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T全局描述符表

什么是GDT全局描述符表

GDT全称为Global Descriptor Table,全局描述符表。

保护模式的寻址方式不在使用寄存器分段的方式直接寻址方式了。而采用的是使用GDT(全局分段描述表)来寻址。从而使用更多的内存地址。

创建GDT全局描述符表使用到一个48位的寄存器:GDTR寄存器。

1)首先,在内存中划分一些内存段,并且每个内存段赋予一个索引。

2)然后,使用lgdt指令,设置GDT的索引和表信息的内存地址到GDTR寄存器。

3)进入保护模式,指令跳转,从实模式分段方式寻址切换到使用GDT分段方式寻址。

4) GDT可以被放在内存的任何地方,只要提供内存地址给GDTR寄存器就可以了。

GDT格式

GDT全局描述符表

  • 表基地址,表基地址位GDT段表在内存的地址,GDT段表是一个列表,存储了多个 GDT段描述符。
  • 表界限:GDT段表的空间信息,以字节为单位。

GDT全局描述符表-LMLPHP

GDT段描述符

GDT全局描述符表-LMLPHP

GDT段描述符,用来描述在GDT方式在内存中分配的一个段信息,总共8字节64位。

GDT段描述符结构

为了兼容以前的CPU,GDT段描述符的信息被分割成几个部分,格式如下:

段描述符定义

  • 段基址:规定段的起始地址,长度32位.
  • 段界限:规定段的大小,长度20位。段界限可以是以4KB或者1B为单元大小
  • 段属性:确定段的各种性质.长度(12位)

段属性:

  • G 粒度位: 段界限的单位大小,G=1表示段界限以4KB为单元单位,G=0表示段界限以1B为单元单位
  • D/B 表示操作数为多少位, 0表示16位操作数,1表示32位操作数
  • L : 0 表示非64位代码段,1表示64位代码段
  • AVL :可用字段,暂时没什么用
  • P 段存在位:通常为1,表示段存在于内存中,0则此段为非法的,不能被用来实现地址转换
  • DPL 特权级(2位): 用来实现保护机制
  • S 为0表示系统段,为1表示非系统段
  • type 类型(4位): 用于区别不同类型的描述符。内存段或者门的子类型

type值

代码段时
X:3位代码段值为10:为数据段
1:为代码段
C:2位访问位0:为普通段
1:为一致码段
R:1位是否可读0:只执行
1:可读
A:0位访问位. 该段是否被访问过0 :未访问
1:已访问
数据段时
X:3位数据段值为10:为数据段
1:为代码段
E:2位扩展方向0:向高位扩展
1:向低位扩展
W:1位是否可写0:只读
1:可写
A:0位访问位0: 未访问
1:已访问

段界限:

段界限边界值 = (描述符的段界限值 + 1) × (段界限颗粒读:4Kb 或者 1b) -1

反之:
描述符的段界限值 = (段界限边界值 + 1) /(段界限颗粒读:4Kb 或者 1b)

例如:

16MB的段界限值 = 0x1000000 /(段界限颗粒读:4Kb 或者 1b - 1)= 0x0fff

段选择子

段选择子包括三部分:描述符索引(index)、TI、请求特权级(RPL)

GDTR寄存器

在内存中建立完成GDT信息后,CPU会将GDT的内存地址 和 段界限 数据加载入GDTR寄存器

GDTR寄存器数据(48位):

lgdt指令

其中GDT全局描述符表数据格式如下

其中,第一个GDT段的数据为空。

05-08 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