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zoj1251】序列终结者(伸展树)
Description
网上有许多题,就是给定一个序列,要你支持几种操作:A、B、C、D。一看另一道题,又是一个序列 要支持几种操作:D、C、B、A。尤其是我们这里的某人,出模拟试题,居然还出了一道这样的,真是没技术含量……这样 我也出一道题,我出这一道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以后做这种题目有一个“库”可以依靠,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这道题目 就叫序列终结者吧。 【问题描述】 给定一个长度为N的序列,每个序列的元素是一个整数(废话)。要支持以下三种操作: 1. 将[L,R]这个区间内的所有数加上V。 2. 将[L,R]这个区间翻转,比如1 2 3 4变成4 3 2 1。 3. 求[L,R]这个区间中的最大值。 最开始所有元素都是0。
Input
第一行两个整数N,M。M为操作个数。 以下M行,每行最多四个整数,依次为K,L,R,V。K表示是第几种操作,如果不是第1种操作则K后面只有两个数。
Output
对于每个第3种操作,给出正确的回答。
Sample Input
1 1 3 2
1 2 4 -1
2 1 3
3 2 4
Sample Output
【数据范围】
N<=50000,M<=100000。
样例说明:
0 | 0 | 0 | 0 | |
1 1 3 2 | 2 | 2 | 2 | 0 |
1 2 4 -1 | 2 | 1 | 1 | -1 |
2 1 3 | 1 | 1 | 2 | -1 |
3 2 4 | 2 |
分析:
暴力的话,操作1增加操作,操作2翻转操作,操作3查询操作的复杂度都是O(n),并且有m个查询的话,O(mn)肯定得爆炸。
关键点:
1. 伸展树为左小右大的二叉树,所以旋转操作不会影响树的性质
2. 区间操作为:
int u = select(L - 1), v = select(R + 1);
splay(u, 0); splay(v, u);
//通过旋转操作把询问的区间聚集到根的右子树的左子树下
因为伸展树为左小右大的二叉树,旋转操作后的所以对于闭区间[L, R]之间的所有元素都聚集在根的右子树的左子树下
因为闭区间[L, R],
1) 所以每次都要查开区间(L - 1, R + 1),
2) 所以伸展树元素1对应的标号为2,
3) 所以node[0]对应空节点,node[1]对应比所以元素标号都小的点,node[2 ~ n + 1]对应元素1 ~ n,node[n + 2]对应比所有元素标号都打的点,其中node[0], node[1], node[n + 2]都是虚节点,不代表任何元素。
每次进行序列操作时,把l-1旋转到根,把r+1旋转到根的右儿子,r+1的左子树就是整个区间[l,r]。
我们可以用Splay的每个节点记录该节点对应子树的信息,那么每次询问只要输出r+1的左子树中的最大值,即代码中的mx[t[y][0]]。
为了避免Splay中有节点0,我们将所有节点的编号加1。又因为要旋转l-1和r+1,所以在Splay插入节点为1到n+2。(原因显然…大家自己脑补)
这道题用Splay的提根操作达到了区间操作的目的,方法很巧妙。
另外我觉得这道题有几点需要注意:
①要理解Splay中节点的含义以及节点所记录的信息。
②区间的翻转操作很巧妙,只需要将标记下传并且交换左右子树,并不需要修改节点的max和size。
③每次find操作都要pushdown,这样就可以保证节点x到根的路径上所有点都被更新,便于之后的旋转操作
总结
a. 这里区间加,所以无怪乎有延迟标记的思想,那就自然有了pushdown操作
b. 这里通过提根操作找到我们要操作的区间,
c. 区间加操作用的是延迟标记的思想
b. 区间最大值操作在排序二叉树中很简单(因为这个区间已经被我们旋转成一个区间了)
d. 区间翻转操作:这里用的是延迟标记的思想(区间加也是延迟标记),所以有rev做延迟标记,交换的话直接交换左右即可
e. 这里有翻转操作,这颗伸展树不一定是一颗二叉排序树,所以求最大值的话就像线段树那么求好了,每个节点多加个maxx标记即可
/*bzoj 1251 序列终结者
题意:
给定一个长度为N的序列,每个序列的元素是一个整数。要支持以下三种操作:
1. 将[L,R]这个区间内的所有数加上V;
2. 将[L,R]这个区间翻转,比如1 2 3 4变成4 3 2 1;
3. 求[L,R]这个区间中的最大值;
最开始所有元素都是0。
限制:
N <= 50000, M <= 100000
思路:
伸展树 关键点:
1. 伸展树为左小右大的二叉树,所以旋转操作不会影响树的性质
2. 区间操作为:
int u = select(L - 1), v = select(R + 1);
splay(u, 0); splay(v, u); //通过旋转操作把询问的区间聚集到根的右子树的左子树下
因为伸展树为左小右大的二叉树,旋转操作后的所以对于闭区间[L, R]之间的所有元素都聚集在根的右子树的左子树下
因为闭区间[L, R],
1) 所以每次都要查开区间(L - 1, R + 1),
2) 所以伸展树元素1对应的标号为2,
3) 所以node[0]对应空节点,node[1]对应比所以元素标号都小的点,node[2 ~ n + 1]对应元素1 ~ n,node[n + 2]对应比所有元素标号都打的点,其中node[0], node[1], node[n + 2]都是虚节点,不代表任何元素。
*/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左右孩子简便写
#define LS(n) node[(n)].ch[0]
#define RS(n) node[(n)].ch[1] const int N = 1e5 + ;
const int INF = 0x3f3f3f3f;
struct Splay {
struct Node{
int fa, ch[];//节点的父亲以及两个孩子
bool rev;//翻转标记
int val, add, maxx, size;//值,增加的延迟标记,最大值,子树的大小
void init(int _val) {
val = maxx = _val;//初始化最大值和值
size = ;//子树大小
add = rev = ch[] = ch[] = ;//初始化左右子树和延迟标记和反转标记
}
} node[N];//n个节点
int root;//树根 void up(int n) {//右节点向父亲更新
//这是求子树的最大值,树的最大值就是取树根,左子树,右子树三者中的最大值
node[n].maxx = max(node[n].val, max(node[LS(n)].maxx, node[RS(n)].maxx));
//这是更新树根的大小,左子树+右子树+根
node[n].size = node[LS(n)].size + node[RS(n)].size + ;
} void down(int n) {//区间增加的延迟标记往下传的操作
if(n == ) return ;//空节点
if(node[n].add) {//如果增加的延迟标记不为0
if(LS(n)) {//如果分别有左右子树,就更新左右子树
//标准的线段树区间操作的例子
node[LS(n)].val += node[n].add;
node[LS(n)].maxx += node[n].add;
node[LS(n)].add += node[n].add;
}
if(RS(n)) {
node[RS(n)].val += node[n].add;
node[RS(n)].maxx += node[n].add;
node[RS(n)].add += node[n].add;
}
node[n].add = ;//增加延迟标记传下去了,自己的当然要赋值为0
}
if(node[n].rev) {//这是区间翻转的延迟标记
if(LS(n)) node[LS(n)].rev ^= ;//翻转延迟标记往下传
if(RS(n)) node[RS(n)].rev ^= ;
swap(LS(n), RS(n));//交换左右子树
node[n].rev = ;//翻转延迟标记设置为0
}
} //左旋和右旋的合集 ,将节点n按照kind方式旋转
void rotate(int n, bool kind) {
int fn = node[n].fa;
int ffn = node[fn].fa;
node[fn].ch[!kind] = node[n].ch[kind];
node[node[n].ch[kind]].fa = fn; node[n].ch[kind] = fn;
node[fn].fa = n; node[ffn].ch[RS(ffn) == fn] = n;
node[n].fa = ffn;
up(fn);
} //将节点n伸展到goal的 位置去
void splay(int n, int goal) {
while(node[n].fa != goal) {
int fn = node[n].fa;
int ffn = node[fn].fa;
down(ffn); down(fn); down(n);
bool rotate_n = (LS(fn) == n);
bool rotate_fn = (LS(ffn) == fn);
if(ffn == goal) rotate(n, rotate_n);
else {
if(rotate_n == rotate_fn) rotate(fn, rotate_fn);
else rotate(n, rotate_n);
rotate(n, rotate_fn);
}
}
up(n);
if(goal == ) root = n;
} //在树种找位置为pos的点,其实和二叉查找树里面找排名为pos的点的方式一样
int select(int pos) {
int u = root;
down(u);//区间加和区级翻转延迟标记下传
while(node[LS(u)].size != pos) {//左孩子的大小不等于pos
if(pos < node[LS(u)].size)//如果pos在左孩子就往左孩子走
u = LS(u);//
else {//pos在右孩子
pos -= node[LS(u)].size + ;//pos减去左孩子和根的大小
u = RS(u);//往右孩子走
}
down(u);//延迟标记下传
}
return u;
} //查找l到r这个区间
int query(int L, int R) {
//u节点就是找到的l-1的节点,v节点就是找到的r+1的节点
int u = select(L - ), v = select(R + );
//将u节点旋转到0的位置(根),将v节点旋转到u的位置,那么
splay(u, ); splay(v, u); //通过旋转操作把询问的区间聚集到根的右子树的左子树下
return node[LS(v)].maxx;
} //区间加操作
void update(int L, int R, int val) {
//把区间调上来
int u = select(L - ), v = select(R + );
splay(u, ); splay(v, u);
//标准的区间加操作
node[LS(v)].val += val;
node[LS(v)].maxx += val;
node[LS(v)].add += val;//延迟标记下传
} //区间翻转操作
void reverse(int L, int R) {
//找区间
int u = select(L - ), v = select(R + );
splay(u, ); splay(v, u);
//翻转延迟标记置为1
node[LS(v)].rev ^= ;
} int build(int L, int R) {
if(L > R) return ;
if(L == R) return L;
int mid = (L + R) >> ;
int r_L, r_R;
LS(mid) = r_L = build(L, mid - );
RS(mid) = r_R = build(mid + , R);
node[r_L].fa = node[r_R].fa = mid;
up(mid);
return mid;
} void init(int n) {
node[].init(-INF); node[].size = ;
node[].init(-INF);
node[n + ].init(-INF);
for(int i = ; i <= n + ; ++i)
node[i].init(); root = build(, n + );
node[root].fa = ; node[].fa = ;
LS() = root;
}
} splay_tree; int main() {
int n, m;
scanf("%d%d", &n, &m);
splay_tree.init(n);//初始化
for(int i = ; i < m; ++i) {
int op, l, r, v;
scanf("%d", &op);
if(op == ) {//操作1,区间加
scanf("%d%d%d", &l, &r, &v);
splay_tree.update(l, r, v);//l到r区间上面加上v
} else if(op == ) {//操作2,区间翻转
scanf("%d%d", &l, &r);
splay_tree.reverse(l, r);//翻转l到r区间
} else {
scanf("%d%d", &l, &r);
printf("%d\n",splay_tree.query(l, r));//查询l到r的最大值
}
}
retur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