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计算机讲究的是生态圈,生态圈已经构建得差不多了,我们使用的电子产品都是这个生态圈中的一环,因此你做出来的任何东西都需要与这个生态圈兼容。生态圈是什么,是所有技术人员的技术框架,还包括我们日常所用的所有软硬件。在现有的条件下,设计一个程序语言,编写一个操作系统,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难。问题是,谁会用?国内做出来的一些汉语编程和操作系统,除了骗经费,基本没有什么市场。不要小看这个生态圈,IBM,INTEL,谷歌,微软,这些公司这么多年花了多少钱?没有人有能力有资源推倒重新做一套出来。因而,我们做的任何IT产品,只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只能与国际的先进技术接轨,否则没有出路。搜索引擎的例子摆在那里,充分说明了僵化的官僚体制与活跃的信息技术革命是不相适应的,所以,市场的就让它归市场吧,只有我们的企业修炼到家了,才能参与到规则的制订中去。
第二,中文编程是个伪命题。因为,现有的汉语编程语言,在理念上并没有什么创新,都只不过是在关键字上做了改变,把if写成"如果",把return写成"返回",这么做意义不大。因为一个最low的程序员也不可能记不住那几十个关键字,他只需要了解逻辑关系,而不需要理解关键字的字面意义。反而是英文字母更紧凑一些。而且,这也不叫什么新的语言,一种编程语言的真正价值体现在它的设计上,它有什么语言特性,这和关键字的编码没什么关系。改造一下编译器,任何程序语言都可以用汉语编程。然并卵,只不过在闭关锁国的道路又进了一步罢了。
第三,关于语言的爱国问题。只要我们还承认自己落后,就不得不学习英语。别说软件生态圈,国内的人才都未必已经形成一个氛围良好的圈子,这时候就只能向别人学习。等到我们足够强大了,别人自然会向我们学习,到时候,随你怎么折腾,外国人都会跪舔的。计算机行业强大的标志就是出现一批能够比肩IBM、谷歌等公司的中国企业。要知道,计算机行业的标准都是巨头搞出来的,是强大的产品塑造了标准,不要搞反了。
第四,关于弯道超车。在已有的技术框架下,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中国不大可能超越。比如,精密制造业,传统计算机体系,别人积累了几十年,中国至今都赶不上。中国可以做的就是保证自己能够生产次好的产品,然后,在新的科技革命时实现超越。比如,量子,生物,人工智能,都属于未来投资的范畴。对于计算机理论,如果哪天有个中国籍的数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引领全世界量子计算、生物计算的浪潮,那才真值得骄傲。前面提到那些计算机巨头,它们的根源在于理论。比如,IBM的研究人员里面有多名诺奖得主,谷歌来自于斯坦福。
另外,回到题主的问题。我不认为将现有程序语言的关键字改成中文会对普及编程有多大的帮助。提高编程的教育质量,文档和教育资源更重要。采用更人性化的语法,甚至用搭积木的形象的方式来编程,都是普及编程时不错的思路。但这跟是不是中文没关系,与其将程序语言翻译成中文,还不如多翻译一些优秀技术书籍。
最后说一句: 实干兴邦。天天喊爱国的,不是骗子就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