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简介

郑家大屋约建于1869年前,是中国近代着名思想家郑观应的故居,是一院落式大宅。建筑虽主要以中国形制构建,但却处处体现中西结合之特色,中式建筑手法主要表现于屋顶、梁架结构、内院中多样的窗户,还有趟拢门等;而受西方或外国影响的则印证于一些室内天花的处理、门楣窗楣的式样、檐口线,以及外墙之抹灰。

景点导览

由两座并列的四合院建筑以及由内院连接的仆人房区建筑及大门建筑等组成。整体建筑均以青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屋顶平面为连续不断的中式坡屋顶,建筑高度因房区性质不同而有所分别,仆人房区一般为一层高之硬山式建筑,有时也有可上人之平屋顶出现;主房区建筑多为两层高,间中也有达三层者。

建筑主入口位于东北方向的龙头左巷,为一两层高之宅门建筑,建筑长13米,深7.9米。它与主建筑群分离,宅门入口墙身自檐口往内退缩,上层开有窗户、下层为入口大门,檐壁上有中式绘画,为典型传统中式风格,门廊内墙身上设有神龛,而天花则是西式石膏图案装饰。门廊内有花岗石梯级过渡至水平面稍低的主建筑群空间。与传统中国民居不同的是,主建筑群各房区之大门入口与大宅入口不在同一方向,它们都面向西北,且都在同一直在线,前面有既宽且长的晒场,晒场中段有另一房门将主次建筑分开,前段为仆人房区及外花园,后面为主房区。

两房区之间以大内院相连。主房区主要由两座四合院式建筑组成,建筑都作三进深三开间式,其间以水巷相连,建筑外墙檐壁均有泥塑浮雕装饰,而墙基则由花岗石砌筑而成。建筑室内一般作传统中式设计,但厅堂之位置则有别一般置于地面层的传统做法不同,它设在二楼,整个厅堂占据三开间一进深之空问,为一抬梁式木结构形式。

© 2024 LMLPHP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耗时0.073406(s)
2024-12-26 01:47:40 1735148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