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对我来说确实像年初时曾给自己定义的那样,真的是非常不平常的一年。依稀记得去年年终时,BOSS和我深聊了1多钟头,谈到职业规划、人生还有家庭的林林种种。春节在家时也仔细考虑过2013自己该如何规划,现在站在2013的尾巴上回顾这一年的时候,虽然没有严格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开展,但在BOSS和领导们的悉心指点和安排下,自己的收获和成长还是挺不少,也同时有了颇多的感悟和心得:

1、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个话题我们在公司内部的读书分享会上曾多次探讨过,当时分享的是日本四大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的《干法》一书,稻盛和夫先生在《干法》里关于工作的看法是,认为“工作是一种修行”。刚开始时对这句话的理解觉得非常的缥缈和不切实际,认为这是老先生已经过时的观点,况且日本和我们的国情不一样,怎么可能用借来的光点亮自己心里的灯呢?而此刻,我发现自己突然顿悟了,特别是这次从青藏高原出差回来之后,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工作是一场关于“心和技”的修行的真谛在哪里了。
   人的社会属性就决定我们不可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和外界发生信息和能量的交换,这个外在环境既可以是自然环境,也可以是其他人。而每个人的社会背景、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个人履历的差异性会导致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说,有的人恃才傲物,有的人温文尔雅,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热情洋溢,有的人冷若冰霜,有的人雷厉风行等等等等。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与他们相处,那么你的生活和工作一定是一团糟,而且是糟透了的那种糟。这个时候摆在你面前有三条路:
   第一、换个环境,去寻找和自己谐振的频率
   第二、消极怠工,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第三、说服自己,臣服于当下,把所有的一切都视为人生必经的历炼
   如果有第一种想法,还是赶紧打消这个念头,因为你无法确定你何时于何地才能找到和自己谐振的那些频率;如果是第二种,那么其实用不了多久领导就会找你谈话,一次两次不凑效,最终的结果和第一种没啥区别。当然,如果能做到第三种,那就非常不错了。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那本书里提到过,“发生在我们生命中的所有事情,都是上天送给我们的礼物”,只是有些礼物的包装你不喜欢而已。而工作中,那些让你非常讨厌,非常不舒服的人他们才是你成长最快的原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我们看不惯别人的某些举动或听不惯别人的某些言论因此而产生的愤慨、不满等负面情绪,其实是我们内在人格的一种投影。说白了,你所看到的、听到的在自己内心深处那个“真我”身上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只是别人的举措和言语唤醒了你内在那只“沉睡的野兽”而已,所以你才会觉得难受,不舒服。当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你应该做的是加强自己内在的修为,而不是去躲避这样的人或者事。很多事情,早经历比晚经历会给你的人生带来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诚然,要从思想上心甘情愿的、内在自发的做这样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和突破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儿,这就像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里说的“心智模式”的话题。每个人的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甚至图象、印象。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开放心灵,接受别人的想法。
   所以说,工作不仅仅是为了那点微薄的薪水,那只是它的附加产品,你真正应该获得的应该是一个健全的心智模式,完善的人格,独立思考的品性和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2、公司聘用你来的目的是什么?
   公司请你来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发现问题。从公司的层面来说,盈利是它的第一要务。怎么盈利和如何盈利的话题,那是CEO们需要关心的事情。作为一个正式在职员工,你最主要的职责是帮助公司解决问题,解决产品的问题,市场的问题,客户的问题和领导们的问题。所以,在你给领导做报告的时候,不要只是简单的罗列性地告诉他们“我发现我们产品目前还有...不足,遇到....问题...,如果....不解决会.....”等等之类,这样你会让他们很失望,也会让当初招你进公司的HR很失望,当然你得意识到,最失望的还是你自己。遇到问题应该有一种舍我其谁的精神,迎难而上而不是知难而退。如果一件事情能交到你手里,说明领导们是经过充分的考量和商量后选出的最佳人选,他们相信你能摆平这件事情,而你也应该本着“BOX STOP HERE”的原则来对待。当然,在处理的过程,如果遇到困难要及时提出,并通过积极合理的方式和领导们沟通。

3、“专才” VS “全才”
  这个话题也是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话题,到底孰好孰坏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关键看你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它们。初创型企业都会面临人员、资金短缺的问题,所以在创业型的企业里,更多的是需要人人都是多面手的全才。在大公司里,特别是外企,因为制度、文化、架构和流程的完善与固定化,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就OK了,就可以保证整个公司这台大机器正常的运转,所以在正规大公司里更多的需要的是专才,也就是专家型的人才。
   恰好我们公司属于前者,我们从一开始用PHP、Java、ExtJS做B/S架构的尝试,到后来在嵌入式Linux,用汇编、C语言、Shell、python、lua做开发,再到应用层面用Android和C++做应用等,可以说几乎把IT行业的几个大方向都涵盖了,因为创业型公司在寻找所谓的“蓝海”的时候,你不知道自己正在进入的是不是一个“红海”,所以就需要不断的去尝试。用我们BOSS的话说,我们需要打造的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则胜”的精锐部队。经过大家两年多的努力与付出,公司现在业务发展也步入了正常的轨道。在这期间,自己也曾响应公司号召,先后在多个项目之间来回切换过好多次,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里到外也都拉通了。相比于同期毕业的一直在做一个方向的朋友们来说,专业深度不及他们,但自己知识面扩得非常广了,视野也开阔了许多,也检验了自己是否具有快速学习、独立思考、快速上手和现场编程的能力。都说万事开头难,一个领域一旦你入门之后,剩下的就是时间的事儿了。因为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领域专注5年都可以成为专家,而我在职业生涯初期就有幸经历这么多,对自己来说真的是一笔非常宝贵和难得的财富。特别是现在这个技术驱动市场和需求的时代,如果不让自己时刻保持勤奋的大脑,说不定哪天就被时代远远的丢在了身后。

所以,2013对我来说,初步形成了自己成熟的心智模式,也学到了很多新技术、新思维和新方案。从一个纯粹的Coder,走到市场一线和销售人员、客户去交流、探讨我们产品功能,倾听他们的声音,然后让我可以把产品做的更加完美,对客户更有价值。
   展望即将到来的2014,我希望可以找准适合自己的发力点,然后坚定不移的踩下去,从“低振幅,宽频谱”型向“高振幅,窄频谱”方向发展。一方面,时刻让自己保持对新技术和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另一方面,对现已掌握到的技术进行不断的总结、沉淀和提纯,然后和更多朋友分享。

05-11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