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简介

太清宫亦称“下清宫”,或称“下宫”,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面对黄海一碧万顷,背靠七峰,峰峦迭起,地势高爽。每当月夜,天风海涛,空明一片,成为有名的崂山胜景“太清水月”。太清宫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为西汉时期所建,迄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了,后因邱处机在此传道而名扬天下。现属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奉道教全真随山派。

景点导览

来到太清车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大牌坊,高8米,宽16米,由白色花岗岩架构,分上、中、下3段,庄重大气 ,造型别致,自下而上分别雕有“事事如意”、“福禄寿”、“鹤鹿同春”、“十二生肖” 、“龙形”等雕刻,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牌坊前面是太清湾,后面是修竹茂林。古树名木掩映中的千年古刹,就是古今闻名的崂山太清宫。

古刹变迁 千年史话崂山自古有神窟仙宅之说,相传鼎盛时期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而今可数者有十七处。据记载:太清宫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为江西才子张廉夫所创建。张廉夫,江西瑞州府高乐县人,字静如,号乐山,生于汉文帝九年,官至上大夫,后弃职入道。精研玄学,入终南山学道数载,得师传道,来崂山之阳,临海之滨,修茅庵一所,称“三官庵”,供奉三官大帝神位。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再建庙宇,供奉三清神像,名曰“三清殿”,两殿合名为“太清宫”,这就是太清宫的由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朝末年,名道李哲玄从四川罗浮山东游来到崂山,又扩建殿房,续建了“三皇殿”,供奉三皇神像,这时太清宫已初具规模。五代十国时期,道人刘若拙游至崂山,对太清宫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缮,才形成了这样一个各成体系、互相配合的建筑群落。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邱处机从昆化山来崂山讲道。从此崂山道教,包括太清宫名扬天下,天下道众多慕名而来,有的在此隐居潜修,有的在此著书立说,如张三丰、徐复阳等均在此修过道。明万历十三年至二十八年,太清宫发生了一起僧道之争。僧人憨山大师与道人耿义兰相互争夺太清宫庙址,官司一直打到金銮殿,历时十多年,终以道人胜诉而告结束。现太清宫前“海邱夺遗址”碑刻的明万历十三年憨山大师建海邱寺于宫前,二十八年皇上降旨毁寺复宫,就是记的这件事。

三大主殿 道家精华太清宫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其中有道舍150多间,建筑风格为青石灰瓦,古朴无华,体现了道家“清静无为”、“修身养性”的思想境界。庙宇共分三个院落,各立山门,以3个大殿即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为主体。

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像,代表着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三位部落领袖尧、舜、禹。三官殿正殿两侧,分别供有“雷神”和“真武”二神。雷神是惩罚恶人的正义之神。真武就是玄武,为避讳皇帝和先君的名字,把“玄”字改为“真”字。真武属水,水德柔顺,滋润万物,与雷神相对,一位象征着至刚,一位象征着至柔,正应了道家哲学中“阴阳相生,刚柔并济”的辨证思想。这种哲学思想不仅是道士修身处世的基本思想,而且也是练武功,修内功的主旨,对养生、内外功修炼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清殿三清殿是一座长方形院落,由一个正殿和两个偏殿组成,主殿属砖石结构的硬山式建筑,供奉三清神像:“道德尊”、“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东偏殿供道教全真派最初的创立始祖东华帝君,在神话传说中,东华帝君是天上阳神的主管。西偏殿供奉西王母,俗称“王母娘娘”,传说她是天上阴神(女神)的主管。道教的最高境界称为“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各为一级洞天,各有天尊主持。道家把涵养道德作为最高级的修身境界,认为道德高尚的人经过刻苦修行,启动灵感之后方能获得宝贵的修真秘诀,达到返朴归真的境界。

三皇殿三皇殿是一个长方形院落,并排列有两座殿堂,主殿是三皇殿,副殿是救苦殿。分别供奉“伏羲”、“神农”、“轩辕”三帝。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易经》中记载有伏羲“仰视于天,俯察于地”,“通阴阳而兼三才”始作八卦,就是今天流传在世界各地的“先天八卦”。在这个历史时期,制订并修改了华夏历法,所以被后人尊为“天皇”,其意纪念他对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所作出的贡献。“地皇”是神农氏,关于他的神话传说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神农尝百草”,为人类了解食物、草药、种植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后人将他尊为“地皇”。“人皇”是纪念炎黄部落首领轩辕氏,因为他统一了黄河中上游各分散的部落,建立了一个民族的雏形,实行了对人群的管理,被尊为“人皇”也是不容非议的。

有故事的老树名泉太清宫内古树参天,且都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院外有一棵“龙头榆”又名“唐榆”,为唐朝天佑年间李哲玄所植,甚是有名;离三官殿大门外不远处的一棵圆柏,高18米,胸围3米多,树龄以有2100多年,传为三官殿创始人张廉夫初建此庙时所植,至今仍生机盎然;在三进院大门两侧,各有一棵银杏,高25米以上,胸径都有数围,树龄1000余年,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敕封崂山道士刘若拙重修太清宫时所植。明朝所植两棵耐冬树,枝繁叶茂,每年冬尽春回,花开似锦,花期长达三个多月。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龄在中的篇里所记的“香玉”、“绛雪”的故事,据说就是院中一棵红牡丹和这棵耐冬的化身。三清殿前碧水一泓,宫中道士名之为神水泉,泉水清冽甘美,大旱不涸,大涝不溢,是崂山第一名泉。三皇殿内壁嵌元世祖忽必烈护教文碑及成吉思汗所颁金虎符文。宫后巨石由康有为题刻。宫东道旁有一巨石,高达丈余,上刻“波海参天”四大字,下有“始皇帝二十八年游于此山”小字一行。

© 2024 LMLPHP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耗时0.036355(s)
2024-12-26 14:08:28 1735193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