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使用了nat6方案和x3c8021x实现了校园网上网和IPv6连接;但实际使用时经常出现莫名奇妙的问题。IPv6状态要么是无法连接网络,要么是无法连接Internet;经过研究,发现大概是自启动项的问题。

P.S. luci (web管理界面)里的startup自启项管理经常不起作用,估计是uci仅仅是enable了启动项而没有真正把启动项添加进自启动目录rc.d,可能是没有规范各程序的自启动命令);所以,以下操作都是SCP+SSH(telnet)的操作

类似于linux的启动方式,openwrt的启动主要有两个来源,/etc/rc.d/ 和 /etc/rc.local

一  /etc/rc.d/ 目录是一些 链接,链接到/etc/init.d/command 然后链接自身的文件名格式例如 S50telnet,链接到 /etc/init.d/telnet,表示启动顺序为50,解析/etc/init.d/telnet文件;(具体解析方式可能与/etc/rc.common 有关,里面定义了start,stop,restart,boot等,所以sh文件里的start,boot过程都可以被识别然后被启动);贴一个例子

S50telnet :

/etc/init.d/telnet:

二 /etc/rc.local 文件,类似sh,直接写即可

对于openwrt这种系统来说,启动顺序非常重要。在校园网中,有一些基本的逻辑顺序。比如x3c认证应该在network初始化完毕后开始,至少得到mac之后;IPv6虽然可以直接获取到地址(NDP/cache?)但没有通过802.1x认证,对于交换机来说端口仍然是down的,除认证包外数据包不通,所以nat6应该在802.1x认证之后开始。不过Lan口的IPv6地址和Wan6的地址可以提前获取/分配(DHCPv6),这对于nat6来说又是一个前提。个人理解nat6的核心应该在lan-wan的路由表上,所以应该在一切外围工作完成后开始。最后,解决方案:

/etc/init.d/nat6:

链接S55nat6,同前

测试效果还可以;不过要有耐心的等一下,IPv6发现可能比较慢。前提是wan6获得真正的IPv6地址(全球单播?可以去bgp.he.net查)

#EOF

04-15 16:3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