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装
面向对象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多态
隐藏对象内部的复杂性,只对外公开简单的接口。便于外界调用,从而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
如何实现封装
通过访问控制修饰符来控制相应的可见边界
(1)类
(2)包
(3)模块:Java9之后引入
(4)系统
对于类的成员:四种权限修饰符都可以使用
对于外部的类:只能使用public和缺省两种
属性封装的目的
隐藏类的实现细节
让使用者只能通过事先预定的方法来访问数据,从而可以在该方法里面加入控制逻辑,限制对成员变量的不合理访问。
可以进行数据检查,从而有利于保证对象信息的完整性。
便于修改,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
使用 private
修饰成员变量
private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如何解决局部变量与成员变量同名问题
当局部变量与类变量(静态成员变量 static修饰的变量)同名时,在类变量前面加“类名.";
当局部变量与实例变量(非静态成员变量)同名时,在实例变量前面加“this.”
包(Package)的作用
(1)可以避免类重名:有了包之后,类的全名称就变为:包.类名
(2)分类组织管理众多的类
(3)可以控制某些类型或成员的可见范围
如果某个类型或者成员的权限修饰缺省的话,那么就仅限于本包使用
声明包
package 包名;
(1)必须在源文件的代码首行
(2)一个源文件只能有一个声明包的语句
规范:所有单词都小写,每一个单词之间使用.分割
如何在命令行编译和运行声明包的Java文件(了解)
javac -d . TestPackage.java
其中 . 表示在当前目录生成包目录
使用类的全名称才能正确运行这个类
如何跨包使用类
前提:被使用的类或成员的权限修饰符是>缺省的,即可见的
(1)使用类型的全名称
(2)使用import 语句之后,代码中使用简名称
注意:
import语句必须在package下面,class的上面
当使用两个不同包的同名类时,例如:java.util.Date和java.sql.Date。一个使用全名称,一个使用简名称
成员变量初始化问题
我们知道类中成员变量都有默认值,但是有时候我们想要为它们赋值一些指定值,那么此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1)显式赋值
public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 = "小明";
}
(2)初始化块/代码块
静态初始化块:为静态变量初始化
//用于初始化可能比较复杂变量
【修饰符】 class 类名{
static{
静态初始化
}
}
实例初始化:为实例变量初始化
【修饰符】 class 类名{
{
实例初始化块
}
}
执行特点
静态初始化块:在类初始化时由类加载器调用执行,每一个类的静态初始化只会执行一次,早于实例对象的创建。
实例初始化块:每次new实例对象时自动执行,每new一个对象,执行一次。
构造器
我们发现,实例初始化块为每一个实例对象的实例变量初始化的都是相同的值,那么我们如果想要不同的实例对象初始化为不同的值,怎么办呢?此时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构造器。
构造器的作用
在创建对象的时候为实例变量赋初始值。
注意:构造器只为实例变量初始化,不为静态类变量初始化
构造器的语法格式
【修饰符】 构造器名(){
// 实例初始化代码
}
【修饰符】 构造器名(参数列表){
// 实例初始化代码
}
注意事项:
构造器名必须与它所在的类名必须相同。
它没有返回值,所以不需要返回值类型,甚至不需要void
如果你不提供构造器,系统默认会给出无参数构造器,并且该构造器的修饰符默认与类的修饰符相同
如果你提供了构造器,系统将不再提供无参数构造器,除非你自己定义。
构造器是可以重载的,既可以定义参数,也可以不定义参数。
构造器的修饰符只能是权限修饰符,不能被其他任何修饰
多种初始化方式的顺序问题
1、类初始化
结论:显式赋值与静态初始化按顺序执行
剖析:
其实Java编译器在编译Java类的时候,对类的代码做了处理的,编译器会将Java类的静态变量的显式赋值语句与静态初始化的语句合并组装成一个<clinit>()的类初始化方法。
2、实例初始化
如果一个非静态的实例变量,既有显式赋值,又有实例初始化块,还有构造器,那么是什么结果呢?
结论:
(1)显式初始化与实例初始化块,无论你通过哪个构造器创建实例对象,它们都会执行
(2)显式赋值与实例初始化块按顺序执行
(3)对应构造器的代码最后执行
剖析:
其实Java编译器在编译Java类的时候,对类的代码做了处理的,编译器会将Java类的实例变量的显式赋值语句与实例初始化、构造器的语句合并组装成一个个<init>(...)的实例初始化方法,你声明了几个构造器,最后就有几个对应的实例初始化方法,如果类中没有声明任何构造器,那么就默认有一个无参构造,即对应也就有一个无参的实例初始化方法。
构造器和实例初始化块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非静态代码块(实例初始化块)是对构造器的补充,非静态代码块总是在构造器执行之前执行。与构造器不同的是,非静态代码块是一段固定执行的代码,它不能接收任何参数。因此非静态代码块对同一个类的所有对象所进行的初始化处理完全相同。基于这个原因,不难发现非静态代码块的基本用法,如果有一段初始化处理代码对所有对象完全相同,且无须接收任何参数,就可以把这段初始化处理代码提取到非静态代码块中。
即如果每个构造器中有相同的初始化代码,且这些初始化代码无须接收参数,就可以把它们放在非静态代码块中定义。通过把多个构造器中相同代码提取到非静态代码块中定义,能更好地提高初始代码的复用,提高整个应用的可维护性。
类初始化与实例初始化的顺序
类初始化一定优先于实例初始化,而且每个类的类初始化只会发生一次,而实例初始化是看每次new对象都要执行一次。
标准JavaBean
(1)类必须是具体的和公共的,
(2)并且具有无参数的构造方法,
(3)成员变量私有化,并提供用来操作成员变量的set
和get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