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媒体记者 戴曼曼 黄宙辉 詹淑真
图/主办方提供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究竟有何独特优势?文化产业投资又有何新趋势?11月28-29日,“2023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广东·广州)”召开。
会上,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联合艾媒咨询发布了《2023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趋势研究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规模超2万亿,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近万家,与科技、金融的融合发展成为文化产业的最主要方向;
此外,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活力十足,文化智造相关企业投融资最受欢迎,元宇宙、AIGC等新概念热度上升;同时总结出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融资呈现“一个变革、两大战略、三大融合、四种创新”的发展趋势。
文化上市公司或每年新增5家以上
粤港澳大湾区依托自身众多优势,不断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金融多元融合,并进一步拓展数字文化的消费新空间,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融资环境正呈现向好发展的态势。
《报告》认为,港澳文化产业特色鲜明,能与大湾区内地九市形成良好互补。
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规模中,大湾区内地九市以1.99万亿的文化企业营收占据明显优势,其中广深两市占主导地位,合计接近1.5万亿元人民币。以文化企业营收规模来说,2021年大湾区文化产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达1.99万亿元,规上文化企业数量达到9396家,集中分布于深圳、广州、东莞三地。
《报告》统计,截至11月17日,粤港澳大湾区已上市文化企业总市值超过4.9万亿元,其中广深两市企业总市值超4万亿元,聚集效应凸显;从行业类型看,游戏、文娱传媒和先进制造相关企业贡献了主要市值,占比达到91.6%。
《报告》还预测,未来5年内大湾区九市文化企业将保持每年5家以上新增上市的节奏。
不仅如此,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日渐深度融合,共创文化产业新形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文化产业的边界不断被拓宽,与其他领域的边界也在被逐渐打破。
《报告》认为,多元融合、充分赋能之后的文化产业,可以更好地带动更多产业进一步发展,其中与科技、旅游、金融的融合成为当下大湾区文化产业多元融合的最主要的发展方向。
从投融资情况看,2019年-2023年10月大湾区文化产业合计产生融资事件527件,据估算总融资金额约为407.3亿元,其中融资金额主要分布于501万-3000万元间,但一亿元以上融资也达74笔,甚至有3笔投融资规模达10亿元级。
多种文化产投模式齐头并进
《报告》指出,当前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呈现多种投资模式齐头并进的特点,形成包含资本市场、文化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商业银行、民营/个人资本等投资主体的多层次文化企业融资市场,满足从领军企业、高潜力企业到中小企业初创融资的多维度融资需求。
此外,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呈现各级政府利用文化产业基金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的特征。
2015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政府及国企发起的文化产业基金已有近十支,这些产业基金多通过整合国资文化企业资源,吸纳成熟的民营资本,发挥资本+产业的资源联动作用,为满足大湾区文化优势产业融资需求做出重要贡献,已经形成多层级、全产业和主题性基金相结合的产业基金体系。
《报告》对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概括出“一个变革、两大战略、三大融合、四大创新”发展趋势,并认为应聚焦AIGC、高端文化“智造”等热点和大湾区优势领域,实现大湾区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一大变革”是指数字科技为文化产业带来的根本性变革,未来不仅文化内容的载体会数字化,文化内容的生产和体验场景也会更多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文化生产效率和体验效果进一步提升。
“两大战略”指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发挥大湾区产业特色,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以及围绕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战略,发挥深港合作优势,打造文化产业标杆。
“三大融合”指大湾区利用区域内独特的文化资源,拓展文化旅游融合、文化科技融合、文化金融融合。
“四种创新”指基于AIGC、超高清视频、数字人等创新技术,粤港澳大湾区可打造数字实景体验、VR实时直播等落地新应用,结合车载、AR、实景街区、音频等新场景,促进文化新消费形态的落地。
广东移动游戏出海态势向好
针对数字文化内容消费投资潜力,《报告》提到,大湾区作为改革开放的阵地,同时也是数字文化出海活跃的区域,随着“数字湾区”建设推动,未来大湾区的“数字文化出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目前,网络游戏出海已成为中国数字文化出海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
聚焦大湾区,《报告》提到,广东省移动游戏出海在国内市场大盘中占比较大,在移动游戏出海流水TOP100的所属地区,以及出海流水超10亿元的产品方面,广东省的占比均超过两成。而在音视频社交领域,2022年上半年中国出海音视频社交应用规模TOP10名单中,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共有三款产品入列,占比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