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澎

图/视觉中国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经国务院同意正式发布。这个被称为恢复和扩大消费二十条的政策,是为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而出台的。从现实看,其稳增长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从上半年中国经济情况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8.2%,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进出口总额增长2.1%,显示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还是比较给力的。为了保障完成全年经济增长5%的任务,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十分必要。

“消费二十条”:开发内需潜力 增强发展动能|时评-LMLPHP

首先,要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潜在需求。为此,最重要的当然是稳定大宗消费。当前,汽车尤其新能源汽车是大宗消费的一个主要选项。“消费二十条”要求,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地区因地制宜优化汽车限购措施;落实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应该说,这找准了影响和限制当前汽车消费的主要症结。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推进车位资源共享利用,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研究对充电基础设施用电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既是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汽车消费的增长点。

住房及家居消费是另一个大宗消费的选项。“消费二十条”表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要做好保交楼,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也许可能重新启动新一轮“旧改”热潮,当然,一些配套支持政策可能还要跟进,尤其是金融信贷政策。家居消费很可能是最有增长点的大宗消费,或者说是常态化的大宗消费热点,“消费二十条”提出要推广智能家电、集成家电、功能化家具等产品,显然,家居和家电一体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其次,要拓展消费新空间,打造消费新场景,丰富消费体验。为此,须在多个方面发力。一是扩大服务消费。餐饮、文旅、文娱体育会展、健康等消费领域,可能是最为日常化、最有挖掘潜力的,这是进入小康社会之后,衣食无忧的人们最多的选项,也就是“吃得好、玩得好、学得好、养得好”。目前来看,在疫情后的报复性消费热过去后,如何继续保持消费动能,值得下功夫去探索。

值得关注的是,“消费二十条”提出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24小时生活圈”,促进品牌消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等,这些都是影响当前消费的难点问题。比如,带薪休假制度说了那么多年,对许多人来说仍难以企及,在短时间内如何真正落地,需要下力气配套解决。

二是促进农村消费。着力点是绿色产品下乡、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特色产品进城、乡村旅游。这可能是我国消费领域最大的潜力挖掘方向。毕竟还有近一半的人口未城市化,要让这部分群体增加货币化购买力,还有大量长期的工作要做。推动产品进城、乡村旅游固然是一种促进双向消费的选项,但是,真正让城里人可以去乡村长期居住,才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最终版本,加上土地改革的深化,才是全面启动农村消费潜力的钥匙。

三是拓展新型消费。着力点是数字消费和绿色消费。这些不仅是年轻人的喜好,也是中国式消费发展最快和增长潜力较大的领域。尤其是电子商务、直播经济、在线文娱等方面,中国都走在世界前列。

再次,要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营造便利消费、放心消费环境,不断提升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为此,一是要完善消费设施。要加快培育多层级消费中心、着力补齐消费基础设施短板,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政策。其中,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加强社区便民服务,这是最亲民、最人性化的促消费措施,可以惠及几乎所有群体。二是要优化消费环境。要加强金融对消费领域的支持,持续提升消费服务质量水平,完善促进消费长效机制。相对来说,当前消费软环境建设比消费硬环境还重要。必须在消费质量保障和消费权益保障方面花大力气。

恢复和扩大消费只是稳增长的政策之一。从全年来看,稳增长还面临较大的压力和挑战,促消费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从根本上还是要改善就业状况,增加居民收入,开发内需潜力,优化供给结构,提升新动能成长。只有经济稳步恢复,发展质量继续提升,促消费、提振消费才有前提和基础,才可以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

08-01 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