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简介

香妃墓是阿帕克霍加麻扎的别称,坐落在喀什市东北郊5公里处的浩罕村,是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帕克霍加及其家族的墓地,占地面积30亩,始建于公元1640年前后,是典型的伊斯兰式古陵墓建筑。

香妃墓如同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高40米,穹窿形的圆顶上,有一座玲珑剔透的塔楼。塔楼之巅,有一镀金新月,金光闪闪,庄严肃穆。陵墓高大宽敞的厅堂里,筑有半人高的平台,依次是香妃家族五代72人大小58座坟丘。香妃的坟丘设在平台的东北角,坟丘前用维文、汉文写着她的名字。

香妃是清乾隆皇帝的爱妃,自幼体有异香,被称为伊帕尔罕(维语意为“香姑娘”)。她被清朝皇帝选为妃子,赐号“香妃”,因不服京城水土病故。民间传言清帝下令由124人抬运她的棺木,历时3年运尸回乡安葬。但据今人考证,她的陵墓就在河北清东陵,香妃墓仅仅是她的衣冠冢。

景点导览

香妃墓犹如宫殿,高40米,由门楼、高低礼拜寺、加满清真寺、讲经堂和主墓室组成。

门楼 前传中的金大门,苏黛香重新修缮后,用纯金做新月在“邦克”楼上,因此而得名。现在已经看不到金新月了。

高低礼拜寺也称豪华礼拜寺,台阶7级,这与伊斯兰教尚七有关。这里是穆斯林日常礼拜的场所。

高礼拜寺高出地面2-3米、坐北朝南,后有祈祷室。廊正中采用藻井式天棚彩绘,木压条拼合和装饰彩绘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廊檐采用维吾尔特有的石膏浮雕造型。

低礼拜寺低于地面约2米,坐西朝东,内有穹顶。这种式样的礼拜寺全疆仅此一家。

寺内停放一具用不锈钢制成的送葬用具,维吾尔语称作“吉那子”。维吾尔人的丧葬习俗,尸体全身洗净,用白布缠裹,安放吉那子上,抬着吉那子先去清真寺请伊玛木或阿訇为死者念经、祈祷,然后,由亲属和友人以及众多送葬人群抬着吉那子去墓地安葬。

加满清真寺 加满清真寺始建于公元1873年,是一所三合院式建筑,由近百米长的前廊和后殿组成,62根精致立柱,没有一根的彩绘图案相同。在伊斯兰重大节日期间,这里是穆斯林群众聚集的地方。阿訇在里面念经,外面的人都可以听清楚,21个拱拜运用物理原理,产生如此奇妙的自然扩音的作用。

讲经堂陵园最早的建筑,是玉素甫霍加和阿巴克霍加曾经讲经的地方。冬天在室内讲经和夏季在室外讲经。讲经室中央放有一块椭圆形的圣石,据传恭顺的信徒抚摸“圣石”后,能得到平安和幸福。

主墓室 主墓室又名拱佰孜,为陵园主体,坐北朝南,位于陵园东部。是全疆最大的穹顶式建筑,是维吾尔伊斯兰风格古代建筑的典范。陵墓四角各立一座半嵌在墙体内的巨大砖砌圆柱,柱顶又各有一小“帮克楼”,四周墙上用苍绿色的琉璃砖贴面,间以黄、蓝二色瓷砖镶嵌,瓷砖表面绘有彩色图饰与阿拉伯警句。主墓室正中离地半米多高的平台下,埋葬着阿巴克霍加及其家族5代72人。主墓室底面横长35米,纵深29米,通高26米。整个建筑是用稻草泥和土坯修建而成,外面粘贴的琉璃砖是用石膏、鸡蛋清以及果汁等调和而成的,没有使用一根木头。墓室顶部,中央是一个半球形的圆拱,直径达17

米。中间的大穹顶分别由下面四个尖形的拱支撑着,再由里面的三个小拱支撑着外面的四个拱,起到了分解压力的作用。这也使得香妃墓在喀什这个多地震地区一直没有损坏。

香妃歌舞果园香妃果园与主墓室一墙之隔,园内汇集了喀什各种果品良种,酸梅、巴旦杏、无花果、核桃、葡萄、木瓜、樱桃、桑树等。可以在这里花上10元钱,一边品尝葡萄瓜果,一边观赏民族歌舞。

© 2024 LMLPHP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耗时0.071377(s)
2024-12-28 05:04:22 1735333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