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Kubernetes是一个开源、用于管理云平台中多个主机上的容器化的应用,目标是让部署容器化的应用简单并且高效,Kuernetes提供了应用部署、规划、更新、维护的一种机制。

在Kubernetes中,所有的容器均在Pod中运行,一个Pod可以承载一个或者多个相关的容器户创建的每个Pod系统会自动选择一个健康并且有足够容量的节点来创建类似容器的容器,当容器创建失败,由node Agent kubelet来自动重启。但是如果是Pod失败或者机器的其他原因,它并不会自动转移并且启动,除非用户自定义了replication controller。

用户可以自己创建并管理 Pod,Kubernetes将这些操作简化为两个操作:基于相同的Pod配置文件部署多个Pod复制品;创建可替代的Pod当一个Pod挂了或者机器挂了的时候。Kubernetes API中负责来重新启动、迁移等行为的部分叫做“replication controller”,一个应用的多个Pod可以共享一个机器。

Kubernetes支持一种特殊的网络模型,Kubernetes创建一个地址空间,并且不动态的分配端口,它可以允许用户选择任何想使用的端口,为了实现这个功能,它为每个Pod分配IP地址。Kubernetes提供了服务的抽象,并提供了固定的IP地址和DNS名称,而这些与一系列Pod进行动态关联,这些都通过之前提到的标签进行关联,所以我们可以关联任何我们想去关联的Pod,当一个Pod中的容器访问这个地址的时候,这个请求会被转发到本地代理(kube proxy),每台机器上均有一个本地代理,然后被转发到相应的后端容器。

Kubernetes通过一种轮询的机制选择相应的后端容器,这些动态Pod被替换的时候,Kube proxy时刻追踪着,所以,服务的IP地址(dns名称)从来不变。

Kubernetes中的资源,比如Pod都通过一个叫URI的东西来区分,这个URI有一个UID,URI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象的类型(比如Pod),对象的名称,对象的命名空间,对于特殊的对象类型,在同一个命名空间内,所有的名字都是不同的,在对象只提供名称,不提供命名空间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是假定为默认的命名空间。UID是时间和空间的唯一。

起源

大规模容器集群管理工具,从Brog到Kubernetes

虽然Google推出Kubernetes的目的之一是推广其周边的计算引擎(Google Computer Engine)和谷歌应用引擎(Google App Enginx)。但Kubernetes的出现能让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可以享受连接众多计算机成为集群资源池的好处。Kubernetes在模型建立之初就考虑了容器跨主机连接的要求,支持多种网络解决方案,同时在Servie层次构建集群范围内的SDN网络。其目的是将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放置到容器可达的范围,这种透明的方式便利了各个服务间通信,并为微服务架构的实践提供了平台基础。而在Pod层次,作为Kubernetes可操作的最小对象,其特征更是对微服务架构的原生支持。

2015年7月22日迭代到v1.0并正式对外公布,这意味着这个开源容器编排系统可以正式的在生产环境使用。与此同时,谷歌联合Linux基金会及其它合作伙伴共同成立CNCF基金会(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并将Kubernetes作为首个编入CNCF管理体系的开源项目。

05-28 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