [-n] [-w] [-d] [-f] [-i]
.主要参数
-n: 在重开机前不做将记忆体资料写回硬盘的动作。
-w: 并不会真的重开机,只是把记录写到/var/log/wtmp文件里。
-d: 不把记录写到/var/log/wtmp文件里(-n这个参数包含了-d)。
-i: 在重开机之前先把所有与网络相关的装置停止。
mount
.作用
mount命令的作用是加载文件系统,它的用权限是超级用户或/etc/fstab中允许的使用者。
.格式
mount -a [-fv] [-t vfstype] [-n] [-rw] [-F] device dir
.主要参数
-h:显示辅助信息。
-v:显示信息,通常和-f用来除错。
-a:将/etc/fstab中定义的所有文件系统挂上。
-F:这个命令通常和-a一起使用,它会为每一个mount的动作产生一个行程负责执行。在系统需要挂上大量NFS文件系统时可以加快加载的速度。
-f:通常用于除错。它会使mount不执行实际挂上的动作,而是模拟整个挂上的过程,通常会和-v一起使用。
-t vfstype:显示被加载文件系统的类型。
-n:一般而言,mount挂上后会在/etc/mtab中写入一笔资料,在系统中没有可写入文件系统的情况下,可以用这个选项取消这个动作。
.应用技巧
在 Linux和Unix系统上,所有文件都是作为一个大型树(以/为根)的一部分访问的。要访问CD-ROM上的文件,需要将CD-ROM设备挂装在文件树中的某个挂装点。如果发行版安装了自动挂装包,那么这个步骤可自动进行。在Linux中,如果要使用硬盘、光驱等储存设备,就得先将它加载,当储存设备挂上了之后,就可以把它当成一个目录来访问。挂上一个设备使用mount命令。在使用mount这个指令时,至少要先知道下列三种信息:要加载对象的文件系统类型、要加载对象的设备名称及要将设备加载到哪个目录下。
()Linux可以识别的文件系统
◆ Windows /98常用的FAT 32文件系统:vfat ;
◆ Win NT/ 的文件系统:ntfs ;
◆ OS/2用的文件系统:hpfs;
◆ Linux用的文件系统:ext2、ext3;
◆ CD-ROM光盘用的文件系统:iso9660。
虽然vfat是指FAT 32系统,但事实上它也兼容FAT 16的文件系统类型。
()确定设备的名称
在Linux中,设备名称通常都存在/dev里。这些设备名称的命名都是有规则的,可以用“推理”的方式把设备名称找出来。例如,/dev/hda1这个
IDE设备,hd是Hard Disk(硬盘)的,sd是SCSI Device,fd是Floppy Device(或是Floppy
Disk?)。a代表第一个设备,通常IDE接口可以接上4个IDE设备(比如4块硬盘)。所以要识别IDE硬盘的方法分别就是hda、hdb、hdc、
hdd。hda1中的“”代表hda的第一个硬盘分区
(partition),hda2代表hda的第二主分区,第一个逻辑分区从hda5开始,依此类推。此外,可以直接检查/var/log/messages文件,在该文件中可以找到计算机开机后系统已辨认出来的设备代号。
()查找挂接点
在决定将设备挂接之前,先要查看一下计算机是不是有个/mnt的空目录,该目录就是专门用来当作挂载点(MountPoint)的目录。建议在/mnt里建几个/mnt/cdrom、/mnt/floppy、/mnt/mo等目录,当作目录的专用挂载点。举例而言,如要挂载下列5个设备,其执行指令可能如下 (假设都是Linux的ext2系统,如果是Windows XX请将ext2改成vfat):
软盘 ===>mount -t ext2 /dev/fd0 /mnt/floppy
cdrom ===>mount -t iso9660 /dev/hdc /mnt/cdrom
SCSI cdrom ===>mount -t iso9660 /dev/sdb /mnt/scdrom
SCSI cdr ===>mount -t iso9660 /dev/sdc /mnt/scdr
不过目前大多数较新的Linux发行版本(包括红旗 Linux、中软Linux、Mandrake Linux等)都可以自动挂装文件系统,但Red Hat Linux除外。
umount
.作用
umount命令的作用是卸载一个文件系统,它的使用权限是超级用户或/etc/fstab中允许的使用者。
.格式
unmount -a [-fFnrsvw] [-t vfstype] [-n] [-rw] [-F] device dir
.使用说明
umount
命令是mount命令的逆操作,它的参数和使用方法和mount命令是一样的。Linux挂装CD-ROM后,会锁定CD—ROM,这样就不能用CD-
ROM面板上的Eject按钮弹出它。但是,当不再需要光盘时,如果已将/cdrom作为符号链接,请使用umount/cdrom来卸装它。仅当无用户
正在使用光盘时,该命令才会成功。该命令包括了将带有当前工作目录当作该光盘中的目录的终端窗口。
exit
.作用
exit命令的作用是退出系统,它的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格式
exit
.参数
exit命令没有参数,运行后退出系统进入登录界面。 --------------------------------------------------------------------------------
作者: ☆-☆ 时间: -- : Android系统在超级终端下必会的命令大全(三)
二、文件处理命令
mkdir
.作用
mkdir命令的作用是建立名称为dirname的子目录,与MS DOS下的md命令类似,它的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格式
mkdir [options] 目录名
.[options]主要参数
-m, --mode=模式:设定权限,与chmod类似。
-p, --parents:需要时创建上层目录;如果目录早已存在,则不当作错误。
-v, --verbose:每次创建新目录都显示信息。
--version:显示版本信息后离开。
.应用实例
在进行目录创建时可以设置目录的权限,此时使用的参数是“-m”。假设要创建的目录名是“tsk”,让所有用户都有rwx(即读、写、执行的权限),那么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mkdir -m tsk
grep
.作用
grep命令可以指定文件中搜索特定的内容,并将含有这些内容的行标准输出。grep全称是Global Regular Expression Print,表示全局正则表达式版本,它的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格式
grep [options]
.主要参数
[options]主要参数:
-c:只输出匹配行的计数。
-I:不区分大小写(只适用于单字符)。
-h:查询多文件时不显示文件名。
-l:查询多文件时只输出包含匹配字符的文件名。
-n:显示匹配行及行号。
-s:不显示不存在或无匹配文本的错误信息。
-v:显示不包含匹配文本的所有行。
pattern正则表达式主要参数:
\:忽略正则表达式中特殊字符的原有含义。
^:匹配正则表达式的开始行。
$: 匹配正则表达式的结束行。
\:到匹配正则表达式的行结束。
[ ]:单个字符,如[A]即A符合要求 。
[ - ]:范围,如[A-Z],即A、B、C一直到Z都符合要求 。
。:所有的单个字符。
* :有字符,长度可以为0。
正则表达式是Linux/Unix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正则表达式(也称为“regex”或“regexp”)是一个可以描述一类字符串的模式(Pattern)。如果一个字符串可以用某个正则表达式来描述,我们就说这个字符和该正则表达式匹配(Match)。这和DOS中用户可以使用通配符
“*”代表任意字符类似。在Linux系统上,正则表达式通常被用来查找文本的模式,以及对文本执行“搜索-替换”操作和其它功能。
.应用实例
查询DNS服务是日常工作之一,这意味着要维护覆盖不同网络的大量IP地址。有时IP地址会超过2000个。如果要查看nnn.nnn网络地址,但是却忘了第二部分中的其余部分,只知到有两个句点,例如nnn nn..。要抽取其中所有nnn.nnn IP地址,使用[- ]\{
\}\.[-\{\}\。含义是任意数字出现3次,后跟句点,接着是任意数字出现3次,后跟句点。
$grep ’[- ]\{ \}\.[-\{\}\’ ipfile
补充说明,grep家族还包括fgrep和egrep。fgrep是fix grep,允许查找字符串而不是一个模式;egrep是扩展grep,支持基本及扩展的正则表达式,但不支持\q模式范围的应用及与之相对应的一些更加规范的模式。
dd
.作用
dd命令用来复制文件,并根据参数将数据转换和格式化。
.格式
dd [options]
.[opitions]主要参数
bs=字节:强迫 ibs=及obs=。
cbs=字节:每次转换指定的。
conv=关键字:根据以逗号分隔的关键字表示的方式来转换文件。
count=块数目:只复制指定的输入数据。
ibs=字节:每次读取指定的。
if=文件:读取内容,而非标准输入的数据。
obs=字节:每次写入指定的。
of=文件:将数据写入,而不在标准输出显示。
seek=块数目:先略过以obs为单位的指定的输出数据。
skip=块数目:先略过以ibs为单位的指定的输入数据。
.应用实例
dd命令常常用来制作Linux启动盘。先找一个可引导内核,令它的根设备指向正确的根分区,然后使用dd命令将其写入软盘:
$ rdev vmlinuz /dev/hda
$dd if=vmlinuz of=/dev/fd0
上面代码说明,使用rdev命令将可引导内核vmlinuz中的根设备指向/dev/hda,请把“hda”换成自己的根分区,接下来用dd命令将该内核写入软盘。 find
.作用
find命令的作用是在目录中搜索文件,它的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格式
find [path][options][expression]
path指定目录路径,系统从这里开始沿着目录树向下查找文件。它是一个路径列表,相互用空格分离,如果不写path,那么默认为当前目录。
.主要参数
[options]参数:
-depth:使用深度级别的查找过程方式,在某层指定目录中优先查找文件内容。
-maxdepth levels:表示至多查找到开始目录的第level层子目录。level是一个非负数,如果level是0的话表示仅在当前目录中查找。
-mindepth levels:表示至少查找到开始目录的第level层子目录。
-mount:不在其它文件系统(如Msdos、Vfat等)的目录和文件中查找。
-version:打印版本。
[expression]是匹配表达式,是find命令接受的表达式,find命令的所有操作都是针对表达式的。它的参数非常多,这里只介绍一些常用的参数。
—name:支持统配符*和?。
-atime n:搜索在过去n天读取过的文件。
-ctime n:搜索在过去n天修改过的文件。
-group grpoupname:搜索所有组为grpoupname的文件。
-user 用户名:搜索所有文件属主为用户名(ID或名称)的文件。
-size n:搜索文件大小是n个block的文件。
-print:输出搜索结果,并且打印。
.应用技巧
find命令查找文件的几种方法:
()根据文件名查找
例如,我们想要查找一个文件名是lilo.conf的文件,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find / -name lilo.conf
find命令后的“/”表示搜索整个硬盘。
()快速查找文件
根据文件名查找文件会遇到一个实际问题,就是要花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特别是大型Linux文件系统和大容量硬盘文件放在很深的子目录中时。如果我们知道了这个文件存放在某个目录中,那么只要在这个目录中往下寻找就能节省很多时间。比如smb.conf文件,从它的文件后缀“.conf”可以判断这是一个配置文件,那么它应该在/etc目录内,此时可以使用下面命令:
find /etc -name smb.conf
这样,使用“快速查找文件”方式可以缩短时间。
()根据部分文件名查找方法
有时我们知道只某个文件包含有abvd这4个字,那么要查找系统中所有包含有这4个字符的文件可以输入下面命令:
find / -name ’*abvd*’
输入这个命令以后,Linux系统会将在/目录中查找所有的包含有abvd这4个字符的文件(其中*是通配符),比如abvdrmyz等符合条件的文件都能显示出来。
() 使用混合查找方式查找文件
find命令可以使用混合查找的方法,例如,我们想在/etc目录中查找大于500000字节,并且在24小时内修改的某个文件,则可以使用-and (与)把两个查找参数链接起来组合成一个混合的查找方式。
find /etc -size +500000c -and -mtime +
mv
.作用
mv命令用来为文件或目录改名,或者将文件由一个目录移入另一个目录中,它的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该命令如同DOS命令中的ren和move的组合。
.格式
mv[options] 源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options]主要参数
-i:交互方式操作。如果mv操作将导致对已存在的目标文件的覆盖,此时系统询问是否重写,要求用户回答“y”或“n”,这样可以避免误覆盖文件。
-f:禁止交互操作。mv操作要覆盖某个已有的目标文件时不给任何指示,指定此参数后i参数将不再起作用。
.应用实例
()将/usr/cbu中的所有文件移到当前目录(用“.”表示)中:
$ mv /usr/cbu/ * .
()将文件cjh.txt重命名为wjz.txt:
$ mv cjh.txt wjz.txt
ls
.作用
ls命令用于显示目录内容,类似DOS下的dir命令,它的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格式
ls [options][filename]
.options主要参数
-a, --all:不隐藏任何以“.” 字符开始的项目。
-A, --almost-all:列出除了“ . ”及 “.. ”以外的任何项目。
--author:印出每个文件著作者。
-b, --escape:以八进制溢出序列表示不可打印的字符。
--block-size=大小:块以指定的字节为单位。
-B, --ignore-backups:不列出任何以 ~ 字符结束的项目。
-f:不进行排序,-aU参数生效,-lst参数失效。
-F, --classify:加上文件类型的指示符号 (*/=@| 其中一个)。
-g:like -l, but do not list owner。
-G, --no-group:inhibit display of group information。
-i, --inode:列出每个文件的inode号。
-I, --ignore=样式:不印出任何符合Shell万用字符的项目。
-k:即--block-size=1K。
-l:使用较长格式列出信息。
-L, --dereference:当显示符号链接的文件信息时,显示符号链接所指示的对象,而并非符号链接本身的信息。
-m:所有项目以逗号分隔,并填满整行行宽。
-n, --numeric-uid-gid:类似-l,但列出UID及GID号。
-N, --literal:列出未经处理的项目名称,例如不特别处理控制字符。
-p, --file-type:加上文件类型的指示符号 (/=@| 其中一个)。
-Q, --quote-name:将项目名称括上双引号。
-r, --reverse:依相反次序排列。
-R, --recursive:同时列出所有子目录层。
-s, --size:以块大小为序。
.应用举例
ls
命令是Linux系统使用频率最多的命令,它的参数也是Linux命令中最多的。使用ls命令时会有几种不同的颜色,其中蓝色表示是目录,绿色表示是可执
行文件,红色表示是压缩文件,浅蓝色表示是链接文件,加粗的黑色表示符号链接,灰色表示是其它格式文件。ls最常使用的是ls- l。
文
件类型开头是由10个字符构成的字符串。其中第一个字符表示文件类型,它可以是下述类型之一:-(普通文件)、d(目录)、l(符号链接)、b(块设备文件)、c(字符设备文件)。后面的9个字符表示文件的访问权限,分为3组,每组3位。第一组表示文件属主的权限,第二组表示同组用户的权限,第三组表示其他用户的权限。每一组的三个字符分别表示对文件的读(r)、写(w)和执行权限(x)。对于目录,表示进入权限。s表示当文件被执行时,把该文件的UID 或GID赋予执行进程的UID(用户ID)或GID(组ID)。t表示设置标志位(留在内存,不被换出)。如果该文件是目录,那么在该目录中的文件只能被超级用户、目录拥有者或文件属主删除。如果它是可执行文件,那么在该文件执行后,指向其正文段的指针仍留在内存。这样再次执行它时,系统就能更快地装入该文件。接着显示的是文件大小、生成时间、文件或命令名称。
Android系统在超级终端下必会的命令大全(四)
diff
.作用
diff命令用于两个文件之间的比较,并指出两者的不同,它的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格式
diff [options] 源文件 目标文件
.[options]主要参数
-a:将所有文件当作文本文件来处理。
-b:忽略空格造成的不同。
-B:忽略空行造成的不同。
-c:使用纲要输出格式。
-H:利用试探法加速对大文件的搜索。
-I:忽略大小写的变化。
-n --rcs:输出RCS格式。
cmp
.作用
cmp(“compare”的缩写)命令用来简要指出两个文件是否存在差异,它的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格式
cmp[options] 文件名
.[options]主要参数
-l: 将字节以十进制的方式输出,并方便将两个文件中不同的以八进制的方式输出。
cat
.作用
cat(“concatenate”的缩写)命令用于连接并显示指定的一个和多个文件的有关信息,它的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格式
cat [options] 文件1 文件2……
.[options]主要参数
-n:由第一行开始对所有输出的行数编号。
-b:和-n相似,只不过对于空白行不编号。
-s:当遇到有连续两行以上的空白行时,就代换为一行的空白行。
.应用举例
()cat命令一个最简单的用处是显示文本文件的内容。例如,我们想在命令行看一下README文件的内容,可以使用命令:
$ cat README
()有时需要将几个文件处理成一个文件,并将这种处理的结果保存到一个单独的输出文件。cat命令在其输入上接受一个或多个文件,并将它们作为一个单独的文件打印到它的输出。例如,把README和INSTALL的文件内容加上行号(空白行不加)之后,将内容附加到一个新文本文件File1 中:
$ cat README INSTALL File1
()cat 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对行进行编号。这种功能对于程序文档的编制,以及法律和科学文档的编制很方便,打印在左边的行号使得参考文档的某一部分变得容易,这些在编程、科学研究、业务报告甚至是立法工作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对行进行编号功能有-b(只能对非空白行进行编号)和-n(可以对所有行进行编号)两个参数:
$ cat -b /etc/named.conf
ln
.作用
ln命令用来在文件之间创建链接,它的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格式
ln [options] 源文件 [链接名]
.参数
-f:链结时先将源文件删除。
-d:允许系统管理者硬链结自己的目录。
-s:进行软链结(Symbolic Link)。
-b:将在链结时会被覆盖或删除的文件进行备份。
链接有两种,一种被称为硬链接(Hard Link),另一种被称为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默认情况下,ln命令产生硬链接。硬连接指通过索引节点来进行的连接。在Linux的文件系统中,保存在磁盘分区中的文件不管是什么类型都给它分配一个编号,称为索引节点号(InodeIndex)。在Linux中,多个文件名指向同一索引节点是存在的。一般这种连接就是硬连接。硬连接的作用是允许一个文件拥有多个有效路径名,这样用户就可以建立硬连接到重要文件,以防止“误删”的功能。其原因如上所述,因为对应该目录的索引节点有一个以上的连接。只删除一个连接并不影响索引节点本身和其它的连接,只有当最后一个连接被删除后,文件的数据块及目录的连接才会被释放。也就是说,文件才会被真正删除。与硬连接相对应,Lnux系统中还存在另一种连接,称为符号连接(Symbilc Link),也叫软连接。软链接文件有点类似于Windows的快捷方式。它实际上是特殊文件的一种。在符号连接中,文件实际上是一个文本文件,其中包含的有另一文件的位置信息。
--------------------------------------------------------------------------------
作者: ☆-☆ 时间: -- : 本帖最后由 ☆-☆ 于 -- : 编辑 Android系统在超级终端下必会的命令大全(五)
系统管理命令
df
.作用
df命令用来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格式
df [options]
.主要参数
-s:对每个Names参数只给出占用的数据块总数。
-a:递归地显示指定目录中各文件及子目录中各文件占用的数据块数。若既不指定-s,也不指定-a,则只显示Names中的每一个目录及其中的各子目录所占的磁盘块数。
-k:以1024字节为单位列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x:跳过在不同文件系统上的目录不予统计。
-l:计算所有的文件大小,对硬链接文件则计算多次。
-i:显示inode信息而非块使用量。
-h:以容易理解的格式印出文件系统大小,例如136KB、254MB、21GB。
-P:使用POSIX输出格式。
-T: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说明
df 命令被广泛地用来生成文件系统的使用统计数据,它能显示系统中所有的文件系统的信息,包括总容量、可用的空闲空间、目前的安装点等。超级权限用户使用df 命令时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某个分区的容量超过了100%。这是因为Linux系统为超级用户保留了10%的空间,由其单独支配。也就是说,对于超级用户而言,他所见到的硬盘容量将是110%。这样的安排对于系统管理而言是有好处的,当硬盘被使用的容量接近100%时系统管理员还可以正常工作。
.应用实例
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非常多,包括JFS、ReiserFS、ext、ext2、ext3、ISO9660、XFS、Minx、vfat、MSDOS等。使用df -T命令查看磁盘空间时还可以得到文件系统的信息:
#df -T
文件系统 类型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hda7 reiserfs .2G .6G .7G % /
/dev/hda1 vfat .4G .6G 827M % /windows/C
/dev/hda5 vfat .0G .7G .3G % /windows/D
/dev/hda9 vfat .0G .4G 566M % /windows/E
/dev/hda10 NTFS .2G 573M .6G % /windows/F
/dev/hda11 vfat .6G .5G 23M % /windows/G
从上面除了可以看到磁盘空间的容量、使用情况外,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挂载点等信息也一览无遗。
top
.作用
top命令用来显示执行中的程序进程,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格式
top [-] [d delay] [q] [c] [S] [n]
.主要参数
d:指定更新的间隔,以秒计算。
q:没有任何延迟的更新。如果使用者有超级用户,则top命令将会以最高的优先序执行。
c:显示进程完整的路径与名称。
S:累积模式,会将己完成或消失的子行程的CPU时间累积起来。
s:安全模式。
i:不显示任何闲置(Idle)或无用(Zombie)的行程。
n:显示更新的次数,完成后将会退出top。
.说明
top命令是Linux系统管理的一个主要命令,通过它可以获得许多信息。
下面列出了详细解释。
PID(Process ID):进程标示号。
USER:进程所有者的用户名。
PR:进程的优先级别。
NI:进程的优先级别数值。
VIRT:进程占用的虚拟内存值。
RES:进程占用的物理内存值。
SHR:进程使用的共享内存值。
S:进程的状态,其中S表示休眠,R表示正在运行,Z表示僵死状态,N表示该进程优先值是负数。
%CPU:该进程占用的CPU使用率。
%MEM:该进程占用的物理内存和总内存的百分比。
TIME+:该进程启动后占用的总的CPU时间。
Command:进程启动的启动命令名称,如果这一行显示不下,进程会有一个完整的命令行。
top命令使用过程中,还可以使用一些交互的命令来完成其它参数的功能。这些命令是通过快捷键启动的。
:立刻刷新。
P:根据CPU使用大小进行排序。
T:根据时间、累计时间排序。
q:退出top命令。
m:切换显示内存信息。
t:切换显示进程和CPU状态信息。
c:切换显示命令名称和完整命令行。
M:根据使用内存大小进行排序。
W:将当前设置写入~/.toprc文件中。这是写top配置文件的推荐方法。
可以看到,top命令是一个功能十分强大的监控系统的工具,对于系统管理员而言尤其重要。但是,它的缺点是会消耗很多系统资源。 free
.作用
free命令用来显示内存的使用情况,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格式
free [-b|-k|-m] [-o] [-s delay] [-t] [-V]
.主要参数
-b -k -m:分别以字节(KB、M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s delay:显示每隔多少秒数来显示一次内存使用情况。
-t:显示内存总和列。
-o:不显示缓冲区调节列。
.应用实例
free命令是用来查看内存使用情况的主要命令。和top命令相比,它的优点是使用简单,并且只占用很少的系统资源。通过-S参数可以使用free命令不间断地监视有多少内存在使用,这样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方便实时监控器。
#free -b -s5
使用这个命令后终端会连续不断地报告内存使用情况(以字节为单位),每5秒更新一次。 chown
.作用
更改一个或多个文件或目录的属主和属组。使用权限是超级用户。
.格式
chown [选项] 用户或组 文件
.主要参数
--dereference:受影响的是符号链接所指示的对象,而非符号链接本身。
-h, --no-dereference:会影响符号链接本身,而非符号链接所指示的目的地(当系统支持更改符号链接的所有者,此选项才有效)。
--from=目前所有者:目前组只当每个文件的所有者和组符合选项所指定的,才会更改所有者和组。其中一个可以省略,这已省略的属性就不需要符合原有的属性。
-f, --silent, --quiet:去除大部分的错误信息。
-R, --recursive:递归处理所有的文件及子目录。
-v, --verbose:处理任何文件都会显示信息。
.说明
chown 将指定文件的拥有者改为指定的用户或组,用户可以是用户名或用户ID;组可以是组名或组ID;文件是以空格分开的要改变权限的文件列表,支持通配符。系统管理员经常使用chown命令,在将文件拷贝到另一个用户的目录下以后,让用户拥有使用该文件的权限。
.应用实例
.把文件shiyan.c的所有者改为wan
$ chown wan shiyan.c
.把目录/hi及其下的所有文件和子目录的属主改成wan,属组改成users。
$ chown - R wan.users /hi
chattr
.作用
修改ext2和ext3文件系统属性(attribute),使用权限超级用户。
.格式
chattr [-RV] [-+=AacDdijsSu] [-v version] 文件或目录
.主要参数
-R:递归处理所有的文件及子目录。
-V:详细显示修改内容,并打印输出。
-:失效属性。
+:激活属性。
= :指定属性。
A:Atime,告诉系统不要修改对这个文件的最后访问时间。
S:Sync,一旦应用程序对这个文件执行了写操作,使系统立刻把修改的结果写到磁盘。
a:Append Only,系统只允许在这个文件之后追加数据,不允许任何进程覆盖或截断这个文件。如果目录具有这个属性,系统将只允许在这个目录下建立和修改文件,而不允许删除任何文件。
i:Immutable,系统不允许对这个文件进行任何的修改。如果目录具有这个属性,那么任何的进程只能修改目录之下的文件,不允许建立和删除文件。
D:检查压缩文件中的错误。
d:No dump,在进行文件系统备份时,dump程序将忽略这个文件。
C:Compress,系统以透明的方式压缩这个文件。从这个文件读取时,返回的是解压之后的数据;而向这个文件中写入数据时,数据首先被压缩之后才写入磁盘。
s:Secure Delete,让系统在删除这个文件时,使用0填充文件所在的区域。
u:Undelete,当一个应用程序请求删除这个文件,系统会保留其数据块以便以后能够恢复删除这个文件。
.说明
chattr
命令的作用很大,其中一些功能是由Linux内核版本来支持的,如果Linux内核版本低于2.,那么许多功能不能实现。同样-D检查压缩文件中的错误
的功能,需要2..19以上内核才能支持。另外,通过chattr命令修改属性能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但是它并不适合所有的目录。chattr命令不能
保护/、/dev、/tmp、/var目录。
.应用实例
.恢复/root目录,即子目录的所有文件
# chattr -R +u/root
.用chattr命令防止系统中某个关键文件被修改
在Linux下,有些配置文件(passwd ,fatab)是不允许任何人修改的,为了防止被误删除或修改,可以设定该文件的“不可修改位(immutable)”,命令如下:
# chattr +i /etc/fstab
ps
.作用
ps显示瞬间进程 (process) 的动态,使用权限是所有使用者。
.格式
ps [options] [--help]
.主要参数
ps的参数非常多, 此出仅列出几个常用的参数。
-A:列出所有的进程。
-l:显示长列表。
-m:显示内存信息。
-w:显示加宽可以显示较多的信息。
-e:显示所有进程。
a:显示终端上的所有进程,包括其它用户的进程。
-au:显示较详细的信息。
-aux:显示所有包含其它使用者的进程。
.说明
要
对进程进行监测和控制,首先要了解当前进程的情况,也就是需要查看当前进程。ps命令就是最基本、也是非常强大的进程查看命令。使用该命令可以确定有哪些
进程正在运行、运行的状态、进程是否结束、进程有没有僵尸、哪些进程占用了过多的资源等。图2给出了ps-aux命令详解。大部分信息都可以通过执行该命
令得到。最常用的三个参数是u、a、x。下面就结合这三个参数详细说明ps命令的作用:ps aux
图2 ps-aux命令详解
图2第2行代码中,USER表示进程拥有者;PID表示进程标示符;%CPU表示占用的CPU使用率;%MEM占用的物理内存使用率;VSZ表示占用的虚拟内存大小;RSS为进程占用的物理内存值;TTY为终端的次要装置号码。
STAT
表示进程的状态,其中D为不可中断的静止(I/O动作);R正在执行中;S静止状态;T暂停执行;Z不存在,但暂时无法消除;W没有足够的内存分页可分
配;高优先序的进程;N低优先序的进程;L有内存分页分配并锁在内存体内 (实时系统或
I/O)。START为进程开始时间。TIME为执行的时间。COMMAND是所执行的指令。
.应用实例
在进行系统维护时,经常会出现内存使用量惊人,而又不知道是哪一个进程占用了大量进程的情况。除了可以使用top命令查看内存使用情况之外,还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ps aux | sort +5n
--------------------------------------------------------------------------------
作者: ☆-☆ 时间: -- : Android系统在超级终端下必会的命令大全(十)
六、其他命令
tar
.作用
tar命令是Unix/Linux系统中备份文件的可靠方法,几乎可以工作于任何环境中,它的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格式
tar [主选项+辅选项] 文件或目录
.主要参数
使用该命令时,主选项是必须要有的,它告诉tar要做什么事情,辅选项是辅助使用的,可以选用。
主选项:
-c 创建新的档案文件。如果用户想备份一个目录或是一些文件,就要选择这个选项。
-r 把要存档的文件追加到档案文件的未尾。例如用户已经做好备份文件,又发现还有一个目录或是一些文件忘记备份了,这时可以使用该选项,将忘记的目录或文件追加到备份文件中。
-t 列出档案文件的内容,查看已经备份了哪些文件。
-u 更新文件。就是说,用新增的文件取代原备份文件,如果在备份文件中找不到要更新的文件,则把它追加到备份文件的最后。
-x 从档案文件中释放文件。
辅助选项:
-b 该选项是为磁带机设定的,其后跟一数字,用来说明区块的大小,系统预设值为20(× bytes)。
-f 使用档案文件或设备,这个选项通常是必选的。
-k 保存已经存在的文件。例如把某个文件还原,在还原的过程中遇到相同的文件,不会进行覆盖。
-m 在还原文件时,把所有文件的修改时间设定为现在。
-M 创建多卷的档案文件,以便在几个磁盘中存放。
-v 详细报告tar处理的文件信息。如无此选项,tar不报告文件信息。
-w 每一步都要求确认。
-z 用gzip来压缩/解压缩文件,加上该选项后可以将档案文件进行压缩,但还原时也一定要使用该选项进行解压缩。
.应用说明
tar 是Tape Archive(磁带归档)的缩写,最初设计用于将文件打包到磁带上。如果下载过Linux的源代码,或许已经碰到过tar文件
请注意,不要忘了Linux是区分大小写的。例如,tar命令应该总是以小写的形式执行。命令行开关可以是大写、小写或大小写的混合。例如,-t和-T执行不同的功能。文件或目录名称可以混合使用大小写,而且就像命令和命令行开关一样是区分大小写的。
.应用实例
tar是一个命令行的工具,没有图形界面。使用Konsole打开一个终端窗口,接下来是一个简单的备份命令(在/temp目录中创建一个back.tar的文件,/usr目录中所有内容都包含在其中。):
$tar cvf - /usr > /temp/back.tar
另
外,tar命令支持前面第三讲中讲过的crontab命令,可以用crontab工具设置成基于时间的有规律地运行。例如,每晚6点把/usr目录备份到
hda—第一个IDE接口的主驱动器 (总是位于第一个硬盘)中,只要将下面语句添加到root的crontab中即可:
$ * * * tar cvf /dev/hda1/usrfiles.tar - /usr
一般情况下,以下这些目录是需要备份的:
◆/etc 包含所有核心配置文件,其中包括网络配置、系统名称、防火墙规则、用户、组,以及其它全局系统项。
◆ /var 包含系统守护进程(服务)所使用的信息,包括DNS配置、DHCP租期、邮件缓冲文件、HTTP服务器文件、dB2实例配置等。
◆/home 包含所有默认用户的主目录,包括个人设置、已下载的文件和用户不希望失去的其它信息。
◆/root 根(root)用户的主目录。
◆/opt 是安装许多非系统文件的地方。IBM软件就安装在这里。OpenOffice、JDK和其它软件在默认情况下也安装在这里。
有些目录是可以不备份的:
◆ /proc 应该永远不要备份这个目录。它不是一个真实的文件系统,而是运行内核和环境的虚拟化视图,包括诸如/proc/kcore这样的文件,这个文件是整个运行内存的虚拟视图。备份这些文件只是在浪费资源。
◆/dev 包含硬件设备的文件表示。如果计划还原到一个空白的系统,就可以备份/dev。然而,如果计划还原到一个已安装的Linux 系统,那么备份/dev是没有必要的。
unzip
.作用
unzip
命令位于/usr/bin目录中,它们和MS DOS下的pkzip、pkunzip及MS
Windows中的Winzip软件功能一样,将文件压缩成.zip文件,以节省硬盘空间,当需要的时候再将压缩文件用unzip命令解开。该命令使用权
限是所有用户。
.格式
unzip [-cflptuvz][-agCjLMnoqsVX][-P ][.zip文件][文件][-d ][-x ]
.主要参数
-c:将解压缩的结果显示到屏幕上,并对字符做适当的转换。
-f:更新现有的文件。
-l:显示压缩文件内所包含的文件。
-p:与-c参数类似,会将解压缩的结果显示到屏幕上,但不会执行任何的转换。
-t:检查压缩文件是否正确。
-u:与-f参数类似,但是除了更新现有的文件外,也会将压缩文件中的其它文件解压缩到目录中。
-v:执行是时显示详细的信息。
-z:仅显示压缩文件的备注文字。
-a:对文本文件进行必要的字符转换。
-b:不要对文本文件进行字符转换。
-C:压缩文件中的文件名称区分大小写。
-j:不处理压缩文件中原有的目录路径。
-L:将压缩文件中的全部文件名改为小写。
-M:将输出结果送到more程序处理。
-n:解压缩时不要覆盖原有的文件。
-o:不必先询问用户,unzip执行后覆盖原有文件。
-P:使用zip的密码选项。
-q:执行时不显示任何信息。
-s:将文件名中的空白字符转换为底线字符。
-V:保留VMS的文件版本信息。
-X:解压缩时同时回存文件原来的UID/GID。
[.zip文件]:指定.zip压缩文件。
[文件]:指定要处理.zip压缩文件中的哪些文件。
-d:指定文件解压缩后所要存储的目录。
-x:指定不要处理.zip压缩文件中的哪些文件。
-Z unzip:-Z等于执行zipinfo指令。在Linux中,还提供了一个叫zipinfo的工具,能够察看zip压缩文件的详细信息。
gunzip
.作用
gunzip命令作用是解压文件,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格式
gunzip [-acfhlLnNqrtvV][-s ][文件...]
或者
gunzip [-acfhlLnNqrtvV][-s ][目录]
.主要参数
-a或--ascii:使用ASCII文字模式。
-c或--stdout或--to-stdout:把解压后的文件输出到标准输出设备。
-f或-force:强行解开压缩文件,不理会文件名称或硬连接是否存在,以及该文件是否为符号连接。
-h或--help:在线帮助。
-l或--list:列出压缩文件的相关信息。
-L或--license:显示版本与版权信息。
-n或--no-name:解压缩时,若压缩文件内含有原来的文件名称及时间戳记,则将其忽略不予处理。
-N或--name:解压缩时,若压缩文件内含有原来的文件名称及时间戳记,则将其回存到解开的文件上。
-q或--quiet:不显示警告信息。
-r或--recursive:递归处理,将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录一并处理。
-S或--suffix:更改压缩字尾字符串。
-t或--test:测试压缩文件是否正确无误。
-v或--verbose: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V或--version:显示版本信息。
.说明
gunzip是个使用广泛的解压缩程序,它用于解开被gzip压缩过的文件,这些压缩文件预设最后的扩展名为“.gz”。事实上,gunzip就是gzip的硬连接,因此不论是压缩或解压缩,都可通过gzip指令单独完成。gunzip最新版本是1.3.3 。
:
评论 / 浏览 ( / )
分类:移动开发
--
缩略显示
java runtime.exec()相关
java 那就首先说点Runtime类吧,他是一个与JVM运行时环境有关的类,这个类是Singleton的。我说几个自己觉得重要的地方。 、Runtime.getRuntime()可以取得当前JVM的运行时环境,这也是在Java中唯一一个得到运行时环境的方法。 、Runtime上其他大部分的方法都是实例方法,也就是说每次进行运行时调用时都要用到getRuntime方法。 、 Runtime中的exit方法是退出当前JVM的方法,估计也是唯一的一个吧,因为我看到System类中的exit实际上也是通过调用 Runtime.exit()来退出JVM的,这里说明一下Java对Runtime返回值的一般规则(后边也提到了),0代表正常退出,非0代表异常中止,这只是Java的规则,在各个操作系统中总会发生一些小的混淆。 、Runtime.addShutdownHook()方法可以注册一个hook在JVM执行shutdown的过程中,方法的参数只要是一个初始化过但是没有执行的Thread实例就可以。(注意,Java中的Thread都是执行过了就不值钱的哦) 、说到addShutdownHook这个方法就要说一下JVM运行环境是在什么情况下shutdown或者abort的。文档上是这样写的,当最后一个非精灵进程退出或者收到了一个用户中断信号、用户登出、系统shutdown、Runtime的exit方法被调用时JVM会启动shutdown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开始后,他会并行启动所有登记的shutdown hook(注意是并行启动,这就需要线程安全和防止死锁)。当shutdown过程启动后,只有通过调用halt方法才能中止shutdown的过程并退出JVM。 那什么时候JVM会abort退出那?首先说明一下,abort退出时JVM就是停止运行但并不一定进行shutdown。这只有JVM在遇到SIGKILL信号或者windows中止进程的信号、本地方法发生类似于访问非法地址一类的内部错误时会出现。这种情况下并不能保证shutdown hook是否被执行。 现在开始看这篇文章,呵呵。 首先讲的是Runtime.exec()方法的所有重载。这里要注意的有一点,就是public Process exec(String [] cmdArray, String [] envp);这个方法中cmdArray是一个执行的命令和参数的字符串数组,数组的第一个元素是要执行的命令往后依次都是命令的参数,envp我个人感觉应该和C中的execve中的环境变量是一样的,envp中使用的是name=value的方式。 <!--[if !supportLists]-->、 <!--[endif]-->一个很糟糕的调用程序,代码如下,这个程序用exec调用了一个外部命令之后马上使用exitValue就对其返回值进行检查,让我们看看会出现什么问题。 import java.util.*;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BadExecJavac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Runtime rt = Runtime.getRuntime();
Process proc = rt.exec("javac");
int exitVal = proc.exitValue();
System.out.println("Process exitValue: " + exitVal);
} catch (Throwable t)
{
t.printStackTrace();
}
}
} A run of BadExecJavac produces: E:classescomjavaworldjpitfallsarticle2>java BadExecJavac
java.lang.IllegalThreadStateException: process has not exited
at java.lang.Win32Process.exitValue(Native Method)
at BadExecJavac.main(BadExecJavac.java:) 这里看原文就可以了解,这里主要的问题就是错误的调用了exitValue来取得外部命令的返回值(呵呵,这个错误我也曾经犯过),因为exitValue 这个方法是不阻塞的,程序在调用这个方法时外部命令并没有返回所以造成了异常的出现,这里是由另外的方法来等待外部命令执行完毕的,就是waitFor方法,这个方法会一直阻塞直到外部命令执行结束,然后返回外部命令执行的结果,作者在这里一顿批评设计者的思路有问题,呵呵,反正我是无所谓阿,能用就可以拉。但是作者在这里有一个说明,就是exitValue也是有好多用途的。因为当你在一个Process上调用waitFor方法时,当前线程是阻塞的,如果外部命令无法执行结束,那么你的线程就会一直阻塞下去,这种意外会影响我们程序的执行。所以在我们不能判断外部命令什么时候执行完毕而我们的程序还需要继续执行的情况下,我们就应该循环的使用exitValue来取得外部命令的返回状态,并在外部命令返回时作出相应的处理。 、对exitValue处改进了的程序 import java.util.*;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BadExecJavac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Runtime rt = Runtime.getRuntime();
Process proc = rt.exec("javac");
int exitVal = proc.waitFor();
System.out.println("Process exitValue: " + exitVal);
} catch (Throwable t)
{
t.printStackTrace();
}
}
} 不幸的是,这个程序也无法执行完成,它没有输出但却一直悬在那里,这是为什么那? JDK文档中对此有如此的解释:因为本地的系统对标准输入和输出所提供的缓冲池有效,所以错误的对标准输出快速的写入和从标准输入快速的读入都有可能造成子进程的锁,甚至死锁。 文档引述完了,作者又开始批评了,他说JDK仅仅说明为什么问题会发生,却并没有说明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这的确是个问题哈。紧接着作者说出自己的做法,就是在执行完外部命令后我们要控制好Process的所有输入和输出(视情况而定),在这个例子里边因为调用的是Javac,而他在没有参数的情况下会将提示信息输出到标准出错,所以在下面的程序中我们要对此进行处理。 import java.util.*;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MediocreExecJavac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Runtime rt = Runtime.getRuntime();
Process proc = rt.exec("javac");
InputStream stderr = proc.getErrorStream();
InputStreamReader isr = new InputStreamReader(stderr);
BufferedReader br = new BufferedReader(isr);
String line = null;
System.out.println("<ERROR>");
while ( (line = br.readLine()) != null)
System.out.println(line);
System.out.println("</ERROR>");
int exitVal = proc.waitFor();
System.out.println("Process exitValue: " + exitVal);
} catch (Throwable t)
{
t.printStackTrace();
}
}
} 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E:classescomjavaworldjpitfallsarticle2>java MediocreExecJavac
<ERROR>
Usage: javac <options> <source files> where <options> includes:
-g Generate all debugging info
-g:none Generate no debugging info
-g:{lines,vars,source} Generate only some debugging info
-O Optimize; may hinder debugging or enlarge class files
-nowarn Generate no warnings
-verbose Output messages about what the compiler is doing
-deprecation Output source locations where deprecated APIs are used
-classpath <path> Specify where to find user class files
-sourcepath <path> Specify where to find input source files
-bootclasspath <path> Override location of bootstrap class files
-extdirs <dirs> Override location of installed extensions
-d <directory> Specify where to place generated class files
-encoding <encoding> Specify character encoding used by source files
-target <release> Generate class files for specific VM version
</ERROR>
Process exitValue: 哎,不管怎么说还是出来了结果,作者作了一下总结,就是说,为了处理好外部命令大量输出的情况,你要确保你的程序处理好外部命令所需要的输入或者输出。 下一个题目,当我们调用一个我们认为是可执行程序的时候容易发生的错误(今天晚上我刚刚犯这个错误,没事做这个练习时候发生的) import java.util.*;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BadExecWinDi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Runtime rt = Runtime.getRuntime();
Process proc = rt.exec("dir");
InputStream stdin = proc.getInputStream();
InputStreamReader isr = new InputStreamReader(stdin);
BufferedReader br = new BufferedReader(isr);
String line = null;
System.out.println("<OUTPUT>");
while ( (line = br.readLine()) != null)
System.out.println(line);
System.out.println("</OUTPUT>");
int exitVal = proc.waitFor();
System.out.println("Process exitValue: " + exitVal);
} catch (Throwable t)
{
t.printStackTrace();
}
}
} A run of BadExecWinDir produces: E:classescomjavaworldjpitfallsarticle2>java BadExecWinDir
java.io.IOException: CreateProcess: dir error=
at java.lang.Win32Process.create(Native Method)
at java.lang.Win32Process.<init>(Unknown Source)
at java.lang.Runtime.execInternal(Native Method)
at java.lang.Runtime.exec(Unknown Source)
at java.lang.Runtime.exec(Unknown Source)
at java.lang.Runtime.exec(Unknown Source)
at java.lang.Runtime.exec(Unknown Source)
at BadExecWinDir.main(BadExecWinDir.java:) 说实在的,这个错误还真是让我摸不着头脑,我觉得在windows中返回2应该是没有找到这个文件的缘故,可能windows 2000中只有cmd命令,dir命令不是当前环境变量能够解释的吧。我也不知道了,慢慢往下看吧。 嘿,果然和作者想的一样,就是因为dir命令是由windows中的解释器解释的,直接执行dir时无法找到dir.exe这个命令,所以会出现文件未找到这个2的错误。如果我们要执行这样的命令,就要先根据操作系统的不同执行不同的解释程序command.com 或者cmd.exe。 作者对上边的程序进行了修改 import java.util.*;
import java.io.*; class StreamGobbler extends Thread
{
InputStream is;
String type; StreamGobbler(InputStream is, String type)
{
this.is = is;
this.type = type;
} public void run()
{
try
{
InputStreamReader isr = new InputStreamReader(is);
BufferedReader br = new BufferedReader(isr);
String line=null;
while ( (line = br.readLine()) != null)
System.out.println(type + ">" + line);
} catch (IOException ioe)
{
ioe.printStackTrace();
}
}
} public class GoodWindowsExec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f (args.length < )
{
System.out.println("USAGE: java GoodWindowsExec <cmd>");
System.exit();
} try
{
String osName = System.getProperty("os.name" );
String[] cmd = new String[]; if( osName.equals( "Windows NT" ) )
{
cmd[] = "cmd.exe" ;
cmd[] = "/C" ;
cmd[] = args[];
}
else if( osName.equals( "Windows 95" ) )
{
cmd[] = "command.com" ;
cmd[] = "/C" ;
cmd[] = args[];
} Runtime rt = Runtime.getRuntime();
System.out.println("Execing " + cmd[] + " " + cmd[]
+ " " + cmd[]);
Process proc = rt.exec(cmd);
// any error message?
StreamGobbler errorGobbler = new
StreamGobbler(proc.getErrorStream(), "ERROR"); // any output?
StreamGobbler outputGobbler = new
StreamGobbler(proc.getInputStream(), "OUTPUT"); // kick them off
errorGobbler.start();
outputGobbler.start(); // any error???
int exitVal = proc.waitFor();
System.out.println("ExitValue: " + exitVal);
} catch (Throwable t)
{
t.printStackTrace();
}
}
} Running GoodWindowsExec with the dir command generates: E:classescomjavaworldjpitfallsarticle2>java GoodWindowsExec "dir *.java"
Execing cmd.exe /C dir *.java
OUTPUT> Volume in drive E has no label.
OUTPUT> Volume Serial Number is 5C5F-0CC9
OUTPUT>
OUTPUT> Directory of E:classescomjavaworldjpitfallsarticle2
OUTPUT>
OUTPUT>// :01p BadExecBrowser.java
OUTPUT>// :35a BadExecBrowser1.java
OUTPUT>// :45p BadExecJavac.java
OUTPUT>// :46p BadExecJavac2.java
OUTPUT>// :13p BadExecWinDir.java
OUTPUT>// :21a , BadURLPost.java
OUTPUT>// :20a , BadURLPost1.java
... (some output omitted for brevity)
OUTPUT>// :29p SuperFrame.java
OUTPUT>// :23p , TestExec.java
OUTPUT>// :47p , TestStringReplace.java
OUTPUT>// :55p TopLevel.java
OUTPUT> File(s) , bytes
OUTPUT> ,,, bytes free
ExitValue: 这里作者教了一个windows中很有用的方法,呵呵,至少我是不知道的,就是cmd.exe /C +一个windows中注册了后缀的文档名,windows会自动地调用相关的程序来打开这个文档,我试了一下,的确很好用,但是好像文件路径中有空格的话就有点问题,我加上引号也无法解决。 这里作者强调了一下,不要假设你执行的程序是可执行的程序,要清楚自己的程序是单独可执行的还是被解释的,本章的结束作者会介绍一个命令行工具来帮助我们分析。 这里还有一点,就是得到process的输出的方式是getInputStream,这是因为我们要从Java 程序的角度来看,外部程序的输出对于Java来说就是输入,反之亦然。 最后的一个漏洞的地方就是错误的认为exec方法会接受所有你在命令行或者Shell中输入并接受的字符串。这些错误主要出现在命令作为参数的情况下,程序员错误的将所有命令行中可以输入的参数命令加入到exec中(这段翻译的不好,凑合看吧)。下面的例子中就是一个程序员想重定向一个命令的输出。 import java.util.*;
import java.io.*; // StreamGobbler omitted for brevity public class BadWinRedirec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Runtime rt = Runtime.getRuntime();
Process proc = rt.exec("java jecho 'Hello World' > test.txt");
// any error message?
StreamGobbler errorGobbler = new
StreamGobbler(proc.getErrorStream(), "ERROR"); // any output?
StreamGobbler outputGobbler = new
StreamGobbler(proc.getInputStream(), "OUTPUT"); // kick them off
errorGobbler.start();
outputGobbler.start(); // any error???
int exitVal = proc.waitFor();
System.out.println("ExitValue: " + exitVal);
} catch (Throwable t)
{
t.printStackTrace();
}
}
} Running BadWinRedirect produces: E:classescomjavaworldjpitfallsarticle2>java BadWinRedirect
OUTPUT>'Hello World' > test.txt
ExitValue: 程序员的本意是将Hello World这个输入重订向到一个文本文件中,但是这个文件并没有生成,jecho仅仅是将命令行中的参数输出到标准输出中,用户觉得可以像dos中重定向一样将输出重定向到一个文件中,但这并不能实现,用户错误的将exec认为是一个shell解释器,但它并不是,如果你想将一个程序的输出重定向到其他的程序中,你必须用程序来实现他。可用java.io中的包。 import java.util.*;
import java.io.*; class StreamGobbler extends Thread
{
InputStream is;
String type;
OutputStream os; StreamGobbler(InputStream is, String type)
{
this(is, type, null);
} StreamGobbler(InputStream is, String type, OutputStream redirect)
{
this.is = is;
this.type = type;
this.os = redirect;
} public void run()
{
try
{
PrintWriter pw = null;
if (os != null)
pw = new PrintWriter(os); InputStreamReader isr = new InputStreamReader(is);
BufferedReader br = new BufferedReader(isr);
String line=null;
while ( (line = br.readLine()) != null)
{
if (pw != null)
pw.println(line);
System.out.println(type + ">" + line);
}
if (pw != null)
pw.flush();
} catch (IOException ioe)
{
ioe.printStackTrace();
}
}
} public class GoodWinRedirec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f (args.length < )
{
System.out.println("USAGE java GoodWinRedirect <outputfile>");
System.exit();
} try
{
FileOutputStream fos = new FileOutputStream(args[]);
Runtime rt = Runtime.getRuntime();
Process proc = rt.exec("java jecho 'Hello World'");
// any error message?
StreamGobbler errorGobbler = new
StreamGobbler(proc.getErrorStream(), "ERROR"); // any output?
StreamGobbler outputGobbler = new
StreamGobbler(proc.getInputStream(), "OUTPUT", fos); // kick them off
errorGobbler.start();
outputGobbler.start(); // any error???
int exitVal = proc.waitFor();
System.out.println("ExitValue: " + exitVal);
fos.flush();
fos.close();
} catch (Throwable t)
{
t.printStackTrace();
}
}
} Running GoodWinRedirect produces: E:classescomjavaworldjpitfallsarticle2>java GoodWinRedirect test.txt
OUTPUT>'Hello World'
ExitValue: 这里就不多说了,看看就明白,紧接着作者给出了一个监测命令的小程序 import java.util.*;
import java.io.*; // class StreamGobbler omitted for brevity public class TestExec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f (args.length < )
{
System.out.println("USAGE: java TestExec "cmd"");
System.exit();
} try
{
String cmd = args[];
Runtime rt = Runtime.getRuntime();
Process proc = rt.exec(cmd); // any error message?
StreamGobbler errorGobbler = new
StreamGobbler(proc.getErrorStream(), "ERR"); // any output?
StreamGobbler outputGobbler = new
StreamGobbler(proc.getInputStream(), "OUT"); // kick them off
errorGobbler.start();
outputGobbler.start(); // any error???
int exitVal = proc.waitFor();
System.out.println("ExitValue: " + exitVal);
} catch (Throwable t)
{
t.printStackTrace();
}
}
} 对这个程序进行运行:
E:classescomjavaworldjpitfallsarticle2>java TestExec "e:javadocsindex.html"
java.io.IOException: CreateProcess: e:javadocsindex.html error=
at java.lang.Win32Process.create(Native Method)
at java.lang.Win32Process.<init>(Unknown Source)
at java.lang.Runtime.execInternal(Native Method)
at java.lang.Runtime.exec(Unknown Source)
at java.lang.Runtime.exec(Unknown Source)
at java.lang.Runtime.exec(Unknown Source)
at java.lang.Runtime.exec(Unknown Source)
at TestExec.main(TestExec.java:) 193在windows中是说这不是一个win32程序,这说明路径中找不到这个网页的关联程序,下面作者决定用一个绝对路径来试一下。 E:classescomjavaworldjpitfallsarticle2>java TestExec
"e:program filesnetscapeprogramnetscape.exe e:javadocsindex.html"
ExitValue: 好用了,这个我也试了一下,用的是IE。 最后,作者总结了几条规则,防止我们在进行Runtime.exec()调用时出现错误。 <!--[if !supportLists]-->、 <!--[endif]-->在一个外部进程执行完之前你不能得到他的退出状态 <!--[if !supportLists]-->、 <!--[endif]-->在你的外部程序开始执行的时候你必须马上控制输入、输出、出错这些流。 <!--[if !supportLists]-->、 <!--[endif]-->你必须用Runtime.exec()去执行程序 <!--[if !supportLists]-->、 <!--[endif]-->你不能象命令行一样使用Runtime.exec()。
:
评论 / 浏览 ( / )
分类:编程语言
--
缩略显示
FileInputStream/FileOutputStream的应用
javafileoutputstreamfileinputstream
这是一对继承于InputStream和OutputStream的类,用于本地文件读写(二进制格式读写并且是顺序读写,读和写要分别创建出不同的文件流对象); 本地文件读写编程的基本过程为: ① 生成文件流对象(对文件读操作时应该为FileInputStream类,而文件写应该为FileOutputStream类); ② 调用FileInputStream或FileOutputStream类中的功能函数如read()、write(int b)等)读写文件内容; ③ 关闭文件(close())。 实例:流文件读写 流文件的单元是字节,所以它不但可以读写文本文件,也可以读写图片、声音、影像文件,这种特点非常有用,因为我们可以把这种文件变成流,然后在网络上传输。 问题是有了通用的流文件以后,为什么还要专门的字符流呢?这是因为文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存储,可以是普通的文本(UTF-8编码方式),ASCII文本和Unicode文本,字符流对象可以进行必要的转换,从而读出正确的文本。 有人认为流文件不能读写文本文件,这其实是个误会,因为文本文件本质上也是由字节组成的,当然是流文件的一种。作为读写文件的全体,这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要处理每次读入的内容,就最好使用字符流。 所以在文本文件处理时,使用字符流是个最常用的方法。 样例: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FileStream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创建两个文件,face.gif是已经存在文件,newFace.gif是新创建的文件 File inFile = new File("face.gif"); File outFile = new File("newFace.gif"); //创建流文件读入与写出类 FileInputStream inStream = new FileInputStream(inFile); FileOutputStream outStream = new FileOutputStream(outFile); //通过available方法取得流的最大字符数 byte[] inOutb = new byte[inStream.available()]; inStream.read(inOutb); //读入流,保存在byte数组 outStream.write(inOutb); //写出流,保存在文件newFace.gif中 inStream.close(); outStream.close(); } } 实例:读写任意大文件应用 因为byte数组最大存储值不超过64M,所以当一个文件大于60M 的时候,需要分开几个流操作。我们把上面的程序作一个修改,就可以写入任意大小的文件。这个程序应用了FileInputStream类的方法如下: read(byte[] b,int off,int len) 把特定位置的流内容读入数组,已经读入byte[]数组的内容,会在流文件中删除。 程序运行的结果会产生一个新文件。 样例: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FileStream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创建两个文件 File inFile = new File("tcty36.rm"); File outFile = new File("newtcty36.rm"); //最大的流为60Mb,当文件的容量大于60Mb的时候便分开流 final int MAX_BYTE = ; long streamTotal = ; //接受流的容量 int streamNum = ; //流需要分开的数量 int leave = ; //文件剩下的字符数 byte[] inOutb; //byte数组接受文件的数据 //创建流文件读入与写出类 FileInputStream inStream = new FileInputStream(inFile); FileOutputStream outStream = new FileOutputStream(outFile); //通过available方法取得流的最大字符数 streamTotal = inStream.available(); //取得流文件需要分开的数量 streamNum = (int)Math.floor(streamTotal/MAX_BYTE); //分开文件之后,剩余的数量 leave = (int)streamTotal % MAX_BYTE; //文件的容量大于60Mb时进入循环 if (streamNum > ) { for(int i = ; i < streamNum; ++i){ inOutb = new byte[MAX_BYTE]; //读入流,保存在byte数组 inStream.read(inOutb, , MAX_BYTE); outStream.write(inOutb); //写出流 outStream.flush(); //更新写出的结果 } } //写出剩下的流数据 inOutb = new byte[leave]; inStream.read(inOutb, , leave); outStream.write(inOutb); outStream.flush(); inStream.close(); outStream.close(); } } 六、管道PipedInputStream/PipedOutputStream类: 当需要在两个线程中读写数据的时候,由于线程的并发执行,读写的同步问题可能会发生困难,这时候可以使用管道,管道事实上是一个队列。 管道是由系统维护的一个缓冲区,当然程序员也可以自己直接指定该缓冲区的大小(只需要设置管道流类中的PIPE_SIZE属性的值)。当生产者生产出数据后,只需要将数据写入管道中,消费者只需要从管道中读取所需要的数据。利用管道的这种机制,可以将一个线程的输出结果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线程的输入端口,实现两者之间的数据直接传送。 线程1
线程2
临时文件
管道 .管道的连接: 方法之一是通过构造函数直接将某一个程序的输出作为另一个程序的输入,在定义对象时指明目标管道对象 PipedInputStream pInput=new PipedInputStream(); PipedOutputStream pOutput= new PipedOutputStream(pInput); 方法之二是利用双方类中的任一个成员函数 connect()相连接 PipedInputStream pInput=new PipedInputStream(); PipedOutputStream pOutput= new PipedOutputStream(); pinput.connect(pOutput); .管道的输入与输出: 输出管道对象调用write()成员函数输出数据(即向管道的输入端发送数据);而输入管道对象调用read()成员函数可以读起数据(即从输出管道中获得数据)。这主要是借助系统所提供的缓冲机制来实现的。 实例:Java的管道的输入与输出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PipedIO //程序运行后将sendFile文件的内容拷贝到receiverFile文件中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构造读写的管道流对象 PipedInputStream pis=new PipedInputStream(); PipedOutputStream pos=new PipedOutputStream(); //实现关联 pos.connect(pis); //构造两个线程,并且启动。 new Sender(pos,"c:\\text2.txt").start(); new Receiver(pis,"c:\\text3.txt").start(); } catch(IO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Pipe Error"+ e); } } } //线程发送 class Sender extends Thread { PipedOutputStream pos; File file; //构造方法 Sender(PipedOutputStream pos, String fileName) { this.pos=pos; file=new File(fileName); } //线程运行方法 public void run() { try { //读文件内容 FileInputStream fs=new FileInputStream(file); int data; while((data=fs.read())!=-) { //写入管道始端 pos.write(data); } pos.close(); } catch(IO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Sender Error" +e); } } } //线程读 class Receiver extends Thread { PipedInputStream pis; File file; //构造方法 Receiver(PipedInputStream pis, String fileName) { this.pis=pis; file=new File(fileName); } //线程运行 public void run() { try { //写文件流对象 FileOutputStream fs=new FileOutputStream(file); int data; //从管道末端读 while((data=pis.read())!=-) { //写入本地文件 fs.write(data); } pis.close(); } catch(IO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Receiver Error" +e); } } } 七、随机文件读写:RandomAccessFile类 它直接继承于Object类而非InputStream/OutputStream类,从而可以实现读写文件中任何位置中的数据(只需要改变文件的读写位置的指针)。 编程步骤: ① 生成流对象并且指明读写类型; ② 移动读写位置; ③ 读写文件内容; ④ 关闭文件。 另外由于RandomAccessFile类实现了DataOutput与DataInput接口,因而利用它可以读写Java中的不同类型的基本类型数据(比如采用readLong()方法读取长整数,而利用readInt()方法可以读出整数值等)。 程序实例: 利用随机数据流RandomAccessFile类来实现记录用户在键盘的输入,每执行一次,将用户的键盘输入存储在指定的UserInput.txt文件中。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RandomFileRW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Buffer buf=new StringBuffer(); char ch; try { while( (ch=(char)System.in.read()) !='\n') { buf.append(ch); } //读写方式可以为"r" or "rw" RandomAccessFile myFileStream=new RandomAccessFile("c:\\UserInput.txt","rw"); myFileStream.seek(myFileStream.length()) ; myFileStream.writeBytes(buf.toString()); //将用户从键盘输入的内容添加到文件的尾部 myFileStream.close(); } catch(IOException e) { } } } 八、DataInput/DataOutput接口: 实现与机器无关的各种数据格式读写(如readChar() 、readInt()、readLong()、readFloat(),而readLine()将返回一个String)。其中 RandomAccessFile类实现了该接口,具有比FileInputStream或FileOutputStream类更灵活的数据读写方式。
:
评论 / 浏览 ( / )
分类:编程语言
--
缩略显示
Linux C 创建目录函数mkdir相关
linuxc
I.Linux C 创建目录函数mkdir的mode设置问题 函数原型: #include <sys/stat.h> int mkdir(const char *path, mode_t mode); 参数: path是目录名 mode是目录权限 返回值: 返回0 表示成功, 返回 -1表示错误,并且会设置errno值。 mode模式位: mode 表示新目录的权限,可以取以下值: S_IRUSR
S_IREAD S_IWUSR
S_IWRITE
S_IXUSR
S_IEXEC
S_IRWXU
This is equivalent to (S_IRUSR | S_IWUSR | S_IXUSR).
S_IRGRP
Read permission bit for the group owner of the file. Usually .
S_IWGRP
Write permission bit for the group owner of the file. Usually .
S_IXGRP
Execute or search permission bit for the group owner of the file. Usually .
S_IRWXG
This is equivalent to (S_IRGRP | S_IWGRP | S_IXGRP).
S_IROTH
Read permission bit for other users. Usually .
S_IWOTH
Write permission bit for other users. Usually .
S_IXOTH
Execute or search permission bit for other users. Usually .
S_IRWXO
This is equivalent to (S_IROTH | S_IWOTH | S_IXOTH).
S_ISUID
This is the set-user-ID on execute bit, usually . See How Change Persona.
S_ISGID
This is the set-group-ID on execute bit, usually . See How Change Persona.
S_ISVTX
This is the sticky bit, usually . 例子: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t status; status = mkdir("/home/newdir", S_IRWXU | S_IRWXG | S_IROTH | S_IXOTH); 这样就创建了一个newdir目录,权限通过ls -al 查看为 drwxr-xr-x 跟用linux命令mkdir创建的目录权限位一致。 II. linux下C语言创建多级目录 int CreateDir(const char *sPathName)
{
char DirName[];
strcpy(DirName, sPathName);
int i,len = strlen(DirName);
if(DirName[len-]!='/')
strcat(DirName, "/"); len = strlen(DirName); for(i=; i<len; i++)
{
if(DirName[i]=='/')
{
DirName[i] = ;
if( access(DirName, NULL)!= )
{
if(mkdir(DirName, )==-)
{
perror("mkdir error");
return -;
}
}
DirName[i] = '/';
}
} return ;
} III.linux c 编程:创建一个线程,监视某个目录,一旦目录里出现新的文件,就将文件转移到指定的目录里去。
/*
头文件
*/
#define SRCPATH "srcpath/"
#define DSTPATH "dstpath/" int movefile()
{
DIR *dir;
struct dirent *dt;
FILE *fp1,*fp2;
char filename1[],filename2[];
char buf[];
int readsize,writesize; if((dir = opendir(SRCPATH)) == NULL)
{
printf("opendir %s error\n",SRCPATH);
return -;
}
memset(filename1,,sizeof(filename1));
strcpy(filename1,SRCPATH);
memset(filename2,,sizeof(filename2));
strcpy(filename2,DSTPATH);
while()
{
while((dt = readdir(dir)) != NULL)
{
if(strcmp(dt->d_name,".")==||strcmp(dt->d_name,"..")==)
{
continue;
}
//如果这个目录里 还有目录,可以在这加判断
//这里假设初始为空目录
strcat(filename1,dt->d_name);
strcat(filename2,dt->d_name);
//如果进程资源较少可以直接用linux系统命令 fp1 = fopen(filename1,"rb");
if(fp1==NULL)
{
printf("open %s failed /n",filename1);
return -;
} fp2 = fopen(filename2,"wb");
if(fp2==NULL)
{
printf("open %s failed /n",filename2);
fclose(fp1);
return -;
} while((readsize = fread(buf,sizeof(buf),,fp1))>)
{
//total += readsize;
memset(buf,,sizeof(buf));
writesize = fwrite(buf,sizeof(buf),,fp2);
if(writesize!==readsize)
{
printf("write error");
return -;
fclose(fp1);
fclose(fp2);
}
}
fclose(fp1);
fclose(fp2);
rmdir(filename2);
}
}
}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pthread_t id1;
int ret;
ret = pthread_create(&id1, NULL, (void*)movefile, NULL);
return ret;
} :
评论 / 浏览 ( / )
分类:编程语言
--
缩略显示
Linux下的C编程实战之文件系统编程
linuxc编程
.Linux文件系统 Linux支持多种文件系统,如ext、ext2、minix、iso9660、msdos、fat、vfat、nfs等。在这些具体文件系统的上层,Linux提供了虚拟文件系统(VFS)来统一它们的行为,虚拟文件系统为不同的文件系统与内核的通信提供了一致的接口。 linux下的c语言开发 在Linux平台下对文件编程可以使用两类函数:()Linux操作系统文件API;()C语言I/O库函数。 前者依赖于Linux系统调用,后者实际上与操作系统是独立的,因为在任何操作系统下,使用C语言I/O库函数操作文件的方法都是相同的。本章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实例讲解。 .Linux文件API Linux的文件操作API涉及到创建、打开、读写和关闭文件。 创建 int creat(const char *filename, mode_t mode); 参数mode指定新建文件的存取权限,它同umask一起决定文件的最终权限(mode&umask),其中umask代表了文件在创建时需要去掉的一些存取权限。umask可通过系统调用umask()来改变: int umask(int newmask); 该调用将umask设置为newmask,然后返回旧的umask,它只影响读、写和执行权限。 打开 int open(const char *pathname, int flags);
int open(const char *pathname, int flags, mode_t mode); open函数有两个形式,其中pathname是我们要打开的文件名(包含路径名称,缺省是认为在当前路径下面),flags可以去下面的一个值或者是几个值的组合: 标志 含义
O_RDONLY 以只读的方式打开文件
O_WRONLY 以只写的方式打开文件
O_RDWR 以读写的方式打开文件
O_APPEND 以追加的方式打开文件
O_CREAT 创建一个文件
O_EXEC 如果使用了O_CREAT而且文件已经存在,就会发生一个错误
O_NOBLOCK 以非阻塞的方式打开一个文件
O_TRUNC 如果文件已经存在,则删除文件的内容 O_RDONLY、O_WRONLY、O_RDWR三个标志只能使用任意的一个。 如果使用了O_CREATE标志,则使用的函数是int open(const char *pathname,int flags,mode_t mode); 这个时候我们还要指定mode标志,用来表示文件的访问权限。mode可以是以下情况的组合: 标志 含义
S_IRUSR 用户可以读
S_IWUSR 用户可以写
S_IXUSR 用户可以执行
S_IRWXU 用户可以读、写、执行
S_IRGRP 组可以读
S_IWGRP 组可以写
S_IXGRP 组可以执行
S_IRWXG 组可以读写执行
S_IROTH 其他人可以读
S_IWOTH 其他人可以写
S_IXOTH 其他人可以执行
S_IRWXO 其他人可以读、写、执行
S_ISUID 设置用户执行ID
S_ISGID 设置组的执行ID 除了可以通过上述宏进行“或”逻辑产生标志以外,我们也可以自己用数字来表示,Linux总共用5个数字来表示文件的各种权限:第一位表示设置用户ID;第二位表示设置组ID;第三位表示用户自己的权限位;第四位表示组的权限;最后一位表示其他人的权限。每个数字可以取1(执行权限)、(写权限)、(读权限)、(无)或者是这些值的和。例如,要创建一个用户可读、可写、可执行,但是组没有权限,其他人可以读、可以执行的文件,并设置用户ID位。那么,我们应该使用的模式是1(设置用户ID)、(不设置组 ID)、(++,读、写、执行)、(没有权限)、(+,读、执行)即10705: open("test", O_CREAT, ); 上述语句等价于: open("test", O_CREAT, S_IRWXU | S_IROTH | S_IXOTH | S_ISUID ); 如果文件打开成功,open函数会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以后对该文件的所有操作就可以通过对这个文件描述符进行操作来实现。 读写 在文件打开以后,我们才可对文件进行读写了,Linux中提供文件读写的系统调用是read、write函数: int read(int fd, const void *buf, size_t length);
int write(int fd, const void *buf, size_t length); 其中参数buf为指向缓冲区的指针,length为缓冲区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函数read()实现从文件描述符fd所指定的文件中读取 length个字节到buf所指向的缓冲区中,返回值为实际读取的字节数。函数write实现将把length个字节从buf指向的缓冲区中写到文件描述符fd所指向的文件中,返回值为实际写入的字节数。 以O_CREAT为标志的open实际上实现了文件创建的功能,因此,下面的函数等同creat()函数: int open(pathname, O_CREAT | O_WRONLY | O_TRUNC, mode); 定位 对于随机文件,我们可以随机的指定位置读写,使用如下函数进行定位: int lseek(int fd, offset_t offset, int whence); lseek()将文件读写指针相对whence移动offset个字节。操作成功时,返回文件指针相对于文件头的位置。参数whence可使用下述值: SEEK_SET:相对文件开头
SEEK_CUR:相对文件读写指针的当前位置
SEEK_END:相对文件末尾 offset可取负值,例如下述调用可将文件指针相对当前位置向前移动5个字节: lseek(fd, -, SEEK_CUR); 由于lseek函数的返回值为文件指针相对于文件头的位置,因此下列调用的返回值就是文件的长度: lseek(fd, , SEEK_END); 关闭 当我们操作完成以后,我们要关闭文件了,只要调用close就可以了,其中fd是我们要关闭的文件描述符: int close(int fd); 例程:编写一个程序,在当前目录下创建用户可读写文件“hello.txt”,在其中写入“Hello, software weekly”,关闭该文件。再次打开该文件,读取其中的内容并输出在屏幕上。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stdio.h>
#define LENGTH 100
main()
{
int fd, len;
char str[LENGTH];
fd = open("hello.txt", O_CREAT | O_RDWR, S_IRUSR | S_IWUSR); /* 创建并打开文件 */
if (fd)
{
write(fd, "Hello, Software Weekly", strlen("Hello, software weekly")); /* 写入 Hello, software weekly字符串 */
close(fd);
} fd = open("hello.txt", O_RDWR);
len = read(fd, str, LENGTH); /* 读取文件内容 */
str[len] = '\0';
printf("%s\n", str);
close(fd);
} 编译并运行,执行结果如下图: linux .C语言库函数 C库函数的文件操作实际上是独立于具体的操作系统平台的,不管是在DOS、Windows、Linux还是在VxWorks中都是这些函数: 创建和打开 FILE *fopen(const char *path, const char *mode); fopen()实现打开指定文件filename,其中的mode为打开模式,C语言中支持的打开模式如下表: 标志 含义
r, rb 以只读方式打开
w, wb 以只写方式打开。如果文件不存在,则创建该文件,否则文件被截断
a, ab 以追加方式打开。如果文件不存在,则创建该文件
r+, r+b, rb+ 以读写方式打开
w+, w+b, wh+ 以读写方式打开。如果文件不存在时,创建新文件,否则文件被截断
a+, a+b, ab+ 以读和追加方式打开。如果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 其中b用于区分二进制文件和文本文件,这一点在DOS、Windows系统中是有区分的,但Linux不区分二进制文件和文本文件。 读写 C库函数支持以字符、字符串等为单位,支持按照某中格式进行文件的读写,这一组函数为: int fgetc(FILE *stream);
int fputc(int c, FILE *stream);
char *fgets(char *s, int n, FILE *stream);
int fputs(const char *s, FILE *stream);
int fprintf(FILE *stream, const char *format, ...);
int fscanf (FILE *stream, const char *format, ...);
size_t fread(void *ptr, size_t size, size_t n, FILE *stream);
size_t fwrite (const void *ptr, size_t size, size_t n, FILE *stream); fread()实现从流stream中读取加n个字段,每个字段为size字节,并将读取的字段放入ptr所指的字符数组中,返回实际已读取的字段数。在读取的字段数小于num时,可能是在函数调用时出现错误,也可能是读到文件的结尾。所以要通过调用feof()和ferror()来判断。 write()实现从缓冲区ptr所指的数组中把n个字段写到流stream中,每个字段长为size个字节,返回实际写入的字段数。 另外,C库函数还提供了读写过程中的定位能力,这些函数包括 int fgetpos(FILE *stream, fpos_t *pos);
int fsetpos(FILE *stream, const fpos_t *pos);
int fseek(FILE *stream, long offset, int whence);
等。 关闭 利用C库函数关闭文件依然是很简单的操作: int fclose (FILE *stream); 例程:将第2节中的例程用C库函数来实现。 #include <stdio.h>
#define LENGTH 100
main()
{
FILE *fd;
char str[LENGTH]; fd = fopen("hello.txt", "w+"); /* 创建并打开文件 */
if (fd)
{
fputs("Hello, Software Weekly", fd); /* 写入Hello, software weekly字符串 */
fclose(fd);
} fd = fopen("hello.txt", "r");
fgets(str, LENGTH, fd); /* 读取文件内容 */
printf("%s\n", str);
fclose(fd);
} .小结 Linux提供的虚拟文件系统为多种文件系统提供了统一的接口,Linux的文件编程有两种途径:基于Linux系统调用;基于C库函数。这两种编程所涉及到文件操作有新建、打开、读写和关闭,对随机文件还可以定位。本章对这两种编程方法都给出了具体的实例。
:
评论 / 浏览 ( / )
分类:编程语言
--
缩略显示
基本IO函数的使用(open,write,read)(一)
linux c
首先感谢作者的工作,谢谢了,转到这里都是我需要过的 =>#include <fcntl.h> =>/usr/include/bits/fcntl.h ,里面有 /* open/fcntl - O_SYNC is only implemented on blocks devices and on files
located on an ext2 file system */
#define O_ACCMODE 0003
#define O_RDONLY 00
#define O_WRONLY 01
#define O_RDWR 02
#define O_CREAT 0100 /* not fcntl */
#define O_EXCL 0200 /* not fcntl */
#define O_NOCTTY 0400 /* not fcntl */
#define O_TRUNC 01000 /* not fcntl */
#define O_APPEND 02000
#define O_NONBLOCK 04000
#define O_NDELAY O_NONBLOCK
#define O_SYNC 010000
#define O_FSYNC O_SYNC
#define O_ASYNC 020000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文件操作的三个函数(open,read,write)的基本用法。
详细说明了open函数的用法。 作者:zieckey (zieckey@yah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所需头文件: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tat.h>
#include<fcntl.h> 函数定义:
int open( const char * pathname, int flags);
int open( const char * pathname,int flags, mode_t mode); 函数说明:
参数 pathname 指向欲打开的文件路径字符串。下列是参数 flags 所能使用的旗标:
O_RDONLY 以只读方式打开文件
O_WRONLY 以只写方式打开文件
O_RDWR以可读写方式打开文件。
上述三种旗标是互斥的,也就是不可同时使用,但可与下列的旗标利用 OR(|)运算符组合。 O_CREAT 若欲打开的文件不存在则自动建立该文件。
O_EXCL 如果 O_CREAT 也被设置, 此指令会去检查文件是否存在。文件若不存在则建立该文件,
否则将导致打开文件错误。 此外,若 O_CREAT 与 O_EXCL 同时设置, 并且欲打开的文件为符号连接,则会打开文件失败。
O_NOCTTY 如果欲打开的文件为终端机设备时,则不会将该终端机当成进程控制终端机。
O_TRUNC 若文件存在并且以可写的方式打开时,此旗标会令文件长度清为 ,而原来存于该文件的资料也会消失。
O_APPEND 当读写文件时会从文件尾开始移动, 也就是所写入的数据会以附加的方式加入到文件后面。
O_NONBLOCK 以不可阻断的方式打开文件,也就是无论有无数据读取或等待,都会立即返回进程之中。
O_NDELAY 同 O_NONBLOCK。
O_SYNC 以同步的方式打开文件。
O_NOFOLLOW 如果参数 pathname 所指的文件为一符号连接,则会令打开文件失败。
O_DIRECTORY 如果参数 pathname 所指的文件并非为一目录, 则
会令打开文件失败。此为 Linux2. 以后特有的旗标,以避免一些系
统安全问题。参数 mode 则有下列数种组合,只有在建立新文件时
才会生效,此外真正建文件时的权限会受到 umask 值所影响,因此
该文件权限应该为(mode-umaks).
S_IRWXU00700 权限, 代表该文件所有者具有可读、 可写及可执行的权限。
S_IRUSR 或 S_IREAD, 权限,代表该文件所有者具有可读取的权限。
S_IWUSR 或 S_IWRITE, 权限,代表该文件所有者具有可写入的权限。
S_IXUSR 或 S_IEXEC, 权限,代表该文件所有者具有可执行的权限。
S_IRWXG 权限,代表该文件用户组具有可读、 可写及可执行的权限。
S_IRGRP 权限,代表该文件用户组具有可读的权限。
S_IWGRP 权限,代表该文件用户组具有可写入的权限。
S_IXGRP 权限,代表该文件用户组具有可执行的权限。
S_IRWXO 权限,代表其他用户具有可读、可写及可执行的权限。
S_IROTH 权限,代表其他用户具有可读的权限
S_IWOTH 权限,代表其他用户具有可写入的权限。
S_IXOTH 权限,代表其他用户具有可执行的权限。 返回值:
若所有欲核查的权限都通过了检查则返回 值,表示成功,只要有 一个权限被禁止则返回-。 错误代码:
EEXIST 参数 pathname 所指的文件已存在,却使用了 O_CREAT和 O_EXCL 旗标
EACCESS 参数 pathname 所指的文件不符合所要求测试的权限。
EROFS 欲测试写入权限的文件存在于只读文件系统内。
EFAULT 参数 pathname 指针超出可存取内存空间。
EINVAL 参数 mode 不正确。
ENAMETOOLONG 参数 pathname 太长。
ENOTDIR 参数 pathname 不是目录。
ENOMEM 核心内存不足。
ELOOP 参数 pathname 有过多符号连接问题。
EIO I/O 存取错误。 范例: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fd,size;
char s[]="This program is used to show how to use open(),write(),read() function.\nHave fun!\n";
char buffer[]; fd = open( "temp.log", O_WRONLY|O_CREAT );//以可读写的方式打开一个文件,如果不存在则创建该文件 if ( - == fd )
{
printf("Open or create file named \"temp.log\" failed.\n");
return -;
}
write( fd, s, sizeof(s) );//向该文件中写入一个字符串 close( fd ); fd = open( "temp.log", O_RDONLY );
if ( - == fd )
{
printf("Open file named \"temp.log\" failed.\n");
return -;
}
size = read( fd, buffer, sizeof(buffer) );//读取文件内容保存到buffer指定的字符串数组中,返回读取的字符个数 close( fd );
printf( "%s", buffer ); return ;
}
:
评论 / 浏览 ( / )
分类:编程语言
--
缩略显示
Android读写文件
android
一、 从resource中的raw文件夹中获取文件并读取数据(资源文件只能读不能写) String res = ""; try{ InputStream in = getResources().openRawResource(R.raw.bbi); //在\Test\res\raw\bbi.txt, int length = in.available(); byte [] buffer = new byte[length]; in.read(buffer); //res = EncodingUtils.getString(buffer, "UTF-8"); //res = EncodingUtils.getString(buffer, "UNICODE"); res = EncodingUtils.getString(buffer, "BIG5"); //依bbi.txt的编码类型选择合适的编码,如果不调整会乱码 in.close();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myTextView.setText(res);//把得到的内容显示在TextView上 二、 从asset中获取文件并读取数据(资源文件只能读不能写) String fileName = "yan.txt"; //文件名字 String res=""; try{ InputStream in = getResources().getAssets().open(fileName); // \Test\assets\yan.txt这里有这样的文件存在 int length = in.available(); byte [] buffer = new byte[length]; in.read(buffer); res = EncodingUtils.getString(buffer, "UTF-8");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三、 从sdcard中去读文件,首先要把文件通过\android-sdk-windows\tools\adb.exe把本地计算机上的文件copy到sdcard上去,adb.exe push e:/Y.txt /sdcard/, 不可以用adb.exe push e:\Y.txt \sdcard\ 同样: 把仿真器上的文件copy到本地计算机上用: adb pull ./data/data/com.tt/files/Test.txt e:/ String fileName = "/sdcard/Y.txt"; //也可以用String fileName = "mnt/sdcard/Y.txt"; String res=""; try{ FileInputStream fin = new FileInputStream(fileName); //FileInputStream fin = openFileInput(fileName); //用这个就不行了,必须用FileInputStream int length = fin.available(); byte [] buffer = new byte[length]; fin.read(buffer); res = EncodingUtils.getString(buffer, "UTF-8"); fin.close();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myTextView.setText(res); 四、 写文件, 一般写在\data\data\com.test\files\里面,打开DDMS查看file explorer是可以看到仿真器文件存放目录的结构的 String fileName = "TEST.txt"; String message = "FFFFFFF11111FFFFF" ; writeFileData(fileName, message); public voidwriteFileData(String fileName,String message){ try{ FileOutputStream fout =openFileOutput(fileName, MODE_PRIVATE); byte [] bytes = message.getBytes(); fout.write(bytes); fout.close(); }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五、 写, 读data/data/目录(相当AP工作目录)上的文件,用openFileOutput //写文件在./data/data/com.tt/files/下面 public voidwriteFileData(String fileName,String message){ try{ FileOutputStream fout =openFileOutput(fileName, MODE_PRIVATE); byte [] bytes = message.getBytes(); fout.write(bytes); fout.close(); }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 //读文件在./data/data/com.tt/files/下面 public String readFileData(String fileName){ String res=""; try{ FileInputStream fin = openFileInput(fileName); int length = fin.available(); byte [] buffer = new byte[length]; fin.read(buffer); res = EncodingUtils.getString(buffer, "UTF-8"); fin.close(); }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res; }
六、 写, 读sdcard目录上的文件,要用FileOutputStream, 不能用openFileOutput //写在/mnt/sdcard/目录下面的文件 public voidwriteFileSdcard(String fileName,String message){ try{ //FileOutputStream fout = openFileOutput(fileName, MODE_PRIVATE); FileOutputStream fout = newFileOutputStream(fileName); byte [] bytes = message.getBytes(); fout.write(bytes); fout.close(); }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读在/mnt/sdcard/目录下面的文件 public String readFileSdcard(String fileName){ String res=""; try{ FileInputStream fin = new FileInputStream(fileName); int length = fin.available(); byte [] buffer = new byte[length]; fin.read(buffer); res = EncodingUtils.getString(buffer, "UTF-8"); fin.close(); }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res; } 注: openFileOutput是在raw里编译过的,FileOutputStream是任何文件都可以 参考:http://dev.10086.cn/cmdn/wiki/index.php?doc-view-6017.html
:
评论 / 浏览 ( / )
分类:移动开发
--
缩略显示
ASCII Characters 对照表
asc
asc码对照表
-------------------------------------------------------------
ASCII Characters Dec Hex Char Code Dec Hex Char NUL @
SOH A
STX B
ETX C
EOT D
ENQ E
ACK F
BEL G
BS H
HT I
0A LF 4A J
0B VT 4B K
0C FF 4C L
0D CR 4D M
0E SO 4E N
0F SI 4F O
SLE P
CS1 Q
DC2 R
DC3 S
DC4 T
NAK U
SYN V
ETB W
CAN X
EM Y
1A SIB 5A Z
1B ESC 5B [
1C FS 5C /
1D GS 5D ]
1E RS 5E ^
1F US 5F _
(space) `
! a
" 98 62 b
# c
$ d
% e
& f
' 103 67 g
( h
) i
2A * 6A j
2B + 6B k
2C , 6C l
2D - 6D m
2E . 6E n
2F / 6F o
p
q
r
s
t
u
v
w
x
y
3A : 7A z
3B ; 7B {
3C < 7C |
3D = 7D }
3E > 7E ~
3F ? 7F 目前计算机中用得最广泛的字符集及其编码,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局(ANSI)制定的ASCII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它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为国际标准,称为ISO 646标准。适用于所有拉丁文字字母,ASCII码有7位码和8位码两种形式。 因为1位二进制数可以表示(=)2种状态:、;而2位二进制数可以表示()=4种状态:、、、;依次类推,7位二进制数可以表示(=)128种状态,每种状态都唯一地编为一个7位的二进制码,对应一个字符(或控制码),这些码可以排列成一个十进制序号0~。所以,7位 ASCII码是用七位二进制数进行编码的,可以表示128个字符。 第0~32号及第127号(共34个)是控制字符或通讯专用字符,如控制符:LF(换行)、CR(回车)、FF(换页)、DEL(删除)、BEL(振铃)等;通讯专用字符:SOH(文头)、EOT(文尾)、ACK(确认)等; 第33~126号(共94个)是字符,其中第48~57号为0~9十个阿拉伯数字;~90号为26个大写英文字母,~122号为26个小写英文字母,其余为一些标点符号、运算符号等。 注意:在计算机的存储单元中,一个ASCII码值占一个字节(8个二进制位),其最高位(b7)用作奇偶校验位。所谓奇偶校验,是指在代码传送过程中用来检验是否出现错误的一种方法,一般分奇校验和偶校验两种。奇校验规定:正确的代码一个字节中1的个数必须是奇数,若非奇数,则在最高位b7添1;偶校验规定:正确的代码一个字节中1的个数必须是偶数,若非偶数,则在最高位b7添1。
第128~255号为扩展字符(不常用),如需要请下载:完整的8位ASCII字符表
:
评论 / 浏览 ( / )
分类:非技术
--
缩略显示
Android输入事件流程中的EventHub分析及源码演示
android
Android2.3的输入事件流程与以前版本有了较大的不同,这里做一下详细的分析,最后我把自己分析时用的演示代码放在了这里: http://code.google.com/p/flying-on-android/ 下面的分析都是基于这些源码的,大家可以下载下来一边看源码一边看文档。源码里只要关注FlyingEvent这个类就可以了。如果只想看一下演示结果,可以直接把包里的flying放到机器的/system/bin目录执行,打开logcat后就可以看到演示输出。运行程序时,机器屏幕会有异象产生,很正常,因为这个程序原本是用于显示SurfaceFlinger的,这次为了演示EventHub稍微改了一下。大家只要关注 FlyingEvent.cpp这个文件就好了。 大家也可以用源码自己编译出演示程序,只要把解压后的flying文件夹放到/frameworks/base/cmds/目录下,然后切换到flying目录下使用mm编译。 先大致介绍一下整个流程,再做重点分析。输入事件流程一共涉及到下面这几个文件: /frameworks/base/services/java/com/android/server/WindowManagerService.java /frameworks/base/services/java/com/android/server/InputManager.java /frameworks/base/services/jni/com_android_server_InputManager.cpp /frameworks/base/libs/ui/InputReader.cpp /frameworks/base/libs/ui/InputDispatcher.cpp /frameworks/base/libs/ui/EventHub.cpp 其中,WindowManagerService.java和InputManager.java主要向Android为窗口系统提供服务,EventHub.cpp主要用来读取设备文件中的RawEvent,而InputReader.cpp和InputDispatcher.cpp算是它们之间的对接层。 它们的关系是:WindowManagerService通过InputManager提供的接口开启一个线程驱动InputReader不断地从 /dev/input/目录下面的设备文件读取事件,然后通过InputDispatcher分发给连接到WindowManagerService服务的客户端。 InputReader从设备文件中读取的是RawEvent,在交给InputDispatcher进行分发之前,它需要先把RawEvent进行转化分类,拆分成KeyEvent、MotionEvent、TrackEvent各种类型等。这篇文章主要关注的就是这个RawEvent的拆分过程,所以我们的重点在EventHub.cpp中。并且,为了简单化分析过程,在这里我的分析只关注触摸屏事件。看它是如何从RawEvent被拆分成应用层用户事件MotionEvent的。 看下面的分析之前,最好先去上面提到的地址把源码下载下来,参照里面的FlyingEvent.cpp。 整个过程大致分成这么几步: 一、初始化。 先new一个EventHub的实例:mEventHub(new EventHub), 接下来,开启一个线程通过mEventHub不停地从设备文件中读取RawEvent并处理: while () { RawEvent event; mEventHub->getEvent(&event); process(event); } EventHub在初始化的时候做一些事情, 、搜索当前的输入设备每搜索到一个就会产生一个类型为DEVICE_ADDED的事件,当读取这种RawEvent时,InputReader会把搜索到的这个设备记录下来。 、如果搜索到了键盘时,就会加载键盘布局文件。加载完成后产生一个类型为FINISHED_DEVICE_SCAN的事件。这样,后边从驱动读取用户按键时,就会去加载的键盘布局文件中寻找映射的键值封装成KeyEvent返回给用户。 二、EventHub初始化完毕后,就开始等待用户输入。线程一直阻塞在mEventHub->getEvent(&event),直到有用户事件产生才会返回。 当有一个事件产生时,传递给process进行处理。 三、事件拆分 FlyingEvent.process里面主要调用了FlyingEvent.consume方法来处理用户事件。这里只分析touch事件。touch事件可以分为三种:down,move,up。 down类型的touch事件需要四个RawEvent来完成,第一个是X坐标(ABS_X),第二个是Y坐标(ABS_Y),第三个代表方向(ABS_PRESSURE)(0的时候是up,1的时候是down,所以这里应该是1),第四个是结束标志(SYN_REPORT)。 move类型的touch事件需要三个RawEvent来完成,第一个是X坐标,第二个是Y坐标,第三个是结束标志。 up类型的touch事件需要两个RawEvent来完成,第一个代表方向(0的时候是up,1的时候是down,所以这里应该是0),第四个是结束标志。 可能你已经注意到了up事件是没有坐标信息的,它的坐标信息与down(没有move时)或最后一个move(down和up之间有move事件产生)事件的坐标相同。 从FlyingEvent.consume方法中,每一个事件最终都会生成一个TouchEvent,然后调用printTouchEvent进行打印,最后把它存储到eventBuffer中。 参考文章 李先静的“Android输入事件流程“,不过使用的Android版本比较老了。 http://blog.csdn.net/absurd/archive/2009/05/17/4195363.aspx (摘自:http://blog.csdn.net/a345017062/article/details/6417929)
:
评论 / 浏览 ( / )
分类:移动开发
--
缩略显示
svn还原恢复
svn
.对文件和目录的修改还原
svn revert PATH...
描述
恢复所有对文件和目录的修改,并且解决所有的冲突状态。svn revert不会只是恢复工作拷贝中一个项目的内容,也包括了对属性修改的恢复。最终,你可以使用它来取消所有已经做过的预定操作(例如,文件预定要添加或删除可以“恢复”)。 例子
丢弃对一个文件的修改: $ svn revert foo.c
Reverted foo.c 如果你希望恢复一整个目录的文件,可以使用--recursive选项: $ svn revert --recursive .
Reverted newdir/afile
Reverted foo.c
Reverted bar.txt .还原到以前版本
svn update -r test.php(将版本库中的文件test.php还原到版本200) .列出本地与SVN当前版本差异
svn status -v path(显示文件和子目录状态)
简写:svn st
第一列保持相同,第二列显示工作版本号,第三和第四列显示最后一次修改的版本号和修改人。
另外,可执行script -q tty.log后,就开始记录终端的输入输出信息,结束的时候按ctrl+D即可得到终端的内容文件tty.log . svn比较差异
svn diff path(将修改的文件与基础版本比较)
例如:svn diff test.php
svn diff -r m:n path(对版本m和版本n比较差异) 注:svn status、svn diff和 svn revert这三条命令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可以执行的,原因是svn在本地的.svn中保留了本地版本的原始拷贝。 :
评论 / 浏览 ( / )
分类:非技术
--
缩略显示
linux下查看内存使用情况
在Linux下查看内存我们一般用free命令:
[root@scs- tmp]#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 buffers/cache:
Swap: 下面是对这些数值的解释:
total:总计物理内存的大小。
used:已使用多大。
free:可用有多少。
Shared:多个进程共享的内存总额。
Buffers/cached:磁盘缓存的大小。
第三行(-/+ buffers/cached):
used:已使用多大。
free:可用有多少。
第四行就不多解释了。
区别:第二行(mem)的used/free与第三行(-/+ buffers/cache) used/free的区别。 这两个的区别在于使用的角度来看,第一行是从OS的角度来看,因为对于OS,buffers/cached 都是属于被使用,所以他的可用内存是16176KB,已用内存是3250004KB,其中包括,内核(OS)使用+Application(X, oracle,etc)使用的+buffers+cached.
第三行所指的是从应用程序角度来看,对于应用程序来说,buffers/cached 是等于可用的,因为buffer/cached是为了提高文件读取的性能,当应用程序需在用到内存的时候,buffer/cached会很快地被回收。
所以从应用程序的角度来说,可用内存=系统free memory+buffers+cached。
如上例:
=++ 接下来解释什么时候内存会被交换,以及按什么方交换。 当可用内存少于额定值的时候,就会开会进行交换。
如何看额定值:
cat /proc/meminfo [root@scs- tmp]# cat /proc/meminfo
MemTotal: kB
MemFree: kB
Buffers: kB
Cached: kB
SwapCached: kB
Active: kB
Inactive: kB
HighTotal: kB
HighFree: kB
LowTotal: kB
LowFree: kB
SwapTotal: kB
SwapFree: kB
Dirty: kB
Writeback: kB
Mapped: kB
Slab: kB
Committed_AS: kB
PageTables: kB
VmallocTotal: kB
VmallocUsed: kB
VmallocChunk: kB
HugePages_Total:
HugePages_Free:
Hugepagesize: kB 用free -m查看的结果:
[root@scs- tmp]#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 buffers/cache:
Swap: 查看/proc/kcore文件的大小(内存镜像):
[root@scs- tmp]# ll -h /proc/kcore
-r-------- root root .1G Jun : /proc/kcore 备注: 占用内存的测量 测量一个进程占用了多少内存,linux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方便的方法,/proc目录为我们提供了所有的信息,实际上top等工具也通过这里来获取相应的信息。 /proc/meminfo 机器的内存使用信息 /proc/pid/maps pid为进程号,显示当前进程所占用的虚拟地址。 /proc/pid/statm 进程所占用的内存 [root@localhost ~]# cat /proc/self/statm 输出解释 CPU 以及CPU0。。。的每行的每个参数意思(以第一行为例)为: 参数 解释 /proc//status Size (pages) 任务虚拟地址空间的大小 VmSize/ Resident(pages) 应用程序正在使用的物理内存的大小 VmRSS/ Shared(pages) 共享页数 Trs(pages) 程序所拥有的可执行虚拟内存的大小 VmExe/ Lrs(pages) 被映像到任务的虚拟内存空间的库的大小 VmLib/ Drs(pages) 程序数据段和用户态的栈的大小 (VmData+ VmStk ) dt(pages) 查看机器可用内存 /proc//>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 buffers/cache: Swap: 我们通过free命令查看机器空闲内存时,会发现free的值很小。这主要是因为,在linux中有这么一种思想,内存不用白不用,因此它尽可能的cache和buffer一些数据,以方便下次使用。但实际上这些内存也是可以立刻拿来使用的。 所以 空闲内存=free+buffers+cached=total-used
:
评论 / 浏览 ( / )
分类:操作系统
--
缩略显示
android 镜像制作方法
android
一:update.zip包的制作
:新建一个目标,在此目录下准备好需要的文件,如system目录文件、boot.img、recovery.img等.
mkdir testupdate
cp system/ testupdate/ -tf
注:如果文件是system.img镜像可以用unyaffs解压出来得到system
:用make-update-script工具生成update-script脚本,如下
cp make-update-script testupdate/
cp android-info.txt testupdate/
cd testupdate
./make-update-script system android-info.txt > update-script
rm make-update-script android-info.txt
vi update-script //根据需要适当修改些脚本
说明:system是要更新的目录,android-info.txt是板的版本信息,update-script是输出文件名
:建立一个目录名称为META-INF/com/google/android,把上面生成的脚本放进去
mkdir -p META-INF/com/google/android
mv update-script META-INF/com/google/android/
:压缩文件
zip -r update.zip system META-INF
:给压缩文件添加签名
mv update.zip ../signapk/
cd ../signapk/
java -jar signapk.jar testkey.x509.pem testkey.pk8 update.zip signed-update.zip
:删除多余的文件,并把生成的包重命名
rm update.zip
mv signed-update.zip ../update.zip
cd ../
:大功告成,把更新包update.zip拷到sdcard根目录下去验证吧! 注意:
)如果文件里有连接,应该在获取update-script之后在原文件里删除链接文件,再打包,否则symlink将出错;
)如果原文件里有空目录,所获的签名将失去此记录,所以如果空目录必须存在,更新之后的文件将与原文件不同(少了空目录) 二:ramdisk.img 制作
方法1:
解压:
) mv ramdisk.img ramdisk.img.gz
) gunzip ramdisk,img.gz
) mkdir ramdisk;cd ramdisk
) cpio -i -F ../ramdisk.img
压缩:
) 产生要pack的目录list,也可以自己列
cpio -i -t -F ../ramdisk.img > list
) 利用刚生成的list文件列表,cpio归档
cpio -o -H newc -O new.img < list
) gzip new.img
方法2:
解压: gunzip -c ../your-ramdisk-file | cpio -i
压缩: find . | cpio -o -H newc | gzip > ../newramdisk.cpio.gz 注意:在android里的做法是
)先得到ramdisk所需要的文件,比如root目录
)用mkbootfs制作ramdisk.img,用法如下
mkbootfs root | gzip > ramdisk.img
这里需要验证哪个能用android写下去 三:boot.img的制作
:android正常做法
):连接
mkbootimg --kernel your-kernel-file --ramdisk newramdisk.cpio.gz --cmdline "mem=128 console=ttymxc0,115200n8 init=/init rw" --output mynewimage.img
或
mkbootimg --kernel your-kernel-file --ramdisk newramdisk.cpio.gz --cmdline --output mynewimage.img ):提取img中的kernel和ramdisk
./split_bootimg.pl mynewimage.img :uboot
直接把uImage重命名为boot.img即可 四:system.img的制作(只为 yaffs2格式)
)压制:./mkyaffs2image system/ system.img
)解压:./unyaffs system.img 四:system.img的制作(只为yaffs2格式)
)压制:./mkyaffs2image system/ system.img
)解压:./unyaffs system.img 五:recovery.img的制作
:如果recovery的镜像是只有文件系统部分时候可以如第四所示范
:如果recovery为ramdisk形式 =============================================
制 作ramdisk的过程。
.在/mnt下创建rdmnt 和 rdimg 目录
mkdir rdmnt
mkdir rdimg
.创建一个ramdisk文件,大小32768 X 1k。
dd if=/dev/zero of=rdimg/ramdisk bs=1k count=
.使用ext2方式格式该文件
mke2fs -F -v -m0 rdimg/ramdisk
.将该ramdisk文件和rdmnt挂载
mount -o loop rdimg/ramdisk rdmnt/
.拷贝文件到挂载目录中。
文件系统目录在:/home/xrqun/workdir/filesys/
cp –av /home/xrqun/workdir/filesys/* rdmnt
6.卸载ramdisk
umount rdmnt
7压缩 ramdisk文件
gzip –c -9 <rdimg/ramdisk > rdimg/ramdisk.gz
8.拷贝该ramdisk.gz映像到tftpboot目录下
cp rdimg/ramdisk.gz /tftpboot/
9. 使用mkimage工具
mkimage -n "uboot.ramdisk.filesys" -A arm -O linux -T ramdisk -C gzip -d ramdisk.gz uboot.ramdisk.gz 参考:http://liaowb1234.blog.163.com/blog/static/771555472010027104534626/
http://www.cnblogs.com/sdphome/archive/2011/03/20/1989826.html 16:30
评论 / 浏览 (0 / 94)
分类:移动开发
2011-08-24
缩略显示
Eclipse下svn属性设置
androidframeworks
svn_externals:
src/android ###/frameworks/base/core/java/android
src/com ###/frameworks/base/core/java/com
src/com/android/internal/policy ###/frameworks/base/policy/src/com/android/internal/policy
src/com/android/server ###/frameworks/base/services/java/com/android/server
src/com/android/systemui/statusbar ###/frameworks/base/packages/SystemUI/src/com/android/systemui/statusbar
src/android/telephony ###/frameworks/base/telephony/java/android/telephony
src/com/android/internal/telephony ###/frameworks/base/telephony/java/com/android/internal/telephony
src/android/opengl ###/frameworks/base/opengl/java/android/opengl
src/javax/microedition/khronos ###/frameworks/base/opengl/java/javax/microedition/khronos
src/android/drm ###/frameworks/base/media/java/android/drm
src/android/media ###/frameworks/base/media/java/android/media
src/android/graphics ###/frameworks/base/graphics/java/android/graphics
src/android/renderscript ###/frameworks/base/graphics/java/android/renderscript
src/com/android/internal/graphics ###/frameworks/base/graphics/java/com/android/internal/graphics svn_ignore:
assets
libs
build_oms.xml
.classpath
.project
bin
16:52
评论 / 浏览 (0 / 83)
分类:移动开发
2011-08-24
缩略显示
linux/Unix环境下的make和makefile详解
makelinux脚本
无论是在linux还是在Unix环境中,make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编译命令。不管是自己进行项目开发还是安装应用软件,我们都经常要用到make或make install。利用make工具,我们可以将大型的开发项目分解成为多个更易于管理的模块,对于一个包括几百个源文件的应用程序,使用make和 makefile工具就可以简洁明快地理顺各个源文件之间纷繁复杂的相互关系。而且如此多的源文件,如果每次都要键入gcc命令进行编译的话,那对程序员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而make工具则可自动完成编译工作,并且可以只对程序员在上次编译后修改过的部分进行编译。因此,有效的利用make和 makefile工具可以大大提高项目开发的效率。同时掌握make和makefile之后,您也不会再面对着Linux下的应用软件手足无措了。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许多讲述linux应用的书籍上都没有详细介绍这个功能强大但又非常复杂的编译工具。在这里我就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make及其描述文件makefile。
Makefile文件
Make工具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通过makefile文件来描述源程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自动维护编译工作。而makefile 文件需要按照某种语法进行编写,文件中需要说明如何编译各个源文件并连接生成可执行文件,并要求定义源文件之间的依赖关系。makefile 文件是许多编译器--包括 Windows NT 下的编译器--维护编译信息的常用方法,只是在集成开发环境中,用户通过友好的界面修改 makefile 文件而已。
在 UNIX 系统中,习惯使用 Makefile 作为 makfile 文件。如果要使用其他文件作为 makefile,则可利用类似下面的 make 命令选项指定 makefile 文件:
$ make -f Makefile.debug
例如,一个名为prog的程序由三个C源文件filea.c、fileb.c和filec.c以及库文件LS编译生成,这三个文件还分别包含自己的头文件a.h 、b.h和c.h。通常情况下,C编译器将会输出三个目标文件filea.o、fileb.o和filec.o。假设filea.c和fileb.c都要声明用到一个名为defs的文件,但filec.c不用。即在filea.c和fileb.c里都有这样的声明:
#include "defs"
那么下面的文档就描述了这些文件之间的相互联系:
---------------------------------------------------------
#It is a example for describing makefile
prog : filea.o fileb.o filec.o
cc filea.o fileb.o filec.o -LS -o prog
filea.o : filea.c a.h defs
cc -c filea.c
fileb.o : fileb.c b.h defs
cc -c fileb.c
filec.o : filec.c c.h
cc -c filec.c
----------------------------------------------------------
这个描述文档就是一个简单的makefile文件。
从上面的例子注意到,第一个字符为 # 的行为注释行。第一个非注释行指定prog由三个目标文件filea.o、fileb.o和filec.o链接生成。第三行描述了如何从prog所依赖的文件建立可执行文件。接下来的4、6、8行分别指定三个目标文件,以及它们所依赖的.c和.h文件以及defs文件。而5、7、9行则指定了如何从目标所依赖的文件建立目标。
当filea.c或a.h文件在编译之后又被修改,则 make 工具可自动重新编译filea.o,如果在前后两次编译之间,filea.C 和a.h 均没有被修改,而且 test.o 还存在的话,就没有必要重新编译。这种依赖关系在多源文件的程序编译中尤其重要。通过这种依赖关系的定义,make 工具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编译工作。当然,利用 Shell 脚本也可以达到自动编译的效果,但是,Shell 脚本将全部编译任何源文件,包括哪些不必要重新编译的源文件,而 make 工具则可根据目标上一次编译的时间和目标所依赖的源文件的更新时间而自动判断应当编译哪个源文件。
Makefile文件作为一种描述文档一般需要包含以下内容:
◆ 宏定义
◆ 源文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 可执行的命令
Makefile中允许使用简单的宏指代源文件及其相关编译信息,在linux中也称宏为变量。在引用宏时只需在变量前加$符号,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变量名的长度超过一个字符,在引用时就必须加圆括号()。
下面都是有效的宏引用:
$(CFLAGS)
$2
$Z
$(Z)
其中最后两个引用是完全一致的。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宏的预定义变量,在Unix系统中,$*、$@、$?和$<四个特殊宏的值在执行命令的过程中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在GNU make中则定义了更多的预定义变量。关于预定义变量的详细内容,
宏定义的使用可以使我们脱离那些冗长乏味的编译选项,为编写makefile文件带来很大的方便。
---------------------------------------------------------
# Define a macro for the object files
OBJECTS= filea.o fileb.o filec.o
# Define a macro for the library file
LIBES= -LS
# use macros rewrite makefile
prog: $(OBJECTS)
cc $(OBJECTS) $(LIBES) -o prog
……
---------------------------------------------------------
此时如果执行不带参数的make命令,将连接三个目标文件和库文件LS;但是如果在make命令后带有新的宏定义:
make "LIBES= -LL -LS"
则命令行后面的宏定义将覆盖makefile文件中的宏定义。若LL也是库文件,此时make命令将连接三个目标文件以及两个库文件LS和LL。
在Unix系统中没有对常量NULL作出明确的定义,因此我们要定义NULL字符串时要使用下述宏定义:
STRINGNAME=
Make命令
在make命令后不仅可以出现宏定义,还可以跟其他命令行参数,这些参数指定了需要编译的目标文件。其标准形式为:
target1 [target2 …]:[:][dependent1 …][;commands][#…]
[(tab) commands][#…]
方括号中间的部分表示可选项。Targets和dependents当中可以包含字符、数字、句点和"/"符号。除了引用,commands中不能含有"#",也不允许换行。
在通常的情况下命令行参数中只含有一个":",此时command序列通常和makefile文件中某些定义文件间依赖关系的描述行有关。如果与目标相关连的那些描述行指定了相关的command序列,那么就执行这些相关的command命令,即使在分号和(tab)后面的aommand字段甚至有可能是NULL。如果那些与目标相关连的行没有指定command,那么将调用系统默认的目标文件生成规则。
如果命令行参数中含有两个冒号"::",则此时的command序列也许会和makefile中所有描述文件依赖关系的行有关。此时将执行那些与目标相关连的描述行所指向的相关命令。同时还将执行build-in规则。
如果在执行command命令时返回了一个非"0"的出错信号,例如makefile文件中出现了错误的目标文件名或者出现了以连字符打头的命令字符串,make操作一般会就此终止,但如果make后带有"-i"参数,则make将忽略此类出错信号。
Make命本身可带有四种参数:标志、宏定义、描述文件名和目标文件名。其标准形式为:
Make [flags] [macro definitions] [targets]
Unix系统下标志位flags选项及其含义为:
-f file 指定file文件为描述文件,如果file参数为"-"符,那么描述文件指向标准输入。如果没有"-f"参数,则系统将默认当前目录下名为 makefile或者名为Makefile的文件为描述文件。在linux中, GNU make 工具在当前工作目录中按照GNUmakefile、makefile、Makefile的顺序搜索 makefile文件。
-i 忽略命令执行返回的出错信息。
-s 沉默模式,在执行之前不输出相应的命令行信息。
-r 禁止使用build-in规则。
-n 非执行模式,输出所有执行命令,但并不执行。
-t 更新目标文件。
-q make操作将根据目标文件是否已经更新返回"0"或非"0"的状态信息。
-p 输出所有宏定义和目标文件描述。
-d Debug模式,输出有关文件和检测时间的详细信息。
linux下make标志位的常用选项与Unix系统中稍有不同,下面我们只列出了不同部分:
-c dir 在读取 makefile 之前改变到指定的目录dir。
-I dir 当包含其他 makefile文件时,利用该选项指定搜索目录。
-h help文挡,显示所有的make选项。
-w 在处理 makefile 之前和之后,都显示工作目录。
通过命令行参数中的target ,可指定make要编译的目标,并且允许同时定义编译多个目标,操作时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编译target选项中指定的目标文件。如果命令行中没有指定目标,则系统默认target指向描述文件中第一个目标文件。
通常,makefile 中还定义有 clean 目标,可用来清除编译过程中的中间文件,例如:
clean:
rm -f *.o
运行 make clean 时,将执行 rm -f *.o 命令,最终删除所有编译过程中产生的所有中间文件。
隐含规则
在make 工具中包含有一些内置的或隐含的规则,这些规则定义了如何从不同的依赖文件建立特定类型的目标。Unix系统通常支持一种基于文件扩展名即文件名后缀的隐含规则。这种后缀规则定义了如何将一个具有特定文件名后缀的文件(例如.c文件),转换成为具有另一种文件名后缀的文件(例如.o文件):
.c:.o
$(CC) $(CFLAGS) $(CPPFLAGS) -c -o $@ $<
系统中默认的常用文件扩展名及其含义为:
.o 目标文件
.c C源文件
.f FORTRAN源文件
.s 汇编源文件
.y Yacc-C源语法
.l Lex源语法
在早期的Unix系统系统中还支持Yacc-C源语法和Lex源语法。在编译过程中,系统会首先在makefile文件中寻找与目标文件相关的.C文件,如果还有与之相依赖的.y和.l文件,则首先将其转换为.c文件后再编译生成相应的.o文件;如果没有与目标相关的.c文件而只有相关的.y文件,则系统将直接编译.y文件。
而GNU make 除了支持后缀规则外还支持另一种类型的隐含规则--模式规则。这种规则更加通用,因为可以利用模式规则定义更加复杂的依赖性规则。模式规则看起来非常类似于正则规则,但在目标名称的前面多了一个 % 号,同时可用来定义目标和依赖文件之间的关系,例如下面的模式规则定义了如何将任意一个 file.c 文件转换为 file.o 文件:
%.c:%.o
$(CC) $(CFLAGS) $(CPPFLAGS) -c -o $@ $<
#EXAMPLE#
下面将给出一个较为全面的示例来对makefile文件和make命令的执行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其中make命令不仅涉及到了C源文件还包括了Yacc 语法。本例选自"Unix Programmer's Manual 7th Edition, Volume 2A" Page 283-284
下面是描述文件的具体内容:
---------------------------------------------------------
#Description file for the Make command
#Send to print
P=und -3 | opr -r2
#The source files that are needed by object files
FILES= Makefile version.c defs main.c donamc.c misc.c file.c
dosys.c gram.y lex.c gcos.c
#The definitions of object files
OBJECTS= vesion.o main.o donamc.o misc.o file.o dosys.o gram.o
LIBES= -LS
LINT= lnit -p
CFLAGS= -O
make: $(OBJECTS)
cc $(CFLAGS) $(OBJECTS) $(LIBES) -o make
size make
$(OBJECTS): defs
gram.o: lex.c
cleanup:
-rm *.o gram.c
install:
@size make /usr/bin/make
cp make /usr/bin/make ; rm make
#print recently changed files
print: $(FILES)
pr $? | $P
touch print
test:
make -dp | grep -v TIME>1zap
/usr/bin/make -dp | grep -v TIME>2zap
diff 1zap 2zap
rm 1zap 2zap
lint: dosys.c donamc.c file.c main.c misc.c version.c gram.c
$(LINT) dosys.c donamc.c file.c main.c misc.c version.c
gram.c
rm gram.c
arch:
ar uv /sys/source/s2/make.a $(FILES)
----------------------------------------------------------
通常在描述文件中应象上面一样定义要求输出将要执行的命令。在执行了make命令之后,输出结果为:
$ make
cc -c version.c
cc -c main.c
cc -c donamc.c
cc -c misc.c
cc -c file.c
cc -c dosys.c
yacc gram.y
mv y.tab.c gram.c
cc -c gram.c
cc version.o main.o donamc.o misc.o file.o dosys.o gram.o
-LS -o make
13188+3348+3044=19580b=046174b 最后的数字信息是执行"@size make"命令的输出结果。之所以只有输出结果而没有相应的命令行,是因为"@size make"命令以"@"起始,这个符号禁止打印输出它所在的命令行。
描述文件中的最后几条命令行在维护编译信息方面非常有用。其中"print"命令行的作用是打印输出在执行过上次"make print"命令后所有改动过的文件名称。系统使用一个名为print的0字节文件来确定执行print命令的具体时间,而宏$?则指向那些在print 文件改动过之后进行修改的文件的文件名。如果想要指定执行print命令后,将输出结果送入某个指定的文件,那么就可修改P的宏定义:
make print "P= cat>zap"
在linux中大多数软件提供的是源代码,而不是现成的可执行文件,这就要求用户根据自己系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需要来配置、编译源程序后,软件才能使用。只有掌握了make工具,才能让我们真正享受到到Linux这个自由软件世界的带给我们无穷乐趣。 另一篇,http://wiki.ubuntu.org.cn/%E8%B7%9F%E6%88%91%E4%B8%80%E8%B5%B7%E5%86%99Makefile
14:35
评论 / 浏览 (0 / 55)
分类:移动开发
2011-08-24
缩略显示
envsetup.sh脚本分析
android脚本
build/envsetup.sh脚本分析
在编译源代码之前通常需要在android源代码顶层目录执行 . ./build/envsetup.sh 目的是为了使用
脚本 envsetup.sh 里面定义了一些函数:
function help()
function get_abs_build_var()
function get_build_var()
function check_product()
function check_variant()
function setpaths()
function printconfig()
function set_stuff_for_environment()
function set_sequence_number()
function settitle()
function choosetype()
function chooseproduct()
function choosevariant()
function tapas()
function choosecombo()
function print_lunch_menu()
function lunch()
function gettop
function m()
function findmakefile()
function mm()
function mmm()
function croot()
function pid()
function gdbclient()
function jgrep()
function cgrep()
function resgrep()
function getprebuilt
function tracedmdump()
function runhat()
function getbugreports()
function startviewserver()
function stopviewserver()
function isviewserverstarted()
function smoketest()
function runtest()
function runtest_py()
function godir ()
choosecombo 命令分析:
function choosecombo()
{
choosesim $1
echo
echo
choosetype $2
echo
echo
chooseproduct $3
echo
echo
choosevariant $4
echo
set_stuff_for_environment
printconfig
}
会依次进行如下选择:
Build for the simulator or the device?
1. Device
2. Simulator
Which would you like? [1]
Build type c
Build type choices are:
1. release
2. debug
Which would you like? [1]
Product choices are:
1. emulator
2. generic
3. sim
4. littleton
You can also type the name of a product if you know it.
Which would you like? [littleton]
Variant choices are:
1. user
2. userdebug
3. eng
Which would you like? [eng] user
默认选择以后会出现:
TARGET_PRODUCT=littleton
TARGET_BUILD_VARIANT=user
TARGET_SIMULATOR=false
TARGET_BUILD_TYPE=release
TARGET_ARCH=arm
HOST_ARCH=x86
HOST_OS=linux
HOST_BUILD_TYPE=release
BUILD_ID=
==========
function chooseproduct()函数分析:
choices=(`/bin/ls build/target/board/*/BoardConfig.mk vendor/*/*/BoardConfig.mk > /dev/null`)
读取 build/target/board/* 目录下的板配置文件:BoardConfig.mk
读取 vendor/*/*/目录下的板配置文件:BoardConfig.mk
choices 的值为:
build/target/board/emulator/BoardConfig.mk
build/target/board/generic/BoardConfig.mk
build/target/board/sim/BoardConfig.mk
vendor/marvell/littleton/BoardConfig.mk
经过:
for choice in ${choices[@]}
do
# The product name is the name of the directory containing
# the makefile we found, above.
prodlist=(${prodlist[@]} `dirname ${choice} | xargs basename`)
done
的处理,prodlist的值为:
emulator generic sim littleton
所以选择菜单为:
Product choices are:
. emulator
. generic
. sim
. littleton
如果选择 ,那么 TARGET_PRODUCT 被赋值为: littleton。
board_config_mk := \
$(strip $(wildcard \
$(SRC_TARGET_DIR)/board/$(TARGET_DEVICE)/BoardConfig.mk \
vendor/*/$(TARGET_DEVICE)/BoardConfig.mk \
))
怎样添加一个模块
LOCAL_PATH:= $(call my-dir)
#编译静态库
include $(CLEAR_VARS)
LOCAL_MODULE = libhellos
LOCAL_CFLAGS = $(L_CFLAGS)
LOCAL_SRC_FILES = hellos.c
LOCAL_C_INCLUDES = $(INCLUDES)
LOCAL_SHARED_LIBRARIES := libcutils
LOCAL_COPY_HEADERS_TO := libhellos
LOCAL_COPY_HEADERS := hellos.h
include $(BUILD_STATIC_LIBRARY)
#编译动态库
include $(CLEAR_VARS)
LOCAL_MODULE = libhellod
LOCAL_CFLAGS = $(L_CFLAGS)
LOCAL_SRC_FILES = hellod.c
LOCAL_C_INCLUDES = $(INCLUDES)
LOCAL_SHARED_LIBRARIES := libcutils
LOCAL_COPY_HEADERS_TO := libhellod
LOCAL_COPY_HEADERS := hellod.h
include $(BUILD_SHARED_LIBRARY)
BUILD_TEST=true
ifeq ($(BUILD_TEST),true)
#使用静态库
include $(CLEAR_VARS)
LOCAL_MODULE := hellos
LOCAL_STATIC_LIBRARIES := libhellos
LOCAL_SHARED_LIBRARIES :=
LOCAL_LDLIBS += -ldl
LOCAL_CFLAGS := $(L_CFLAGS)
LOCAL_SRC_FILES := mains.c
LOCAL_C_INCLUDES := $(INCLUDES)
include $(BUILD_EXECUTABLE)
#使用动态库
include $(CLEAR_VARS)
LOCAL_MODULE := hellod
LOCAL_MODULE_TAGS := debug
LOCAL_SHARED_LIBRARIES := libc libcutils libhellod
LOCAL_LDLIBS += -ldl
LOCAL_CFLAGS := $(L_CFLAGS)
LOCAL_SRC_FILES := maind.c
LOCAL_C_INCLUDES := $(INCLUDES)
include $(BUILD_EXECUTABLE)
endif # ifeq ($(WPA_BUILD_SUPPLICANT),true)
########################
#local_target_dir := $(TARGET_OUT)/etc/wifi
#include $(CLEAR_VARS)
#LOCAL_MODULE := wpa_supplicant.conf
#LOCAL_MODULE_TAGS := user
#LOCAL_MODULE_CLASS := ETC
#LOCAL_MODULE_PATH := $(local_target_dir)
#LOCAL_SRC_FILES := $(LOCAL_MODULE)
#include $(BUILD_PREBUILT)
########################
系统变量解析
LOCAL_MODULE - 编译的目标对象
LOCAL_SRC_FILES - 编译的源文件
LOCAL_C_INCLUDES - 需要包含的头文件目录
LOCAL_SHARED_LIBRARIES - 链接时需要的外部库
LOCAL_PRELINK_MODULE - 是否需要prelink处理
BUILD_SHARED_LIBRARY - 指明要编译成动态库
LOCAL_PATH - 编译时的目录
$(call 目录,目录….) 目录引入操作符
如该目录下有个文件夹名称 src,则可以这样写 $(call src),那么就会得到 src 目录的完整路径
include $(CLEAR_VARS) -清除之前的一些系统变量
CLEAR_VARS:= $(BUILD_SYSTEM)/clear_vars.mk
在 build/core/config.mk 定义 CLEAR_VARS:= $(BUILD_SYSTEM)/clear_vars.mk
通过include 包含自定义的.mk文件(即是自定义编译规则)或是引用系统其他的.mk文件(系统定义的编译规则)。
LOCAL_SRC_FILES - 编译的源文件
可以是.c, .cpp, .java, .S(汇编文件)或是.aidl等格式
不同的文件用空格隔开。如果编译目录子目录,采用相对路径,如子目录/文件名。也可以通过$(call 目录),指明编译某目录
下所有.c/.cpp/.java/.S/ .aidl文件.追加文件 LOCAL_SRC_FILES += 文件
LOCAL_C_INCLUDES - 需要包含的头文件目录
可以是系统定义路径,也可以是相对路径. 如该编译目录下有个include目录,写法是include/*.h
LOCAL_SHARED_LIBRARIES - 链接时需要的外部共享库
LOCAL_STATIC_LIBRARIES - 链接时需要的外部外部静态
LOCAL_JAVA_LIBRARIES 加入jar包
LOCAL_MODULE - 编译的目标对象
module 是指系统的 native code,通常针对c,c++代码
./system/core/sh/Android.mk:32:LOCAL_MODULE:= sh
./system/core/libcutils/Android.mk:71:LOCAL_MODULE := libcutils
./system/core/cpio/Android.mk:9:LOCAL_MODULE := mkbootfs
./system/core/mkbootimg/Android.mk:8:LOCAL_MODULE := mkbootimg
./system/core/toolbox/Android.mk:61:LOCAL_MODULE:= toolbox
./system/core/logcat/Android.mk:10:LOCAL_MODULE:= logcat
./system/core/adb/Android.mk:65:LOCAL_MODULE := adb
./system/core/adb/Android.mk:125:LOCAL_MODULE := adbd
./system/core/init/Android.mk:20:LOCAL_MODULE:= init
./system/core/vold/Android.mk:24:LOCAL_MODULE:= vold
./system/core/mountd/Android.mk:13:LOCAL_MODULE:= mountd
LOCAL_PACKAGE_NAME
Java 应用程序的名字用该变量定义
./packages/apps/Music/Android.mk:9:LOCAL_PACKAGE_NAME := Music
./packages/apps/Browser/Android.mk:14:LOCAL_PACKAGE_NAME := Browser
./packages/apps/Settings/Android.mk:8:LOCAL_PACKAGE_NAME := Settings
./packages/apps/Stk/Android.mk:10:LOCAL_PACKAGE_NAME := Stk
./packages/apps/Contacts/Android.mk:10:LOCAL_PACKAGE_NAME := Contacts
./packages/apps/Mms/Android.mk:8:LOCAL_PACKAGE_NAME := Mms
./packages/apps/Camera/Android.mk:8:LOCAL_PACKAGE_NAME := Camera
./packages/apps/Phone/Android.mk:11:LOCAL_PACKAGE_NAME := Phone
./packages/apps/VoiceDialer/Android.mk:8:LOCAL_PACKAGE_NAME := VoiceDialer
BUILD_SHARED_LIBRARY - 指明要编译成动态库。
编译的目标,用include 操作符
UILD_STATIC_LIBRARY来指明要编译成静态库。
如果是java文件的话,会用到系统的编译脚本host_java_library.mk,用BUILD_PACKAGE来指明。三个编译
-------------------
include $(BUILD_STATIC_LIBRARY)
BUILD_STATIC_LIBRARY:= $(BUILD_SYSTEM)/static_library.mk
-------------------
include $(BUILD_SHARED_LIBRARY)
./build/core/config.mk:50:BUILD_SHARED_LIBRARY:= $(BUILD_SYSTEM)/shared_library.mk
-------------------
include $(BUILD_HOST_SHARED_LIBRARY)
BUILD_HOST_SHARED_LIBRARY:= $(BUILD_SYSTEM)/host_shared_library.mk
-------------------
include $(BUILD_EXECUTABLE)
build/core/config.mk:51:BUILD_EXECUTABLE:= $(BUILD_SYSTEM)/executable.mk
-------------------
include $(BUILD_HOST_EXECUTABLE)
./build/core/config.mk:53:BUILD_HOST_EXECUTABLE:= $(BUILD_SYSTEM)/host_executable.mk
-------------------
BUILD_HOST_JAVA_LIBRARY:= $(BUILD_SYSTEM)/host_java_library.mk
-------------------
BUILD_JAVA_LIBRARY
./build/core/config.mk:58:BUILD_JAVA_LIBRARY:= $(BUILD_SYSTEM)/java_library.mk
------------------
BUILD_STATIC_JAVA_LIBRARY 编译静态JAVA库
./build/core/config.mk:59:BUILD_STATIC_JAVA_LIBRARY:= $(BUILD_SYSTEM)/static_java_library.mk
------------------
BUILD_HOST_JAVA_LIBRARY 编译本机用的JAVA库
./build/core/config.mk:60:BUILD_HOST_JAVA_LIBRARY:= $(BUILD_SYSTEM)/host_java_library.mk
------------------
BUILD_HOST_STATIC_LIBRARY:= $(BUILD_SYSTEM)/host_static_library.mk
BUILD_HOST_SHARED_LIBRARY:= $(BUILD_SYSTEM)/host_shared_library.mk
BUILD_STATIC_LIBRARY:= $(BUILD_SYSTEM)/static_library.mk
BUILD_RAW_STATIC_LIBRARY := $(BUILD_SYSTEM)/raw_static_library.mk
BUILD_SHARED_LIBRARY:= $(BUILD_SYSTEM)/shared_library.mk
BUILD_EXECUTABLE:= $(BUILD_SYSTEM)/executable.mk
BUILD_RAW_EXECUTABLE:= $(BUILD_SYSTEM)/raw_executable.mk
BUILD_HOST_EXECUTABLE:= $(BUILD_SYSTEM)/host_executable.mk
BUILD_PACKAGE:= $(BUILD_SYSTEM)/package.mk
BUILD_HOST_PREBUILT:= $(BUILD_SYSTEM)/host_prebuilt.mk
BUILD_PREBUILT:= $(BUILD_SYSTEM)/prebuilt.mk
BUILD_MULTI_PREBUILT:= $(BUILD_SYSTEM)/multi_prebuilt.mk
BUILD_JAVA_LIBRARY:= $(BUILD_SYSTEM)/java_library.mk
BUILD_STATIC_JAVA_LIBRARY:= $(BUILD_SYSTEM)/static_java_library.mk
BUILD_HOST_JAVA_LIBRARY:= $(BUILD_SYSTEM)/host_java_library.mk
BUILD_DROIDDOC:= $(BUILD_SYSTEM)/droiddoc.mk
BUILD_COPY_HEADERS := $(BUILD_SYSTEM)/copy_headers.mk
BUILD_KEY_CHAR_MAP := $(BUILD_SYSTEM)/key_char_map.mk
============
LOCAL_PRELINK_MODULE
Prelink利用事先链接代替运行时链接的方法来加速共享库的加载,它不仅可以加快起动速度,还可以减少部分内存开销,
是各种Linux架构上用于减少程序加载时间、缩短系统启动时间和加快应用程序启动的很受欢迎的一个工具。程序运行时的
动态链接尤其是重定位(relocation)的开销对于大型系统来说是很大的。
动态链接和加载的过程开销很大,并且在大多数的系统上, 函数库并不会常常被更动, 每次程序被执行时所进行的链接
动作都是完全相同的,对于嵌入式系统来说尤其如此。因此,这一过程可以改在运行时之前就可以预先处理好,即花一些时间
利用Prelink工具对动态共享库和可执行文件进行处理,修改这些二进制文件并加入相应的重定位等信息,节约了本来在程序
启动时的比较耗时的查询函数地址等工作,这样可以减少程序启动的时间,同时也减少了内存的耗用。
Prelink的这种做法当然也有代价:每次更新动态共享库时,相关的可执行文件都需要重新执行一遍Prelink才能保
证有效,因为新的共享库中的符号信息、地址等很可能与原来的已经不同了,这就是为什么 android framework代码一改动,
这时候就会导致相关的应用程序重新被编译。
这种代价对于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者来说可能稍微带来一些复杂度,不过好在对用户来说几乎是可以忽略的。
--------------------
变量设置为false那么将不做prelink操作
LOCAL_PRELINK_MODULE := false
默认是需要prlink的,同时需要在 build/core/prelink-linux-arm.map 中加入
libhellod.so 0x96000000
这个map文件好像是制定动态库的地址的,在前面注释上面有一些地址范围的信息,注意库与库之间的间隔数,
如果指定不好的话编译的时候会提示说地址空间冲突的问题。另外,注意排序,这里要把数大的放到前面去,
按照大小降序排序。
解析 LOCAL_PRELINK_MODULE 变量
build/core/dynamic_binary.mk:94:ifeq ($(LOCAL_PRELINK_MODULE),true)
ifeq ($(LOCAL_PRELINK_MODULE),true)
$(prelink_output): $(prelink_input) $(TARGET_PRELINKER_MAP) $(APRIORI)
$(transform-to-prelinked)
transform-to-prelinked定义:
./build/core/definitions.mk:1002:define transform-to-prelinked
define transform-to-prelinked
@mkdir -p $(dir $@)
@echo "target Prelink: $(PRIVATE_MODULE) ($@)"
$(hide) $(APRIORI) \
--prelinkmap $(TARGET_PRELINKER_MAP) \
--locals-only \
--quiet \
$/build/tools/apriori”
参考文档:
动态库优化——Prelink(预连接)技术
http://www.eefocus.com/article/09-04/71629s.html
===============
LOCAL_ARM_MODE := arm
目前Android大部分都是基于Arm处理器的,Arm指令用两种模式Thumb(每条指令两个字节)和arm指令(每条指令四个字节)
LOCAL_CFLAGS += -O3 -fstrict-aliasing -fprefetch-loop-arrays
通过设定编译器操作,优化级别,-O0表示没有优化,-O1为缺省值,-O3优化级别最高
LOCAL_CFLAGS += -W -Wall
LOCAL_CFLAGS += -fPIC -DPIC
LOCAL_CFLAGS += -O2 -g -DADB_HOST=1 -Wall -Wno-unused-parameter
LOCAL_CFLAGS += -D_XOPEN_SOURCE -D_GNU_SOURCE -DSH_HISTORY
LOCAL_CFLAGS += -DUSEOVERLAY2
根据条件选择相应的编译参数
ifeq ($(TARGET_ARCH),arm)
LOCAL_CFLAGS += -DANDROID_GADGET=1
LOCAL_CFLAGS := $(PV_CFLAGS)
endif
ifeq ($(TARGET_BUILD_TYPE),release)
LOCAL_CFLAGS += -O2
endif
LOCAL_LDLIBS := -lpthread
LOCAL_LDLIBS += -ldl
ifdef USE_MARVELL_MVED
LOCAL_WHOLE_STATIC_LIBRARIES += lib_il_mpeg4aspdecmved_wmmx2lnx lib_il_h264decmved_wmmx2lnx
LOCAL_SHARED_LIBRARIES += libMrvlMVED
else
LOCAL_WHOLE_STATIC_LIBRARIES += lib_il_h264dec_wmmx2lnx lib_il_mpeg4aspdec_wmmx2lnx
endif
====================
其他一些变量和脚本:
HOST_JNILIB_SUFFIX
LOCAL_MODULE_SUFFIX
LOCAL_MODULE_SUFFIX := $(HOST_JNILIB_SUFFIX)
HOST_GLOBAL_LDFLAGS
TARGET_GLOBAL_LDFLAGS
PRIVATE_LDFLAGS
LOCAL_LDLIBS
LOCAL_C_INCLUDES
LOCAL_STATIC_LIBRARIES
LOCAL_STATIC_LIBRARIES += codecJPDec_WMMX2LNX miscGen_WMMX2LNX
LOCAL_SHARED_LIBRARIES
LOCAL_SHARED_LIBRARIES += libMrvlIPP
LOCAL_SHARED_LIBRARIES += $(common_SHARED_LIBRARIES)
LOCAL_SHARED_LIBRARIES += libMrvlIPP
LOCAL_SHARED_LIBRARIES += libdl
ifeq ($(TARGET_PRODUCT),littleton)
LOCAL_C_INCLUDES += vendor/marvell/littleton/m2d \
LOCAL_SHARED_LIBRARIES += libOmxCore
endif
vendor/marvell/littleton/littleton.mk:27:PRODUCT_NAME := littleton
vendor/marvell/littleton/littleton.mk:28:PRODUCT_DEVICE := littleton
vendor/marvell/littleton/AndroidProducts.mk:13: $(LOCAL_DIR)/littleton.mk
vendor/sample/products/sample_addon.mk:40:PRODUCT_NAME := sample_addon
vendor/htc/dream-open/htc_dream.mk:6:PRODUCT_NAME := htc_dream
./vendor/htc/dream-open/htc_dream.mk:7:PRODUCT_DEVICE := dream-open
./vendor/htc/dream-open/AndroidProducts.mk:3: $(LOCAL_DIR)/htc_dream.mk
build/target/product/generic.mk:26:PRODUCT_NAME := generic
build/target/product/generic_with_google.mk:20:PRODUCT_NAME := generic_with_google
build/target/product/min_dev.mk:6:PRODUCT_NAME := min_dev
build/target/product/core.mk:2:PRODUCT_NAME :=
build/target/product/sim.mk:7:PRODUCT_NAME := sim
build/target/product/sdk.mk:37:PRODUCT_NAME := sdk
build/tools/buildinfo.sh:20:echo "ro.product.name=$PRODUCT_NAME"
lunch sample_addon-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