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润
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适合的才能生存。
序言
1、成功,一定是因为我们做对了什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是,面对“天择”逻辑的复杂性,我们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所以,面对变化,我们就用海量的“物竞”应对复杂的“天择”,这种力量就是进化的力量。
2、其实,商业进化和生物进化的底层逻辑是想通的。“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适合的才能生存”这句话不仅道出了物种从古至今演化的逻辑,也道出了商业世界进化的脉络。这世上,哪有什么基业长青,哪有什么永续经营,只有不断地进化、进化、进化。适合了,就被选择;不适合,就被淘汰。企业如此,个人也如此。
3、“盲点不可怕,盲维才可怕”。所谓“盲维”,就是你没有注意到的新维度。
第一章 达尔文雀
一、为什么芯片比黄金贵
因为新冠疫情,大人在家办公,还在在家上课。以前,大人、孩子共用一台电脑就可以了,现在必须每人一台。所以,曾连续六年呈现下滑颓势的PC市场,在疫情爆发的2020年全球出货量超过3亿台,同比增长13.1%,电脑周边设备的出货量也出现了同步增长。所有这些设备都要用到芯片,于是,芯片突然开始缺货。
我们常说“产能爬坡”,但实际上在“爬坡”的,是稳定增长的需求。产能不会“爬坡”,只会“爬楼梯”。大家普遍预测,等新冠疫情结束,疯狂的需求会锐减,所以,工厂不敢贸然扩大产能。为了防止芯片缺货导致停产,大量场上开始恐慌性“囤货”。芯片价格提升。
同样的疫情,导致了两个行业截然不同的结果:芯片行业的缺货和外贸行业的爆发。
道德经里有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它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它只是按照自己的路径变化——“芯片行业因为我的变化变得水深火热了,外贸行业因为我的变化一飞冲天了,那都是你们的事情,与我无关。”
二、最适合的,才能生存
谁才能在“我的变化”里活下去呢?
“不是最强壮的,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适合的才能够生存。”很多人以为这句话是达尔文说的,这其实是美国的以为商学院教授利昂·梅金森说的。
三、进化就是用海量的“物竞”应对复杂的“天择”
从前,有一种短脖子长颈鹿,喜欢吃树叶。可是,吃着吃着,低处的树叶吃完了,怎么办?这只短脖子长颈鹿的“脑洞”很大。它开始生孩子,拼命生,拼命生。大部分孩子是正常的,但有一个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脖子却特比长。正常的短脖子长颈鹿因为吃不到高处的树叶,纷纷饿死了,而这个长脖子的长颈鹿最后居然生存了下来。
短脖子长颈鹿其实并不知道,环境发生巨变后,是脖子长一点的能活下去,还是脖子短一点的能活下去。不光短脖子长颈鹿不知道,谁也不知道。怎么办?那就拼命生,拼命生。只要数量足够多,总会发生各种意料之外的随机变异,比如,有的短脖子长颈鹿脖子变长了,有的短脖子长颈鹿腿变粗了。哪一种才能活下去呢?不知道。没关系,交给“上天”来选。
生命科学家、得到课程“进化论50讲”主理人王立铭老师说:“进化论”是地球上唯一可靠的成功学。说得太对了。
成功,一定是因为我们做对了什么。但是,面对“天择”逻辑的复杂性,我们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所以,面对变化,我们就用海量的“物竞”应对复杂的“天择”,这种力量就是进化的力量。
四、哪有什么基业长青,只有不断地进化
咨询公司有两个最重要的工作:思考和寻找。我经常开玩笑说,做咨询就是“夜观天象,日观人相”。
晚上,要静静地思考,思考什么?思考“天择”的复杂逻辑,看看上天又出了什么新题,试着做做看。简单的就做出来,复杂的就先放着。
白天呢,到处见人,满世界寻找。寻找什么?从海量的“物竞”的方法中,寻找那些做得对的——“哇,这么复杂的题你居然做对了,我看看你是怎么做的?”
而在思考和寻找中,寻找是更重要的事情。因为面对那些真正复杂的变化,做对题,有时候真的只能靠运气。
靠运气?是的。
马云说,阿里巴巴成功是靠运气,并非依靠勤奋;马化腾说,创业初期,70%是靠运气;雷军说,企业的成功,85%来自运气,Youtube的创始人陈士骏也说,成功需要90%的运气加10%的努力。
既然马云、马化腾、雷军、陈士骏都说自己靠的是运气,那我还假装什么“学霸”呢?
保持敬畏,保持谦逊。趴在地上,爬到树上,到处寻找,寻找那些因为聪明,因为强壮,或者仅仅是因为运气好而做对了新题的“达尔文雀”。
这,就是我的工作。
五、在进化的道路上,底层逻辑更加重要
经常有人问:在商业里,在创业中,有什么值钱的稀缺能力?
总体而言,有5种稀缺能力。这5种能力其实也算是5种战略,而且是更底层的战略,是选择战略的战略。
在进化的路上,底层逻辑更加重要。
商业世界有一些基本的维度,比如,是否可预测,是否可塑,以及环境的严苛性等。把这些维度进行排列组合,你就能清楚地看见不同的战略。
如果你觉得行业可以预测但不可塑,那么基本的战略是“做大”。
如果你觉得行业不可预测也不可塑,都是模糊的,那么这个时候只能“求快”。
如果你觉得行业可以预测并且可塑,知道要发生变化了,那么你应该“抢先”。
如果你觉得行业不可预测但是可塑,那么你要做的是“协调”,是团结那些和你一样的人,去重新定义规则。
如果你所在的行业环境突然变得特别严苛,那么这个时候的核心不是发展,而是活下来,是“求存”。
做大、求快、抢先、协调、求存,就是5种稀缺能力,也是5个进化的底层逻辑,是你在引领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思考的事情。
1、做大
如果你觉得行业可以预测但不可塑,那么这样的行业可能是传统行业,基本的战略和打法是“做大”,实现规模优势。
在商业中有一个非常基本的“成本公式”:成本=(固定成本/销售规模)+变动成本。遵循这个公式,我们想要做大,有3种方法:一是降低固定成本,而是降低变动成本,三是提升销售规模。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打法。
做大:比你大,比你便宜,还比你赚钱。所以,做大的竞争往往是非常惨烈的。你经常能听到各种关于价格战的故事,就是这个原因。但是,如果实在没办法做大,你可以选择差异化。
2、求快
如果你觉得行业不可预测也不可塑,都是模糊的,那么这个时候只能“求快”。
就像在一个漆黑的世界,你根本不知道前面是什么,你只能遇到金矿就赶紧挖,遇到老虎就赶紧跑。
3、抢先
如果你觉得行业可以预测并且可塑,知道要发生变化了,那么你应该“抢先”。就像玩了“抢椅子”的游戏,谁先坐下,抢到了位置,谁就胜利了。
在一个新的交易网络里,如果一个有价值的生态位正在出现,那么这就是要去抢的机遇。而重大机遇来临时,通常有以下四个信号,你可以关注。
一是逐渐明朗的重大趋势。
二是新技术的出现。
三是未被满足的需求。
四是关注边缘企业等潜在颠覆者的活动。
抢先,就是拼速度,在时间窗口关闭之前就牢牢占住位置。
4、协调
如果你觉得行业不可预测但是可塑,那么你要做的是“协调”,是团结那些和你一样的人,去重新定义规则。
5、求存
如果你所在的行业环境突然变得特比严苛,那么这个时候的核心不是发展,而是“求存”,是努力活下来。活下来,就是胜利。
什么是求存?具体来说就是救命,治病,养生。
救命就是活下去。失血过多时,关键是立刻止血,而不是分析病因。
治病就是好起来。血管堵塞时,关键是安装支架,而不是少油少盐。
养生就是更健康。身体虚弱时,关键是修养锻炼,而不是多喝热水。
从财务报表的角度看,“救命”就是现金流为正,“治病”就是利润为正,“养生”就是资产增值。
六、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举例:可复制的品类,可复制的运营,可复制的味道,才是成功复制餐厅的关键内核。而找到“看不见”的东西,只是我们走向成功、做大做强的重要一步。
成功有没有方法论?当然有。万事万物,都有其逻辑。就连成功,也应该科学地成功。
很多人以为,做大做强是从0到1,从1到N。其实不是,完整路径是0->0.1->1->10->1->N->N+1。
当你发现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找到一个痛点想要去解决,有了一个绝妙的点子和想法想要去实现时,你心里产生了创新的渴望,于是,你跨出了第一步。这是从0到0.1。
但是,想法不重要,能把想法变成产品才重要。当你做出一个完整的产品时,才是完成了从0到1。
接下来是从1到10,这一步是寻求可复制性。当你做出了一个产品,成功开出一家店时,可以小步子地尝试扩张。找到可复制的关键内核,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找到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是这一步的关键。
然后,你需要从10到1。是的,你没看错,不是从10到N,而是从10退回1。为什么?因为你需要提炼内核,小步子尝试是为了试错,试错是为了迭代,迭代是为了找到真正的成功原因,退回来是为了更进一步。
完成以上几步后,你才能真正地从1到N。因为做出了产品,有过成功的经历,尝试寻找成功内核,也在市场上试错和经过验证,终于可以大规模复制。这时,你可以借助团队杠杆、资本杠杆、产品杠杆实现扩张。
最后,是从N到N+1。这一步是转型。世界上所有的基业长青,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痛苦的成功转型。永远保持危机感,永远保持创新的意识,才有机会享受更长久的成功。
半秒洞察本质的人,注定拥有不同凡响的一生。如果能洞察本质,就能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找到真正的能力内核,获得成功。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能洞察本质、洞察规律的人,更能事半功倍,举重若轻。
第2章 活力老人
中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
2021年5月,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正式公布。
中国人的“生命”状态:增速放缓、男女均衡、家庭缩小。比如能不能找到另一半,如何组成家庭等。
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流动明显、城乡转移、人口集聚。比如人们选择在哪里生活,靠什么生活,和谁一起生活等。
中国人的“生产”状态:少子继续、老龄加深、劳力减少、素质提升。比如有多少人需要工作,养活另外多少人,用什么方式等。
从2022年开始,连续14年都会有大量的人口退休,根据国际公认的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7%~14%为轻度老龄化,14%~20%为中度老龄化,20%~40%为重度老龄化。其实中国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轻度老龄化了,到2022年,中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
过去这些年,各大城市纷纷放开自己的户籍政策,变得特别友好。未来还会有更多城市加入“抢人大战”,过去是户籍保护,“不让你进”;现在是大门敞开,“求着你来”。
经济发展要靠人创造,没有人是万万不行的。全国各地的“抢人大战”,让我们意识到劳动力人口的稀缺。
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一对夫妇可能要养活12个人,不但要养活夫妇自己两个人,还要养活两个孩子、双方的父母,以及在世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一个国家,5亿人可能要养活9亿无法工作的人。一个家庭,2个人可能要养活10个无法工作的人。
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今天9亿人背着5亿人,坚持一下,没问题。明天5亿人背着9亿人,怎么背,就需要真正的大智慧了。
“活力老人”计划
进化论是地球上唯一可靠地成功学。
面对深度老龄化的问题,我们来看看地球上那些比我们更早进入老龄化的国家,是怎么做的。
美国是2014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但在此之前就经历过人口抚养比超过1:1的阶段,一半的劳动人口抚养另一半非劳动人口。美国采取的做法是推行所谓的移民政策,比如开放大学,从全球招生,再如向全世界开放移民。
日本是1995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的,距今已经20多年了。日本是怎么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呢?
日本尝试了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措施。关于“少子化”,日本尝试过生孩子就给钱,生孩子就放假,增加保育措施,甚至制定了海外移民计划;关于“老龄化”,日本尝试过延迟领取退休金,提高个人医疗费比,退休再就业等。有些措施是有效的,有些效果则不明显。而在所有这些措施中,有一项措施的效果越来越突显,这项措施就是“活力老人”计划。
这将是一个科学家创业的时代
逐渐释放出来的年轻人该去做什么呢?好好发挥良好教育带来的素质优势,提高生产率。
什么是生产率?总财富=劳动力*生产率。
一个社会所能创造的总财富等于劳动力总量乘以每人所创造的财富。其中,“每人所创造财富”就是生产率。
2010年,美国和日本的劳动生产率大约为7万美元/ren ,,但是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却是4000美元/人,只有美国的5%。说明中国劳动生产率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式来对冲中国的老龄化。
怎么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几乎只能依靠一个东西:科技。
所以,这将是一个科学家创业的时代。
就像科技投资人王煜全老师说:“最好的企业家拿到最先进的科技专利,找到最具行业洞察力和执行力的人一起合作,找到最好的协作企业共同开发。在这个领域,将会诞生下一个时代BAT。”
所哟理所当然的现在,都是曾经不可思议的未来;所有现在不可思议的未来,可能都是明天理所当然的现在。
第三次人口红利,是高素质人口红利
我们逐渐从供给侧人口红利,到消费侧人口红利,再到高素质人口红利,谁看得见,谁能抓住,谁用得好,谁就有机会。
改革开放40多年,是洼地经济。红利成海,“下海”就能赚钱。
万物互联20多年,是平地经济。万物结网,“连接”成就枢纽。
未来科技10年,是高地经济。科技登高,“爬坡”才能制胜。
要关心年轻的劳动力,也要关心老去的老年人
对老年人来说,他们想要的是不孤独、不生病、不掉队。
老年人总是担心自己迟钝和笨拙,害怕自己被边缘化和成为被抛弃的那一代人。他们有时候距离这个世界过于遥远了,而失去对时代的感知,也就失去了对未来的参与感。所以别让文化认知上的代沟成为老年人的一道无法跨越的天堑。
商业应该做什么
不孤独、不生病、不掉队,对应的解决方法是陪伴、健康和自我实现。
很多人一提起“银发经济”,就会立马想到养老地产,盖房子、建养老院,这当然没错,不过可能想得太粗糙了。
老年人的需求,是分层的。
比如50~70岁,他们需要的可能不是养老院,而是保持健康和活力。
而70~80岁,他们的身体慢慢老化,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毛病。他们的核心需求,可能是有专业的可穿戴设备和必要的轻度照护。
到了80~90岁,他们可能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经常生病,也许还要去医院进行手术。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的是专业的医疗机构。
而到了90岁以上,他们可能迎来了自己的“百岁人生”。无论最终是病故还是自然老死,他们需要的是跨越一个世纪的临终关怀、一个慰藉,是有人告诉他们如何优雅地别离。
随着老龄化逐渐到来和加深,社会的需求在变化,机会也在变化。
未来这是多大的需求和机会?数十万亿的市场。所以,需要更专业的商业力量加入。
有人说,人类面临的三大难题分别是战争、饥荒和瘟疫,现在我们又面临第四个难题——老龄化。老龄化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教育、医疗、餐饮、房地产等各行业都会发生深刻的改变。为了更好地照顾和帮助这些老年人,所有事情都值得重做一遍。重做的速度也需要更快,因为变老的速度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快。
我们总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社会也有可能是一瞬间变老的。因为变老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第3章 数字石油
我们讲要提高生产率,有一件事情几乎可以提高所有企业的生产率,改变所有企业的行为,那就是数字化。
这些海量的数据里蕴藏着消费者的需求、痛点、偏好、习惯。它们就像石油一样等待着被开采,它们是提高生产率的新能源。
你在感知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也在感知你
数字化就是挖掘数字石油的过程,即从物理世界中开采出数据,粗炼为信息,精炼为知识,聚合为智慧,最终提高生产率。
数字化有四个关键步骤:开采、粗炼、精炼、聚合。这四个步骤对应着数字化的四个产物:数据、信息、知识、智慧。
第一步是通过感知来开采数据,把物理世界抽象为虚拟世界的数据。通过这一步骤,我们对物理世界的感知会变成一段文字、一张照片、一段音频、一段视频。
数据本身没有价值,去掉照片里的无用信息,识别出来“这是一个人,那是一个体重计”,这才有价值。这就是从数据里“粗炼”出更有价值的信息。
衡量一个人或一个企业数字化水平的高低,就看他是从数字石油中开采的是数据、信息、知识还是智慧。
没有法律规范的市场,只会劣币驱逐良币
2021年11月1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中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是数字世界的基本法。
这部法律说了什么呢?几个要点:
比如,如果有人要开采我的数据,需要我明确同意;如果我要把自己的数据移走,对方不能阻拦;如果我要删除自己的数据,对方也不能留存。
比如,禁止大数据杀熟,商家不能用我的数据来对付我。
再比如,平台有“举证倒置”的义务。
所有“柠檬市场”里,都有巨大的数字化机遇
所有没有可度量标准的行业都容易鱼龙混杂、鱼目混珠,比如牛排、玉石、茶叶、古董、珠宝、沉香等。经济学上把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叫做“柠檬市场”。而所有“柠檬市场”里,都有巨大的数字化机遇。
从信息到知识,是数字化的关键一步
从模糊的、不可度量的数据中粗炼出信息,然后呢?数字化的第三步,是从信息里精炼出只是。
把知识聚合为智慧,才能做出更好的决策
知识很重要,但孤立的知识的价值是有限的。只有当知识彼此碰撞,互相激发,才能产生令人眼前一亮的智慧。
这就是数字化的第四步——聚合,把知识聚合为智慧。
智慧就是用更低的成本,做更好的决策。
第4章 新消费时代
新消费时代正在到来
消费世界正在发生一些非常重要的变化。以前,我们愿意花钱买功能,买东西的时候看的是这个能吃,那个能穿。但是今天,我们更愿意花钱买体验,即使这个东西不能吃、不能穿、不能用也没关系,只要喜欢就行。这个变化越来越明显。为什么?因为我们有钱了。
2021年7月,世界银行公布了一个最新标准: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27万美元的国家,就是“高收入国家”。2021年中国的人均GDP可能会达到1.21万美元。我们站在了高收入的边界线上。
这个时间点非常有标志性意义。虽然我们的收入不是在一夜之间增加的,我们的消费习惯也不是在一夜之间改变的,但是,它依然标志着中国一个新消费时代的到来。而这个新消费时代会带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GDP增长是由“三驾马车”拉动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这“三驾马车”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回顾过去的20多年,或者说自21世纪以来,我们的经济增长其实经历了三次动能转换——从2001年的出口拉动经济,到2008年的投资拉动经济,再到现在的消费拉动经济。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调研了很多新消费公司,拜访了很多创始人,也和很多做消费投资的投资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我慢慢发现,这些“达尔文雀”们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是因为它们身上有三个共同的标签——新模式、新渠道和新品牌。我开始有种隐隐约约的判断,抓住新消费的机遇,就是做好这三件事情。
从品牌的代理人变为用户的代言人
新消费模式的第一个“新”是新模式。新模式就是转身,面向用户,从品牌的代理人变为用户的代言人。
直播电商的本质,不是帮品牌商卖东西,而是帮消费者买东西。
用“短视频+直播”把所有产品都重卖一遍
新消费的第二个“新”是新渠道。
影响我们消费决策的“依据”升级了,而我们还没有升级。
影响我们消费决策的唯一依据是信息。从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传递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传递给消费者的感觉、细节也越来越丰富。
所以,新渠道可以用“短视频+直播”把所有产品都重新卖一遍。
未来的互联网上有80%以上的数据流量是视频带来的。当时我有点不信,今天我信了。而且,今天我越来越觉得,视频可能是“经典互联网”的终极媒体形态。
人有五感,即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味觉、嗅觉、触觉在短期内无法上网,但到了元宇宙时代,或许可以。
什么叫元宇宙?“meta”这个词根,可以翻译成“元”,也可以翻译成“超越”。“metaverse”其实不是关于宇宙的宇宙,而是超越现实的宇宙,意思是由于VR、AR、MR技术的发展,我们在现实的宇宙外多出了一个虚拟宇宙。虚拟宇宙“延展了”,或者说“超越”了现实的宇宙,也就是“超宇宙”。
元宇宙会使我们的感官得到延伸,因此,未来的场景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都戴着VR眼镜,戴着触感手套,穿着触感紧身衣上网。你想做一套西装?来,摸摸这个面料,纯羊绒的恶,很柔软,很舒服吧?再套上试试,怎么样,暖和吗?这种方式增加了触觉,大大提升了感觉的真实性。
但是今天,在经典互联网的世界里,这种方式还是行不通的。经典互联网只能把信息加载在听觉信号和视觉信号上。今天我们能在互联网上传递的所有感官体验,虽然很丰富,但其实还是只有视觉和听觉两种。
而“听觉+视觉”就是视频。这个视频,可以是3D视频,也可以是VR视频,但都是视频,也只能是视频。
所以,未来已来,你必须拥抱,尽快用“短视频+直播”的方式把所有的产品都重卖一遍吧。
品牌的基础是信任
新消费的第三个“新”是新品牌。
为什么现在出现了一个所有人都能明显感觉到的趋势——国货崛起。元气森林、花西子、完美日记这些国货,几乎是突然之间就发展起来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趋势?因为中国人越来越信任中国人了。我们比从前任何时候都更加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文化,相信自己的产品,相信自己的品牌。
这种强大的信任基础,垫在所有国货下面,使其逐渐升高。这是建立新品牌的大好时机。
消费者选择这些品牌,是因为对它们更加信任,也更加放心。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品牌不会出错,这些品牌能有稳定的、高质量的交付,这些品牌能真正解决他们的问题。
往前看,才能冲出赛道
如今,新消费这个赛道已经变得炙手可热。听说,很多做人工只能的投资人都去做消费了。
但机会往往属于那些有预见性的人。
早期,让用户喜欢你比让更多的用户知道你更重要。
注重消费者洞察,重视和用户互动交流。
70后是有贫穷记忆的,但95后、00后生活在物质丰富的年代,他们是没有贫穷记忆的。所以这一代人长大之后,他们的消费习惯发生了改变。他们只为自己的兴趣买单,为颜值买单。我们这一代人不理解甚至看不惯的东西,却是新世代人的日常。新世代长大了,开始消费了,消费就升级了,这为新消费提供了土壤。
新产品一定是为新人群、新场景而设计的产品,这个产品,要有颜值,有非常新奇的功能,能满足特殊场景。谁能真正理解产品的新变化,做出符合新世代需求的产品,谁就能快速打开场景。
这个新渠道指的不仅仅是销售渠道,更是与用户连接的通道。它有两个比较大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存在红利,因为是在新崛起的社交平台,所以有巨大的市场红利。第二个特点是双向互动性,这是传统渠道所不具备的一个特性。新渠道是能跟用户互动、玩起来的渠道,特别适合现代年轻人的风格、品位,这对建立品牌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个现象是成图率。
成图率是衡量用户是否愿意自发传播的重要指标,它的背后是分享带来的新增用户的比率。
另一个现象是站内流量和站外流量。
现在天猫的策略是流量匹配机制,也就是说,一个商家能带多少人进来,天猫就会再匹配多少站内资源给这个商家。
下一个赛道是什么?下一个冲出来的公司长什么样?
第一个例子是中式滋补品。
1、中式滋补品与西式保健品有一个很明确的区别。西式保健品更像药片、药丸。中式滋补品则与食材相关,讲究的是食补。比如吃花胶,往往需要提前48小时浸泡,把花胶泡开了才能去炖。这不是年轻人愿意承受的时间,他们也不愿意花心思去做这样的事。如果有公司能把它年轻化,让吃花胶这件事变得更快捷,就能挖掘出巨大的市场空间。
2、朋克养生,也就是边作死边养生。
用户年轻化,产品形态创新,能更好的地利用社交媒体、新渠道,有这几种特质的行业,值得用新消费的逻辑去重新塑造一遍。
第二个例子是首饰和配饰。
这个行业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大且特别分散,几千亿的市场规模说明市场需求是巨大的,不用重新创造需求。分散说明在这一领域没有特别大的新品牌。虽然也有像周大福、施华洛世奇、潘多拉这样的传统企业,但方法和渠道都比较传统。
第三个例子是家具家居。
家具家居是低频、重决策的。为什么这个行业值得关注和思考呢?因为投资人要往前看,回到人群消费的生命周期这个点来看,95后现在年龄最大的已经26岁了,有些人可能已经结婚生小孩了,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95后建立家庭。他们在家具家居的审美风格和产品需求上跟上一代人大不相同,代际差异足够明显。这种新人群和老人群区别越大的行业,用新消费品牌去重新塑造一遍的可能性就越大。
行业痛点大,改造难,低频、重决策......这几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带来的是新的机会点。
谁占领了用户情绪,谁就占领了用户钱包
在新消费时代,消费领域正在发生一些非常重要的变化。比如,以前我们买东西,更关注商品的功能、性价比,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为喜欢买单,为热爱买单。
其实这些购买行为的变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情绪价值。
“凡勃伦效应”:即商品的定价越高,越能畅销。人们之所以愿意买这些“更贵”的商品,是因为这些“更贵”的商品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情绪价值,满足了用户炫耀的心理。
那怎么做才能让你的产品拥有更高的情绪价值,让用户更愿意为它付费呢?
1、创造能让用户认可情绪价值的场景
比如自热火锅的成功就是因为找到了一种可以治愈孤独的场景。用户愿意为它付费,一部分原因是,在这个场景下愿意为它提供的情绪价值付费。
2、持续不断地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
基于盲盒经济的泡泡玛特就享受了情绪价值的红利。泡泡玛特盲盒带给用户的情绪是持续不断、层层递进的。于是就产生了复购行为。
3、提供稳定的情绪价值
小米有很多激发用户参与感的方式,比如小米的“100个梦想的赞助商”“橙色星期五”“红色星期二”、线下活动“爆米花”、每年公司庆典“米粉节”等。
10多年来,小米一直为用户提供稳定的情绪价值。因为一旦无法提供稳定的情绪价值,用户就有可能脱粉。提供稳定的情绪价值很难,但很重要。
新消费时代,一款产品占领了用户的情绪,也就占领了用户的钱包。一款好的产品,应该能给人抚慰和感动,这样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久。
一切商业的起点,是让消费者获益
我们的产品或者服务和社会、消费者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呢?答案就是交易,是用我们的产品或者服务和社会、用户达成交易,用我们的时间精力、潜力和公司达成交易。这是商业的本质,是整个商业世界最底层的基石。
消费者为什么购买我们的产品,而不是购买其他家的?这中间当然会有很多复杂的商业逻辑、商业模式等。但最底层的逻辑一定是,消费者买我们的而不买其他家的,是因为买我们的获益更多。
无论是在传统消费时代,还是在新消费时代,我们都要遵循商业的本质,坚持最根本的一点:让消费者获益。
当你了解了我们和社会、消费者是交易关系,也就更深刻地理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把握新消费时代带来的机遇。
第5章 Z0世代
只有理解了Z0世代,才能理解未来
我们常说的00后,就是Z时代,而且是Z世代的核心力量。我们必须蹲下来,认真理解他们。只有理解了他们,才能理解未来。不是因为他们更理解未来,而是因为他们就是那个未来。不是因为他们更理解时间,而是因为他们就顺者时间向我们走来。只有和他们做朋友,我们才是时间的朋友。
我把这9个底层逻辑,提炼为9个关键词:富足、感性、颜值、爱国、独立、养宠、懒宅、养生、意义。
1、富足
对于Z世代而言,钱等于数字,只知道越多越好,但没有实物感。也感受不到沉甸甸或者空瘪的钱包意味着什么。虽然Z世代大多尚未步入职场。但网上有太多兼职赚钱的方式,内容创作是最主要的。视频网站上的兼职推荐视频层出不穷,且能够充分与专业和兴趣相结合。包括专业技能类的翻译和向订阅号投稿;兴趣类的配音、翻唱、词曲创作、设计表情包和图片素材;线上教育类的家教兼职等。他们能赚,敢花。
2、感性
与Y世代相比,Z0世代的消费往往更加感性,他们愿意为自己的热爱倾注感情。他们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追求的东西,是非常感性的。他们是有着非常强的兴趣驱动,有着非常强的粉丝行为驱动的群体。
对年轻人来说,表达感性的最好方式是表情包。文字是理性的,但表情包是感性的,是跨语言的,是纯粹的情绪。
3、颜值
Z0世代从小就学音乐、美术、舞蹈,学习各种艺术,他们对艺术、对美有着天生的追求,他们需要有美感的产品,很多人甚至会开玩笑说“颜值即正义”“漂亮是第一生产力”。
4、爱国
Z世代民族自信感较强,对国货不易产生偏见,是这一代人性格形成时独有的环境造成的。
5、独立
80后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00后可能是最后一代。00后这一代独生子女,接受了更好的教育,他们的内心更强大,更独立。
6、懒宅
懒人家居一定前途光明。
7、养宠
你对美满人生的理解可能是“儿女双全”“四世同堂”。而Z世代对美满人生的理解可能是“猫狗双全”“猫慈狗孝”。
8、养生
所谓朋克养生,就是用最贵的眼霜,熬最长的夜;啤酒里面加枸杞,可乐里面加党参。这是一种一边作死一边养生,一边养生一边熬夜,一边熬夜一边祈祷自己不要死的养生方式。
它的核心其实不是养生,而是减少罪恶感,是告诉身体:你看,该做的我都做了。
9、意义
焦虑,是一种死能量。动力,是一种生能量。Z世代获得的是一种生能量。
人生并不只有两种选择:因为焦虑而奋斗,或者因为焦虑而躺平。人生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就是出于热爱,出于真心,出于喜欢,出于内心的动力而努力。
第6章 流量新生态
流量生态的第一次打通是线下和线上的打通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生意:产品生意和流量生意。产品生意是把东西做出来,流量生意是把东西卖出去。
在以线下交易为主的传统时代,流量生意相对简单,就是选好地段,开门迎客,因为每天进来的人流失相对固定的。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流量像从固态变成了液态,有时流得慢一些,有时流得快一些,但从不停止。
在红利期,“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红利期一过,“天下就没有好做的生意”。线上线下的流量成本趋于一致,流量生态完成了第一次打通。
做私域,本质上就是把公域流量私有化
私域就是你拥有的,可重复、低成本甚至免费触达的场域。
与私欲相应的,是公域。
“我”以外的都是公域。公域是以“我”为第一视角的概念。比如,你的公众号是你的私域,整个微信的10多亿用户是你的公域。
公域可以分为付费公域和免费公域。付费公域就是如果你想从这里挖流量,你得花钱。比如,线下开店,你想从门店挖流量,那你就得付租金。而从免费公域挖流量,顾名思义,则不需要花钱(或者花很少的钱)。比如,你运营一个公众号,持续输出高价值的内容,最终让认可你观点的人在朋友圈转发、推荐,这其实就是在用裂变的策略在免费公域(朋友圈)挖用户。
打通私域与公域的利器:私有化、复购率、转介绍
私域是从经营商品和人的关系、内容和人的关系、信息和人的关系,转为经营人和人的关系。私域的基本逻辑是社交,而在中国,人与人之间最基础的社交关系基本上都在微信上。
私域方法论背后真正的底层逻辑:私域就是你拥有的,可重复、低成本甚至免费触达的场域。这句话里包含着三个要素:
1、拥有:首先,这口井是你的,你用这口井,不用向任何人交钱。其次,别人用这口井,你还能收钱。
2、可重复:可重复的同义词是主动。私欲用户可以主动触达,因为主动,所以可以重复。
3、低成本:只有取水免费,打井才有意义。所以,每次触达的成本越低越好。
如何才能拥有自己的私域呢?
1、私有化:
君悦购物中心使用一些很“土”的办法,收银员邀请顾客进群,只要是进群的人就送一个购物袋;售货员穿着橙色队服,带着印有二维码的大牌子到社区门口摆摊;去人多的地方,找跳广场舞的阿姨扫码进群;搞特价促销活动,进价99元的小米手环只卖9.9元。
就是通过这些很“土”的办法,君悦购物中心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建立了几十甚至上百个微信群。君悦购物中心因此完成了私有化,把“公域门店”的用户“私有化”到了微信里的“私域社群”。
2、复购率
私有化的目的,是用复购率来摊薄越来越贵的初次获客成本。私有化之后,君悦购物中心又做了三件事:
(1)用拼团建立信任。
(2)用内容降低成本。
(3)用倾听改进服务。
3、转介绍
让用户“忍不住”转介绍。
同行已经做了的服务,就不是服务,而是义务。
转介绍最典型的三种形态是多人拼团、裂变发券和砍价。砍价依然是最重要的转介绍工具。经营私域为零售企业带来了8%的时间增量和11%的空间增量。
把流量从付费媒体和赢得媒体转化沉淀到自有媒体
付费媒体怎么投广告?
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掌握更为精确的个人数据,从而做到精准投放。
在投放的过程中,别仅仅把广告指向产品销量和品牌曝光,这是一种非常短视的行为。要想办法买到的流量沉淀到自媒体,自有媒体可以是公众号,可以是官网,可以是个人号。但不管是什么,一定要导流到自己的私域里。这样才是得到了免费的、可重复使用的流量。否则,每一次的销售曝光,都需要重新购买流量。
当你拥有自己的私域后,要限制使用、谨慎使用、合理使用,不给用户增加负担,尊重用户体验,这样私域才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有价值。
在今天能打到猎的时候,要懂得储备粮食
专职的私域运营、内容创作等人工成本都是企业在初期就要投入的,而且这些成本从本质上来说是固定成本,也就是说,无论你有多少私域用户,都要投入同样的成本。
不是“一下子”,是连续几年勤勤恳恳不断地耕耘,而且是深耕。通过提前一年、两年甚至三年时间,做好组织架构、产品技术的铺垫,它才能在迫切时有一个好的爆发。
做私域流量,需要长期耕耘,必要时刻方可派上用场。而长期做私域流量,是件固定成本很高,边际成本很低的事情。
自媒体和社群带来巨大的“新流量红利”
自媒体和社群有明显的群体特征,多方获益的“增益型”变现方式正在取代传统的“消耗型”变现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和社群选择自己做电商,而不是简单地给别人做广告。
自媒体和社群,正在逐渐打破BAT的流量垄断,成为新的流量入口。它们将好玩、有趣的变现方式,为企业提供超高性价比的流量。
通过私域流量撬动To B业务
如果你想做To B业务,那么你应该有自己的私域流量,在“私域流量”里面,可以进行客户的维护、转化和拓展。
微信,是我们最熟悉的工具,也是和客户交流最多的场景。我们可以把客户沉淀到微信中。当然,不是所有的客户都要沉淀,这些客户应该是最有价值的那些人。
“最有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能影响到业务的人。在To B业务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顺杆爬”,即能从一个前台顺藤摸瓜一路找到CEO。而这些人都应该在微信中。在微信的备注中,还应该记录着这些信息:职位、生日、爱好甚至家里养的什么宠物;他和其他部门人员是什么关系,信赖、中立还是竞争;你们之间是什么关系,陌生还是熟悉,等等。
第二是那些被筛选过的人。比如,见过面才会加微信,朋友推荐的才会加微信,你认可的才会加微信,其他的一律不通过。这种筛选会让彼此有更多的认同和信任,更重要的是能提高朋友圈的质量。每一个好友的位置都很稀缺,只留给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人。朋友圈的质量也会决定业务的质量。
省下来的流量成本,就是你的品牌溢价
购前触达靠品牌,购中触达靠流量,购后触达靠产品。这三件事都非常重要,但是在不同时期,大家认为的重要性排序却是不一样的。
线下时代,流量是固态的。你租了一个门面,每个月有多少人光顾,总体而言是固定的,没有太大的优化空间。而且,在某些行业,产品的同质化很严重。所以,企业的发力点都在品牌上,也就是在购前触达上下功夫,比如,做电视广告、报纸广告、户外广告等。
到了互联往时代,流量变成液态的了,一个平台的流量成本可能比另一个平台低很多。所以,如何提高购中触达的效率变成企业尤为重视的事。这时,所有人都开始疯狂抢夺低价流量。而与低价流量能够带来红利相比,品牌广告被认为是一种浪费。
但是,所有的洼地都会被填平。随着流量生态的线下线上打通,流量洼地越来越少,流量成本越来越贵。现在,两枪必须打中一只兔子,不然子弹就不够用了。同时,兔子越来越少,子弹越来越贵。大家开始重新认识到购前触达也就是品牌的重要性。
品牌的价值是预售。如果通过品牌完成预售的成本比在品类里购买流量的成本低,那这个品牌就变成了一个依附于消费者心智而不是流量平台的真正的品牌了。
这时,你省下来的流量成本,就是你的品牌溢价。当流量成本的“购中流量”的红利消失后,品牌价值的“购前流量”价值会突显。
第7章 跨境加时赛
跨境电商已是一片红海
1、资金流
资金流比较简单,对跨境电商商家来说,除了前期可能需要垫付的资金,最大的成本就是手续费等。交易时使用美国的支付工具paypal、信用卡等,手续费是4%左右,如果用支付宝的话,这4%左右的手续费是可以节省下来的。但海外消费者几乎没有支付宝,他们只能用paypal、信用卡等付款。
2、物流
跨境电商的物流方式主要由两种:一是国内直发,一是海外仓发货。
国内直发,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快递从企业自己的仓库直接发货给海外的消费者,这种物流方式从国内到海外主要用空运。
海外仓发货则是先把企业的货物发到平台在海外的各个仓库,消费者下单后,从这些海外仓直接发给消费者。这种物流方式从国内到海外仓站点主要用海运。
3、信息流
在平台上做跨境电商业务的流量成本大概是多少呢?以亚马逊为例,亚马逊是根据品类抽取佣金的,佣金比例在8%~45%。除了要给亚马逊交佣金,跨境电商企业若想让自己的产品卖得更好,还要在电商平台上投广告。这些付给电商平台的费用,大概可以理解成跨境电商企业要付给电商平台的流量费。
跨境电商领域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而大量的国内电商企业、贸易商、生产商都被一种叫做“FOMO”(Fear Of Missing Out,错失恐惧症)的情绪笼罩着、控制着,疯狂地涌入跨境电商行业,生怕和发财的机会擦肩而过。跨境电商瞬间变成一片红海,甚至一片血海。所有的资源都因为争抢而匮乏,因为匮乏而涨价。看上去,跨境电商的红利期已走到尽头,如何在未来脱颖而出,成了所有跨境电商卖家都关心的事情。
所有产品的最终归属都是品牌,品牌是持续的流量来源。
真正的利润来自客户“不想离开”
真正的利润,不是来自客户“不得不来”,而是来自客户“不想离开”。
跨境电商要走向专业化、品牌化和本土化
在全球化的道路上,靠小聪明获取流量的模式,只会让你的路越走越窄。想要在跨境加时赛中获胜,一定要抛弃这种思路,走向真正的专业化、品牌化、本土化。
1、专业化
行业挣钱看“红利”,企业挣钱看“稀缺”。所以,想要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在行业里赚到钱,对跨境电商来说,最重要的是想办法让自己“稀缺”,这样才有定价权,才能保证自己的利润。
2、品牌化
品牌一旦打响,你再也不需要花高价与其他卖家抢流量了。省下来的流量成本,就是你的品牌溢价。
3、本土化
入乡随俗,就是说我们说的本土化。
什么叫本土化?就是不要用本国的经验推测全球。
选品不能靠运气,利用大数据辅助选品是趋势
对跨境电商卖家来说,选品是一个巨大的痛点。正因为如此,那些跨境电商卖家才不愿意分享自己做的是什么产品,唯恐做的人太多导致自己赚不到钱。但是,谁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产品能赚钱,似乎一切只能碰运气。
那么,如何才能不靠运气选品?
未来利用大数据辅助选品、迭代产品,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依靠信息差赚钱的阶段很快会过去,选品不能靠运气。
跨境电商终将成为传统行业
所有的行业从新生到成熟都会经历三个时期,每个时期的市场机会和策略都是不一样的,跨境电商行业也不例外。
第一个时期是行业红利期,增速迅猛。伴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B2C模式减少了从外贸工厂到海外消费者的中间环节。在这个阶段,只要有产品,基本都能赚钱,跨境电商卖家的竞争对手是外贸工厂。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卖家入局,外贸工厂沦为跨境电商供应链条中的一环。跨境电商卖家的竞争对象不再是外贸工厂,而是其他卖家。此时,同一种类型的卖家运营流程基本一致,比拼的不再是商业模式,而是运营效率、市场敏锐度和成本把控能力等,此时,企业需要的是进行基本功训练。
第二个时期是稳定期,增速放缓。这是各个跨境电商卖家快速拉开距离的关键时期,不管是铺货卖家、精品卖家还是自建站卖家,都开始精耕细作。
第三个时期是成熟期,行业会成为传统行业。所有的新兴行业在完成了规模化增长、技术升级、管理完善之后,都会不可避免地成为传统行业。在这个时期,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回归品牌的竞争,消费者更熟悉、更信任、更忠诚于哪个品牌,哪个品牌就能获胜。
所有的红利,最终都是趋势的红利。产品从来都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产品不断沉淀下来的品牌才是真正 核心竞争力,产品的最终归宿是品牌。
所以,企业一定要重视品牌和管理,要尽快实现管理从混沌走向条理。
在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企业应有不同的侧重点。企业核心的考虑因素有销售、成本、价格、创新能力、竞争对手、利润,在每个阶段的侧重点都是不一样的。
投入期,创新能力最重要,企业需要考虑打造专利护城河——让被人做不出你的产品,抢不走那你的客户。
成长期,销售最重要,企业应持续打造规模效应。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快速抢占市场,还能不断降低成本。
成熟期,最核心的是通过多元化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来赚取利润,这时需要持续打造网络效应和品牌护城河。
衰退期,则应不断降低成本,延缓产品的衰退。
虽然我们总想极力延缓产品的衰退,但是单个产品最终会走向衰退期,能长存的一定是品牌,跨境电商也是如此。
现在跨境电商还在普遍吃红利的状态,很难看到品牌的魅力,但我们要看到即将发生的事,做品牌、做管理都是“三年种树,五年开花”,一步步沉淀,慢慢才可看到企业的改变。如果到了竞争最激烈的那一天才开始做品牌、做管理,已经晚了。
第8章 疯狂生长
世界在哪里撕裂,就会在哪里迎来一轮疯狂生长
2021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多变化,未来,变化还会更多。这些变化,不仅包括我们说的活力老人、数字石油、新消费时代、Z0世代、流量新生态、跨境加时赛、还有很多。
面对这些变化,如果你感觉这个世界正在被撕裂,如果你感觉焦虑,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你不必自责,但是,你需要尽快平静下来。
因为,这个世界在哪里被撕裂,就会在哪里迎来一轮疯狂生长。
渐变是大公司的小机会,突变是小公司的大机会
一片草原上,只有狮子有权利说“团结”
只有那个最有权力的人,才可以站出来说“我想团结大家”。
团结是一个具有溢价能力的人与不具有溢价能力的人的合作,或者至少是两个有同等溢价能力的人的合作。所以,当一个人在一条产业链中不具备溢价能力或者说这个人不稀缺的时候,他是没有团结别人的资格的,只有被选择的资格。
团结是件主动的事,只有稀缺的人才能团结别人。在这个疯狂生长的年代,你只有把自己变得稀缺之后,才拥有重新定义商业模式的可能。
要变得稀缺,就是相对于“五力”都要稀缺:
首先,你对下游要稀缺,也就是说,你对下游要有溢价能力。你对下游一定要有话语权。
同时,你对上游也要有溢价能力。溢价能力意味着拥有分配的权力。拥有分配权的人可以把稀缺资源卖给其他公司,或者随时对你涨价,而你一点招架之力都没有。
当你没有溢价能力的时候,原材料的价格是别人定的,销售价格也是别人定的,这时,你能挣多少钱完全不取决于你自己。这样的你是不可能团结别人的。
同样的道理,你还要对你的“左右”有溢价能力。“左右”就是你的直接竞争对手、显性的潜在新进公司和隐形的替代性产品。
你的溢价能力来自你的产品的稀缺性,而产品的稀缺性靠创新,只有稀缺,才有话语权,才能疯狂生长。
未来的竞争是认知的竞争
勤奋是基本的品质,能保证做到80分,但是想要做到90分,光靠勤奋是不够的,靠什么?靠对行业的理解。
对行业有理解,能做到90分,但是想做到100分甚至120分,靠这个还是不够。还要靠什么?靠技术和认知。
我们经常以为,竞争是均匀的、线性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50分的努力能赚到50元,80分的努力能赚80元,100分的努力能赚100元。我们总觉得,做到60分就算及格了。但其实不是,绝大部分人都能做到60分。要想生存下去,在任何一个行业,现在都要至少做到90分,90分才是及格线。而真正优秀的人都是至少98分。
在线性竞争市场里,大家都很勤奋,都很努力。所以,在这片红海里,只靠吃苦已经不行了。甚至,现在已经不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了,你付出50分的努力很可能1分钱都赚不到,你付出80分的努力还是1分钱都赚不到,而你付出90分的努力能赚90元,付出120分的努力能赚20000元。
每个市场的门票是不同的。要想进入下一个市场,拿到“非线性的收益”,至少要比别人好10倍。这10倍,不仅仅指努力,更是指认知。
认知,可能是以后最大的本事。认识到,才能想到;想到,才能做到;做到,才能得到。所以,未来的优势,都是认知的优势;未来的竞争,也都是认知的竞争。
提升认知的具体建议:
第一,多读书。
每一本书都能打开你的盲区,读的书越多,理解的东西就越多。前人的思考是我们的阶梯,站在1楼、10楼、100楼的视野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每年至少要读20本书,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最好读50本以上的书。
第二、多见人。
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去接触不同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成长不是闭门造车,需要看到更真实的世界。只有见过足够多的人,才知道什么人是真正有格局的,什么样的观点是真正有价值的。
第三,多旅行。
旅行是打破自己认知闭环的好方法。旅行的意义,不是寻找相似,而是收获不同。带着洞察之眼,怀着反观之心,沐浴在巨大的不同之中,回来的才可能是一个更好的自己。
眼中有不同,是眼界;心中有不同,是胸怀。而只有走出去,才有机会见识这些不同。
第四,逼自己。
改变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想要提升认知,就必须做出改变,把自己扔到一个更有压力的环境里,因为环境会影响人,会深刻地改变一个人。当你进入一个更高的圈子时,别人的三言两语可能就会令你醍醐灌顶。所以,你要逼自己到一个信息密度、人才密度、交流密度都更大的地方。
竞争的门槛越来越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更高的认知。你永远赚不到认知范围之外的钱。只有持续不断地提升认知,你才能疯狂生长。
找到增长飞轮,实现指数级增长
我们可以从a、+、Δ、y,四个方面来思考。
1.a:本金尽量大
公式中的“a”指的是你的本金,本金应该尽量大。因为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要有可累积性
公式中的“+”代表的是可累积性,也就是增强回路,或者用我们经常听到的另外一个词“正循环”。
想要实现10倍的指数级增长,毫无疑问,你应该非常专注。但是,应该专注在什么地方?专注在能积累资产的地方,不断把更多资产堆在自己的身上。
只有这样,你做的事情才会一圈一圈,不断循环,自我增强。
亚马逊的增强回路
“声誉–(+)→学识–(+)→作品–(+)→声誉”,这是我给自己画的增强回路。
我的增强回路
所以,为了实现10倍的指数级增长,在+(可累积性)上,我们也应该做一些事情:找到自己要积累的核心资产,画出自己的增强回路,把这幅图贴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时刻提醒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3.Δ:增长足够快
公式中的“Δ”代表的是增长,增长要足够快。但是,怎样才能实现快速增长?商业模式一定要“轻”。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能重新理解一些事情。
4.y:时间足够长
公式中的“y”代表的是时间,时间要足够长。
这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市场规模足够大,这样才能允许你快速增长4~5年,甚至更久。否则,很快就会碰到天花板。第二才是坚持。但是,我们常常关注第二层意思,却忘记了第一层意思。这就要求我们,最好选择一个比较大的市场。
进化的路上,与温暖的力量同行
进化的力量,就是面对变化,用海量的“物竞”应对复杂的“天择”的力量。活力老人、数字石油、新消费时代、Z0世代、流量新生态、跨境加时赛……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新变化,我希望你能看清世界的变化,然后疯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