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这样一篇博客很久了?笔者从14年毕业,工作至今,已经待过三家互联网公司,分别是做电商、医疗、ToB产业互联网的公司。从一个刚毕业的稚嫩大学生,成长为一个架构师。从我的个人亲身经历出发,我想谈一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层技术管理。
一、实力派
我的第一任直属领导,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当时我还是一个初入互联网行业的新人,他会在我每天工作之前,把我今天要做的功能,用邮件发给我。邮件里面包含了功能实现的流程图和一些注意事项,我只要按他的功能写出代码。这意味着,他在给我分配这个任务的时候,已经全盘思考过这个功能的程序合理性。他是一个高级程序员,他虽然没有亲手写下这些代码,但代码在按照他的思想执行。在我后来的工作中,我也常模仿他的方法去带一些新人。但对于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的人,或者我认为这个人可以自己去解决问题,我会让他去考虑、去设计一个功能、一个程序,会让他告诉我他的实现方法、流程,我会听取他的实现方法、流程,看是否存在漏洞、是否和我的想法一致。这种领导我称之为实力派。
二、传话派
后来,因为一系列的人员流动、职位调整,我迎来了另一位直属领导。他工作多年,项目经验丰富,技术能力一般,年龄30左右,已结婚生子。公司决定研发一个新项目,新项目采用以往不同的技术路线,需要我这样年轻、有学习能力、有精力的人员去做攻坚手。新项目备受重视,大领导经常会召集中层干部开会,会上会部署一系列工作任务。每次会议完毕,各组自行开会传达会议精神。在我们组的会议上,我的这位领导通常的一个流程是:一、传达大领导指示,“大领导要求我们怎么样怎么样,要做什么工作”;二、任务分解,“这个事情我又不会,只能靠你们了,你们一定要给我撑起”,难啃的事情挨着分给攻坚手,自己负责一些挑战相对低的事情。这还不算完,过一段时间,下一次会议,在大家对这个技术难点攻克地快完成的时候,又分配一波新的技术难点,而之前攻克的难点问题分到自己头上。当然,他自己会担项目的责任,也就是项目做好了,是这位中层领导的成果,管理得当、分工合理、锐意进取、攻坚克难,项目没做好,他作为首要问责人。我称这类领导为传话派。
三、不沾锅派
再后来,我见到另一类的中层管理,在工作中,主要负责开会、传达会议精神。在互联网行业,敏捷思想是一个贯穿现代化敏捷互联网行业日常的思想,看板工具,是程序员们经常使用的得力生产力工具。然而,他的治下,还是按“块”分任务,这块功能你负责,那块功能他负责,“这块功能出了一切问题,你的责任”,包括和产品沟通、编码、和各方对接。言必称,“这个事情,领导已经决定了,就这么干”,“领带说了什么什么,有问题你去找领导”,“领导这么要求的,不是我要求的”......,在一个技术型团队,让人不明白的是,他的职责是什么?
在一些小的互联网公司,有技术经理、有项目经理,技术经理管技术,框架、难点,帮助程序员顺利开发业务;项目经理负责项目,项目的进度、业务逻辑等,有时存在会两者兼任的角色,各有职责。
漫谈996
有一本书,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想必互联网圈的人都了解。笔者曾亲身经历,因为产品经理拍脑袋,一个项目立项、设计、开发、测试,到临上线被砍掉,整个团队fire。
前几年,大家都担心淘宝、天猫干掉线下零售实体店,后来马云提出,新零售,一些实体店又纷纷开起来,河马生鲜、苏宁小店等,why?因为人有接受高质量服务的需求,线上不能搞定一切,机器、程序可以为人服务,但最高级的服务,仍然是人给人提供的服务、个性化的服务、专属的服务。说到服务业,要提供高品质的服务,赚更多的钱,起码你得认识你的客户、知道他的需求、研究他的喜好,有人说,我可以用身份牌,每个人一扫,通过机器程序,我能知道这个人是谁,可以通过历史数据分析他这个人有什么习惯,预测他要干什么事情。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假如我进入一家经常去的饭店,老板一看,哎哟,这不谁谁谁,笑脸相迎,爱吃什么,不用多说,不一会儿功夫,给你做好了端过来,你是不是愿意经常去光顾这家店。如果,现在,你进入一家饭店,首先要求你扫码,服务员也不怎么搭理你,你用程序点了菜,厨师根据程序无差别的烧菜,端到你的面前,你吃完结账走人。两种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再举例一个场景,你每天下楼出去买菜遛弯,你先用门禁卡开门,回到小区,你提了一堆东西,此时你让小区保安帮你开下门,他问你是谁,你住哪里的,你一说,他开门,你回家。假如,场景切换一下,你下楼买菜遛弯,遇到小区保安,他一眼认出你,问早,给你开门,对你微笑,你买菜回来,他主动帮你开门,问你需不需要帮助。你愿意为后者支付更高的物业费吗?我会愿意。
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现在的人可真懒,指望程序做一切事情,让自己简简单单、舒舒服服把钱挣了。回到产品的设计上,各种无人概念、无人物流、端菜机器人、各种算法,为你匹配一堆看起来你比较需要的服务,这些我也就认了,毕竟不是人人能为高质量服务买单。现在一个场景,我一个ToB的交易,几百个商品,一天没几单,一个单子可能会执行几天甚至几个月,需要几台机器、一个程序,自动把这几百个商品上架,然后更多时间,这几台机器是空闲着的,单子也要自动审核,自动完成,支付流程也要自动的,又得需要几台机器,写一些程序去执行,然后大部分时间空闲。值得吗?更有一些需求,一些数据,一次初始化后,伴随着程序整个生命周期,也不会有几次更改,这样的数据也要做一个开发、ui、前端、测试去做一个界面去维护。而这样的小的、不甚合理的需求积累起来,汇聚成了无尽的需求,这些需求真的必要吗?对于业务的开展、对于GMV的提升真的有用吗?还是说这样的需求能让大家看起来都很忙,kpi不会难看?
在996这件事情上,是程序员不努力还是什么?真得想想。
政府前两年提的懒政,什么是懒政?其他行业不懒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