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24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前夕,由广东省委网信办指导、南方新闻网主办的“我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网上征集活动在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正式上线,旨在广泛集智聚力,共同推动广东的高质量发展。30天时间里收到2196份建言献策,既涵盖全省全域、挖掘痛点堵点,也聚焦一地一策、提出高招实招,内容丰富,情真意切。即日起,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推出《高言质》系列报道,遴选网友高质量建言,挖掘背后故事,分析探讨可行性,以冀“把网民朋友的‘金点子’转化为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周年。五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新增3.2万亿元;研发经费支出新增超1800亿元;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总额接近40万亿元……这个世界最年轻的大湾区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站在新的起点,怎么在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中催生更多新质生产力,发挥大湾区文化融合的魅力?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罗昕在“我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网上征集活动中提交了《新质生产力赋能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发展》这一建议。他在建议中谈到,粤港澳大湾区要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立形象定位。“深圳、香港、广州、佛山都具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历史文化底蕴,做好历史文化和科技文化‘交相辉映’是当前需要重视的课题。”他说。
共建人文湾区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五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科技、交通等方面的融合显著成就数不胜数。随着多项优惠政策的红利释放,“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等创新要素正不断向大湾区汇聚,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南沙大桥、赣深高铁、广汕高铁等开通运营,为大湾区居民往来提供更多便利。
在罗昕看来,经济、科技、交通等方面是湾区发展的“硬实力”,成为了大湾区建设的“筋骨”;而文化融合更像是“软实力”,可以为大湾区建设注入精神动力、塑造共同体意识。
“香港、澳门与珠三角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大湾区文化融合具有天然的优势和基因。”罗昕进一步解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共建人文湾区”,强调“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加强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为“文化融合”擘画了基本蓝图。“要把基本蓝图变成美丽现实,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罗昕说。
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融合
湾区“同源”元素跨越空间
“新质生产力可以赋能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融合。”罗昕向记者谈到,深圳、香港、广州、佛山等城市具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历史文化底蕴。基于独特的历史与地理条件,岭南大地文化灿烂悠久,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华侨文化、粤商文化等都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的“富矿”。
罗昕建议,可以通过文旅这一“窗口”,让富有无限“新质生产力”潜能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后的形象定位。
他举例谈到,可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大湾区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整合、呈现,有利于产出湾区文化融合性产品与服务。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可以打破物理空间的限制,让湾区文化元素跨越地域界限,实现更广泛的文化碰撞与交流。
在此基础上,他主张创新机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文化平台的搭建,可以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可能性。“比如,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得到了深港两地联合推出的政策包,创新制度机制为深港协同提供了规则衔接与政策便利。未来也应通过推出文化优惠政策、加强文化产业协同等方式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企业和机构合作交流破除障碍。”他说。
形成规则机制优化衔接
共建共治湾区智慧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一KPI正初见成效。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以及光明、松山湖、南沙三大科学城相继落地,大湾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展现新质生产力的科创企业数量、质量在全国乃至全球领先。
罗昕建议,下一步,要在共商共建共享体制机制下,通过规则机制优化衔接,积极推动解决各种阻碍新质生产力发挥作用的管理壁垒问题。
同时,要依靠市场机制和政府指导,立足于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共建共治湾区智慧城市、产业大脑及公共数据池等,推动大湾区城市系统互联互通,建立资源节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大湾区发展生态体系。
“我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网上征集活动收到2000余份建议,其中有不少建议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挖掘更多的可能性。罗昕谈到,此次网上征集活动是互联网时代政民沟通的新形态,类似开放互动的沟通形态有助于广开言路、倾听到更多理性建设性的声音,对公共决策、国家治理起到很好的智力支撑作用。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黄小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