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简介

宁波老外滩坐落于三江口北岸,东临甬江,西接人民路,反映了中国近代的港口文化,是百年宁波历史的重要见证地。老外滩于1844年开埠。唐宋以来就是国内繁华的港口之一,也是著名宁波帮的发祥地。它曾是“五口通商”中第一个的对外开埠区,比上海外滩还早20年。如今的宁波老外滩在保留原有历史建筑和街区风貌的同时,植入了新的都市文化,由文物、旧、渐旧、新的建筑物构成了一个面积达8万平方米,集吃、住、玩、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时尚商业中心,与杭州新西湖、上海新天地齐名。

景点导览

老外滩-LMLPHP宁波老外滩导览图(点击这里查看大图)

总体布局沿着江边,外国领事馆、天主教堂、银行、轮船码头等建筑一字排开,几乎记录了宁波开埠的整段历史。这些建筑,至少已有100多年。目前保存下来的文物建筑有:英国领事馆、巡捕房、侵华日军水上司令部、浙海关、天主教堂、江北耶稣圣教堂、宁波邮政局、通商银行等,还有一些民房,如老字号商铺“宏昌源号”、中西合璧的商人私宅“严氏山庄”、“朱宅”等建筑,这些建筑具有浓郁的欧陆风格,与中国传统民居形成鲜明对比。

通商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是国人创办的第一家商业银行,也是我国首家获准政府批准发行钞票的银行,创始于清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1897年5月27日)。总行设于上海黄浦路(今中山东一路76号)。通商银行宁波分行于民国十年(1921)建立,是该行在上海外所设立的第一家分行。民国二十五年6月28日迁入外马路23号新大楼,成为当时宁波的第一高楼。搬迁新址时,上海总行董事长杜月笙特来甬主持。宁波分行以发行钞券为主要业务。

石库门建筑群老外滩街区还保留了很多完整的石库门建筑,西式雕花工艺精致,参照西方的联排布局,与传统江南民居特征相结合,中西合璧,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建筑风格。石库门一般用石料作门框,当时只有身份尊贵的人才能在此居住或办公。宁波人则喜用本地鄞县梅雨红石作门框,配上黑漆厚重的木门和一副铜环,使宁波石库门拥有了典型的地域特征。在这一石库门建筑群中,有原三北轮埠公司的旧址,为宁波帮著名人物虞洽卿所创办。

江北巡捕房1864年宁绍道台为管理租界内的治安问题,成立了江北巡捕房,行使江北岸商埠区的一切治安、刑事等权力,查逐各国流氓、雇用洋人捕头。但久而久之这里成为了洋人的天下,逐渐成了洋人欺压中国人的工具,激起了宁波民众的强烈愤慨,多次禀诉清政府,终于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七月收回警权,并撤销了巡捕房。

这是一幢中西合璧的楼房,五层砖混结构,平面为三开间,二层沿街有通长的露台,悬挑梁呈卷涡型,造型优美。装饰壁柱柱头为科林斯式,女儿墙为透空栏杆式瓶式立柱。

朱宅朱宅是宁波乡望朱家在本地的置业。朱旭昌幼年离家在上海商界闯荡,拥有开明开放的思想理念,这在他私人宅所的结构布局及装饰等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这座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西洋建筑拥有优美的弧形转角立面,整体装饰呈科林斯式,具有强烈的欧式风格。内部的木质结构则带有浓厚的传统韵味。小巧精致的布局与罕见的窗台花石雕,引领了本世纪初中国上流阶层住宅的全新革命。

江北天主教堂天主教堂(原为法属),位于宁波市新江桥北堍。建于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整座建筑由教堂、钟楼、偏屋组成,造型具有典型罗马哥特式风格,至今保存较完好。明崇祯元年(1628年)起,葡萄牙传教士来宁波设教授徒,天主教开始传入宁波。直到清咸丰元年(1851年),由罗马教延委顾芳济继任驻甬专司浙江教务,自此宁波始有主教。由于清政府愚昧无知,天主教曾权倾一时、横行霸道,宁波当地还有句俚语:宁波官道一颗印,不如主教一封信,很好的体现了当时的状况,也是法帝入侵我国的历史见证。

宏昌源宏昌源是老宁波人耳熟能详的糕点老字号,创办于上世纪30年代,典型的“前店后作坊”,门楣上清晰可见“龙凤金团鸳鸯喜饼山北茶食麻豆酥糖馒头水作”字样。甬式糕点是江南的一大特色,当时停靠在外滩码头的各地客商,皆以一尝宏昌源号的糕点为一大快事。这栋建筑沿马路的正立面为三层,其余为二层木结构,采用混凝土饰面,为三开间对称式,中间二层以上有竖向浮雕装饰,线条简洁,为典型的装饰艺术派风格。

© 2024 LMLPHP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耗时0.034095(s)
2024-11-24 01:35:47 173238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