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简介

上清宫,又称“上宫”,始建于宋代。位于崂山东南麓,昆仑山之阳,宝珠山坳中。院内拥有众多古迹宫碑,历史上受到了多次山洪、大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后历代屡有修缮。

上清宫是道教著名宫观。为两进庭院,殿宇和房舍共28间,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前殿祀“三清”、后殿祀“玉皇”,左右偏殿分祀“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和“七真”(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

上清宫奉道教全真道华山派,为崂山许多道观中惟一的丛林庙,园内古树参天、苍翠葱茏,牡丹白花似玉,清香四溢,满院生辉。古人诗云:“门前排列锦为屏,墙内清阴绿满庭。百岁牡丹千岁杏,一花一木亦通灵。”

景点导览

多次毁修 命运多舛上清宫历史悠久,免不了经历沧桑,它几经被毁重建,可以说是命运多舛。上清宫内有一块元代张起岩的《聚仙宫碑》。此碑原立于宫门东侧,字迹已剥蚀难辨,碑高丈许,是崂山珍贵的古迹,现安放在聚仙宫内。据碑上记载,宋太祖赵匡胤曾在此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敕建道场。宋代末年倾圮,元大德元年(1297年)重修。延祐四年(1317年)承务郎朱翚撰《重修上清宫碑记》碑安放于上清宫内。到明代中期,上清宫复倾圮败落,隆庆元年(1567年)护国天师府左赞教孙玄清复重修。清代末年,上清宫殿宇为山洪冲毁,崂山华楼宫道士刘本荣又主持重修。“文化大革命”中,该宫塑像、石碑被砸,经卷、文物被毁,道士被遣送农村,房屋由崂山林场使用。1991年3月,由青岛市道教协会筹集资金进行修缮,历时9个月竣工,于1991年12月6日再次向公众开放。

“儿孙满堂”的千年银杏上清宫门前有一棵银杏树,树高26米,胸径152厘米,在它主干周围长满了子株,其中最粗的胸径已达40厘米。这么多子株围绕着粗壮的主干,就像众多的儿孙围在一 位老人身边一样,难怪人们形象地把它称为“公孙树”。据说这棵树是刘若拙真人修建上清宫时亲手栽植,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就其长势而言,是目前崂山最粗壮的一棵银杏树。

蒲松龄笔下的“白衣花神”还有这两株白玉兰,花开时,雪白的花朵 开满枝头,花香溢满半个山谷。二进院内的紫薇和金桂,树龄也在百年以上。据说清代院中曾有一株白牡丹,花繁叶茂,雍容华贵。蒲松龄到这里访居时,对这株白牡丹甚为赞赏,于是在《聊斋志异》的《香玉》一文中把这株牡丹当成“白衣花神”的化身。遗憾的是,那株白牡丹因树龄过长,在民国初年枯死了。宫中道士为纪念蒲松龄,又补栽了一株白牡丹,并栽植了芍药、绣球等名贵花卉,使这座古老的宫院又增强了生机和活力。

© 2024 LMLPHP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耗时0.036514(s)
2024-11-15 10:44:43 1731638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