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浅析VSCode中依赖注入的原理,聊聊依赖注入做了什么?依赖注入怎么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团队推行 「依赖注入」有一段时间了,但每次使用时都觉得很陌生,有很多概念总是不知所云:服务id,服务描述符,服务装饰器等等。
可能是因为不懂得其中原理,使用时都有种「虚」的感觉,最近通过阅读 VS Code 源码,拜读团队大佬的分享文章,力图理清其中的原理,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核心逻辑介绍。
依赖注入做了什么
假设以下情况:
服务模块 A,依赖服务 B;
服务模块 B;
功能模块 Feature,依赖服务 A 和 B;
按照普通的写法就是:
class B {} class A { constructor() { // 在 A 的构造器中 new B this.b = new B(); } } class Feature { constructor() { this.a = new A(); this.b = new B(); } } // 使用时 const feature = new Feature();
代码简单明了,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果 A 和 Feature 依赖的 B 需要是同一个实例,以上的写法将会初始化两个 B 实例。【推荐学习:vscode教程、编程教学】
简单修改一下:
class A { constructor(b: B) { this.b = b; } } class Feature { constructor(a, b) { this.a = a; this.b = b; } } // 使用时 const b = new B(); const a = new A(b); const feature = new Feature(a, b);
某个模块初始化时,先在外部将其所依赖的模块创建出来,通过参数的形式传入功能模块。这样的写法就是「依赖注入」。
现在这种写法的问题在于:手动传参的形式,必须人工保证 new 的顺序,即必须获得 a, b 实例才能执行 newFeature。
当依赖关系变得复杂时,创建一个功能模块之前很有可能需要无数个基础模块,这时候复杂度将会非常高。类似于这种感觉:
想象一种模式:存在一个模块控制器,或者说「服务管理器」来管理这些依赖关系:
class Feature { // 声明这个模块依赖 idA, idB idA idB } // 告知「服务管理器」,怎么找对应的模块 services[idA] = A; services[idB] = B; // 使用时 const feature = services.createInstance(Feature);
这个 services 承载的不就是之前的「手工」过程吗?
在 createInstance(Feature) 时,分析 Feature 所依赖的模块:
如果所依赖的模块还未创建出实例,递归创建出该服务实例,最终返回;
如果所依赖的模块已有实例,返回该实例;
找齐后通过参数注入 Feature,完成初始化;
VSCode 实现的正是这么一套「依赖注入体系」。
依赖注入怎么做?
要实现这样一套功能,大致需要:
一个类如何声明其依赖的服务 id,即给定一个 类,外部如何知道他依赖了哪些服务?
如何管理管理服务?
如何创建某个模块?
下文会实现一个最简单的模型,涵盖主体流程。
添加依赖信息
如何给一个 类 打上烙印,声明它所依赖的服务呢?
将问题再次抽象:如何给一个类加上额外的信息?
其实,每个类在 es5 下都是 Function,而每个 Function 说到底也只是 Object ,只要给 Object 加上几个字段来标识所需要的服务 id,就可以完成所需要的功能。
通过 「参数装饰器」的写法,可以很容易做到这一点:
// 参数装饰器 const decorator = ( target: Object, // 被装饰的目标,这里为 Feature propertyName: string, index: number // 参数的位置索引 ) => { target['deps'] = [{ index, id: 'idA', }]; } class Feature { name = 'feature'; a: any; constructor( // 参数装饰器 @decorator a: any, ) { this.a = a; } } console.log('Feature.deps', Feature['deps']); // [{ id: 'idA', index: 0 }]
通过这种方式,通过 Feature (之后会称之为 构造器 ctor)就可以获取到 serviceId。
服务管理
使用 Map 来进行管理,一个 id 对应一个 服务 ctor。
class A { name = 'a'; } // 服务集 class ServiceCollection { // 服务集合 // key 为服务标识 // value 为 服务ctor private entries = new Map<string, any>(); set(id: string, ctor: any) { this.entries.set(id, ctor); } get(id: string): any { return this.entries.get(id); } } const services = new ServiceCollection(); // 声明服务 A id 为 idA services.set('idA', A);
示意图如下:
现在,就可以通过 Feature 来找到所依赖的服务的构造器了
// 通过 Feature 找到所依赖的 A const serviceId = Feature['deps'][0].id; // idA console.log( 'Feature.deps', services.get(serviceId) // A );
模块创建
具体思路为:
如果所依赖的模块还未创建出实例,递归创建出该服务实例,最终返回;
如果所依赖的模块已有实例,返回该实例;
找齐后通过参数注入 Feature,完成初始化;
这里先上一个简单的 demo,只有一层的依赖(即所依赖的服务没有依赖其他服务),简单的讲,就是没有递归能力:
class InstantiationService { services: ServiceCollection; constructor(services: ServiceCollection) { this.services = services; } createInstance(ctor: any) { // 1. 获取 ctor 依赖的 服务id // 结果为: ['idA'] const depIds = ctor['deps'].map((item: any) => item.id); // 2. 获取服务 id 对应的 服务构造器 // 结果为:[A] const depCtors = depIds.map((id: string) => services.get(id)); // 3. 获取服务实例 // 结果为: [ A { name: 'a'} ] const args = depCtors.map((ctor: any) => new ctor()); // 4. 依赖的服务作为参数注入,实例化所需要模块 // 结果为:[ Feature { name: 'feature', a }] const result = new ctor(...args); return result; } } const instantiation = new InstantiationService(services); // 使用时 const feature = instantiation.createInstance(Feature);
至此,依赖注入的核心流程实现完毕,要使用 Feature 时,只需要调用 createInstance,不用管他所依赖的服务是否被初始化,instantiation 帮我们做了这个事情。
总结
本文简单实现一个 demo 级别的「依赖注入」模型,简单实现了:
模块声明所需要的依赖;
服务管理;
模块创建;
以此为基础,可以拓展出一些高级功能:
模块创建(递归):VSCode 用了 栈 + 图 做了这件事,算法也不复杂;
依赖收集:可用于分析每个模块的依赖,且可以检测是否存在「循环依赖」;
模块销毁:当模块销毁时,递归销毁他所依赖的服务实例;
延迟初始化:创建依赖的服务时,选择创建一个 proxy ,当真正使用时才真正创建实例;
异步依赖:当依赖的服务的创建过程是异步的情况下,如何执行创建逻辑;
源码地址 本文代码看这里。
完整功能 参考 VSCode 整个依赖注入体系写的代码,进阶可以看这里。
参考资料
VS Code 源码 位置:src/vs/platform/instantiation/common
本文借鉴了代码思路,且命名也高度一致(手动狗头
更多关于VSCode的相关知识,请访问:vscode教程!!
以上就是简单聊聊VSCode中依赖注入的原理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Work网其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