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学习中模型选择原理及场景应用

监督学习应用场景

【机器学习】四大类监督学习_模型选择与模型原理和场景应用_第03课-LMLPHP

  1. 文本分类场景:
    o 邮件过滤:训练模型识别垃圾邮件和非垃圾邮件。
    o 情感分析:根据评论或社交媒体内容的情感倾向将其分类为正面、负面或中性评价。
    o 新闻分类:将新闻文章自动分类到预定义的类别(如体育、科技、娱乐等)。
  2. 图像识别与分类场景:
    o 图像物体识别:使用标注好的数据集训练模型,使其能够识别图片中的特定对象,例如猫、狗、汽车等。
    o 医学影像诊断:在医疗领域,对X光片、CT扫描或MRI图像进行分类以判断是否存在某种疾病。
    o 车牌识别:通过摄像头捕获的车牌图像,训练模型识别车牌号码并进行分类。
  3. 生物医学应用场景:
    o 基因序列分类:预测DNA或蛋白质序列的功能属性或结构类型。
    o 疾病诊断:基于患者的生理指标、基因表达数据等特征,预测患者是否患有某种疾病。
  4. 金融风控场景:
    o 信贷风险评估:通过对用户提交的贷款申请信息进行分类,判断用户的信用等级或违约可能性。
  5. 用户推荐系统场景:
    o 用户行为分类:基于用户历史行为数据,将用户分类为不同的群体,以便推送个性化推荐内容。
  6. 语音识别场景:
    o 语音命令分类:将音频片段转换为文字指令,并进一步分类为不同的操作命令。
  7. 社交网络分析场景:
    o 用户兴趣分类:通过分析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活动,对其兴趣爱好进行分类,以便推送相关广告或内容。
    这些场景下的分类任务都是通过构建一个基于标签数据训练出的模型来完成的,模型可以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神经网络或其他机器学习算法。
    为分类问题选择特定合适的算法,就像如何选择一双适合脚的鞋一样,我们需要知道脚的大小,和脚穿什么鞋会感到舒服,这时需要我们来理解算法,以下是一些算法的原理:
    监督学习中对模型进行2个大类划分,一个是分类 (Classification)模型,另一个是回归(Regression)模型:
    • 分类模型:如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 LR)、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决策树(Decision Trees)、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K近邻(K-Nearest Neighbors, KNN)、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s)等。
    • 回归模型: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多项式回归(Polynomial Regression)、岭回归(Ridge Regression)、拉索回归(Lasso Regression)、Elastic Net回归等。

算法种类与原理

【机器学习】四大类监督学习_模型选择与模型原理和场景应用_第03课-LMLPHP

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算法
o 核心数学公式:逻辑回归使用sigmoid函数将线性组合映射到(0,1)区间内,从而得到一个概率值。最终通过设定阈值进行类别预测。
o 预测公式:( P(Y=1|X) = \frac{1}{1 + e^{-(\beta_0 + \beta_1X_1 + \cdots + \beta_pX_p)}} )
o 损失函数(最大似然估计): 交叉熵损失函数 ( J(\theta) = -\sum_{i=1}^{n} [y_i \log(p(x_i|\theta)) + (1-y_i)\log(1-p(x_i|\theta))] )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
o 核心思想:寻找最大化间隔的超平面来分割不同类别的样本,同时可能通过核函数处理非线性问题。
o 最优化问题:找到最优分类超平面使得边际上的点距离超平面最远(最大化间隔),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
K近邻(K-Nearest Neighbors, KNN)
o 核心思想:根据新样本在特征空间中与已知类别样本的距离,选取最近的k个邻居,以这k个邻居的多数类别作为新样本的预测类别。
决策树(Decision Trees)
o 核心思想:构建一个树形结构模型,通过一系列规则划分数据集,每个内部节点表示一个特征测试,每个分支代表一个测试输出,而叶节点则表示类别或数值输出。
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
o 核心公式:基于贝叶斯定理和特征条件独立假设,计算后验概率最大的类别。
o 分类公式:( P(C_k|X) = \frac{P(X|C_k)P(C_k)}{P(X)} ),其中选择使后验概率最大的类别 ( C_k ) 作为预测结果。
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
o 核心思想:集成多个决策树的预测结果,每个决策树都是在随机抽取的特征子集上训练得到的。
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s)
o 核心数学公式: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等前馈神经网络通过反向传播算法更新权重,最小化损失函数,如交叉熵损失函数。
o 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涉及矩阵运算和激活函数的应用。
每种算法都有其特定的数学基础和适用场景,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数据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型。

算法选择条件和依据

在选择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时,需要考虑数据的特性、问题类型、计算资源以及模型解释性等因素。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结合算法适用场景和理由的系统说明:

  1. 数据量与特征维度或(数据的特性,例如数据的规模、维度和分布):
    o 小数据集模型选择:对于小样本数据集,简单模型如逻辑回归、决策树或K近邻等可能更为合适,因为它们不易过拟合且易于理解。
    o 大数据集模型选择:在大数据背景下,可以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如神经网络)或集成方法(如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机等),这些模型能处理高维特征空间并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复杂模式。
  2. 数据分布与线性可分性:
    o 线性分割问题模型选择:当类别可以通过一个超平面清晰地划分时,线性分类器如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线性核),另外支持向量机更适合具有高维度特征的数据集。
    o 非线性问题模型选择:如果数据分布具有非线性特征,则需采用非线性模型,一般分类问题,如核SVM(使用非线性核函数)、神经网络或多层感知器、决策树(能够构建非线性决策边界)。
    o 上两条中提到线性和非线性问题,是根据超平面来决定的,当数据集可以清晰的通过一个超平面进行分割时,我们就采用线性方法解决,当数据集中无法用一个超平面进行数据的分割时,就要采用非线性的方法解决了。
    o 超平面的特点:那么对于分类问题,到底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呢?还是需要找到前面说到的分割的超平面,只要在二维环境中把数据能用线分割两部分,三维中能用一个平面分割两部分, 我们就称之为超平面。
  3. 计算资源限制:
    o 计算能力弱环境选择模型:如果计算资源有限,轻量级模型如逻辑回归、朴素贝叶斯或小规模的决策树更优。
    o 计算能力强环境选择模型:若拥有充足的计算资源,可以尝试训练复杂的深度学习模型或者大规模集成模型,如深度神经网络、XGBoost、LightGBM等。
  4. 实时预测需求:
    o 实时或快速响应模型选择:对于需要实时响应的应用场景,例如推荐系统中的在线学习或流式数据处理,要求模型有较高的推理速度。此时,简单的模型或优化过的树模型(如基于树的梯度提升模型)更加适合。
    o 实时性不高离线任务模型选择: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离线任务,可以选择训练时间较长但性能优秀的模型,如深度神经网络。
  5. 模型解释性:
    o 高解释性模型选择:在法律、医疗,人脸识别等领域,模型的决策过程需要高度透明,这时可以优先选用可解释性强的模型,如决策树、规则学习或LIME解释工具辅助的其他模型,这样更容易发现潜在的偏见或歧视问题。
    o 低解释性模型选择:在金融领域我们只关心结果和能否准确的对交易盈亏预测的模型,类似这种追求极致准确性能而不强调模型解释性时,可以选择神经网络或支持向量机等黑盒模型。
  6. 数据类型:
    o 结构化数据模型选择:对于数值型和离散型特征为主的数据,大多数监督学习算法都能处理,关键是看数据的具体结构和分布特点。
    o 文本数据模型选择:通常会采用NLP领域的特定模型,如词袋模型、TF-IDF加朴素贝叶斯或深度学习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进行文本分类。
    o 图像数据模型选择:图像分类主要依赖于卷积神经网络(CNNs)和其他视觉模型。

综上所述,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哪种算法并不是孤立的过程,而是要充分分析项目需求、数据特性以及可用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权衡模型的精度、效率、可解释性和泛化能力等多个因素。

01-20 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