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C时间常用从(1970-01-01 00:00:00)开始计算的秒数表达,很方便用在程序或日志里。为了便于阅读理解,这里介绍一种与本地时间转换的命令方法,如下:
echo 1970-01-01 UTC `date +%s` sec
得到结果如:1970-01-01 UTC 1271126013 sec
date -d "1970-01-01 UTC 1271126013 sec"
得到结果如:2010年 04月 13日 星期二 10:33:33 CST
显然,其中的1271126013即从1970年1月1日起到现在流失的总秒数。
linux下使用示例:
set curr_s = `date -d "20091214 00" +%s`
@ curr_s = $curr_s + 8 * 3600
@ curr_s = $curr_s + 8 * 3600
set year = `date -d "1970-01-01 UTC $curr_s sec" +%Y`
set day = `date -d "1970-01-01 UTC $curr_s sec" +%m`
set day = `date -d "1970-01-01 UTC $curr_s sec" +%d`
set hour = `date -d "1970-01-01 UTC $curr_s sec" +%H`
set day = `date -d "1970-01-01 UTC $curr_s sec" +%d`
set hour = `date -d "1970-01-01 UTC $curr_s sec" +%H`
date命令输出显示格式
- %% 字符%
- %a 星期的缩写(Sun..Sat)
- %A 星期的完整名称 (Sunday..Saturday)
- %b 月份的缩写(Jan..Dec)
- %B 月份的完整名称(January..December)
- %c 日期时间(Sat Nov 04 12:02:33 EST 1989)
- %C 世纪(年份除100后去整) [00-99]
- %d 一个月的第几天(01..31)
- %D 日期(mm/dd/yy)
- %e 一个月的第几天 ( 1..31)
- %F 日期,同%Y-%m-%d
- %g 年份(yy)
- %G 年份(yyyy)
- %h 同%b
- %H 小时(00..23)
- %I 小时(01..12)
- %j 一年的第几天(001..366)
- %k 小时( 0..23)
- %l 小时( 1..12)
- %m 月份(01..12)
- %M 分钟(00..59)
- %n 换行
- %N 纳秒(000000000..999999999)
- %p AM or PM
- %P am or pm
- %r 12小时制时间(hh:mm:ss [AP]M)
- %R 24小时制时间(hh:mm)
- %s 从00:00:00 1970-01-01 UTC开始的秒数
- %S 秒(00..60)
- %t 制表符
- %T 24小时制时间(hh:mm:ss)
- %u 一周的第几天(1..7); 1 表示星期一
- %U 一年的第几周,周日为每周的第一天(00..53)
- %V 一年的第几周,周一为每周的第一天 (01..53)
- %w 一周的第几天 (0..6); 0 代表周日
- %W 一年的第几周,周一为每周的第一天(00..53)
- %x 日期(mm/dd/yy)
- %X 时间(%H:%M:%S)
- %y 年份(00..99)
- %Y 年份 (1970…)
- %z RFC-2822 风格数字格式时区(-0500)
- %Z 时区(e.g., EDT), 无法确定时区则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