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

可见,要想做到 不惑 还是很难的。坦白的讲,本人对“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这些基本问题都还有很多困惑。

怎么做到不惑?是听信专家吗?不见得靠谱,现在不靠谱的专家太多。那么自己冥思苦想?更不靠谱,在缺乏足够的背景知识时,是想不出正确的东西来的。其实古人又说了:

就是说在学习(吸收别人总结的知识)之后还要思考才能真正理解,不致迷茫。

最近,读了一本好书,学会提问,号称是批判性思维的圣经。这本书就是讲:当我们从外部获取知识时,如何判断是否可信,价值几何。
批判性思维与学会提问-LMLPHP

啥是批判性思维,我想可以引用译者的话:

所以:阅读原书或者本书都需要注意,批判不是批评,而是指理性思考和评价。

本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ybaby/p/12835980.html

思维决定质量

海绵式思维 vs 淘金式思维

海绵式思维,顾名思义,就如海绵放入水中,使劲吸入水分。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思维,只用被动的吸收就行。我们初高中的学习大都是这种思维方式,被吸收的内容都是进过精心组织的,因此一股脑无差别的吸收就会有很大收获。

但海绵式思维的特点也是缺点,被动地照单全收,而不去主动思考知识的质量,对与错。

而淘金式思维,就是先吸收,再挑选的过程。正如淘金者,先得在可能的地方大量收集沙子,然后根据一定规则和经验筛选出金子。大学以及之后的学习就需要应用这种思维,以便从茫茫知识海洋中学到最有价值的东西。

弱批判思维 vs 强批判思维

当我们需要从外界获取知识时,淘金式思维要求我们问自己一系列的问题,以找出最佳的决策或信念。问这些问题,其实就是批判性思维的过程。

要问什么问题,会在下一章中具体阐述。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应该问问思考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是捍卫自己的信念,那么就是弱批判性思维(weak-sence critical thinking);如果是为了评估和修正自己之前的信念,那么就是强批判性思维(strong-sence critical thinking)

简而言之,弱批判性思维只是为了选择性的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为了说服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他人。

而强批判性思维则是先审视我们自己的观点,先批判自己的主张是否正确。如果经过科学的批判,证明我们的观点还是正确,那么我们就更有信心,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如果发现我们自己是错误的,那么就应该及时改邪归正,不管以前的信念多么坚定,只要证明是错误的,就应该立马放弃,而不是固执地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批判性思维

《学会提问》这本书的第11版,总共有十三章:

第一章是概述,解释了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以及本文上一节提到的“淘金式思维”。第二章,则是讲,如果我们希望成为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情,避免哪些障碍。

从第三章则正式讲解如何通过提出有效的问题,来衡量一个论证的质量。下面会分为五部分对原书第三到第十三章进行总结。

论题、结论与理由

常见有以下两类论题(issue):

  • 描述性论题(descriptive issues)
  • 规定性论题(prescriptive issues)。

显然,论题是一个待回答的问题,是一个疑问句。而结论(conclusion)则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作者想要传递给读者的信息或者观点。

而所谓理由(reasons):
就是用来支撑或证明结论的信念、证据、隐喻、类比和其他陈述。这些陈述是构建结论可信度的基础。

批判性思维与学会提问-LMLPHP

我们来看两个来自书上的例子(by the way,学会提问这本书有大量的例子和练习)

第一个例子,描述性论题

论题:女性杂志有没有对女性美塑造出不公正的期待?

结论:是的,确实如此

理由:

  • 杂志封面上的女郎照片都经过了数码技术的处理,通过调整色彩亮度,调整照片中女性的身材曲线,让她们看起来更加迷人。
  • 女性要想模仿杂志封面女郎的一些身材特点是不可能的,因为她们实际上是电脑制造出来的美女。

第二个例子:规定性论题

论题:学校该不该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社区服务”?

结论:不应该,学校不该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社区服务”。

理由:

  • 规定下的社区服务本身就自相矛盾,可能会导致学生今后对自发参与慈善活动的憎恶和抵制。
  • 因为强制的关系,学生参加社区活动不会尽心尽力。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先有理由,再有结论。后文会提到一种论证谬误:反向论证,就是用未经证明的结论当作理由。

要警惕模糊不清的关键词

你看看“意思”这个词,到底有多少意思

一个词语可能有多重意思,有多种解读,当我们试图去理解、去批判性地看待一个论证时,我们需要先搞清楚这个关键词在这个论证中的具体意思。《简单的逻辑学》、《如何阅读一本书》都提到了要警惕意义模糊不清的关键词。

小心模糊不清的关键词

如果一个关键词出现在结论或者理由中,那么就需要打起精神看看这个关键词有没有其歧义,我们常常会犯两个错误:

  1. 自认为和作者想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
  2. 认为术语只存在一个明显的定义

看一个例子

在上述论证中,见效这个关键词出现在理由中,见效是个非常抽象、宽泛的词语,其具体含义决定了我们是否要同意结论 -- 购买购买大家牌催眠。这里的见效,是“让你昏昏欲睡”,还是“一下子就昏睡过去?,还是其他?

最可怕的是,我们会按照自己的需要去理解“见效”这个词,我们会自作多情的认为广告商和我们说的是同一回事儿,然后上当受骗。

搞懂关键词具体所指

一个词语越抽象,那么其含义就越模糊,比如说“自由”,可指代的东西就太多了。那么如何确定一个关键词在某个论证中的具体含义呢?

就是说也许可以通过上下文来得出关键词的具体含义。

如果没有上下文呢,那么给出论证的人就有义务给出解释,书中给出了解释的三种形式:

  • 同义替换(synonyms)
  • 举例说明(examples)
  • 以及我们所谓的“具体标准定义”(definition by specific criteria)。

举例来说:对“焦虑”这个词,我们至少可以找到三种不同的定义方法。

  • 焦虑(anxiety)就是感到紧张不安(同义替换)。
  • 焦虑就是候选人打开电视观看选举结果公布时的心情(举例说明)。
  • 焦虑是种主观上的不适感,同时伴随着自主神经系统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具体标准定义)。

批判维度一:理由本身是否可靠

任何论证其实都是希望我们接受某些信念,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同意某个信念呢?有以下三种情况:

  • 当这个断言表现为无可置疑的常识,比如:人都会死
  • 当这个断言是从无懈可击的论证中得出的结论,比如三段论:人都会死,柏拉图是人,柏拉图也会死
  • 当这个断言有坚实的证据合理加以支撑

有理有据,才能让人信服。

只有当理由本身是可靠、正确的,我们才能用这个理由导出结论。所以当我们批判性看待一个论证时,我们得首先看看是否认同这个理由。

在书中,对理由是这样定义的

个人觉得,理由有两种:一种是主观的:即个人信念,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另一种是客观的:即各种实实在在的证据,比如科学实验、统计报告等。

主观理由

对于同一个论证,一些人会同意,一些人则会持反对意见,这其中的区别就在于一些论证者没有明说出来的理由 -- 假设。

我们看一个例子:

上面貌似理由和结论貌似都有了,但不禁要问:为什么因为街头暴力就得禁止娱乐性药物?

街头暴力危害公共安全,娱乐性药物追求个人享受、需要自我约束。因此,上述论证成立的假设是:我们认为公共安全比个人享受更加重要

当然,其他人也可以不认同这个假设,因为大家可能有不同的价值观。

价值观假设

所谓价值观假设,就是在特定情形下没有明说出来的喜欢一种价值观超过另一种价值观的倾向。

典型的价值观冲突和论争的具体例证:

  • 忠诚vs.诚实  该不该告诉父母姐姐有药瘾
  • 竞争vs.合作  你是否支持评分制
  • 媒体自由vs.国家安全  每周开总统新闻发布会是否明智
  • 秩序vs.言论自由  我们应不应该监禁那些有种族主义思想的人
  • 理性vs.冲动  打赌下注的时候该不该先查一下赔率

论证者可能有意或者无意地在论证中忽略其价值观假设,而我们为了评判论证的质量,我们就得找到论证者的价值观假设。有以下方法:

第一:将立论者的背景作为寻找价值观假设的一个线索

屁股决定脑袋,不过我们要注意这仅仅是线索,不一定准确,需要更多的信息加以判断。

第二:将可能发生的后果作为寻找价值观假设的重要线索

要判断一个人的价值观假设,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注意他用来证实结论的各种理由,然后判断哪些价值倾向会导致作者认为这些理由比其他理由更可取,而那些被抛弃的理由本可以从论题的反面进行论证,一个例子

理由是环境污染,因此价值取向是公众健康或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反对者可能会提到核电站带来的能源,取向是高效率或者经济发展

第三:反串

问一下这个问题:“如果论争中的这些人采取相反的立场,他们会关心些什么?”如果有人说我们根本不应该用猴子来做实验,你就应该问问自己:“如果我要为用猴子做实验辩护,那么我应该关心些什么?”

客观理由

客观理由其实就是证据(evidence),即人们用作证明的一些具体信息,以证明他们想宣布为真实的某件事。包括但不限于

  • 直觉
  • 个人经历
  • 典型案例
  • 当事人证言
  • 权威或专家意见
  • 个人观察
  • 研究结果
  • 类比

直觉

以直觉作为证据往往是不可靠的:

但是,也不能完全否定直觉的作用,有些直觉其实是基于大量的相关个人经历或者实践经验,比如工作多年的刑侦的直觉就相对值得参考。

个人经历

以论述者本人或者其认识的某个人的经历为证据,其实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单一的个人经历,甚至是个人经历的总和,根本不足以构成一个有代表性的经历样本。

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是最常用的说服人的技巧,一般是先给出普适性的论述,然后举一个鲜明的例子。我们需要谨慎的是,首先典型案例也容易以偏概全;其次,典型案例更大的迷惑性在于诉诸情感: 具体生动的案例诉诸我们的情感,它们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不再纠缠于它们作为证据的价值,不再搜寻其他更相关的研究证据

当事人证言

铺天盖地的广告最喜欢找个知名人士或者普通人,让“当事人”主动出来作证。

但我们得考虑到以下情况:

  • 当事人是虚假的当事人,有多少明星真正在使用他们所代言的产品呢
  • 这些所谓的当事人都是收了钱了,那么在利益面前就很难说真话
  • 即使当事人所言都属实,但很有可能是避重就轻,只说疗效,不说副作用

专家意见

当我们在某一方面认知缺乏的时候,很容易相信专业人士 -- 专家的意见,这是一种高效且大多数时候都很靠谱的方法。但专家也会犯错误,专家也可能受到利益的影响,专家之间就同一个具体问题也会有截然不同的结论。因此,面对重大问题时,我们还是得用批判性思维-- 多问几个问题:

  • 对于所谈论的这个主题该专家拥有的专长、训练或特别知识到底有多少?这个主题是不是他潜心研究多年的结果?或者,这个人有没有与此主题相关的丰富经历?
  • 这个专家所处的地位是否使其有特别好的渠道来获取相关事实?比如说,关于他所断言的事,他是否涉足其中并拥有第一手资料?
  • 有没有较好的理由让人相信,相对而言,专家更难遭受各种歪曲的影响?能够影响到证据呈现方式的因素非常多,有个人需求、原来的预期、一般看法、态度、价值观、相关理论和意识形态,等等

个人观察

虽然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是眼见也并一定真实。

我们所“见”所说的都是经过一系列价值观、偏见、态度和期待过滤后剩下的东西。

最可信的报道往往是根据最近得来的观察,并且是处在最佳环境里的几个人同时得到的观察结果

研究报告

专业人士做出来的科学研究报告是非常可靠的一类证据。因为,一般来说,科学研究强调可验证性、可控性和精确性,因此,科学研究导出来的结果 -- 研究报告 -- 一般也是非常可信的。

但是研究报告中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 研究的质量有高有低,差别很大。如果研究的质量差,那么研究报告就不那么可信
  • 研究成果常常会互相矛盾。因此,一旦脱离了调查某一具体问题的科学研究的大环境,单一的研究所呈现的常常是会引起误导的结论
  • 研究发现并不能证明结论。我们提到,研究报告是研究发现的结论,我们得推敲能否得出相关的结论
  • 研究人员也有他们的期待、态度、价值观和需求,使他们所问的问题、做研究的方法、解释研究发现的方式都烙上偏见的印记。
  • 演说者和写作者常常歪曲或者简化研究结论。常常是断章取义。
  • 研究的“事实”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尤其是关于人类行为的那些断言。
  • 研究的人工程度怎么样,也会引起研究的变化
  • 对经济效益、社会地位、人身安全和其他因素的需求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的结果

上面指出在研究报告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那么怎么批判一份研究报告的可信度呢,至少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研究的样本、研究的测量方法。

对于研究样本,有以下三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 覆盖率:必须要足够大
  • 多样性:采样范围需要覆盖到所有的情况
  • 随机样:采样要随机

类比

我们说,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而类比是从一般到一般。一般到一般本身是不那么严谨的,但类比确实常用且有效的辩论手法。

在书中,给出了如何评价类比论证质量的方法

  • 两个作比较的事物之间相同和不同的方式。
  • 相同点和不同点之间的相关性。

虽然科学,但不一定有效;虽然有道理,但说出来还是丢了气势。

另外两种方法:

  • 自己就同一个事情给出另外一个类比。这样的结果就是各说各的,谁也说服不了谁
  • 另一种方法是归谬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网上有个很有趣的例子:

看似一样无赖,但很有效。

统计数据

统计数据其实是上面“研究报告”的一种具体类型,即以数据的方式展示研究结果,看起来是非常可观真实的,但不同的展现形式也非常具有迷惑性。

在这里单独用一小节来讨论统计数据,是因为我们经常面对(精心设计以欺骗的)统计数据,影响我们的决策。
批判性思维与学会提问-LMLPHP

批判性思维与学会提问-LMLPHP

上面两幅图,本质是使用的是同一份客观数据,但不同的展现方法可能让我们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当我们看到一份数据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平均数与中位数

  • 平均数(Mean):通过把所有数值相加然后用总数除以相加的数目来计算
  • 中位数(median):通过将所有数值从高到低排列然后找到位于最中间的数值来测定
  • 众数(mode):通过计算不同数值出现的次数然后找出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的方法来测定

网上大家都经常吐槽平均工资,为啥不用中位数。其实很简单,哪个有利就会用哪个。

绝对数值与百分比

两个例子

  1. 大公司正在将市中心地带的小镇气息破坏殆尽。就在去年,城里的大公司的数目增长了75%。
  2. 尽管大家都挺害怕,但跳伞运动其实比其他活动比如说驾驶汽车要安全得多。拿某一个月的时间来作比较,这段时间里,洛杉矶有176人死于车祸,而死于跳伞事故的却只有3人。

第一个例子,也许是从4到7,也可能是从40到70。第二个例子,显然按事故的百分比来说的话,跳伞的事故率是更高的。

当只有绝对数值摆在眼前的时候,问一问知道百分比是不是有可能帮你做出更好的判断;
当只有百分比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问一问是不是绝对数值会丰富它们的含义

数据与结论

有些数据确实能证明一件事,而立论者往往宣称这些数据证明了另一件性质完全不同的事,

数据是真实的,但却得不到结论,某种程度上也是偷换概念谬论。

批判维度二:理由是否足以导出结论

上一章节,我们批判的维度是理由本身是否正确,是否有说服力。在本节,关注的是,即使理由正确,也不一定能得出论证中的结论。比如上一章节中提到的以偏概全、偷换概念。

论证中的谬误,可以归位以下三类:

  1. 提供的论证需要明显错误的或让人不能接受的假设才能成立,因此让论证和结论之间显得毫无关系;
  2. 把那些明明和结论无关的信息弄得好像和结论有关,以此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3. 看似为结论找证据,而想要这证据有效,就得是结论本身已经成立。

下面,会给出一些常见的论证谬误,当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就得提高警惕。

  • 人身攻击型谬误
    指针对个人的人身攻击,而不是直接反驳其提供的理由。
  • 滑坡谬误
    设想采取提议的步骤会引发一连串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实际上却有现成的程序可用来防止此类连锁事件的发生。
  •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
    错误地认为因为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后还有遗留问题未解决,那么这种解决方案根本就不该采用。
  • 诉诸公众谬误
    通过引述大部分人都持有这一观点的说法,试图证明某个断言有道理;错误的以为大部分人喜欢的事就是可取的。
  • 诉诸可疑权威谬误
    引用某一权威的话来证明结论,而该权威对这一论题并没有特别的专门知识。
  • 诉诸感情谬误
    使用带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忽视相关的理由和证据。常被用来加以利用的情感有:恐惧、希望、爱国主义、怜悯和同情。
  • 稻草人谬误
    歪曲对方的观点,使它容易受到攻击;因此我们攻击的观点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
  • 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
    当现实中存在两种以上的选择时,却假想只有两种选择方案。
  • 乱扣帽子谬误
    错误的以为因为你给某个特定事件或行为起了个名字,你就合理解释了这一事件。
  • 计划谬误
    人们或者机构倾向于低估他们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尽管有无数过去的经验显示他们曾一直低估完成某件事所需要的时间。
  • 光环效应谬误
    使用模糊、引发人们强烈感情认同的品德词汇,使我们倾向于同意某件事而不去细查其理由。
  • 转移话题谬误
    一个不相干的话题被插进来将注意力从原来的论题上转移开,通过将注意力从当前的论证转移到另一个论题上,以此来帮助赢得这次论证。这个例子中的谬误顺序如下:
    ①甲主题正被讨论;
    ②将乙主题介绍进来,它长得好像和甲主题有关,而实际上两者并不相干;
    ③甲主题被置之不理。
  • 循环论证谬误
    指在论证过程中已假设自己的结论成立的论证。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论证基于错误的假设

第一个理由即滑坡谬误;第二个理由则是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这两个谬误都是基于错误的假设。

第二个例子:结论和理由不是说的同一回事儿

论题的本质是 医药公司修改研究数据让止痛药的危害看起来要小一些 这个行为对不对。但作者的理由却是止痛药是否能缓解疼痛。如果一个作者或演说者将我们的注意力从论题上转移走,我们就可以说他是故意把话题转移到和原来的主题不相干的事情上去。这就是典型的转移换题谬误。

第三个例子:把结论包装成理由去证明结论

虽然上面的例子用“因为”这个引导词给出了理由,看起来好像有理有据。但是仔细一看,理由只是将结论换了一种方式表达,简化一点就是“传统教科书好,因为它会很好”,这就是典型的循环论证谬误,把结论当证据。

批判维度三:结论是否可能源于其他理由

本节其实也是理由不能导出结论的一种特殊情况:即结论可能源于其他理由,而不是论证中所陈述的理由。如果还有更合适的理由(原因),那么论证就不那么可靠。

拜托,仅仅可能实在打游戏。
批判性思维与学会提问-LMLPHP

当然,对于我们程序员,可能是在写(修)bug。
批判性思维与学会提问-LMLPHP

这是一个描述性论题(是不是)。理由(好几个小时没有会短信)是一个现象,而结论(生气了)仅仅是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一个简单的现象也可能是有很多原因的,因此一个结论也可能源于其他理由。

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

在某种意义上,几乎所有的因果解释都是过度简化的。

1 自然现象、人类活动是如此的复杂,都是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结果。
2 同样一个行为,可能不同的人会有各种不同的原因,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可能也有不同的主因

因此,我们尽量避免过度概括,尽量在特定的情境下去分析特定的问题

相关性不能代替因果性

++我们生来就喜欢把相互之间有关系的事件,或者一起发生的事件,看成彼此之间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也就是说,我们会得出如下结论,因为特征甲(如消耗的能量棒[2]的数量)与特征乙(如在一场体育运动当中的表现)之间有关系,我们就说甲引起了乙。

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那么就 “67%的烟民在过去三年里从没有得过一次流感” 这一研究结果可能有哪些解释呢?

  • 解释一:甲是乙的一个原因。(吸烟确确实实杀死了感冒病毒。)
  • 解释二:乙是甲的一个原因。(从来不受流感病毒侵扰更有可能让人们继续吸烟。)
  • 解释三:甲和乙有关系是因为第三种因素,丙。(吸烟和不患流感都是由相关因素引起的,比如说吸烟以后经常洗手,这种行为反过来又阻碍了流感病毒的传播。)
  • 解释四:甲和乙相互影响。(不常患感冒的人有吸烟的倾向,而吸烟有可能影响到一些潜在的疾病。)

事后归因谬误

一件事紧接在另一件事后面发生的这一发现本身并不能证明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这可能只是一个巧合。很多人非常迷恋幸运数字、手感,就是将巧合当做了因果。

批判维度四:理由是否可以导出其他结论

在上一节,我们看到同一个结论(现象)可能有多种解释得通的理由(原因)。而在这一节,我们会看到同一个理由也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这是一个规定性论题(应不应该)

在这里结论(关闭酒吧)是一个解决方案,理由(大学生酒精中毒)其实是一个问题。同一个问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案呢?如果有,或者说其他方案还更好,那么这个论证的质量就不高。

备选的解决方法作为结论

当一个规定性论证中的理由是在表达实际存在的问题时,寻找这个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就是这个论证可能得出的结论。

因此,我们首先得更好的表达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一部分大学生深受酒精中毒折磨这个问题?

那么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措施(结论),比如:

总结

本文只是对《学会提问》一书的简单总结,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关注重点有所删减和调整。《学会提问》在内容和呈现方式上都是一本好书,有大量的例子,每章末尾也有练习和总结。

掌握批判性思维的关键就是对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提问,提问的目的不是为了咄咄逼人、让人难堪,而是为了帮助自己、对方理清思路,从而判断一个论证(陈述)对不对,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对,可信度如何。

总结而言:

  • 首先得找出论证中的结论和理由(包含没有明说出来的理由、即假设)
  • 其次得确保你与论证者就结论和理由中的关键字的确切意义达成共识
  • 然后对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提问
    • 理由本身是否可靠、准确
    • 论证过程是否准确,即由理由是否能得出结论
    • 结论是否可能源于其他理由
    • 理由可否导出其他合理的结论

惟愿能够做到既不盲信他人,也不固执己见,保持理性与谦逊。

05-08 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