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8月23日电题:悲喜交加,经典永存——中国男篮世锦赛参赛历程回顾

新华社记者姚友明

2019国际篮联男篮世界杯本月底就将拉开战幕,这将是中国男篮历史上首次参加男篮世界杯。在世界杯前身——男篮世锦赛的历史上,中国男篮共8次参赛,曾获得第八名的好成绩,也曾留下“逆转绝杀晋级”“从死亡之组突围”这样的经典战例。

1978年,与世锦赛“初遇”

1978年,中国男篮第一次参加世锦赛,这届比赛在菲律宾马尼拉进行。世锦赛首场比赛,位于B组的中国男篮97:154大比分负于巴西队,紧接着104:107惜败于波多黎各队、95:125惨负意大利队,遭遇三连败,排名小组垫底。

排位赛中,中国队102:90击败韩国队,95:118输给捷克斯洛伐克队,79:89不敌塞内加尔队,115:112险胜多米尼加队,最终在14支队伍中位列第11名。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篮球解说员张卫平指导在这届世锦赛上平均每场能砍下25.3分,在得分榜上位列第二位。

1982年、1986年和1990年三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都参加了决赛阶段的比赛,不过最后分别以第12名、第9名和第14名的成绩收场。1990年阿根廷世锦赛结束后,当时有评论称中国队比赛成绩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国际比赛经验不足,未能发挥自己机动灵活的风格。此外,由于篮球比赛对身高、体重和耐力等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是中国队在许多比赛中处于劣势的原因。

不过,当时就有人分析认为,中国队很有生气,只要不断总结与提高,将会成为世界篮坛上一支较有前途的劲旅。4年后的男篮世锦赛,这样的分析预测一语成谶。

“黄金一代”突围记

1994年,由蒋兴权、宫鲁鸣带领的中国男篮即将奔赴多伦多展开世锦赛征程时,这支球队并不被人所看好。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中国队7战全部败北,1994年世锦赛所在的小组中,有美国“梦二队”、西班牙队和巴西队,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死亡之组”。在世锦赛开幕前的世界友好运动会上,没有尽遣主力登场的中国队更是以52:101惨败给巴西队。

世锦赛首场再战巴西队,当时的南美洲冠军上场后突然发现,世锦赛上遇到的中国队不再是两周前的那支“鱼腩部队”,中国队用强韧的防守延缓了巴西人的攻势,并用“高快准”的进攻风格将对手拖进加时赛。紧接着,是“中国乔丹”胡卫东的表演时间,他个人在加时赛独取10分,帮助中国队97:93击败巴西队。第二场中国男篮虽然战略性地放弃了与“梦二队”的比赛,但胡卫东戏耍“人类电影精华”多米尼克·维尔金斯的一幕至今仍被电视台不时重播。

小组末轮“生死战”面对西班牙队,中国男篮在上半场落后15分的情况下,下半场换上投手吴庆龙孤注一掷。吴庆龙有机会就出手投三分球,没机会就通过掩护在罚球线附近区域寻找出手机会,最终,本决定派遣替补队员打完剩余比赛的西班牙队慌忙召回主力球员,但为时已晚,中国队全队6人得分上双,78:76击败对手首次晋级男篮世锦赛八强。

“逆转绝杀”和“第一口水”

2002年,中国队时隔8年后重回男篮世锦赛。在美国,许多观众被当时刚成为美职篮“状元秀”的姚明所吸引,中国队参加的比赛受到各界关注。首场中国队76:88不敌拥有诺维茨基的德国队,第二场,中国队凭借姚明的38分和13个篮板球以96:82击败阿尔及利亚队。在第三场小组赛中,中国队65:84负于拥有皮尔斯、小奥尼尔等人的美国队,无缘晋级八强。

2006年,姚明、王治郅和易建联三人联手,让中国队拥有了近几十年内综合实力最为强劲的内线组合。不过,外线球员却与姚明联动不畅,中国队小组赛连输三场后,已深处舆论漩涡之中。对阵塞内加尔队的比赛中,中国队五人得分上双,关键的防守环节,王治郅主动帮助姚明干起“脏活累活”,保证了姚明拥有持续的得分输出。赛后姚明比喻说,就好比在沙漠跋涉十多天的人,终于喝到了第一口水。

对阵欧洲劲旅斯洛文尼亚队的比赛中,姚明打满全场砍下36分和10个篮板,帮助中国队与对手周旋到最后。终场前6秒,中国队75:77落后,正当全国球迷都以为中国队将输球出局时,王仕鹏后场接球后一条龙推进到三分线,手起刀落,球精准地穿过篮网。凭借这个价值千金的“绝杀”,中国队最终晋级那届比赛16强。虽然中国队在淘汰赛中负于德国队未能进军前八,但姚明仍以场均25.3分的成绩力压诺维茨基,荣膺“得分王”。

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中国男篮迎来新老交替阵痛期,2010年世锦赛上,中国队与俄罗斯、希腊等强队鏖战到最后,仅在小组赛中击败了科特迪瓦队。在八分之一淘汰赛中,中国男篮被立陶宛队78:67击败,未能跻身八强。

2012年1月国际篮联宣布,从2014年开始,世界篮球锦标赛正式更名为篮球世界杯。由于中国队在2013年亚锦赛上未能进入四强,因此球队没能拿到2014年首届男篮世界杯的入场券。

回溯过往中不难发现,中国男篮从来都是一支不畏强手、敢于拼搏的铁血之师。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男篮的小伙子们又一次站在大赛舞台前,有机会用创造历史的方式向前辈致敬。

08-24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