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S Week 14

扫码查看

Jan 27, 2020 ~ Feb 2, 2020

Algorithm

Problem 160.Intersection of Two Linked Lists(相交链表) 题目链接

题目描述:给定两个链表,判断其是否存在相交,若存在则返回相交节点,若不存在则返回 null。假设链表中不存在环路,函数不能破坏链表原有结构。举例,下面的两个链表则为相交链表,相交结点为 9。

1 -> 2 -> 3
\
9 -> 8
/
7

思路1:与上一周的题目类似,可以将其中一个链表中所有结点的地址用一个集合进行保存,接下来便利另一个链表,若其中出现某个结点地址也出现在了集合中,那么说明两个链表相交,若遍历结束也没有出现,则说明两个链表不相交

通过的代码如下

# Solution 1

# Definition for singly-linked list.
# class ListNode:
# def __init__(self, x):
# self.val = x
# self.next = None class Solution:
def getIntersectionNode(self, headA: ListNode, headB: ListNode) -> ListNode:
if (headA == None) or (headB == None):
return None
node_id_A = set([])
p = headA
while p != None:
node_id_A.add(id(p))
p = p.next
q = headB
while q != None:
if id(q) in node_id_A:
return ListNode(q.val)
q = q.next
return None

思路2:使用两个指针进行判断。先进行遍历,若两个链表的末尾元素不相同,则说明两个链表必定不相交(注:若相交则末尾元素相同,但是末尾元素相同未必相交!)。假设两个链表相交,那么该如何找到相交元素呢?设两个链表分别为A , B,相交部分为 C,两个指针 p,q 分别先指向 A,B,当遍历链表到末尾时,让 p 指向B,q 指向 A,继续遍历,当 p,q相等时,则说明该节点为开始相交的节点,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找到相交的节点时,p 遍历了 len(A) + (len(B) - len(C)) 个元素,q遍历了 len(B) + (len(A) - len(C)) 个元素,二者是相等的。故因此可以找到相交节点。

通过的代码如下

# Solution 2

# Definition for singly-linked list.
# class ListNode:
# def __init__(self, x):
# self.val = x
# self.next = None class Solution:
def getIntersectionNode(self, headA: ListNode, headB: ListNode) -> ListNode:
if (headA == None) or (headB == None):
return None
p = headA
q = headB
while p.next != None:
p = p.next
while q.next != None:
q = q.next
if p.val != q.val:
return None
else:
p = headA
q = headB
while p != q:
if p.next == None and q.next != None:
p = headB
q = q.next
elif q.next == None and p.next != None:
q = headA
p = p.next
else:
p = p.next
q = q.next
if p == None:
return None
else:
return ListNode(p.val)

Review

本周继续 Review 每个程序员需要知道的97件事(英文名:97 Things Every Programmer Should Know)。原文链接。下面是本周的5个小内容:

  • 大师神话(The Guru Myth) 原文链接

    在软件行业有许多闻名的大师,但事实上,“大师”也是人类,他们思考问题时的逻辑方法很我们没什么太多区别。只不过因为经验等积累的较多,“大师”可以利用思维捷径和直觉来发现和解决问题。当然,天赋资质方面仍存在差异,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一点并不明显。
  • 努力工作没有回报(Hard Work Does not Pay Off) 原文链接

    由于编程和软件开发涉及一个连续的学习过程,你始终需要去学习新的知识。比如阅读书籍,参加会议,与其他专业人员交流,尝试新的技术,简化现有工具等。如果你在项目上花费的时间太多了,既无法保证项目的质量,也无法提升自己。
  • 使用 bug 追踪器(How to Use a Bug Tracker) 原文链接

    一个好的 bug 报告需要三件事:1)如何尽可能的重现该错误,以及指出该错误发生的频率;2)正常运行应该发生/进行什么操作;3)实际上发生了什么。bug 追踪器除了 bug 报告以外,仍需要记录发现者,bug紧急程度,修复 bug 的人,是否完成修复等。
  • 通过删除代码来改进代码(Improve Code by Removing It) 原文链接

    少即是多,任何项目中有许多不必要的代码,我们可以通过删除这些代码已达到改进的目的。不必要的代码一办出现在哪里呢?最常见的地方便是“无用”的功能,项目中有一些功能,虽然设计时觉得很有用,但实际情况是很少有用户使用,因此这些功能涉及到的代码便可以去除。当然,还有很多冗余的代码分布在算法设计,数据结构的设计等
  • 安装程序(Install Me) 原文链接

    任何软件都应该编写一份安装说明。对于有GUI的软件,安装过程一般不是很复杂。但对于没有GUI的软件,例如某工具、库等,你应该为其写一个文档来告诉使用者如何安装/使用它。

此外,分享一篇我在 Linux 中国翻译的文章:查看 Linux 系统中进程和用户的内存使用情况

Tips

JavaScript 中 NaN 这个特殊的Number与所有其他值都不相等,包括它自己。唯一能判断NaN的方法是通过isNaN()函数:

NaN === NaN; // false
isNaN(NaN); // true

Sharing

我本周试着参与了一下上周提及的 Linux 中国翻译计划,发现参加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可供选择的题目也不少,每天也有新的题目入选,维护者也比较积极,每天都会处理新的PR。普通人的参与方式是作为译者,想将自己准备翻译的英文文章中一些信息进行修改并提交PR,等翻译好更新文章内容,再次提交新的PR,总结一下,就是翻译一篇文章共需要提交两个PR。等翻译的文章经过校对以后,便会公开发布。在 Review 部分中,我分享了我自己翻译的第一篇文章。

05-18 10:2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