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keep创新之路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健康越来越重要的时代,也是身体素质越来越被重视的一个年代。随着交通工具日新月异地发展,我们不太需要再徒步远行,甚至连骑自行车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这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但同时,原本一些并不“刻意”的运动也随之消失,也正是如此,运动逐渐变成被单列出来的生活元素。

运动的方式很多——球类运动、游泳、滑冰……但对于一些时间并不充裕的人来说,健身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更为高效、时间安排更自由。

和大部分事情一样,健身是需要坚持的、也是需要指导的,于是keep应运而生。

正如《构建之法》里提到的,成功的创新者大部分都不是先行者。在健身app当中也是如此,早有咕咚、火辣健身、fittime等产品。这几款产品都有相关的健身指导推送,有计划功能,也有记录功能。而keep的诞生,确实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它的重要功能——“keep,你的移动健身教练”、并且有着一流的用户界面和用户交互、而且有重要理念“自律给我自由”和“健康”,它旨在提供一个提高自我的平台,是一种有态度的“健身”,而非单纯地健美,这也意味着,它注重用户体验,注重用户的感受。

接下来是进一步的分析。

首先来看一下行业背景:

  • 人们对健康生活地进一步追求,与差强人意的体质形成鲜明对比
  • 健身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健身房、健身俱乐部数量在近几年大幅增长。
  • 用户的健身知识匮乏,很多用户的时间不够。
  • 健身房的费用太高,非高收入群体对健身房的选择有顾虑。
  • 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有些社团可以在网上形成。

keep是这么做的:

创新点1:移动健身教练。提供大量的教学视频,从健身小白到大咖,各个阶段,从器械训练到有氧健身,从室内到室外,针对不同人群,不同训练目标,都有不同的训练指导和课程。旨在用户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我训练(如简单的无器械训练),和提供免费的教学,推广健身知识,并且帮助人们坚持训练。

之所以称其为创新点,并非说其他app没有相关的教学视频,只是keep在这个方面,抓住了用户健身贵和健身难的痛点,针对这个痛点将产品的“教学”功能集成化和平台化,提供了大量的大众化和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在质量和数量远远地超过了其他app。

有时候功能多,并非就是好事,有时候集中做好一个可发展的方向,将某一个功能深入发掘和发展,进行集成化和平台化,是市场突破的一个关键。

创新点2:“自律”和“健康”理念。事实上“咕咚”在健身指导上也做的很好,但它更适合健身的资深用户,上面的健身圈更专业。而keep的健身用户则更为广泛,它的理念并不在于健身的专业性,而在于给人们一个实现自律的平台,给人们传递一种“健康”的生态圈,上面有科学饮食的建议,其很多议题也与“健康”而非“健美”有关。这对很多并没有想要在健美方面有多少成就(比如说连成多少肌肉和多完美的马甲线)的用户来说更有吸引力,也更为友好。这让用户觉得,健身是触手可及的,健康也是可以被追求的。

健身是一种自我追求和自我提升,正如“自律给我自由”这个slogan所要表达的一样,事实上自律是一种习惯。它带来了很好的生活体验,而一旦你习惯了这种体验,你可能就会成为keep的忠实用户。

从这个创新点可以看出,一个产品的理念是很重要的,它将决定着“谁将适合这款产品”,以及“有多少人愿意用这款产品”,受众不同,影响圈子不同,商业模式可能也随之变化。

并且这种有态度的用户体验,力图带来正能量和某种情怀的平台,会让用户深陷其中,也就更容易培养app的忠实用户,这也是keep发展的如此之快的原因。

不足之处:

第一:用户身体状况检测过于简陋:只有简单的外围数据

可能的实现方案:可以与一些其它app(检测健康状况)进行合作,然后再分析。或者可以采用线上预约专职健康顾问的方法。

第二:用户一旦产生惰性可能就会放弃

可能的实现方案:加强线下联系,完善线下教学功能或者改善健身社区

建议:关于健身社区

交友是基本上所有社区的一大功能之一,但是不要和某些其他的app一样,成为高级艳遇陌陌,或者晒自己肌肉的朋友圈。

一定要注意核心功能——健身指导是最重要的,并不能为了打造社区而忽视了产品本该有的专业性。

社区的发展应当适当。

——————分割线————————

得到app的成功与局限

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传递的速度与数量的大量增长,知识经济慢慢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而得到,便是在这种市场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得到的模式,是思维逻辑团队打造出来的。这种商业模式,也算是在当今的知识时代的一种创新。

我们不能说它是热门的,毕竟这个产品不如知乎那样广为人知,但它确实让人们对知识经济有了更深的体会。

这是一个信息量爆炸的时代,利用零碎时间获取知识,提升自我,是很多人的需求。但是网上的信息量是很杂乱的,有用的没用的信息混杂,很难甄别挑选,所以集中性的较为权威,或者说专业的知识平台就被需要。

那么,有人愿意为知识付钱吗?答案是:是的。确实有不少人在社会的金字塔中焦虑着,他们希望获得最直接,最有用的信息,希望能最高效地利用时间,在这个认为“时间和知识逐渐重要的时代”,花钱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和眼界对很多人来说是乐意接受的。

这是一个很让人吃惊和心动的商业模式,得到如今已经积累了一大批用户,商业收入也十分可观。

事实上现如今的是指付费平台很多,如喜马拉雅FM,知乎Live,前者集中于听,后者则倾向于问答。

而得到的理念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提升自己的知识。“碎片化”的“专业”学习,是得到脱颖而出的一大原因,这应该能算得上创新理念。

得到的内容主要有,栏目、电子书、知识新闻、随时听等等,大部分都是付费的,而其内容也主要集中在自我提升和专业等热门领域。

其功能也比较齐全:笔记、评论,并且内容也较为精炼和专业。

其中的随身听,增大了用户的粘性,而“其较为精炼的知识”,更加地吸引用户。

得到的卖点,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理念,便是罗胖的“乔布斯父爱”理念。

但这个理念也是双刃剑。

他秉承着一种“我给你的都是好的”的观念,而得到这个app也是顺着这个理念展开的。但这确实带来了一些问题。

第一:使用率不高。这个问题的一部分原因是冲动消费。得到的读者很多都是焦虑的人,因为被宣扬为“我给你的都是好的”,一冲动之下买下好的产品,但随后就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么需要,也并非如此亟需。

第二:降低了用户体验。“用户交互性不高”也是这个软件的问题之一,大概也是“我给你的都是最好的”这一理念的引导。忽视了用户需求,忽视人文关怀,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用户的流失。

在创新的过程中,有时候技术是关键,例如美团的智能外卖调控算法,但很多时候,理念也是关键。这关乎着用户需求,关乎着商业模式,在市场的大背景下,也大大地影响着软件的成败。

我们的项目是心迹日记本,是一款移动的日记本,旨在实现自我关怀和情绪调整。市面上的日记本很多,有的功能也很齐全,但有的显得过于杂乱。但功能齐全未必是好事,五花八门可能会给人带来不安全感和焦虑感。

对日记本来说,用户体验是至上的,我们想要呈现的日记本,没必要集各种功能于一身,但却可以大力深挖情绪调整和自我关怀的主题,这是这个项目的亮点。并且UI是相当重要的,而我们可能要有风格不同的UI可供选择,来增加友好性。

附加题:http://www.cnblogs.com/HelenL/p/8723653.html

05-11 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