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康喜 实习生关晋安 广州报道

5月14日,由中宣部组织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活动在广州启动。在为期7天的主题采访活动中,来自中央、省、市重点新闻媒体组成的采访团将分两路赴广东各地,走进广东高质量发展一线,调研报道广东高质量发展故事。

在采访情况介绍会上,广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梁勤儒介绍,截至目前,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4年居全球第二,全省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主要科技指标均居全国首位,面向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需求部署的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积极成效。

广东是全国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在高质量发展上肩负重要使命和重大责任。近年来,广东坚持制造业当家,坚持把科技创新落在企业上、落在产业上、落在发展上,多措并举积极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

梁勤儒表示,当前广东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是建设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二是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实验室体系以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为引领,以省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联合实验室为支撑,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跨学科、大协同科学研究。

目前,松山湖实验室成立锂离子电池团队、高效晶硅电池团队、水系锌基电池团队,联合广汽、欣旺达等龙头企业打造能源材料与器件创新工场,服务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同时,省市联动吸引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大院大所来粤建立27家高水平创新研究院。

在强化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夯实产业发展根基上,广东围绕产业需求组织实施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全面启动实施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推动原创性成果产出,重大项目“5G通讯设备用高导热二维材料柔性膜的制造与应用基础研究”研制出4条专业生产线,产品已在华为、中车、小米、中兴等多家企业测试应用。

在坚持聚焦“卡脖子”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方面,一是持续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采用“竞争择优”“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多种方式,对“受制于人”的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重大装备开展科研攻关。企业牵头的项目占比50%以上,企业参与95%以上,在5G、4K/8K超高清、高端打印机、高端电子元器件等领域打破一批“卡脖子”技术瓶颈,部分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

二是积极探索新型攻关组织模式。坚持问题导向、应用导向,以“谁被卡谁出题、谁出题谁出资、谁能干谁来干、谁牵头谁采购”方式实施攻关,积极探索“业主制”“主审制”“军令状”等多种新型组织模式,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广东实践”。

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助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的渠道方面,广东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探索符合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广东模式。同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体系,全省14家国家高新区、32家省级高新区以占全省1%的开发土地,创造了约1/5的GDP、1/4出口总额、1/3外资利用额,成为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在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上,一方面持续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7.5万家,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7.6万家,居全国第二。

另一方面,打造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支撑体系。推动关于加快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助力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广东省科技信贷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等政策出台,全省科技信贷余额超2.3万亿元,省创新创业基金累计投资项目693个,投资金额272.8亿元,培育86家企业上市。  

05-15 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