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首届文博会“一炮打响”,被评为当年“中国文化十大事件”之一。这20年间,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生意兴隆”:仅举办地广东深圳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就由2004年的163亿元增至2023年的2750亿元。那么今天,以交易功能为核心要务的文博会,又将如何助力文化资源更高效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呢?我们自然有着更多期待。

16万平方米,不断扩大的展览面积,承载的是达到历史新高的“首展”“首秀”“首发”。虚实融合、激光投影、AI大模型……在这里,从“文化+创意”到“文化+科技”,我们看到了跨界融合的新路径,也看到了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用主办方的话说,就是要打造“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和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产品贸易平台”。

“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的确,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文博会理应是检阅台、推进器:一方面,承载着东方神韵的文化出海“新三样”——网文、网剧、网游头部资源云集于此,展示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另一方面,本届文博会首设国际文化贸易展,将国际展区面积扩大到上届的6倍以上,就是要通过加强对世界优秀文化产品的进口和消费,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锐意创新。

峥嵘二十年,足见这个“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旺盛生命力。而透过本届文博会,我们直观感受到,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正是根植其中的内在基因。向着“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再出发,我们有理由期待,文博会将肩负新的文化使命扬帆远航,为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主笔:陈壮

摄像:楼阳 赖欣彤

编辑:黄耀敏

二审:王秀娟 冯逢

三审:曾小强 袁媛

出品:广东广播电视台时政采访部

05-24 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