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全媒体记者 符畅8月26日,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何莽带队编写的《康养蓝皮书: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21)》(简称《康养蓝皮书》)正式发布。2021年度全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十强市榜单和2021年度全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百强县榜单(简称“康养二十强市”和“康养百强县”)也同步发布。医疗康养赛道迎接新爆发点在疫情刺激下,人们对康养产业的需求、关注和迫切度越来越高。记者了解到,为推出《康养蓝皮书》,中山大学组建了以中组部西部博士服务团成员为核心的调研团队。相关调研工作历时一年,对中国内地330个地级以上城市和2800个县(含县级市、市辖区)进行网络资料收集,实地走访了多个百强县市,围绕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展开分析撰写形成了对中国康养产业最新趋势的研究结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龄化进程超预期,老龄化社会正在加速前行,这为康养产业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环境。何莽在介绍《康养蓝皮书》核心研究成果时表示,我国康养产业发展已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同时,康养产业主体布局调整,医疗康养赛道正在迎来新的爆发点。在当前形势下,建设具有竞争力的强势品牌,将成为全国各个康养目的地发展的必由之路。接下来,文旅康养深度互融,将成为新的产业集群发力点。而康养产业的发展,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何莽介绍,当前,中国康养产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新的支持政策也在源源不断地输出。“健康中国”“积极老龄化”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依然是康养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此背景下,很多之前并未涉足康养领域的大型国企和民企近两年纷纷将投资目光锁定在康养产业,康养产业发展即将迎来新的增长亮点。各进军康养产业的龙头企业结合自身业态形式推出各种康养产品,呈现出联合内外部资源,构建企业自身康养生态,不断开辟新赛道的趋势。从发展模式方面来看,我国康养项目运营开始受到重视,康养项目更多元化地开发地方资源并与当地消费实力相吻合。研学康养发展进入爆发期,旅居康养进入主动发展阶段,疗愈康养产品体系已经明晰,运动康养也即将进入井喷式发展期。展望未来,《康养蓝皮书》提出,以优势康养资源为支撑的体育赛事有望成为西部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依靠资源优势发展康养产业是偏远地区实现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趋势,目前发展运动康养已使得西南地区的康养产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西部地区可适当将自身地形的劣势转化为发展体育赛事的优势。广东6县(区)上榜“康养百强县”在此次公布的最新榜单中,广东省新兴县、从化区、蕉岭县、梅县区、博罗县、东源县等6个县(区)上榜“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百强县”,珠海市上榜“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强市”。从全国康养百强县层面看,目前康养产业发展较成熟的是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地康养强县在百强中的占比分别为29%、18%和29%,共占76%。从省份层面看,拥有康养强县数量最多的三个省份分别是浙江省、云南省和四川省,各有9个区县上榜。从全国范围来看,尽管康养百强县仍主要集中于我国南部地区,部分东北、西北地区的区县也开始逐渐进入康养百强县榜单,几乎覆盖除西藏自治区和甘肃省之外的所有省份和直辖市。分布集中度的降低意味着康养强县覆盖范围愈加广阔,也体现了康养产业的发展受到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重视和认可。通过对比2021年和2020年的榜单发现,2021年的康养百强县分布与上年大体相似,同时,由于各区经济动态发展和政策变化,百强县名单仍然具有小规模的变动,其中共有13个县新晋跻身2021年度康养强县榜单。在2021年度康养百强县榜单中,贵州省、福建省和浙江省新晋强县数量明显增加,体现了当地较为激烈的康养产业发展势态;安徽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省份的康养强县入选情况与往年基本一致,说明这些强县的康养产业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是可持续的,持续保持着区域内康养产业发展的领先地位。

08-27 11:4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