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 Register):
1.java中的锁机制 什么是可重入锁
在Java中,锁机制是用于控制对共享资源的访问,以确保线程安全的关键工具。Java提供了多种锁机制,其中可重入锁(Reentrant Lock)是一种重要的实现。
锁机制
-
同步方法和同步块:
- Java使用
synchronized
关键字来实现简单的锁机制。可以将其应用于方法或代码块,以限制对共享资源的访问。 - 当一个线程访问被
synchronized
修饰的方法或代码块时,其他线程必须等待该线程释放锁。
- Java使用
-
Lock接口:
- Java提供了
java.util.concurrent.locks
包,其中的Lock
接口提供了比synchronized
更灵活的锁机制。 Lock
接口的实现类如ReentrantLock
提供了额外的功能,比如尝试获得锁、定时锁等。
- Java提供了
可重入锁(Reentrant Lock)
可重入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锁,允许同一个线程多次获得同一个锁而不会导致死锁。换句话说,如果一个线程已经持有了锁,它可以再次请求该锁而不会被阻塞。
特点:
-
重入性:
- 同一个线程可以多次获得同一个可重入锁,每次获得锁时,锁的计数器会增加;每次释放锁时,计数器会减少。当计数器为零时,锁才真正被释放。
-
公平性:
- 可重入锁可以选择公平性策略。在公平模式下,线程会按照请求锁的顺序获得锁;而在非公平模式下,线程可以打断等待队列,可能导致某些线程长时间无法获得锁。
-
锁的管理:
- 使用可重入锁时,开发者需要手动管理锁的获取和释放,这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示例代码: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entrantLock;
public class ReentrantLockExample {
private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public void methodA() {
lock.lock(); // 获取锁
try {
System.out.println("In method A");
methodB(); // 可以在同一线程中再次调用
} finally {
lock.unlock(); // 释放锁
}
}
public void methodB() {
lock.lock(); // 再次获取锁
try {
System.out.println("In method B");
} finally {
lock.unlock(); // 释放锁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entrantLockExample example = new ReentrantLockExample();
example.methodA();
}
}
在上面的示例中,methodA
获取了锁并调用methodB
。由于ReentrantLock
是可重入的,methodB
可以再次获得同一个锁,而不会导致死锁。
总结
可重入锁是Java中非常有用的一个特性,能够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管理并发操作,避免死锁,并且在需要时提供灵活的锁控制。通过合理使用可重入锁,可以提高程序的并发性能和稳定性。
2.可重入锁的使用场景
重入锁(Reentrant Lock)在多线程编程中有许多实际应用场景。以下是一些具体应用场景及其示例:
1. 递归调用
可重入锁特别适合于需要递归调用的方法。在一个方法中如果需要调用自身或其他方法时,可以再次获取锁,而不会导致死锁。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entrantLock;
public class RecursiveLockExample {
private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private int counter = 0;
public void increment() {
lock.lock();
try {
counter++;
System.out.println("Counter: " + counter);
if (counter < 5) { // 控制递归次数
increment(); // 递归调用
}
} finally {
lock.unlock();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cursiveLockExample example = new RecursiveLockExample();
example.increment();
}
}
在这个例子中,increment
方法递归调用自身,ReentrantLock
允许同一线程多次获取锁。
2. 多线程资源共享
当多个线程需要访问共享资源(如一个计数器、集合等)时,使用可重入锁可以确保在访问这些资源时不会出现竞争条件。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entrantLock;
public class SharedResource {
private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private int count = 0;
public void increment() {
lock.lock();
try {
count++;
System.out.println("Count: " + count);
} finally {
lock.unlock();
}
}
public int getCount() {
lock.lock();
try {
return count;
} finally {
lock.unlock();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SharedResource resource = new SharedResource();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for (int i = 0; i < 5; i++) {
resource.increment();
}
});
Thread t2 = new Thread(() -> {
for (int i = 0; i < 5; i++) {
resource.increment();
}
});
t1.start();
t2.start();
t1.join();
t2.join();
System.out.println("Final Count: " + resource.getCount());
}
}
在这个例子中,两个线程同时访问SharedResource
中的计数器,使用ReentrantLock
确保线程安全。
3. 复杂对象的状态管理
在一些复杂对象的状态管理中,可能需要在多个方法中对同一状态进行操作。可重入锁可以避免在同一线程内反复请求锁的复杂性。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entrantLock;
public class ComplexObject {
private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private String state = "";
public void updateState(String newState) {
lock.lock();
try {
state = newState;
processState(); // 可以在同一线程内调用其他方法
} finally {
lock.unlock();
}
}
private void processState() {
// 处理状态
System.out.println("Processing state: " + stat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mplexObject obj = new ComplexObject();
obj.updateState("Updated State");
}
}
在这个例子中,updateState
方法安全地更新对象的状态并调用另一个方法进行处理,避免了在同一线程内的死锁问题。
4. 保证顺序执行
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保证某些方法的执行顺序,比如在初始化过程中。可重入锁可以帮助确保在初始化完成之前不会有其他线程执行。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entrantLock;
public class SequentialExecution {
private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private boolean initialized = false;
public void initialize() {
lock.lock();
try {
if (!initialized) {
// 执行初始化逻辑
System.out.println("Initializing...");
initialized = true;
}
} finally {
lock.unlock();
}
}
public void performTask() {
lock.lock();
try {
if (!initialized) {
initialize(); // 确保初始化完成
}
System.out.println("Performing task...");
} finally {
lock.unlock();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equentialExecution seqExec = new SequentialExecution();
seqExec.performTask(); // 第一次调用时会初始化
seqExec.performTask(); // 第二次调用时直接执行任务
}
}
在这个例子中,performTask
方法在执行前会检查是否已经初始化,确保不会在多个线程中重复初始化。
总结
可重入锁在Java多线程编程中提供了灵活性和安全性,尤其在处理递归调用、共享资源、复杂对象状态和任务顺序时非常有效。合理使用可重入锁能够提高程序的稳定性和性能。
3.讲一下AQS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AQS)是Java中的一个重要同步框架,它提供了一种基于队列的同步器基础类。AQS被设计用于实现锁和其他同步器(例如信号量、读写锁等),在Java并发包java.util.concurrent
中被广泛使用。
AQS的基本概念
-
队列结构:AQS内部使用一个FIFO队列来管理等待获取锁的线程。每个线程在尝试获取锁时,如果获取失败,就会被加入到这个队列中。
-
状态管理:AQS通过一个整数值来表示同步状态(即锁的状态)。这个值可以被修改(例如,获取锁时状态加1,释放锁时状态减1)。
-
重入机制:AQS支持可重入的锁机制,允许同一线程多次获取锁而不会发生死锁。
-
模板方法模式:AQS使用模板方法模式来实现同步器的具体行为。开发者可以通过继承AQS并实现其中的抽象方法来定义具体的锁或其他同步器。
AQS的主要方法
AQS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方法和机制,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
tryAcquire(int arg)
:尝试获取锁的操作。开发者需要实现这个方法,以定义如何获取锁。 -
tryRelease(int arg)
:尝试释放锁的操作。开发者需要实现这个方法,以定义如何释放锁。 -
acquire(int arg)
:获取锁的过程,它会调用tryAcquire
,如果获取失败,则将当前线程加入到等待队列中。 -
release(int arg)
:释放锁的过程,它会调用tryRelease
,如果释放成功,会唤醒等待队列中的其他线程。 -
getState()
和setState(int newState)
:获取和设置当前的状态。
AQS的实现示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基于AQS的独占锁实现的示例: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public class MyLock {
private static class Sync extends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
@Override
protected boolean tryAcquire(int arg) {
// 只允许一个线程获得锁
if (compareAndSetState(0, 1)) {
setExclusiveOwnerThread(Thread.currentThread());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Override
protected boolean tryRelease(int arg) {
if (getState() == 0) {
throw new 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
}
setExclusiveOwnerThread(null);
setState(0);
return true;
}
@Override
protected boolean isHeldExclusively() {
return getExclusiveOwnerThread() == Thread.currentThread();
}
}
private final Sync sync = new Sync();
public void lock() {
sync.acquire(1);
}
public void unlock() {
sync.release(1);
}
}
使用AQS的场景
AQS被用于实现多种并发工具,包括:
- 独占锁(ReentrantLock)
- 共享锁(Semaphore)
- 读写锁(ReentrantReadWriteLock)
- CountDownLatch
- CyclicBarrier
AQS的优势
-
性能:AQS使用了高效的队列和状态管理机制,能够处理大量线程的竞争。
-
灵活性:开发者可以根据需求扩展AQS,实现自定义的同步器。
-
支持多种同步策略:AQS可以实现独占锁和共享锁,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场景。
总结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AQS)是Java中一个强大而灵活的同步工具,它通过队列和状态管理为开发者提供了实现复杂同步器的基础。理解AQS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更好地利用Java的并发特性,实现高效、安全的多线程程序。
4.redis的相关数据结构
-
字符串(String)
- 简单动态字符串(SDS): Redis 使用 SDS 作为字符串的底层实现,具备可变长度、自动内存管理等特点。
- 字符串对象: 包含 SDS 字符串和额外的元数据(如编码方式、长度等)。
-
哈希(Hash)
- Ziplist: 适用于存储小哈希表,内存占用更少。
- 哈希表(dict): 用于存储较大的哈希表,使用更复杂的哈希算法,提供更好的查找性能。
-
列表(List)
- 压缩列表(Ziplist): 用于存储少量元素的列表,节省内存。
- 链表(linked list): 当列表元素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Redis 会切换到链表结构,以支持高效的插入和删除操作。
-
集合(Set)
- 压缩列表(Ziplist): 用于存储少量元素的集合。
- 哈希表(dict): 当集合元素增多时,使用哈希表来提供快速的查找和操作性能。
-
有序集合(Sorted Set)
- 压缩列表(Ziplist): 用于存储少量元素的有序集合。
- 跳表(Skip List): 当元素数量较大时,使用跳表结构,以支持快速的范围查询和插入操作。
5.为什么每种数据类型一般都有两种数据结构
-
空间和时间的权衡
-
数据量小的时候使用更加紧凑的数据结构,节省内存
-
数据量大的时候转换为普通数据结构,提高操作效率
以Hash为例:
- 当field-value长度较短且个数较少时,使用压缩列表
- 当数据量增大时,转换为哈希表
这种设计能够在内存使用和性能之间取得很好的平衡。
6.讲一下JVM相关内存结构
JVM(Java虚拟机)的内存结构是Java程序运行时的关键部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区域:
-
方法区(Method Area):
- 存放类的结构信息,比如字段和方法的数据,以及常量池、静态变量等。
- 在HotSpot JVM中,方法区通常与永久代(PermGen)有关,但在Java 8及以后,永久代被元空间(Metaspace)替代。
-
堆(Heap):
- 用于存放对象实例,是JVM中最大的一块内存区域。
- 堆是垃圾回收(GC)管理的主要区域,分为年轻代和老年代:
- 年轻代(Young Generation):大部分新生对象分配在这里,包含三个部分: Eden区和两个Survivor区(S0和S1)。大多数对象在年轻代中存活时间较短。
- 老年代(Old Generation):存放长期存活的对象,经过多次垃圾回收后,仍然存活的对象会被转移到老年代。
-
栈(Stack):
- 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栈,存放局部变量、方法调用和返回地址等信息。
- 栈是线程私有的,存储方法的调用信息,采用先进后出(LIFO)的结构。
-
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 Register):
- 每个线程都有一个独立的程序计数器,用于存放当前线程执行的字节码的地址。
- 程序计数器是线程私有的,当线程切换时,可以通过计数器记录每个线程的执行位置。
-
本地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
- 用于支持JVM调用本地方法(Native Methods),与Java栈类似,但主要用于调用非Java代码。
7.HashMap的底层原理
HashMap 是 Java 中一种常用的集合类,它基于哈希表实现,具有高效的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下面是 HashMap 的底层原理:
1. 数据结构
HashMap 的底层主要使用数组和链表(或红黑树)组合的方式来存储数据。
- 数组:HashMap 使用一个数组来存储桶(bucket),每个桶可以存储多个键值对。
- 链表:在每个桶中,如果发生哈希冲突(即不同的键经过哈希函数计算后得到了相同的数组索引),HashMap 会使用链表来存储这些冲突的元素。
- 红黑树:当某个桶中的链表长度超过一定阈值(默认为 8),HashMap 会将链表转换为红黑树,以提高查找效率。
2. 哈希函数
HashMap 通过哈希函数将键映射到数组的索引上。哈希函数会对键调用 hashCode()
方法,生成一个哈希值。为了确保数组索引的有效性,HashMap 会对哈希值进行扰动处理,避免哈希碰撞和分布不均。
3. 添加元素
- 当添加一个键值对时,首先计算该键的哈希值,并通过哈希函数找到应该存放该元素的数组索引。
- 如果该索引处没有元素,则直接插入。
- 如果该索引处已有元素(发生冲突),则会检查该元素的键是否与新插入的键相等。如果相等,更新值;如果不相等,将新元素添加到链表的末尾。
4. 获取元素
- 通过键计算哈希值,找到对应的数组索引。
- 如果该索引没有元素,返回 null。
- 如果有元素,遍历链表(或红黑树),寻找与指定键匹配的元素,找到后返回对应的值。
5. 扩容
HashMap 默认的初始容量是 16,当元素个数超过负载因子(默认为 0.75,即 75%)时,会触发扩容操作。扩容的过程会将数组的大小翻倍,并重新计算所有键的索引位置,这样可以降低哈希冲突的概率。
6. 线程安全
HashMap 不是线程安全的。如果多个线程并发访问一个 HashMap,并且至少有一个线程对结构进行修改(例如添加或删除元素),则必须通过外部同步机制(例如使用 Collections.synchronizedMap
或 ConcurrentHashMap
)来保证线程安全。
总结
HashMap 通过使用数组和链表(或红黑树)结合的方式,实现了高效的键值对存储和查找功能。了解其底层原理可以帮助更好地使用 HashMap,同时也能为性能优化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