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时节的广东,“百千万工程”进展成效不断显现 南粤大地奏响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协奏曲-LMLPHP

全媒体记者 黄磊 朱嘉乐 马汉青

产业转移园里,新业态新产业打造新引擎,县域经济加速发力;美丽圩镇中,“土特产”孕育大商机,乡镇联城带村功能持续凸显;广袤沃野上,农文旅融合红红火火,村民腰包越来越鼓……新春时节的南粤大地,生机盎然,“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进展成效不断显现。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也是最大潜力板。“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全省上下以“头号力度”推进其走深走实,南粤大地奏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的“协奏曲”,加快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变为潜力板,强县促镇带村如火如荼——广东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其势已成,其兴可期。

县域经济不同赛道争先进位

县域强则市域强,县域活则全省活。广东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中,抓住县域这个重要发力点,实施创先、进位、消薄行动,各地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走好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打造越来越多的经济强县。

茂名高州大力抓产业发展,补齐工业短板,建设好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最大程度发挥三产融合的乘法效应;汕尾陆丰建设电力能源、海工制造、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四大产业链条,“3+2”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小家电之乡”湛江廉江加速推进“智造”升级,强品牌、拓市场,现代化支柱产业壮大成势;惠州博罗加快构建电子信息、新材料、电动车、生命健康和新能源、新型储能的“4+1”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批重大项目、外资项目相继建设投产……如今的广东,一个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正迸发强劲动能。

壮大县域经济,产业转移是重要抓手。去年以来,一场以产业有序转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主动仗”在广东全面打响,新一轮对口帮扶协作的结对关系首次实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市、县全覆盖。在清远,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已洽谈签约企业近万家、落户企业数百家,二期280多万平方米空间也在提速建设当中;在江门,台山、江门(开平)、鹤山三个省产业园规划总面积78.5平方公里,构建“一核两翼,三对接两辐射”区域发展格局;在潮州,围绕“3+3”产业发展体系,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一区两带”的产业空间布局越来越清晰。

在不同赛道上创先争优,激活了广东县域经济“一池春水”:阳江阳西海水育苗、调味品及预制菜生产、海上风电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做大做强,促进产业兴县、强县富民;韶关乳源持续升级打造乳桂经济走廊产业创新示范区,并依托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特色文化,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特色村镇建设;河源紫金重点发展新电子、新材料、新智造等主导产业,推动工业、农业、旅游三大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乡镇联城带村能级持续提升

乡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节点。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广东大力提升镇域能级,一大批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加快培育。

过大年,很多“老广”喜欢买些兰花装点家居,肇庆四会石狗镇根据消费市场的变化,全产业链建专建精兰花专业镇,去年相关产值达4.8亿元;佛山顺德均安镇深耕均安草鲩生产、加工、科研、营销、文化相互关联配套的产业新格局,“游”出了一条年产值达2.4亿元的增收致富之路;汕头澄海隆都镇改造千年古墟,丰富文旅消费业态,加快建设“狮头鹅城”……“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持续激活产业动力源、推动城镇经济提质发展的例子,在广东各地随处可见。

人居环境直接关系到生活质量,广东各地大力开展美丽圩镇建设,串珠成链,聚点成面,圩镇人居环境实现新的飞跃。在清远清新浸潭镇,生态碧道建设扮靓了“一河两岸”,沿途的生态及人文景观构建出一幅景美人和的和谐画卷;在珠海香洲唐家湾镇,当地通过小型民生工程、人居环境整治、“民生微实事”等方式将镇域内闲置空地“变废为宝”,小广场、小公园、小球场等便民设施在18个社区实现全覆盖。

全省各地城镇建设的提速提能,使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不断显现。在中山,覆盖21个涉农镇街、涉及130多个村落的“香山古韵”“岐水流芳”两大乡村振兴示范带,带动着乡村区域协调发展和提升;在茂名,油城墟、沙垌香街、窦州墟、高凉墟、橘洲墟、疍家墟六个示范墟各展其长,引领当地强化镇街联城带村功能。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蝶变

新春的广东,广袤的沃野上乡村和美、游人如织,处处生机勃勃,一个个欣欣向荣的场景,汇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以“百千万工程”为引擎,广东各地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省2万多个行政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特色文旅,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批批“土特产”培育成大产业,持续推动着乡村振兴。云浮新兴龙山塘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选育培育品种优质的“红宝石芭乐”并扩大种植,小小芭乐树结出丰收致富的“甜蜜果”;东莞常平白石岗村充分利用村中1200亩黄皮种植基地,大力发展黄皮产业,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村民的腰包也更鼓了……

各地充分利用乡村休闲产业资源,促进农文旅融合,让美丽乡村的“颜值”向“价值”转化。揭阳揭东新岭村依托丰富的山林资源打造美丽特色乡村,生态红利催生“美丽经济”;梅州梅江筀竹村在春节期间收获不少曝光度,这个藏在山野之间的小小村落吸引着一批批游客前来“寻找乡愁”,通过变美景为资源,村落经济活力明显提升;河源以东源县叶潭镇山下村为试点,探索开展绿美、富美、和美的“三美”家庭创建工作,带动一个个“小家美”向一片片“乡村美”“全域美”转变。

“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引领广东乡村发展“美丽蝶变”。如今的岭南大地,一个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生动场景,汇成一幅幅景美人和产业兴的幸福画卷,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数看发展】

2023年——

●全省22个县(市、区)、110个镇、1062个村(社区)入选“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案例;

●设立总规模240亿元的省产业转移基金,安排1万亩用地指标支持15个主平台建设,新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超650个、总投资超3200亿元;

●全省新增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3个,累计达7个;

●全省112个镇入选全国千强镇;

●全省新增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5个、示范村49个;

●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36∶1;

●全省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率从78%提高到83%,惠及5200多万群众;

●全省新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

●全省新增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0个,累计达62个。

02-17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