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简介

鹅銮鼻公园,位于台湾南端向东南突出的恒春半岛,“鹅銮”原意为“帆”,是当地土著排湾族部落土语的音译。鹅銮鼻公园以灯塔驰名中外,为台湾八景之一。二战时曾遭毁,后重建。1982年,鹅銮鼻公园正式成立,以灯塔为主体,规划出邻近50公顷的风景区。鹅銮鼻公园内珊瑚礁石灰岩地形遍佈,怪石嶙峋。步道纵横交错,可通往好汉石、沧海亭、又一村、幽谷、迎宾亭等风景区。

景点导览

名称的含义鹅銮在台湾高山族排湾语中意为“帆船”。因为附近香蕉湾的海中有一石,高50米,周围约40米,极似船帆,取名“帆船石”。又因这里北接恒春丘陵,衔山环海,突出如鼻,故得名“鹅銮鼻”。其之所以著名,还因为这里有一座大灯塔。鹅銮灯塔鹅銮灯塔为鹅銮鼻公园的标志,塔身全白,为圆柱形,高18米,周长110米,外观是一座炮垒,并以炮垒作为塔基,围墙上设有枪眼,四周设有壕沟,为全世界唯一的武装灯塔。登塔内共分五层,第一层储煤油,第二层置格林炮,三层为洋人休憩所,四层则设置榕林炮,第五层则为光源所在。夜晚灯光每隔10秒钟自动闪亮一次,光力强大可达20海里,享有“东亚之光”的美称,是台湾南部海域夜航船只测定方位的重要座标点。白天登上灯塔,极目远眺可以看见一望无际的太平洋和台湾海峡,碧波万顷、海天一色。天气好的日子还可以隐约望见远处孤悬于波涛中的七星岩,幸运的话还可以看到鲸鱼成群在海中戏浪。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鹅銮鼻公园内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植物约240种,有象牙树、黄槿、海柠檬、林投等热带海岸树种、还有那蔓性灌木、藤本如山猪枷、柃树藤、三叶崖爬藤等种类。更可见到乌头翁、树鹊及那美丽的黄裳凤蝶、黑点大白斑蝶迎风飞舞。另外,每年9月都有大批来自西伯利亚、中国大陆的红尾伯劳鸟过境,其场面壮观值得守候观赏。历史文化鹅銮鼻灯塔是清政府为避免外国人航海时在台湾南部触礁引发事端,于1882年(清光绪八年)始建的。在鹅銮鼻灯塔西北侧并有学者发现距今五千年前的先陶文化史前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持续型文化,使用陶器,石器制作以打制为其特征,生活方式以狩猎及采集为主。后续又于民国90年挖掘到三千八百年前的石棺、陶片、稻米等,也证明了台湾很久前即有栽种稻米的证据。

© 2024 LMLPHP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耗时0.071360(s)
2024-12-25 14:59:10 1735109950