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是面向 Web 的编程语言,获得了所有网页浏览器的支持,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脚本编程语言之一,也是网页设计和 Web 应用必须掌握的基本工具。
JavaScript主要用途
- 嵌入动态文本与HTML页面
- 对浏览器时间做出相应
- 读写HTML元素
- 在数据被提交到服务器之前验证数据
- 检测访客的浏览器信息
- 控制cookies,包括创建和修改等。
- 基于node.js技术进行服务器端编程。
JavaScript变量
变量相当于容器,值相当于容器内装的东西,而变量名就是容器上贴着的标签,通过标签可以找到 变量,以便读、写它存储的值。
声明变量 在 JavaScript中,声明变量使用 var语句。
示例一: 在一个 var 语句中,可以声明一个或多个变量,也可以为变量赋值,未赋值的变量初始化为 undefined(未定义)值。当声明多个变量时,应使用逗号运算符分隔。
var a; //声明一个变量
var a,b,c; //声明多个变量
var b = 1; //声明并赋值
document.write(a); //返回 undefined
document.write(b); //返回 1
示例二: 在 JavaScript 中,可以重复声明同一个变量,也可以反复初始化变量的值。
1. var a = 1;
2. var a = 2;
3. var a = 3;
4. document.write(a); //返回 3
注意:在非严格模式下,JavaScript 允许不声明变量就直接为其赋值,这是因为 JavaScript 解释器能够自动隐式声明变量。隐式声明的变量总是作为全局变量使用。在严格模式下,变量必须先声明,然后才能使用。
赋值变量 使用等号=
运算符可以为变量赋值,等号左侧为变量,右侧为被赋的值。
示例 变量提升。JavaScript 在预编译期会先预处理声明的变量,但是变量的赋值操作发生在 JavaScript 执行期,而不是预编译期。
document.write(a); //显示undefined
a =1;
document.write(a); //显示 1
var a;
在上面示例中,声明变量放在最后,赋值操作放在前面。由于 JavaScript 在预编译期已经对变量声明语句进行了预解析,所以第一行代码读取变量值时不会抛出异常,而是返回未初始化的值 undefined。第三行代码是在赋值操作之后读取,故显示为数字 1。
提示: JavaScript 引擎的解析方式是:先解析代码,获取所有被声明的变量,然后再一行一行地运行。 这样,所有声明的变量都会被提升到代码的头部,这就叫作变量提升(Hoisting)。
变量作用域
变量作用域(Scope)是指变量在程序中可以访问的有效范围,也称为变量的可见性。
JavaScript 变量可以分为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
- 全局变量:变量在整个页面脚本中都是可见的,可以被自由访问。
- 局部变量:变量仅能在声明的函数内部可见,函数外是不允许访问的。
示例一 下面示例演示了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关系。
var a = 1; //声明并初始化全局变量
function f(){ //声明函数
document.write(a); //显示undefined
var a = 2; //声明并初始化局部变量
document.write(a); //显示 2
}
f(); //调用函数
由于在函数内部声明了一个同名局部变量 a,所以在预编译期,JavaScript 使用该变量覆盖掉全局变量在函数内部的影响。 而在执行初期,局部变量 a 未赋值,所以在函数内第 1 行代码读取局部变量 a 的值也就是 undefined 了。当执行到函数第 2 行代码时,为局部变量赋值 2,所以在第 3 行中就显示为 2。
示例二 下面示例演示了如果不显式声明局部变量所带来的后果。
var jQuery = 1;
(function () {
jQuery = window.jQuery = window.$ = function(){};
})()
document.write(jQuery); //显示函数代码:function(){}
因此,在函数体内使用全局变量是一种危险的行为。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应该养成在函数体内使用 var 语句显式声明局部变量的习惯。
变量类型 JavaScript 是弱类型语言,对于变量类型的规范比较松散。具体表现如下:
- 变量的类型分类不严谨、不明确,带来使用的随意性。
- 声明变量时,不要求指定类型。
- 使用过程不严格,可以根据需要自动转换变量类型。
- 变量的转换和类型检查没有一套统一、规范的方法,导致开发效率低下。
优缺点:
- 优点:使用灵活,简化了代码编写。
- 缺点:执行效率低,在开发大型应用时,程序性能会受到影响。
字面量
- 字面量(literal)是用于表达一个固定值的表示法,又叫常量
- 通俗的理解,字面就是所见即所得,js 程序执行到代码中的字面量,会立即知道它是什么类型的数据,值是多少
- 可以用于表示固定值,比如:数字、字符串、undefined、布尔类型的字面值等
数字字面量
- 就是数学意义上的数字
- 数字字面量区分:整数字面量、浮点数字面量(小数)、特殊值
- 书写时直接书写字面量,不需要添加任何辅助符号
(1)整数
- 整数字面量写法区分进制
- 整数可以被表示成十进制(基数为10)、八进制(基数为8)以及十六进制(基数为16)
- 十进制是最基本的数值字面量格式,可以直接在代码中输入
- 八进制字面值必须带前导0、0O、0o 。八进制整数只能包括数字0-7
- 十六进制的前缀是0x或0X。后面可以包含数字(0-9)和字母a~f或A~F
- 在进行算术计算时或者参与程序,所有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数字都会被转换成十进制
<script>
// 整数字面量
// 十进制
console.log(10)
console.log(-10)
// 自己要知道转换成十进制是多少
// 八进制
console.log(01) // 8
console.log(0100) // 8*8
console.log(01000) // 8*8*8
console.log(0o100)
// 特殊情况
console.log(089)
// console.log(0o89) 语法错误
// 十六进制
console.log(0x1) // 1
console.log(0x10) // 16
console.log(0x100) // 16*16
console.log(0x110) // 16*16+16
</script>
(2)浮点数
- 数学概念中的小数
- 包含:整数、小数点、小数部分
- 浮点数不区分进制,所有的浮点数都是十进制下的数字
- 注意:如果浮点数是大于0 小于1的,可以省略小数点前面的0不写
<script>
// 浮点数字面量
console.log(1.23)
console.log(-1.23)
console.log(0.123)
console.log(.123)
console.log(1.23e3) // 科学(e)技术法
console.log(1.23e-3)
console.log(0.1 + 0.2)
</script>
(3)NaN
- NaN:(not a number)表示不是一个正常的数,但是还是一个 Number 类型的数字,这个数字没办法用前面的表示方法表示
- NaN 与任何值都不相等,包括他本身
- isNaN(): 判断一个数据是不是一个NaN,是返回 true,否返回false
<script>
// NaN 不是一个正常的数
console.log(0 / 0)
console.log(isNaN(0 / 0))
console.log(isNaN(12))
</script>
字符串字面量
- 字符串是由任意个数的有序或无序的字符组成的串,类似人类的语言,在 JS 中有自己特殊 的写法
- 组成:字母、汉字、特殊符号、空白等
- 字符串字面量写法:是用一对单引号(' ')或双引号(“ ”)及引号内的字符构成,引号中间的字符可以有任意多个,也可以是没有字符的空字符串
- 注意:字符串中如果字符包含了双引号,则其外部应该由单引号标示,反之相同
<script>
// 字符串字面量
console.log("这是一个字符串#&*")
// console.log("这是一个"字符串"#&*") 语法错误
console.log("这是一个'字符串'#&*")
console.log('abc')
console.log('a"b"c')
console.log('123')
console.log(' ') // 空白字符串
console.log('') // 空字符串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