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释两个名词,CSRF 和 JWT。
CSRF (Cross Site Request Forgery),它讲的是你在一个浏览器中打开了两个标签页,其中一个页面通过窃取另一个页面的 cookie 来发送伪造的请求,因为 cookie 是随着请求自动发送到服务端的。
JWT (JSON Web Token),通过某种算法将两个 JSON 对象加密成一个字符串,该字符串能代表唯一用户。
CSRF 的产生
首先通过一个图来理解 CSRF 是什么现象。
想要攻击成功,这三步缺一不可。
第一,登录受害者网站。如果受害者网站是基于 cookie 的用户验证机制,那么当用户登录成功后,浏览器就会保存一份服务端的 SESSIONID。
第二,这时候在同一个浏览器打开攻击者网站,虽然说它无法获取 SESSIONID 是什么(因为设置了 http only 的 cookie 是无法被 JavaScript 获取的),但是从浏览器向受害者网站发出的任何请求中,都会携带它的 cookie,无论是从哪个网站发出。
第三,利用这个原理,在攻击者网站发出一个请求,命令受害者网站进行一些敏感操作。由于此时发出的请求是处于 session 中的,所以只要该用户有权限,那么任何请求都会被执行。
比如,打开优酷,并登录。再打开攻击者网站,它里面有个 <img>
标签是这样的:
<img src="http://api.youku.com/follow/123" />
这个 api 只是个例子,具体的 url 和参数都可以通过浏览器的开发者工具(Network 功能)事先确定。假如它的作用是让该登录的用户关注由 123 确定的一个节目或者用户,那么通过 CSRF 攻击,这个节目的关注量就会不断上升。
解释两点。第一,为什么举这个例子,而不是银行这种和金钱有关的操作?很简单,因为它容易猜。对于攻击者来说,没有什么是一定能成功的,比如 SQL 注入,攻击者他不知道某网站的数据库是怎么设计的,但是他一般会通过个人经验去尝试,比如很多网站把用户的主键设置为 user_id,或 sys_id 等。
银行的操作往往经过多重确认,比如图形验证码、手机验证码等,光靠 CSRF 完成一次攻击基本上是天方夜谭。但其他类型的网站往往不会刻意去防范这些问题。虽然金钱上的利益很难得到,但 CSRF 能办到的事情还是很多,比如利用别人发虚假微博、加好友等,这些都能对攻击者产生利益。
第二,如何确保用户打开优酷之后,又打开攻击者网站?做不到。否则任何人打开优酷之后,都会莫名其妙地去关注某个节目了。但是你要知道,这个攻击成本仅仅是一条 API 调用而已,它在哪里都能出现,你从任何地方下载一张图片,让你请求这个地址,看也不看就点确定,请求不就发出去了吗?
CSRF 的防御
对于如何防范 CSRF,一般有三种手段。
判断请求头中的 Referer
这个字段记录的是请求的来源。比如 http://www.example.com 上调用了百度的接口 http://api.map.baidu.com/service 那么在百度的服务端,就可以通过 Referer 判断这个请求是来自哪里。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跟业务逻辑无关的操作往往会放在拦截器中(或者说过滤器,不同技术使用的名词可能不同)。意思是说,在进入到业务逻辑之前,就应该要根据 Referer 的值来决定这个请求能不能处理。
在 Java Servlet 中可以用 Filter(古老的技术);用 Spring 的话可以建拦截器;在 Express 中是叫中间件,通过 request.get('referer') 来取得这个值。每种技术它走的流程其实都一样。
但要注意的是,Referer 是浏览器设置的,在浏览器兼容性大不相同的时代中,如果存在某种浏览器允许用户修改这个值,那么 CSRF 漏洞依然存在。
在请求参数中加入 csrf token
讨论 GET 和 POST 两种请求,对于 GET,其实也没什么需要防范的。为什么?因为 GET 在“约定”当中,被认为是查询操作,查询的意思就是,你查一次,查两次,无数次,结果都不会改变(用户得到的数据可能会变),这不会对数据库造成任何影响,所以不需要加其他额外的参数。
对于 POST,服务端在创建表单的时候可以加一个隐藏字段,也是通过某种加密算法得到的。在处理请求时,验证这个字段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就继续处理,否则就认为是恶意操作。
<form method="post" action="/delete">
<!-- 其他字段 -->
<input type="hidden" name="csrftoken" value="由服务端生成"/>
</form>
这个 html 片段由服务端生成,比如 JSP,PHP 等,对于 Node.js 的话可以是 Jade 。
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防范措施,再增加一些处理的话,还能防止表单重复提交。
可是对于一些新兴网站,很多都采用了“单页”的设计,或者退一步,无论是不是单页,它的 HTML 可能是由 JavaScript 拼接而成,并且表单也都是异步提交。所以这个办法有它的应用场景,也有局限性。
新增 HTTP Header
思想是,将 token 放在请求头中,服务端可以像获取 Referer 一样获取这个请求头,不同的是,这个 token 是由服务端生成的,所以攻击者他没办法猜。
这篇文章的另一个重点——JWT——就是基于这个方式。抛开 JWT 不谈,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解释一下这四个请求,类型都是 POST 。
通过 /login 接口,用户登录,服务端传回一个 access_token,前端把它保存起来,可以是内存当中,如果你希望用来模拟 session 的话。也可以保存到 localStorage 中,这样可以实现自动登录。
调用 /delete 接口,参数是某样商品的 id。仔细看,在这个请求中,多了一个名为 Authoriaztion 的 header,它的值是之前从服务端传回来的 access_token,在前面加了一个“Bearer”(这是和服务端的约定,约定就是说,说好了加就一起加,不加就都不加……)
调用 /logout 接口,同样把 access_token 加在 header 中传过去。成功之后,服务端和前端都会把这个 token 置为失效,或直接删除。
再调用 /delete 接口,由于此时已经没有 access_token 了,所以服务端判断该请求没权限,返回 401 。
各位有没有发现,从头至尾,整个过程没有涉及 cookie,所以 CSRF 是不可能发生的!
关于 JWT 的约定
如果不关心 JWT,那文章完全可以结束了,因为看到这里,除了章节标题提到的内容之外,各位还可以引申出几点:第一,在设计 API 时多斟酌一下;第二,利用 token 做单点登录;第三,cookie 和 token 这两种用户验证机制的不同。
而 JWT,其实就是对新增的 HTTP Header 的约定。就比如 GET 请求中的参数,约定了用 & 分隔,但是用别的可以吗?当然可以,你用 逗号 或者 分号 也行啊,服务端再规定一个转义的规则就行了。只不过,约定是为了让所有人更规范地做事情,如果按照约定行事的话,那从一个工具换到另一个工具,自己需要改的代码就很少。这里就不深入谈了。
三个组成部分
这个网站 对 JWT 的术语和内容有最官方的说明。
JWT 的每个部分都是字符串,由 点 分隔,所以它的格式是这样的:
XXX1.XXX2.XXX3
整个字符串是 URL-safe 的,所以可以直接用在 GET 请求的参数中。
第一部分 JWT Header
它是一个 JSON 对象,表示这个整个字符串的类型和加密算法,比如
{
"typ":"JWT",
"alg":"HS256"
}
经过 base64url 加密之后变成
eyJ0eXAiOiJKV1QiLA0KICJhbGciOiJIUzI1NiJ9
第二部分 JWT Claims Set
它也是一个 JSON 对象,能唯一表示一个用户,比如
{
"iss": "123",
"exp": 1441593850
}
经过 base64url 加密之后变成
eyJpc3MiOiIxMjMiLCJleHAiOjE0NDE1OTM4NTB9
在官网有详细的属性说明,尽量使用里面提到的 Registered Claim Names,这样可以提高阅读性。这里的 iss 表示 issuer,就是发起请求的人,它的值是跟业务相关的,所以由你的应用去决定。exp 表示 expiration time,即什么时候过期,注意,这个值是秒数,而不是毫秒数,所以是在整型范围内的。
第三部分 JWS Signature
这个签名的计算跟第一部分中的 alg 属性有关,假如是 HS256,那么服务端需要保存一个私钥,比如 secret 。然后,把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生成的两个字符串用 点 连接之后,再结合私钥,用 HS256 加密可以得到如下字符串
AOtbon6CebgO4WO9iJ4r6ASUl1pACYUetSIww-GQ72w
现在就集齐三个部分了,用 .
连接,得到完整的 token 。
例子 1/2:以 Express 作为服务端
对于服务端来说,已经存在各种库去支持 JWT 了,推荐几个如下:
Java | maven com.auth0 / java-jwt / 0.4 |
PHP | composer require lcobucci/jwt |
Ruby | gem install jwt |
.NET | Install-Package System.IdentityModel.Tokens.Jwt |
Node.js | npm install jsonwebtoken |
如果之前有 Node.js 和 Express 的学习经历的话,那对下面的代码应该很容易理解。
var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jwt = require('jsonwebtoken');
var router = express.Router(),
PRIVATE_KEY = 'secret';
router.post('/login', function(req, res, next) {
// 生成 JWT
var token = jwt.sign({
iss: '123'
}, PRIVATE_KEY, {
expiresInMinutes: 60
});
// 将 JWT 返回给前端
res.send({
access_token: token
});
});
router.post('/delete', function(req, res, next) {
var auth = req.get('Authorization'),
token = null;
// 判断请求头中是否有 Authoriaztion 字段,为了缩短代码就减少了别的验证
if (auth) {
token = /Bearer (.+)/.exec(auth)[1];
res.send(jwt.decode(token));
} else {
res.sendStatus(401);
}
});
关于 jsonwebtoken 的使用可以看它的手册。
例子中定义了两个 API。
/login,会返回一个 JWT 字符串。其中包含了一个用户 id,和存活时间,这个时间会被转换成 exp 和 iat (issue at, 发起请求的时间),两者之差就是存活时间。
/delete,验证请求头中是否有 Authorization 字段,并且是否合法,如果是的话就处理请求,否则返回 401 。
注意一下,服务端期待的 Authoriaztion 请求头是这样的格式:
Authorization: Bearer XXX1.XXX2.XXX3
这个跟 JWT 无关,是 OAuth 2.0 的一种格式。因为 Authorization 这个字段也是约定的,它由 token 的类型和值组成,类型除了上文提到的 Bearer,还有 Basic、MAC 等。
例子 2/2:以 Backbone 作为前端
前端的工作分两方面,一是存储 jwt,二是在所有的请求头中增加 Authoriaztion 。
如果是重构已有的代码,第二个工作可能有点难度,除非旧代码中的表单都是异步提交,并且请求的方法是自己包装过的,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机会去修改请求头。
在若干星期之前的这篇文章中,写了怎么在 Angular 中拦截请求。现在就以 Backbone 为例。
// 先保存原始的 sync 方法
var sync = Backbone.sync;
Backbone.sync = function (method, model, options) {
var token = window.localStorage.getItem('jwt');
// 如果存在 token,就把它加到请求头中
if (token) {
options.headers.Authorization = 'Bearer ' + token;
}
// 调用原始的 sync 方法
sync(method, model, options);
};
对跨域的额外处理
在跨域的应用场景中,需要服务端做一些额外的设置,这些设置是加在响应头上的。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Authorization
第一个表示允许来自任何域名的请求。第二个表示允许一些自定义的请求头,因为 Authoriaztion 是自定义的,所以必须加上这个配置,如果各位使用了其他的请求头,请同样加上。
如果服务端用了 nginx,那么这些配置可以写在 nginx.conf 文件中。如果是在代码中配置,那么无论是 Java,还是 Node.js,都有 response.setHeader 方法。
小结
我对 Web 安全方面的了解还不太深,所以没有太多经验可谈。安全性是一个在平常不太受重视的领域,因为完成一个项目的优先级从来都是:功能 > 颜值 > 性能, 安全 。至少得保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错,然后再做得酷炫或清新一点,性能和安全只有在满足了前两项,或者迫在眉睫的时候才去考虑。当服务器承受不了那么高的负载了,才会去增加更多的服务器,但业务功能从一开始就不能少。
可是这样做有错吗?并没有吧。在特定的场景,做特定的处理,或许是性价比最高的决策了。
这篇文章中反复提到的一个词是“约定”,它貌似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个观点矛盾了,额……。
约定是人与人之间的共识,比如说 GET 请求,那么对方的第一反应就是查询,当有人破坏约定,用 GET 请求去做删除操作时,就会让别人很难理解(当有一大堆人这么做的时候,就不难理解了吧……)。或者当我们提到 JWT 的时候,那它就应该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如果有人仅仅是按照自己的算法来生成一个 token,同样可以唯一标识用户,那他必须得像共事的人解释,这个算法的安全性、使用方法等。
另一方面,如果真心觉得按照“约定”办事没必要,太麻烦,并且可以接受“耍小聪明”的后果的话,那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真的不再考虑一下了吗)。
为什么 HTML5 新增了那么多语义化的标签,是因为一切都在朝着更规范的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