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系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关系就是一张特定的()二维表。
-|关系的数学定义:课程号 →姓名)
-|传递函数依赖:Z为关系R属性,X→Y,Y→Z。(学号→系主任)(所在系号→系主任)
-|多值依赖:4NF
-|连接依赖:5NF
由于在关系模式中的某些不合适的数据依赖引起(数据冗余、更新异常、插入异常、删除异常)。
关系模式规范化的目的:是解决关系模式中存在的异常问题,消除数据依赖中不合适部分。
规范化:一个低一级关系模式,通过模式分解转换成若干个高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的集合。
范式(不同的规范化程度的标准) R为一个关系模式
-|第一范式:R的每个属性的值域都是不可分的简单数据项的集合。
-|第二范式:R的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主或者候选)码。(前提:R∈1NF)
-|第三范式:R的每个非主属性不存在传递函数依赖于(主或者候选)码。(前提:R∈2NF)
-|B C 范式:R中每个主属性不存在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前提:R∈3NF)
5.数据库设计的6个阶段是什么?
按照规范设计方法,数据库设计分为六各阶段
-|需求分析:分析用户(对象)的要求
-|概念结构设计:将需求分析得到的数据抽象为反映用户观点的概念模型(事物联系)。
-|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设计阶段的到的概念模式转换为具体DBMS所支持的,并建立相应外模式。
-|数据库物理设计:将逻辑设计阶段成型的数据库逻辑模型结合制定的DBMS,设计适合的物理结构。
-|数据库实施:根据逻辑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在计算机上建立起实际的数据库结构,并转入数据,进行试运行和评价。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数据库实施阶段试运行结果符合设计目标后。
6.逻辑结构设计中怎么将E-R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
将实体、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转化为关系模式:
-|实体的转化:将实体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联系的转化:1:1的联系、1:n的联系(选择性建)、m:n的联系(需建立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