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 通讯员 林晓辉
图/通讯员提供
3月16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联合朗声图书、百听听书,在广州市文明路总馆B区一号报告厅举办“中山讲堂”品牌讲座。讲座邀请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画家李广,以“‘小人书’里见大侠”为题,与读者分享连环画《射雕英雄传》中人物造型的创作过程。讲座同步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微信视频号,朗声图书微信视频号,央央阅读微信视频号、抖音号等多个线上平台播出,共吸引近四万人观看并参与互动。
连环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连贯的画像砖艺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基于文学作品改编的连环画不断涌现,《三国演义》等改编连环画已成为一代经典。同样的,金庸先生所创作的武侠小说也是一代人的回忆。
谈到《射雕英雄传》中人物造型的创作,李广详细介绍了相关的概念和设计方法。他表示,连环画与小说不同,每个人物都需要有具体化的形象,给这些人物造型,就像定妆试镜或舞台亮相,需以有限的连环画画面,承载尽可能多的角色信息,这样人物才能饱满、立体。他以李萍的在小说中的三次拔刀为例,解释了错位同构的创作原则。他设计的李萍拔刀形象和小说中原著中的任何一次描述都不相同,是整体形象的一种集合。
李广表示,在设计人物造型时,他主要遇到了三大难题,分别是原著与改编作品的差异、虚构与历史的平衡、写实与唯美的取舍。比如“虚构与历史的平衡”,历史上的宋代女子成年后需要盘发,而男子需要束发披巾,但读者们可能很难接受这样形象的黄蓉穆念慈和柯镇恶。故而,在作画的时候,他选择以七分历史、三分改编的方式来处理人物的发型设计。
又如“写实与唯美的取舍”,李广以《射雕英雄传》的主角郭靖为例进行了说明。虽然根据原著,郭靖的长相并不出众,但在图像阅读上,“真善美”三者首先打动人心的往往是“美”,因为人物造型的“美”是读者的第一印象,而“真”“善”还可以在具体的情节演绎中展现出来,因此需要考虑在造型上做得更“美”。
李广表示,他的解决方法,本质上就是回归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而写意精神也正是他创作的核心理念。在连环画中体现写意精神,最重要的是抓住这个人物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特质,李广将其概括为“得意忘形”“舍形取神”。
李广还与现场读者就人物神态和服饰的设计、武术动作的展示、复杂人物形象的刻画、连环画的局限性、漫画和连环画的对比等内容展开交流,并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路历程和生活中的一些观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