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康喜 东莞报道
近日,东莞召开全市“百千万工程”省典型村建设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15个典型村提标杆补短板工作的思路方向和具体举措,加快推动“百千万工程”工作出成效。这是继5月以来,东莞今年第三次围绕“百千万工程”召开的全市大会。
在不久前召开的广东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上,东莞共有10个镇入选典型镇,15村(社区)入选典型村。东莞入选首批典型镇村名单位居全省前列。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优势塑造工程、结构调整工程、动力增强工程、价值实现工程,其瞄准的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服务的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目标是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目前,广东正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市直管镇城市,东莞现代化建设起家于镇村。镇域经济好不好,直接影响全市高质量发展成色。这也决定了“百千万工程”对东莞而言极为重要,东莞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较其他城市也更具特殊性。
作为“双万”之城,东莞镇村经济较为发达,城乡一体发展水平较高。东莞需要借助“百千万工程”对镇村进行优势再造、价值发现,让头部“长板”更长,将中底部短板变为潜力板,不断增强发展后劲。“百千万工程”,将成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新的发力点。
对镇村进行优势再造
镇域不仅是连接县域和城乡发展的重要单元,也是观察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窗口”。自改革开放以来,这座起步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制造业大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一直在镇村。
这也使得东莞成为广东镇域经济的中坚力量和经济强镇的“孵化器”。今年,东莞28个镇悉数上榜全国千强镇,14个镇跻身榜单前百名。这些千强镇、百强镇是东莞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以“一镇一品”的“专业镇”发展模式,支撑起东莞这座万亿之城的经济底盘。
村级层面上,以雁田、乌沙、潢涌等为代表的村(社区)在过去创造了诸多辉煌,截至去年年底,东莞村组集体经济总资产2508.9亿元,全市农村集体资产约占全省三分之一。
但放眼全国,东莞镇村经济仍需进一步补强提升。从发展规模上看,东莞至今仍缺位全国“千亿镇”序列,还未出现百亿村。从发展空间上看,各镇村建设用地碎片化叠加空间不足,制约着好项目、大项目的落地。
下一步,东莞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必要积极挖掘“镇”的优势、“村”的潜能,做大做强镇域、村域经济,打造更多千亿镇、百亿村,让镇村这个最大“潜力股”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巨大优势。
由此,东莞提出,以34个镇街(园区)、597个村(社区)为主体,分“四步走”,更好统筹市镇体制特点、镇的优势、村的资源,打造千亿镇百亿村。
随着东莞清晰构建起“镇强村兴”城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新格局,各镇村开始跑马突围、奋勇争先。如凤岗镇雁田村在全镇率先出台村级“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力争2023年底、确保2024年底村组两级总资产突破100亿元。
凤岗镇党委书记张耀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凤岗正在培育雁田村为产业发展型典型村、乡村振兴样板村、大湾区明星村。“我们重点从新兴产业、多元投资、‘工改工’、民生幸福、基层治理、莞深融合等六个方面培育典型,争取为全镇乃至全市探索提供经验做法。”
以典型镇建设示范引领,是广东城镇建设的整体思路,而激活典型村活力,则能为东莞各村(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多元经验借鉴,背后更蕴含着东莞经济发展的无限潜能。
为更好形成镇村优势再造的典型示范,9月初,东莞又以构建“1279”典型引领工作体系为牵引,选树南城街道、厚街镇城乡结合部区域为城乡融合综合片区,长安镇为“创先”典型镇,凤岗镇雁田村、中堂镇潢涌村等7个村为典型村,聚焦城乡融合、产城融合、科创+制造融合等,聚焦千亿镇、百亿村以及各具特色的和美乡村典型。
细观东莞“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和“1279”典型引领工作体系不难发现,东莞正以“头号力度”,发挥市镇体制特点、镇的优势、村的资源,对镇村产业、园区、科创、人才、综合环境、资源配置和各自特色进行“提质”与“融入”再造,在市级统筹下,构建更高水平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为实现这一发展格局,东莞开展实施镇村规划提升、绿美城乡建设、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九大行动,对镇村进行优势再造、价值发现。
以城乡融合综合片区为例来看或许更为清晰。南城街道、厚街镇城乡结合部区域处于东莞三心交汇处,汇聚了东莞科技创新、传统产业转型、连片空间整备、乡村振兴示范带、荔枝特色农业等资源场景于一体;而从空间来看,又是城与乡结合、镇与镇接壤、生态与农村的过渡地区。
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表示,未来,这里将以全新路径打造深度城市化的样板。而通过“百千万工程”,这里也将成为东莞镇村优势再造,探索城乡融合发展、镇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主攻点。
11月初,东莞25个镇村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梳理名单可发现,除此前东莞“1279”典型引领工作体系中的镇村外,此次省典型镇村包含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包含了城镇提能、城乡融合、农文旅融合发展、美丽圩镇、人居环境等诸多层面,这无疑为东莞进一步对镇村进行优势再造,构建更高水平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提供了更大机遇。
补齐“短板”,锻造“潜力板”
受访专家表示,与全省非珠三角地区相比,东莞城乡一体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也要看到,由于长期以来各镇街以自主发展为主,缺乏一体化统筹,加之各地发展禀赋差别较大,导致东莞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经济强镇和发展薄弱镇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大部分镇街经济总量仍在400亿元以下;此外,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长期在镇村,一方面也致使东莞城乡混杂、亦城亦乡,土地空间碎片化、连片空间不足等瓶颈,制约着东莞的高质量发展。
如何挖掘薄弱镇、后进镇潜力,培育出更多镇域经济的腰部力量,使之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如何破解亦城亦乡和特大城市城乡结合部空间治理难题,成为东莞亟待破解的难题。
从这一角度来看,加快推动“百千万工程”工作出成效,直接影响着东莞补短板的质量和效率。而这也正是东莞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题中之义。
在“1279”典型引领工作体系中,东莞选树洪梅镇为“消薄”典型镇,要求其围绕数字经济和新能源产业集群培育、连片土地单元整备、千亩“工改工”、滨水生态文旅示范带等重点任务,作出消薄引领,力争2025年GDP超150亿元,70%以上的村(社区)集体净资产超1亿元,超3亿元村达到4个以上。
被选树为典型镇后,洪梅提出,打造1个典型镇、3个典型样板、3个典型村庄,开展9大行动。洪梅将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土地瓶颈突破、镇村面貌提升等,破解经济总量少发展底子薄、公共配套管理运营能力薄弱等个性难点问题,并把资源禀赋转换为洪梅实施“百千万工程”的特色亮点。
同时,东莞还围绕城市发展空间、人居环境等重难点部分,通过村容村貌提升行动、城中村改造提升行动、镇村工业园改造提升行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行动等,攻下城中村改造这个“老大难”问题,破解东莞土地利用碎片化、低效化问题,更好支撑东莞产业升级和村民增收。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认为,东莞要补短板、锻造潜力板,依旧要发挥镇这个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再造镇域经济,让镇街成为东莞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中心点。
自11月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公布以来,东莞各入选镇街形成了热气腾腾的干事创业景象,力争做到镇镇有方案、村村有方案,因地制宜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如清溪镇根据自身功能定位和产业基础等要素,明确打造1个融合发展综合片区、打造6个典型村,其中,综合片区将努力打造成为莞深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生态科创融合的集中展示区域。
不难发现,在广东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的当下,东莞这座制造业城市,正通过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消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东莞始终以产业为根本抓手,通过镇域的消薄和村域的融入和改造,加快锻造自身“潜力板”。
专家认为,未来,随着“百千万工程”在东莞走深走实,各镇村必然将形成优势再塑造、结构再调整、动力再增强工程、价值再实现的发展局面,不断为东莞高质量发展增强后劲,激活潜能。
出 品丨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中共东莞市委网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