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状态模式介绍
状态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允许对象在内部状态发生改变时改变其行为。
即一个对象在其内部状态改变时,会导致其行为的改变。状态模式将对象的所有状态都抽象成为一个状态类,对象在不同状态下具有不同的行为。这种设计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各种状态分离,并将状态转移的逻辑分离。这样可以让状态改变时避免重复的if...else...语句,使代码更加清晰简洁。
📌 场景
一般在对象状态的转换比较复杂的场景下使用。比如,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它所要采取的行为也会随之改变,这时我们就可以使用状态模式来进行程序设计。例如,游戏中的角色状态切换、自动售货机中的选择商品状态等等,都可以使用状态模式来进行设计,很多时候可以用来替代冗余的if...else...语句。
📌 优点
- 避免了大量的条件语句,使得代码更加清晰和易于维护。
- 将状态的控制逻辑与业务逻辑分离开来,降低了两者的耦合度。
- 状态的转换过程比较明确,易于理解和维护。
📌 缺点
- 如果状态比较多,会导致类的个数增加,从而增加系统的复杂性。
- 如果状态过多,可能会导致各个状态之间的转换关系比较复杂,难以进行维护。
- 如果状态的变化比较频繁,可能会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2 状态模式实现
以水的三种状态为例:
📌 1.定义状态
/**
* 状态
*/
public enum State {
/**
* 液态
*/
LIQUID,
/**
* 固态
*/
SOLID,
/**
* 气态
*/
GASEOUS
}
📌 2.定义水对象
/**
* 水
*/
public class Water {
/**
* 状态
*/
public State state;
/**
* 设置温度
* @param temperature 温度
*/
public void setTemperature(int temperature) {
// 低于 0 度,状态变为固态
if (temperature < 0) {
this.state = State.SOLID;
}
// 0 度到 100 度,状态变为液态
else if (temperature < 100) {
this.state = State.LIQUID;
}
// 高于 100 度,状态变为气态
else {
this.state = State.GASEOUS;
}
}
/**
* 行为
*/
public void action() {
// 不同的状态对应不同的行为
switch (this.state) {
case LIQUID:
System.out.println("水是液态");
break;
case SOLID:
System.out.println("水是固态");
break;
case GASEOUS:
System.out.println("水是气态");
break;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未知");
}
}
}
📌 3.调用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定义水
Water water = new Water();
// 定义温度数组
int[] temperatures = {50, -1, 101};
// 遍历温度,查看各温度下水的行为
for (int temperature : temperatures) {
// 设置温度
water.setTemperature(temperature);
// 水的行为
water.action();
}
}
}
控制台输出:
可以看到,将水的温度设置为不同值后,到了指定温度,水的状态就会发生改变,体现出其状态对应的行为,这就是状态模式的简单实现。
📌 注意:
建议状态不超过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