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决定转到人工智能方向,我一时鸡血满满,一时又很丧。内心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小人说,人生来过一场不易,不能这样浑浑噩噩就渡过了,总要做点对社会有价值的事。一个小人说,人生在世几十年,多不容易,不要苦了自己,跑跑马,写写字,旅个行,潇洒一点。
这些情绪也会反映在写公众号上,心情好的时候,刷刷刷,恨不得每天都更新。但看到寥寥无几的阅读数,就会开始怀疑人生。互联网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垃圾,每天无数的垃圾内容堆到网络世界。如果写出的东西没啥用处,那何苦还要费那个劲呢?当然,这种丧的时候还算比较少,主要是因为我就一乐观派,确实感觉丧的时候,我就读读曾国藩。
曾国藩确实比较能写,留下的文字有上千万,各种解读文章非常多。不同版本曾国藩的传记,层出不穷。我在之前写过一篇文章:
曾国藩的“拙”往往为人所津津乐道。确实,尚拙是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无论是治学,还是带兵打仗,不绕弯子,不走捷径,总是按最笨拙、最踏实的方式去做。读到这里,我们可能会认为曾国藩是一根筋,做什么事情都是一条路走到底。事实上,曾国藩人生上有两次的重大转变,正是这两次的转变,才成就了不凡的曾国藩。
曾国藩的第一次重大转变发生在他的第七次科举考试。曾国藩也算得上是奇葩一个,再加上更奇葩的父亲,远近闻名。不过这可不是啥光彩的事情,他的父亲从十几岁开始入考场,考了十六次,年过四十,头发都花白了,连秀才都没中(第十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才考中秀才)。而曾国藩也大有赶超其父之势,考了六次,也是场场落第。而第七次科举考试,曾国藩遇到了更大的羞辱,不仅落榜,其考卷作为文理欠通的反面典型,被“悬牌批责”。这相当于在全省示众,对曾国藩的刺激极大,如果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人,上吊自杀都有可能。不过曾国藩毕竟是曾国藩,在极度的刺激下,没有垮掉,而是积极反思,找出失败原因。要论用功,曾国藩确实尽力了,虽然有着极强的进取心,但上天并没有给他一个与雄心匹配的聪明大脑。曾国藩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付出了超人的努力。但直到这时,努力仍然没有回报。痛定思痛,曾国藩终于悟出,努力是必须的,但用力不能用蛮力,要从过去的学习思路中突破出来,寻求改变。针对文理不通的问题,他把自己历年的考卷和那些模范试卷放在一起,反复对比,找出自己差在哪里。针对问题,有的放矢,重点突破。说来也奇怪,曾国藩似乎从此打通任督二脉,秀才、举人、进士、翰林,逐一拿下,从此开启开挂的人生。可以说,没有此次的悟,就不会有后续多彩绚丽的一生。
曾国藩的第二次重大转变则发生在九江兵败之后。这次大悟,用了曾国藩两年的时间。曾国藩从而立之年就立志做圣人。“不为圣贤,变为禽兽”,对自己不可谓不狠。为了达到圣人的标准,每天写日记,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但这次不同,这次是曾国藩处世哲学的一次重大转变。在这之前,曾国藩一直以圣人的高标准要求自己,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但这一套放到实际中,却很难行得通。虽然有皇帝和权臣的青睐,曾国藩也算得上是官运亨通,但离开京城,到地方上却行不通。先是有长沙之辱,差点被兵痞杀掉,其后兵败九江。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世界并不是人人想当圣人,你以圣人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可以,但是不能以此来要求别人。正是这次大彻大悟,曾国藩洞悉了人性。但曾国藩因此就随波逐流,同流合污了吗?如果是这样,曾国藩就不会被后世推崇。对此,曾国藩的改变其实也很明显,仍然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对于他人,则站在他人的立场,理解他人的难处,简单说就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曾国藩可以淡漠功名,但不能因此妨碍手下获得功名。比如,兄弟们出生入死,获得战功,你却以圣人的高风亮节,把功劳推给别人,你让手下的兄弟怎么想,以后兄弟还愿意和你混么?在参悟了为官之道之后,曾国藩与现实世界做了和解,他并不是要做那种高高在上的圣人,而是在既有框架下,把事做成。
说到成事,最近在读一本《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作者冯唐。作为一位知名作家,同时又有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的背景和多年的管理咨询经验,其解读自然接地气,目前在微信读书已经上架,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