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马面裙热度颇高。在“新中式”成为新潮流的当下,马面裙一跃成为“国风顶流”,活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色场景里。

马面裙的制作技艺与岭南文化有着怎样的渊源?粤绣、广绣又是如何运用于其中?5月7日,南方网、粤学习记者走进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生活在左服饰有限公司,寻找答案。

马面裙制作技艺入选广州海珠第八批非遗

马面裙是汉服的一款代表性服饰,由一条裙腰、两片长方形裙身组成,前后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中间裙门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称“马面”。如今,马面裙是年轻人的潮流穿搭单品,更是独特的历史文化元素。

2023年5月,广州市海珠区公布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马面裙制作技艺作为传统技艺项目类别新增入选。一时间,马面裙与岭南文化的关系进入了大众视野。

申报该非遗项目的机构为广州市生活在左服饰有限公司(广州市汇美时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一踏进该公司的工作坊,犹如进入了马面裙的世界。这里挂满了不同款式、不同材质的马面裙,设计师们也正忙着为一款即将投入生产的马面裙配色。

“国风顶流”也有广东元素?来看马面裙的“前世今生”-LMLPHP

工作坊内陈列着马面裙等国风服饰。

“国风顶流”也有广东元素?来看马面裙的“前世今生”-LMLPHP

工作坊内收藏的三蓝绣马面裙。

汇美时尚集团副总裁曲晶介绍,目前马面裙在设计中充分运用了广绣和潮绣工艺。她向记者展示了一条清代末期的粤绣马面裙。裙子用色较为丰富,图案主要采用百鸟图,象征太平盛世、和气致祥。

现场,她还一一介绍了马面裙的由来、制式,诸如马面裙的样式随着朝代的变化有所不同,明代马面裙裙身有装饰性裙襕,清代马面裙在外露裙门和裙身上刺绣花卉、禽鸟等装饰图案,内裙门则无装饰。

曲晶表示,传统服饰不应该只放置于博物馆供大家参观,而应该与现代设计创新结合,走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当大家开始走近它、了解它、热爱它、传承它,并使用它,这才是对其最好的传承。”

此外,该公司正联合清华大学及服饰史专家编纂《中国最美服饰马面裙白皮书》,将介绍中国马面裙的发展历程,展示古董马面裙收藏,更将在马面裙的活化、传承、创新方面提出准则和主张,以更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将岭南文化元素融入马面裙,实现传承与创新

曲晶告诉记者,粤绣在古代马面裙的制作中运用极广,以运用广绣和潮绣为主。图案方面,马面裙倾向于采用粤绣中最为经典的百鸟图,以孔雀为首,鸳鸯、仙鹤等飞禽环绕四周,一针一线勾勒出蓬勃生机的百鸟争鸣景象。

“国风顶流”也有广东元素?来看马面裙的“前世今生”-LMLPHP

清代末期的粤绣马面裙。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谈及岭南的夏天,大众最先想到的是瓜果飘香的景象。在马面裙的纹样中,荔枝、木棉等广东元素也频频出现。配色方面,粤绣用色较为丰富,一件马面裙至少要使用20多种颜色,色系从浅到深,红色为点睛之色,黄色、绿色、蓝色也运用颇多,最大程度上保持原有风貌。

由于制作工序复杂、周期长,马面裙也是清朝时期广州西关小姐及官家夫人的日常穿搭。此外,当时广州对外商贸繁荣发展,马面裙同广绣、广彩等商品经由广州十三行走向了海外。曲晶认为,无论是马面裙的花色、配色、纹样、制式,还是穿着场景,都见证了广州港的繁华。

为让马面裙走进大家的日常,现如今,设计师们对其进行了现代化的“转型升级”,包括将手绣改为机绣,降低马面裙的成本及价格;将之前复杂的样式转变为一片式、拉链式等简洁样式,便于穿搭;在布料的选用上,也出现了真丝制作的凉感马面裙,色泽清新典雅,透气性强,受到众多广东年轻人的青睐。

更特别的是,马面裙还结合使用广东非遗面料“香云纱”,设计出凉感马面裙,更适合广东人穿着。“许多海外华人远离故土时,会选择带走一件香云纱,以表达对故土的眷恋和怀念。”在曲晶看来,“马面裙的发展是一部服装史,也是我们民族的振兴史。”

95后广州大学生结缘马面裙,致力展现东方之美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2021级研究生林伊霞是一位国风文化的爱好者。从最开始分享汉服之美,再到后来成为一名专业且小有名气的国风传播者,她在热烈的国风梦中长途跋涉,致力展现东方之美。

“国风顶流”也有广东元素?来看马面裙的“前世今生”-LMLPHP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2021级研究生林伊霞。

“不知道女孩们是不是和我一样,小时候就喜欢身披床单扮演古代汉服女子。”初入大学的林伊霞为延续小时候对汉服的兴趣与喜爱,加入学校的子非鱼汉服社,并在课余时兼职汉服模特。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在校期间,林伊霞通过短视频和图文将汉服之美进行年轻化和新潮化表达,并通过开展线下马面裙和不同汉服体验活动等,将国风带入校园,让更多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积极传播传统服饰文化的路上,她也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2023年11月,林伊霞和其他汉服爱好者共同创作了“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短视频,推出后在各大平台上引发关注。

她希望,未来有更多高校能够加入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队伍,让国风和传统服饰走进校园,走近年轻人的生活。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杨政芳 王璐瑶

05-09 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