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MP
ICMP是(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它是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这些控制消息虽然并不传输用户数据,但是对于用户数据的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
ICMP协议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用于传输出错报告控制信息。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协议,它对于网络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应对ICMP攻击
虽然ICMP协议给黑客以可乘之机,但是ICMP攻击也并非无药可医。只要在日常网络管理中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就可以有效地避免ICMP攻击造成的损失。
对于“Ping of Death”攻击,可以采取两种方法进行防范:第一种方法是在路由器上对ICMP数据包进行带宽限制,将ICMP占用的带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即使有ICMP攻击,它所占用的带宽也是非常有限的,对整个网络的影响非常少;第二种方法就是在主机上设置ICMP数据包的处理规则,最好是设定拒绝所有的ICMP数据包。
ARP
假设我们的计算机IP地址是192.168.1.1,要执行这个命令:ping192.168.1.2。该命令会通过ICMP协议发送ICMP数据包。该过程需要经过下面的步骤:
1、应用程序构造数据包,该示例是产生ICMP包,被提交给内核(网络驱动程序);
2、内核检查是否能够转化该IP地址为MAC地址,也就是在本地的ARP缓存中查看IP-MAC对应表;
3、如果存在该IP-MAC对应关系,那么跳到步骤7;如果不存在该IP-MAC对应关系,那么接续下面的步骤;
4、内核进行ARP广播,发送ARP帧,目的地的MAC地址是FF-FF-FF-FF-FF-FF,ARP命令类型为REQUEST(1),其中包含有自己的MAC地址;
5、当192.168.1.2主机接收到该ARP请求后,将源主机的IP地址及MAC更新至自己的arp缓冲中,然后发送一个ARP的REPLY(2)命令,其中包含自己的MAC地址;
6、本地获得192.168.1.2主机的IP-MAC地址对应关系,并保存到ARP缓存中;
7、内核将把IP转化为MAC地址,然后封装在以太网头结构中,再把数据发送出去;
使用arp-a命令就可以查看本地的ARP缓存内容,所以,执行一个本地的PING命令后,ARP缓存就会存在一个目的IP的记录了。当然,如果你的数据包是发送到不同网段的目的地,那么就一定存在一条网关的IP-MAC地址对应的记录。
知道了ARP协议的作用,就能够很清楚地知道,数据包的向外传输很依靠ARP协议,当然,也就是依赖ARP缓存。要知道,ARP协议的所有操作都是内核自动完成的,同其他的应用程序没有任何关系。同时需要注意的是,ARP协议只使用于本网络。
ARP协议的利用和相关原理介绍。
一、交换网络的嗅探
ARP协议并不只在发送了ARP请求才接收ARP应答。当计算机接收到ARP应答数据包的时候,就会对本地的ARP缓存进行更新,将应答中的IP和MAC地址存储在ARP缓存中。因此,在上面的假设网络中,B向A发送一个自己伪造的ARP应答,而这个应答中的数据为发送方IP地址是192.168.10.3(C的IP地址),MAC地址是DD-DD-DD-DD-DD-DD(C的MAC地址本来应该是CC-CC-CC-CC-CC-CC,这里被伪造了)。当A接收到B伪造的ARP应答,就会更新本地的ARP缓存,将本地的IP-MAC对应表更换为接收到的数据格式,由于这一切都是A的系统内核自动完成的,A可不知道被伪造了。
ARP欺骗的主要用途就是进行在交换网络中的嗅探。有关交换网络的嗅探不是本文的讨论内容。
二、IP地址冲突
我们知道,如果网络中存在相同IP地址的主机的时候,就会报告出IP地址冲突的警告。这是怎么产生的呢?
比如某主机B规定IP地址为192.168.0.1,如果它处于开机状态,那么其他机器A更
改IP地址为192.168.0.1就会造成IP地址冲突。其原理就是:主机A在连接网络(或更改IP地址)的时候就会向网络发送ARP包广播自己的IP地址,也就是freearp。如果网络中存在相同IP地址的主机B,那么B就会通过ARP来reply该地址,当A接收到这个reply后,A就会跳出IP地址冲突的警告,当然B也会有警告。
因此用ARP欺骗可以来伪造这个ARPreply,从而使目标一直遭受IP地址冲突警告的困扰。
三、阻止目标的数据包通过网关
比如在一个局域网内通过网关上网,那么连接外部的计算机上的ARP缓存中就存在网关IP-MAC对应记录。如果,该记录被更改,那么该计算机向外发送的数据包总是发送到了错误的网关硬件地址上,这样,该计算机就不能够上网了。
这里也主要是通过ARP欺骗进行的。有两种办法达到这样的目的。
1、向目标发送伪造的ARP应答数据包,其中发送方的IP地址为网关的地址,而MAC地址则为一个伪造的地址。当目标接收到该ARP包,那么就更新自身的ARP缓存。如果该欺骗一直持续下去,那么目标的网关缓存一直是一个被伪造的错误记录。当然,如果有些了解的人查看ARP-a,就知道问题所在了。
2、这种方法非常狠,欺骗网关。向网关发送伪造的ARP应答数据包,其中发送方的IP地址为目标的IP地址,而MAC地址则为一个伪造的地址。这样,网关上的目标ARP记录就是一个错误的,网关发送给目标的数据报都是使用了错误的MAC地址。这种情况下,目标能够发送数据到网关,却不能接收到网关的任何数据。同时,目标自己查看ARP-a却看不出任何问题来。
四、通过ARP检测混杂模式节点
在混杂模式中,网卡进行包过滤不同于普通模式。本来在普通模式下,只有本地地址的数据包或者广播(多播等)才会被网卡提交给系统核心,否则的话,这些数据包就直接被网卡抛弃。现在,混合模式让所有经过的数据包都传递给系统核心,然后被sniffer等程序利用。
通过特殊设计的ARP请求可以用来在一定程度上检测处于混杂模式的节点,比如对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发送MAC地址为FF-FF-FF-FF-FF-FE的ARP请求。对于网卡来说这不是一个广播地址(FF-FF-FF-FF-FF-FF),所以处于普通模式的节点就会直接抛弃该数据包,但是多数操作系统核心都认为这是一个广播地址,如果有一般的sniffer程序存在,并设置网卡为混杂模式,那么系统核心就会作出应答,这样就可以判断这些节点是否存在嗅探器了。
可以查看,很多基于ARP的攻击都是通过ARP欺骗实现的。至于ARP欺骗的防范,还是尽可能使用静态的ARP。对于WIN,使用arp-s来进行静态ARP的设置。当然,如果能够完全使用静态的IP+MAC对应,就更好了,因为静态的ARP缓存只是相对的。
当然,可以有一些方法来实现ARP欺骗的检测。设置一个ARP的嗅探器,其中维护着一个本地网络的IP-MAC地址的静态对应表,查看所有经过的ARP数据,并检查其中的IP-MAC对应关系,如果捕获的IP-MAC对应关系和维护的静态对应关系对应不上,那么就表明是一个欺骗的ARP数据包了。
一个ARP数据包发送程序源代码和编译好的EXE程序可以参考ARPSender程序。注意:需要先安装WinPcap
FAQ
1. 什么是ARP?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是个地址解析协议。最白的说法是:在IP-以太网中,当一个上层协议要发包时,有了节点的IP地址,ARP就能提供该节点的MAC地址。
2. 为什么要有ARP? OSI 模式把网络工作分为七层,彼此不直接打交道,只通过接口(layre interface). IP地址在第三层, MAC地址在第二层。协议在发生数据包时,得先封装第三层 (IP地址),第二层 (MAC地址)的报头, 但协议只知道目的节点的IP地址,不知道其地址,又不能跨第二、三层,所以得用ARP的服务。
3. 什么是ARP cache? ARP cache 是个用来储存(IP, MAC)地址的缓冲区。当ARP被询问一个已只IP地址节点的MAC地址时,先在ARP cache 查看,若存在,就直接返回MAC地址,若不存在,才发送ARP request向局域网查询。
4. ARP 有什么命令行?常用的包括:(格式因操作系统、路由器而异,但作用类似)- 显示ARP cache: show arp; arp -a - 清除ARP cache: arp -d
ARP属于OSI哪一层?
ARP介于数据链接层与网络层之间,应属于2.5层。
https://www.cnblogs.com/bizhu/archive/2012/05/20/2509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