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媒体记者 周聪
图/全媒体记者 蔡嘉鸿 潘俊华
海报设计/张惠鑫 麦宇恒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创新之道,唯在得人。11月22日下午,“湾”象更新澎湃动能——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
在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领衔大湾区各行各业领军人物向全球人才发出《邀请函》,吹响“集结号”,热忱欢迎海内外人才选择大湾区,扎根大湾区,深耕大湾区,与大湾区共创精彩,共享未来。
世界三大湾区连线 分享世界湾区观察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
人才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关键因素,更是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召开之际,来自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的各界大咖视频连线,为论坛送上祝福。
来自纽约湾区的美国华南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表示,大湾区现有的专家和高素质人才储备是大湾区多年来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纽约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之间可以开展合作,尤其是人才方面的交流合作。”
美国旧金山湾区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所长肖恩•伦道夫认为,旧金山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领域一直保持密切交流,未来更可以将两个湾区之间的合作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
熟悉东京湾区的日本•瑞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行长田边久人长期往来于中日之间,也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发展。他表示:“大湾区聚集了世界各地的人、物、财富,也是地理上的亚洲中心,我们非常期待在大湾区创造新的商机、继续发展前行。”
大咖齐聚 共话湾区发展格局
本次论坛,嘉宾们分量十足。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王恩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张立群,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等大咖发表主旨演讲,深入探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之路。
“谁掌握材料,谁就掌握未来,这些都要靠人才。”王恩哥院士指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目前汇聚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各个研究所、中国顶尖高校和创新企业的大量人才。活跃的人才合作,正不断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化转移。
张立群院士认为,高校在人才培养和人才集聚方面有先天优势。“寻才引才得‘筑巢引凤’。不仅要有三顾茅庐的精神,更要不遗余力构建高能级平台,吸引人才集聚,让人才为我所用。”
郑永年教授在视频演讲中表示,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我国要跨越中等技术陷阱,就要增强人才竞争力。“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应发挥所长,将人才优势聚集整合,让人才要素在湾区流动起来。”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代表,来自肇庆市德庆县东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慧、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李嘉宜、路邦科技有限公司(香港)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麦骞誉、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商品展示技术项目冠军姚妮君,与参会嘉宾共同分享了他们的“湾区故事”。
湾区吹响人才集结号 赋能行业发展
圆桌对话环节设置了“新技术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冲击以及应对”“人才供需结构矛盾的解决之道”“大湾区人力资源服务的‘湾区模式’”等话题,邀请比亚迪集团人力资源处总经理王珍,广汽研究院党委书记、工会主席罗红霞,北京科锐国际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勇,广州人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汤恩四位企业代表和人力资源服务业行业代表展开探讨,为行业发展赋能。
针对企业代表王珍提出的“如何让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更懂企业的人才招聘需求”等问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代表高勇回应,当下,大模型和AI技术已经创造出更多可以想象的新场景,比如帮助企业细化工作描述,挖掘涉及工作岗位、行业甚至整个市场的供需问题等。“在企业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共建下,相信人力资源赛道的匹配模型会越来越准确。”
在论坛尾声,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领衔大湾区各行各业领军人物共同吹响“集结号”,向全球人才发出《邀请函》。钟南山表示,热忱欢迎海内外人才选择大湾区,扎根大湾区,深耕大湾区,与大湾区共创精彩,共享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