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简介

中山陵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钟山第二峰小茅山南麓。灵柩于1929年6月1日奉安于此。中山陵主要建筑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面积为8万余平方米。中山陵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音乐台、光华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永慕庐、中山书院等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构成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色调和谐统一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且均为建筑名家之杰作,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景点导览

林荫大道—行健亭—牌坊—陵门—碑亭—祭堂—永慕庐—议政亭—孙中山纪念馆—仰止亭—流徽榭—音乐台博爱坊建于 1929-1931年,高12米,宽17.3米,四楹三门的冲天式牌坊上“博爱”二字,系中山先生手迹。“博爱”出自韩愈《原道》中“博爱之为仁”一语,可以说是对先生博大胸怀的高度概括和最好写照。

陵门一座宏伟的三拱门,是陵区的开端,为陵区的大门。它高 16米,宽27米,进深8.8米,是用福建花岗岩筑成。中门横额上镌刻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是孙中山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也是对他所倡导的三民主义的最好注解。

碑亭碑高9米、宽5米,刻有国民党元老谭延闿手书的“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十八年六月一日”24个颜体镏金大字。碑额阴刻国民党党徽,碑帽为云纹,碑座为海浪,象征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比天高、比海深。

祭堂祭堂是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长 30米,阔25米,高29米,四周有堡垒式的方屋,并有两座高12.6米的华表拱卫。屋顶为中国传统的重檐九脊,四周城堡为西式风格。祭堂门额上有“民 族、民生、民权”六个篆体大字,居中还有孙中山手书的“天地正气”四字直额。祭堂内两侧大理石护壁上刻的是孙中山手书《建国大纲》全文,顶部藻井为马赛克 镶嵌的国民党党徽。祭堂正中为孙中山着长袍马褂的白石全身坐像。堂后有墓门二重,进门即为孙中山墓室。

音乐台音乐台坐落中山陵广场东南绿色盆地之中,平面为半圆形,圆心处建造舞台。台背部建弧形大壁,以汇集音浪,壁顶端雕回龙花纹。台前边缘有三层波纹形层梯。台下紧围前沿,一汪月牙形睡莲池,池底有伏泉,水甚清澈,终年不涸。池前依坡就势,修整成以50米为半径的半圆形盆状大草坪,放射形直道与半圆形圈道使之分割成12块小扇形草坪。整个精美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是中山陵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之一。

© 2024 LMLPHP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耗时0.038276(s)
2024-11-23 19:34:22 173236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