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粉丝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事实上,我也没有对三力进行过系统性的研究,但稍加思考,竟然有一套能自圆其说体系,这里拿出来与大家探讨一下。
首先是心力,心力应该对应我们远大的抱负,比如我们常说的心气高就是说的心力足;
心力足的人,体力也会得到大幅度飙升,可以耐久,长时间的做一件事,慢慢的正循环就开始了;
不断的正循环,脑力就会运转起来,思维处于一个很好的状态,不断的总结经验形成方法论,产出就会很高;
首先心气要足,心气不足没办法启动身体;身体起不来,脑力肯定跟不上,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这里继续回到NPL层次模型:
心力至少站在身份或者精神层面思考问题,他的背景是我要成就一个什么样的伟业,其次是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举个例子:
我从小成绩好,虽然年轻还没梦想,但我就是知道我会成为一个有钱人,这个成为有钱人就是我的心力所在;
另一方面,在很多宫斗剧中,女主虽然初期撒都不是,但就是因为自己多读了两本书,就是觉得自己不应该只做陪衬,然后一步步的走到了最后,这个不做陪衬,也是一种心力所在;
这种有所凭持,认为自己就该如何如何,不该如何如何,就是我们所谓的心力,或者心气,他是我们的力量之源。
所以,心力来自于两方面:
- 最初的一点天赋;
- 心中理想的火苗;
首先说最初的一点天赋,这个可能是你与众不同的基点,是你引以为傲的本源,这一点天赋很弱小但是你的本力所在,他可以是你擅长写作文,可以是长得漂亮一点,可以是跑得快一点,可以是数学好一点......
你会因为这一点的天赋甚至是那一点点虚荣去接触更多的东西,这个时候体力的作用就出现了:
理想的火苗,并不是所有人生来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心气要靠体力滋养,什么是体力?
仅仅是因为一点天赋、一点好奇、一点虚荣,开始了阅读,在不停的阅读中开阔了眼界,这其中将时间用以开阔视野,而不是用来吃喝玩乐,就是体力的体现,所以体力是一种选择,体力是对抗欲望,他体现出来的是自律,但自律的底层力量依旧是强大的心力,是心气高,是被不断开阔的视野点燃了理想!。
最后是脑力,由于心力之源,体力之养,我们在正循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形成了一整套思维体系,形成了一个个可执行方法论,脑力最终撬动了效率杠杆,为心力、体力长期的纠缠找到了最大的价值,所以:
心力、体力、脑力是一个正循环,一个拉胯,两个受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
什么是心力,因为某件事,心中有一张模糊的理想蓝图,在经历了足够的悲喜,蓝图没有消失,反而在一次次事件中理想的大厦变得更为清晰而坚固了,这就是心力;
什么是心力,你心中有完整的蓝图,但因为多年的经营,你已经拥有“欺骗所有人的能力”,也就是你拥有了走捷径的能力,并且没人知道你走了捷径,那你是选择坚守蓝图还是选择走捷径,如果依旧坚守蓝图就是心力;
什么是心力,你心中有完整的蓝图,因为多年的经营,心中的理想即将实现,但马上要面临一个关键抉择,如果要实现理想那么就要让出胜利的果实!善有善报,但善报不在你身上,这个时候你是坚守理想让出果实,还是坚守果实放弃理想,若是为理想放弃自我就是心力。
心与体合
心力与体力要高度统一,高度统一才能产生正循环。
有些同学说自己想要更好的生活,但他业余时间都在刷抖音,这就是心力、体力不一致:心中理想告诉自己该学习,实际动作其实在消耗体力。
最近有句话很有道理:低级的快乐,通过放纵就可以获得;高级的快乐,通过自律方可获得;而顶级的快乐,非得煎熬后才可获得。
放纵也不能完全说是心力与体力不统一,正常的解释是,这个人的心力涣散,或者说心力不强:他既想要更好的生活,又想要短暂的快乐!
生活中这种既要又要很常见,我既想成为公众号大V,又想成为荣耀王者;我既想赚钱,想要轻松;我既想成就一番伟业,又想美人在怀;
并不是不能既想又想,只不过心之所向一定不能出现矛盾,你想要上好大学,就不能终日游戏;想要立牌坊,就不能当婊子;想要成就伟业,自然不能耽于女色;
如果非要想去赚钱,又要天天游戏,那么内心的纠缠会导致极端的痛苦!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一条,也就是《精要主义》的核心观点:
这个也是我们前面利益分配机制的底层逻辑:
拒绝就是选择体力用在什么地方,不用在什么地方。
这里有个点是,我为什么选A不选B,那么一定是A的效率比B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ROI,如何得出ROI,当然是模型得出,什么是模型,模型就是脑力的体现,脑力会给出最优解,到底选择什么更容易能够达到我们心之所向?
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当没有面临权衡取舍时,往往是我都要,很多人不想要做选择?那是因为选择意味着失去。
体与脑合
选择很容易,科学的选择却不容易;选择很容易,让选择变得更有效率却不容易。
脑力是什么,脑力是科学,是方法论,是思维框架,也是认知系统,比如前文谈到的拒绝,要思考几个问题:
- 如何更有效的拒绝;
- 如何拒绝还不得罪人,不把路堵死;
这些都是需要脑力的,脑力是体力的补足,是体力的杠杆。
除非必要,不能因为你的拒绝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因为光是处理老婆的埋怨这种事,都可以消耗巨大体力,如果人际关系差了,就会每天被各种破事、烂人纠缠,得不偿失,所以这里需要脑力加入,比如拒绝这个事,面临一个求助(请求),首先要做一个判断:
- 这个事情是不是必须做;
- 这个事情是不是必须我做;
- 这个事情我有没有能力做,我应该做到什么程度;
- 成本是什么,收益是什么;
明确以上四点,那么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拒绝,这里可以形成一个方法论:
拒绝的艺术不是别人不怪你而是别人怪不着你,这里的精髓在于这个事情必须做,并且只有我能做的时候怎么办,这里的办法是:
有点抽象,这里对最棘手场景做下进一步说明:
- 身不由己法
自己身上确实事情很多,有证据链,没办法帮助,案例:
- 没有权限法
自己虽然可以帮忙,但是没有权限决定是否可以帮:
- 时间后置法
人家要的很急,故意把时间往后靠:
时间后置法如果到时对面依旧不要脸,就可以启用没有权限或者身不由己法。
- 标准提高法
已经决定要帮助,但是依旧想让自己的投入更有价值,所以提高帮助的门槛:
因为需要对方提高标准,对方有可能就不叫你帮忙了,就算让你帮忙,工作量也会减少,ROI会提高。
- 资源置换法
不好拒绝,但对方刚好有你要的资源时:
按照这个方法论,可以解决多数问题,场面也不会太难看,会很节约体力,这就是脑力带来的效率作用。
训练脑力
前文说了脑力是科学,是方法论,是思维框架,是认知系统。
再进一步,脑力是能不能在极短的时间发现本质,极短的时间发现有效方案,这看上去很难。所以很多人认为脑力就是是否聪明,是否有天赋,这只不过是借口罢了。
脑力是可以训练的,是有方法论的,脑力是可以刻意的训练的,跟先天天赋有关系,但关系不很大。比如科学是实事求是:
只要凡事讲证据,最低的科学就开始了,科学就能萌芽。科学本质是求是、求实、求真,追求真理,准寻真理,拥有科学的力量就能加强脑力。
想要科学的能力,就一定要有科学的初心,也就是不要自己骗自己,这里又回到了我们之前的话题:认知屏障,也就是不要太固执了,听听人家说什么,好的复盘可以成为科学的开始,事实上复盘是提升脑力的有效动作:
心脑体合一
人生之初,我们什么也不懂,只有一点天赋和一腔热血,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的体力与脑力自然增长;随着阅历增加,我们开始有了一丝心力。
我们因为这一点心力对自己要求更高了,我们开始了选择,虽然浪费了大量精力,但总有部分体力用到了“正确的地方”,
渐渐的,我们发现了阅读是有趣的,于是开始用更多的体力来阅读,但学海无涯,我们总是觉得看得不够多,看得不够深,于是我们需要更有效率的看,于是我们不得不总结各种方法论,于是我们的脑力也增强了。
在这深刻看,反复看,艰难前行中,体力滋养着心力,心力引导着体力,渐渐的知识谱扩张了,一般的就不看了,看麻烦的,看晦涩的,渐渐的看书也不够,开始喜欢跟麻烦的人打交道,喜欢跟难搞的人辩论,最后开始了阅读这个世界。
心力需要有基本的认知储备,认知够了才能去伪存真谈选择,而做了选择就不要变!心力最要紧的是不要变,理想愿望不要轻易变,变一次就要瘫一次!
心力不能轻易变但需要反复雕琢,要跟内心反复对话,你要拷打他,不停质问他,我们把一生给你,你配得上吗?
心力慢慢的增强,不是打鸡血打出来的,而是一锤一锤的塑造出来的,是雕塑出来的,去伪存真出来的,反复拷问出来的,他是一个绵长,痛苦,反复的过程,在这反复的过程中,理想的大厦一定会十分的合理而坚固。
看一个人是否心力足很简单,你就问他10个问题,看逻辑是否自洽就好,比如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什么是大庇;
- 什么是寒士;
- 什么事欢颜;
- 寒士包不包括土匪;
- 土匪包不包括妇女儿童;
- 妇女儿童有没有作恶;
- 帮凶算不算作恶;
- 知情还是不知情;
- ...
心力的底层是理想的大厦,小的理想家人身体健康;大的理想天下太平,你人生的理想是什么,那么你的时间就该用到对应的地方。
理想有大小,身体健康是理想,买台车也是理想,但心力不能太过涣散,心力更不能互相矛盾,三心两意注定难以成就惊人的事业。
心力可以大,但蓝图要坚固;心力可以小,但蓝图要清晰。
要评估体力、脑力在时间尽头的可能性,要问自己为什么要去那里,去那里干什么,有什么改变,什么事情会变化,是一个人变化,还是很多人变化,会遗憾吗?
理想只燃烧半年的话,心力就不持久,必须要有为之燃烧一生的理想,但不要好高骛远,年轻可以好高骛远,被打击了后想办法修正路径,用心力拉动体力和脑力,再来一次吧!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喜欢的同学可以四连支持:
想要更多交流可以加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